《开国大典》课堂笔记

更新时间:2023-12-29 10:22:1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考后反思500字)

《开国大典》课堂笔记

《开国大典》课堂笔记

一、字词

1.会写字及组词

政 府 宾 盏 栏 汇 爆

宣 阅 制 坦 距 隆 射

政府 官府 外宾 灯盏 栏杆 汇集

政党 王府 宾客 茶盏 围栏 汇报

爆发 宣告 检阅 制服 坦克 距离

爆破 宣传 阅读 制造 坦荡 差距

隆重 发射

隆冬 射击

2.四字词语积累

迎风招展 四面八方 排山倒海

徐徐上升 五颜六色 千千万万

二、整体把握课文

第1-5段:典礼开始前会场情况。盛大、隆重 早上六点群众入场

第6-10段:典礼的主体(3件事)。庄严、隆重 下午三点举行典礼

第11-13段:写阅兵式盛况。气势恢宏 典礼完毕阅兵式

开始

第14-15段:群众游行。壮观、喜庆、热烈 傍晚至晚上九点半群众游行

课文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庆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的宏大壮阔场面,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三、重难点解(赏)析

1.默读课文,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想想从群众入场到流行结束,课文写了哪几个画面,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答:主要写了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流行等几个场面。

过程要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然后升国旗。升旗以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阅兵式之后,群众开始游行。

2.课文是怎样描写阅读式这个场面的?

答:描写阅兵式场面主要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先写面:“受检阅的部队”“由东往西,缓缓进场”“以上这些部队,

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再写点:海军两个排、炮兵一个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人民空军的飞机等,一一展示。毛主席向空中招手、群众欢呼鼓掌等又从侧面表现了阅兵式的盛况。

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既有整体感受,又能突出个体特点。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气氛。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在旁边作批注。

(1)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3)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答:从(1)句中的“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八面红旗迎风招展”,(2)句中的“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3)句中“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 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欢喜、激动”等,都传达出热烈、庄严的气氛。

课文中类似这样的语句还有:

第1段中写参加人员类型多、人数多,第7段中“使三十万人一齐欢呼”“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第9段中“每

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第10段中“一阵热烈的欢呼”“一阵掌声”,第14段中关于灯笼火把的环境描写,同样传达了热烈、庄严的气氛。

《开国大典》课堂笔记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10:2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165381303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开国大典》课堂笔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开国大典》课堂笔记.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群众   中国   阅兵式   课文   典礼   检阅   成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