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

更新时间:2023-12-29 07:03:00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费约果)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点彩的方法表现茶叶的色彩。

2.尝试体验点彩的规律、疏密问题,使画面色彩谐调。

3.感受点画的艺术魅力,体验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2号排笔,棉签棒,铅笔,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点彩水粉画作品,观察水粉画中的点彩技法

导入:(课件:树点彩作品)

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出那是什么吗?你看到了什么?(绿点)

局部---整体: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树)

小结:好神奇啊,近看只是绿色的点,退远了就组成了一幅画,这——就是奇妙的点彩画。

第二,看图片,欣赏茶园的美景。

师:这是什么地方?(对,这里是茶山,这是一片茶树。)这一畦畦的茶树看起来像什么?(面包)你看到了什么

颜色?如果用点彩的方法来画茶山上的茶树,?你想想看这块绿色是不是只用一种绿色点画呢,可以用哪些颜色呢?(深绿色、浅绿色,淡黄)什么地方是深绿什么地方是浅绿的?

三、感受点彩技法。

老师:茶园多美啊!你喜欢吗?我也很喜欢。我们试试点画茶树吧。

1.请一名幼儿上来点画,提醒幼儿蘸上颜料后先在盘子边上刮一刮。茶树叶还可以用什么颜色,谁来换一种颜色接着点?再请一名幼儿点画。提醒幼儿熟练后我们要加快速度。

2.观察老师点画的茶树和小朋友点画的茶树有什么不同?

小结:对,老师用点彩的方法将树叶点得满满的,密密麻麻不留空隙。

3.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茶叶也变得密密麻麻的呢?(多点一点)好的,你们的办法真不错,让老师来把树叶点得多一点、密一点、空白的地方再点点,让点点连在一起。换一种颜色再点,仔细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儿:颜色变了)。师:两种颜色交融混合在起来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师加密树叶,提醒幼儿中间的茶叶颜色浅,两边颜色更深一些。)

第四,用点彩手法表现茶山上的茶树。

1.明确作画内容和方式,讨论作画顺序。

老师:今天,我们来画一幅茶山上的茶树。我应该先画什么?(茶山和层层茶树)什么方法(铅笔或粉笔勾勒)?老师用粉笔画出山脉、树木等。被小朋友在白纸上提到(选择粉笔勾画轮廓,上色后方便遮盖。)

小结:茶山上有很多茶树,先在茶山上画出各种一片一片的茶树畦,再用点画的方法画出密密麻麻的树叶。

2.介绍操作要求,鼓励幼儿大胆合作作画。提醒幼儿点与点要连成一片。

(1)出示排笔、铅笔、棉签。这些材料怎么用来画画呢?

(老师总结:将组合笔、铅笔、棉签的一端蘸上颜料,在纸上画。)

(2)教师范画,学习作画技巧

五、幼儿选择画笔进行点彩,教师指导

(幼儿作画时,播放背景音乐,茶山课件滚动播放)

1.点颜色的时候把颜色一个一个的放在屏幕上,先点深色的。浅色可以叠加在深色上,产生不同的效果。

2.在订购颜色时提醒孩子不要把油漆弄到衣服上;用后及时洗笔,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六、成果展示,相互欣赏作品。

师:画好的小朋友把你们的茶山展览到这儿了变成一片大茶园吧!说说你喜欢那幅画?为什么?今天我们用点彩的方法画出了家乡的茶园,真美!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水彩画的新形式和新肌理特征。

2.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变革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和体会剪报和水彩画的材料之美和形式之美,并学习制作方法。

难点:指导学生巧妙选材,恰到好处地使用水彩颜色。

三、教学准备

教具:废报纸,剪刀,胶棒,水彩画用具,白纸,范画,投影仪。

学习工具:废报纸、剪刀、胶棒、水彩器皿、白纸。

四、教学过程

1、用媒体展示画家作品《海滨印象》。

2、介绍:原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小纲,现在深圳工作。

3.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材料美和形式美。

(1)表现形式:水彩画。(板书)

(2)制作方法:剪、贴、画。(板书)

(3)美感:既现代又质朴,体现了报纸特有的印刷纹理美和形式美。

4、板书课题:报纸剪贴水彩画

5.欣赏作品,分析如何巧用报纸,如何上色。

(1)学生讨论发言。

(2)教师总结。

6、作业要求:制作一幅报纸剪贴水彩画,题材不限,注意要表现报纸的材料特点。

7、分发报纸材料,学生开始制作。

8、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9、小结:作业展示、讲评。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 篇3

一、课题:

水彩画的赏析

二、适用学段:

初中美术《绘画》

三、课的类型:

欣赏评述

四、课时:

2课时

五、设计思路:

用水彩画图片欣赏切入,让学生从认识水彩画到了解水彩然而来学习水彩画。

六、教学资源:

1、教具准备:相关资料、相关图片和资料的ppt

2、学具准备:课程资料

七、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水彩画与水彩画的起源

2、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特点

3、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画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对水彩画分类作品进行对比、欣赏、讨论的过程,实现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转换

2、结合关于水彩画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练习,主动获得和水彩画有关的知识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水彩画审美能力。

1、通过对水彩画的学习,在个人情感上同步获得绘画艺术对比融合的概念,增强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观念。

2、水彩画艺术的发展和时代性的体现,促进学生个体创新精神的萌发,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盈艺术创作中的现代意识、多元状态,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和美的现象。

八、核心目标:

水彩画是一种光线、应用广泛的艺术绘画,也是研究色彩的理想画种之一。所以经常被列为美术专业的色彩基础课。通过对色彩景物和色彩景物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九、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水彩画的起源、特点和画法。

(2)在水彩画鉴赏教学中,要重视使学生尽快掌握水彩画的特点和基本技法,充分认识水彩画与其他绘画的区别。

(3)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欣赏能力。

2、教学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水彩画的起源和特点、绘画方法以及如何欣赏一幅水彩画。

十、教学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采用作品欣赏法、讲授法和讲评法。

2、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十一、教学步骤:

第一阶段:引入新课程结合课件讲授新课程。

第二阶段:

十二、具体教学过程及内容:

水彩画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但作为一门独立的绘画,水彩画只有几百年的历史。15世纪的德国画家丢勒是欧洲第一个画水彩画的画家。17世纪,英国水彩画兴起,到18世纪下半叶,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清末,我国在两江师范学校开设了水彩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水彩画家。

什么是水彩画及其特点:水彩画是用水彩颜料和水混合在纸上作出的画。其特点是颜料透明,水色交融,滴落流畅,非常适合表现色彩光晕和静物飘逸、烟雨雾霭的自然景物。

一、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内容

二、导入

要点:

1、水彩画特点的描述引入

2、水彩画发展的简况介绍

三:讲授新课

1、(思考练习)

目的:连接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形成对水彩画的感性认识。

2、(作品欣赏)

对不同类型水彩画的欣赏,强化了水彩画的视觉特征。

3、(适时小结)

学生提炼文字、教师出示结果,理解水彩画的特点。

十三、延伸拓展:找几幅水彩画临摹作画。

1、教师设置三个题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巩固和延展。观看幻灯片思考问题

2、课后寄语:对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总结:水彩画有什么特点?水彩画的起源是什么时候?水彩画的画法有哪些?

布置作业:运用水彩与速写、素描结合的技法画一幅铅笔淡彩或钢笔水彩画,用来表现身边的'事物!4k纸,题材和方法不限。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画圆形物体。

2.一个一个来回练习画画,发展小肌肉群。

3.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苹果若干个。

2、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6页《大苹果》,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神秘的出示魔法盒。

“小眼睛看清楚啦,今天李老师的魔术盒里会变出许多的小礼物,这个小礼物是圆圆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味道是甜甜的、酸酸的,请你猜一猜。”

请几个幼儿摸一摸、闻一闻。

(引导幼儿猜出苹果。)

二、我会画苹果

教师示范画苹果:圆圆的一个球,头上扎个小辫子(苹果的柄)。

示范着色法:一个一个来回涂,不要涂在外面。

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画一画苹果。

拿出美术书,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到第6页大苹果。每人取一个水彩笔(红色、绿色、黄色)。

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鼓励幼儿画苹果尽量画的大一些,多一些,提醒幼儿一笔一笔来回画,涂得均匀,不能涂到苹果外面了。

三、苹果丰收了

集中展示作品,引导孩子欣赏自己和同龄人的作品。

播放音乐,一起边唱《苹果歌》边做动作。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 篇5

一、教学课题:

第四课花瓶(水彩画)

二、教学目标:

1、德育: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增强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

2、智育:初步形成物体形体结构、比例概念、对称概念;认识各种不同色彩:初步了解色彩的深浅度、对比度概念;了解水彩画的特点与基本要求。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技能:初步学习水彩画,懂得水彩画的基本画法与步骤。

4、实训:自己动手完成一幅《花瓶》水彩画习作。

三、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边教边画,讲练结合。

四、教学重点:

掌握水彩画的基本画法和步骤。

五、教学难点:

正确选色、调色和上色。

六、教学器材:

打字纸20张;20支铅笔;20块橡皮;5盒12色水彩颜料;5个小塑料桶;20把刷子;一幅水彩花瓶画;尺子1把;1套色卡。

七、教学过程:

1、点名、检查学生到课情况。

2.介绍学科老师:母亲节是母亲的节日。妈妈爱你,你要更爱妈妈。你会送一束花给你妈妈作为节日礼物吗?

生:会!

师:很好!你们都是好宝宝!

生:花在哪里可以保存的更好更久?

生:放在有水的花瓶里。

师:现在,我们就来画一个漂亮的水彩花瓶送给妈妈好不吗?

生:好!

3.了解花瓶的构造:(展示一幅水彩花瓶作品)花瓶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有瓶口、瓶颈、瓶身和瓶底四个部分。

老师:仔细看,仔细想。它们的形状是什么?

生:瓶口是圆形;瓶颈马鞍形,又像个溜溜球;瓶身和瓶底合起来像个大酒杯。

老师:学生观察仔细,想象力丰富。非常好!哪部分最厚?哪个部位最瘦?

生:瓶身上方最粗,瓶身中部最细。

老师:哪一部分最长?哪部分最短?

生:瓶身最长,瓶底最短。

师:大家再认真看看,这个花瓶在形状上还有什么特点?我们把它左右对折一下,不难发现,花瓶的左右两部分对折线来说是对称的。即大小一样,长短一样,相应部分离折线远近相同。我们身上的左手和右手、左眼和右眼、左耳和右耳也是

左右对称的。对称是一种美。我们在画花瓶时,一定要把这种美表现出来。

4、水彩画的特点师:水彩画就是用水调和颜料在白纸上作画。水彩画的最大特点是亮丽、颜色薄而透明,很像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水墨画。

5.水彩画的方法和步骤老师:水彩花瓶怎么画?下面介绍一个简单易学的方法:

第一步:用铅笔轻轻画出花瓶草图;第二步:用浓色彩画出花瓶轮廓线;第三步:选色、调色、上色、调整,完成作品。

5.老师示范表演的第一步是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讲解要点,一边画图,强调要准确表达花瓶的形状、结构和对称性。

6、学生做第一步实训,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7、教师讲解色彩相关知识师:颜色的种类很多,你们能说出哪些颜色的名称?(出示颜色挂图)生: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灰、白……师:其中你最喜欢哪几种颜色?

生:……师: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颜色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白色和黑色放在一起,对比分明,对比度大;橙色黄色放在一起,很难分清,对比度小。颜色有深浅、浓淡、冷暖和轻重的不同。绘画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自己的爱好挑选运用,创造性地去发挥。

7.老师示范表演第二步,学生观察老师:接下来,我选择一种深邃的天蓝色来勾勒出花瓶的轮廓,看起来简单大方。特别注意仔细画出花瓶的对称特征。一边高一边低,不要画成那样。可以根据喜好选择较深的颜色,画出花瓶的轮廓,完成第二步。

8、学生实训,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

9.老师示范表演第三步,学生观察老师:如何用湿画给花瓶上色?比如先把适量的红色颜料挤到调色盘里,加水用刷子搅拌均匀,然后在画面上需要上色的地方果断用笔,一气呵成,不要反复涂抹,这样画出来的效果就明亮流畅。注意不要用刷子接油漆锡管,摸一点画一点。上色的时候注意规划,先画大面积的颜色,或者从主体部分开始。少用白色或黑色,换色的时候把笔刷洗干净,保持色彩的纯度,避免画面凌乱。接下来,按照我说的这些方法,开始上色。看看哪组同学画得好,又快又漂亮。走吧。

10、学生上色,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

11、评比、总结和表彰

12.课后总结老师:记住水彩画的方法是:画稿、上色、调整。今天刚开始,以后要多练习。熟能生巧,你会逐渐画得越来越好。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水彩蜡笔结合画,知道先画蜡笔再上水彩。

2、能够大胆运用圆,曲线,直线及图形等大胆装饰大树的树干和树叶。

3、会简单讲述自己的装饰方法,能大胆评述别人的画。

【活动准备】

1、颜料(红、黄、蓝、褐、绿、橙、玫瑰)水桶、抹布、黑色;

2、蜡笔、小毛笔、范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秋天到了,树宝宝们要准备过冬了,可是他们很不高兴,(出示用蜡笔勾好的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颜色,不漂亮)

2、“我们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变漂亮?”(把他们打扮一下)

3、“那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我们可以怎样打扮它呢?”(幼儿讨论)

4.老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圆形、直线、曲线或图案来装饰树干和树叶。

二、学习水彩蜡笔结合画(出示画好的树)

1、“看看这幅画和我们以前画的有什么不一样?”(它有蜡笔和水彩)“对了,我们今天画蜡笔水彩结合画。”

2、教师示范讲解:先用蜡笔把大树画出来,再想好你要怎样装饰大树,也要先用蜡笔勾出来。最后用水彩上色。

三、幼儿进行装饰大树,教师巡回指导。

1、注意要先用蜡笔画好后再上水彩,水彩颜色要多样、美丽。

2、指导个别幼儿对树进行装饰,能够把自己的树和别人装饰的不一样。

3、画好后可以想想树的后面可以怎么画。

四、评讲作品。

1、你是怎么装饰大树的?用的上什么方法?

2、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水彩画的技法。

2.提高学生的水彩画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水彩静物的干画和湿画。

2.难点:水分和时间的掌握,条件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示范与写生练习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

1、教具:

(1)优秀的水彩画作品或教师习作。

(2)水彩颜色、水彩笔、调色盘、笔洗和水彩范画。

2、学校工具: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水瓶、铅笔等。

五、主要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1、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2、水彩画特殊技法

3、水彩画作品欣赏

六、课堂教学环节:

水彩画技法(板书)

简介:之前,我们已经了解了水彩画的基本特征和审美特征。在这节课中,我们重点分析和研究水彩画的表现技法。

一、新课知识重点

第一讲: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干画法和湿画法

1、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

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干画法可分平涂、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1)平涂画法

这是美国水彩画家主要使用的画法之一,就是将颜色非常平均地平涂在物体造型所约束的范围之内,一块色彩基本上没有笔触和明暗变化,通过多块色彩平涂后产生物体的造型变化和光影变化。是扩大了绘画面积的并置干画法,干叠画法。

2)层涂:

也就是干叠,干后上色,颜色一层一层叠起来表现对象。图中着色有不同的层次,有的地方可以一次完成,有的地方需要做两次、三次甚至更多,但不宜数太多次,以免失去颜色的透

明性。不可忽视的是下班后油漆的图层重叠,提前预知露出底色的混合效果。

3)罩色:

实际上也是一种干的重叠方法,罩色面积大一些,譬如画面中几块颜色不够统一,得用罩色的方法,蒙罩上一遍颜色使之统一。某一块色过暖,罩一层冷色改变其冷暖性质。所罩之色应以较鲜明色薄涂,一遍铺过,一般不要回笔,否则带起底色会把色彩搞脏。在着色的过程中和最后调整画面时,经常采用此法。

4)接色:

干配色是相邻的颜色以后从它们的侧面涂上去,色块之间没有渗透。每种颜色本身也可以湿涂以增加变化。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轮廓清晰,色彩鲜艳。

5)枯笔:

写出来的水少,颜色多,写的时候容易飞白;在满水的粗糙纸上快速画画也会产生飞白。干笔的方法常用来表现闪光或柔和的效果。

干画法不能只在“干”字方面作文章,画面仍须让人感到水分饱满、水渍湿痕,避免干涩枯燥的毛病。

总结:干画法以平涂方法为基础,必须第一遍或第一个色干后再覆盖第二遍或第二个色,便于水分控制,可以多遍重叠。画分坚实厚重,可以在塑造坚实形体或局部刻画时运用。

2.湿画可分为湿叠和湿着色。

1)湿的重叠:

打湿或部分刷画纸,再上色,再叠加颜色。水分和时间控制得当,效果自然圆润。表现雨雾的气氛和水润的趣味是它的特长,是某些画所不能及的。

2)湿的接色:

邻近末干时接色,水色流渗,交界模糊,表现过渡柔和色彩的渐变多用此法。接色时水分便函用要均匀,否则,水多向少处冲流,易产生不必要的水渍。

水彩画大多是干画和湿画相结合。湿画为主的画面是部分干画,干画为主的画面也有湿画部分。干湿结合的画法,表现力十足,密而干,有趣。

总结:湿画是水和色的融合,用笔灵活多变,效果有趣。多用于表达一个大的区域和远处的一个虚拟的自然形态。湿水彩画形成的水彩韵味,类似于中国画写意的水墨效果,类似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所以深受中国水彩画家的喜爱。

第二讲:水彩画特殊技法

1)湿底洒水法

第一遍色通即将干的时候,根据画面需要把握时机。侧面看画面没有倒影的时候,洒点清水或者用洒水车喷水。水和湿润的底色相互渗透,水渍的轮廓非常微妙,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水彩趣味。

2)湿底洒色法

和湿底洒水法一样,把色洒在第一遍未干的底色上,色与色之间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水色交融的水彩效果。一要把握洒色的时机,二是洒色的多少,三是洒色的深浅浓度。

3)洒水吸干法

在完全干透的画面基础上,喷洒一些清水,待清水把底层湿润后,用吸水纸吸去未干的水,能吸出特殊的色点效果。

4)干底洒色法

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在干燥的画面上播放一些不同颜色的色点和色组,可以产生丰富的效果。

5)喷枪上色法

将稀释后的彩水倒入喷枪或喷壶中,喷出彩色雾点,可产生轻松、通透、朦胧的艺术效果。

6)洒酒精法

用医用酒精,和洒水法一样,洒在未干的底色上,或者先洒酒精再上色,通过酒精排水的原理,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要把握好喷酒精的时机,太早太晚都不行。

7)洒盐法

用细盐,撒在速干的画面上,盐能很快吸收水分,产生斑边的水彩效果。

8)涂蜡法

先用蜡笔、蜡烛、油画棒等蜡性材料画出相关图形或色带,再上色。由于蜡笔或蜡性材料的排水性,因而产生一些空白所达不到的效果。留白液画法留白液是种特殊的胶状物,涂在纸上干后形成一种保护膜,水彩色渗透不进去,利用这种原理,在需要空白的地方,先涂上留白液,然后再画色彩,完成色彩表现后,用橡皮擦去留白液,能露出白底,避免水彩画留空白的难度。这种画法比较流行,但是材料很贵,浓度不好把握,涂抹留白液很容易坏笔,还有吐沫留白液不太好理想地造型,大面积使用留白液,不太好整体把握画面的色彩关系。

9)对压法

在湿纸上,用纸、树叶或其他东西作画,压在画面上,晾干后取下。由于被按压物体的纹理不同,可以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

10)纸布团扑压法

捏皱的纸或布,蘸水彩,轻轻压在湿底筛上。捏纸纹和布纹可以产生特殊的纹理效果。

11)做底料效果

用丙稀颜料或者白乳胶加水粉白色颜料做底料,根据画面需要,先用油画笔、牙刷按表现对象的要求,做出凹凸肌理效果,然后上色。完成色彩塑造后,用砂纸轻轻擦掉已上底料的地方,凸出的地方便亮起来了,凹下去的地方仍然积有深色,能产生一种浑厚而丰富细腻的效果。

12)揉纸画法

在水彩纸没有打湿之前,故意揉皱纸张,上色和喷水后,折叠的痕迹颜色较深,能体现特殊的效果。

13)刀刮法

上色后,在颜色快干的时候,用小刀刮掉一些颜料,露出白色的背景,达到画面需要被点亮的效果。相反,如果水没有完全干透,用小刀或钢笔刮可以产生深色的纹理效果。

七、水彩画作品欣赏

目的: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些国内外优秀的水彩画作品,通过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启发学生在今后的写生和创作中运用所学的技法。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 篇8

水彩画定义:

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用颜料混合而成的画。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 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 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 大幅作品,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

水彩画特征:

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画面大多具有通透的视觉 感觉;二是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由此造成了水彩画不同于其他画 种的外表风貌和创作技法的区别。

颜料的透明性使水彩画产生清晰的表面效果,而水的流动性则会产生一种淋漓、自然、洒脱的趣味。

一、学生现状分析:

1.水彩画班的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对水彩画几乎没有概念。

2.目前水彩画班的学员处于启蒙阶段,学员对本科目的兴趣仅限 于稀奇的态度。

3.学生对构图、造型、色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非常薄弱。

4.学员的年龄、学段、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不同。

因此教学工作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水彩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学生对水彩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能够赏析水彩画作品和运用水彩画 工具来表现、传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通过水彩学习,不断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创新精神和学生的无意识。

三、教学重点:

通过对水彩画工具、材料、常用技巧、观察方法、绘画程序的学习和实践,掌握水彩画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水彩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并从中得到审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教学难点:

学员了解和掌握水彩画作画的工具与材料、常用技巧、观察方法 和作画过程,并能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水彩画写生实践当中。

五、主要工作方法:

1.水彩画学习兴趣培养。

2.色彩理论知识学习。

3.实践训练

(1)通过视频、图片、老师示范直观的展示。

(2)色彩个性分析与示范。

(3)根据教学进度的阶段划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逐步进 行学习。

(4)素描基础训练 2 4.艺术赏析能力培养 5.真、善、美品质的塑造

六:工作目标:

第一阶段——兴趣提高、轮廓结构训练、造形能力训练。学时:4 周 第二阶段——水彩画理论学习、 水彩作画工具与材料特性的了解及应 用。学时:2 周 第三阶段——对素描关系学习、简单水彩画作品临摹。学时:3 周 第四阶段——水彩静物写生训练。学时:3 周 七、周课节安排表 第一周:课题《兴趣培养》 重难点:通过视屏、图片、范画引发学生对水彩画学习的兴趣。

第二周:课题《兴趣提高》 重难点:以视频方式了解水彩画特点、作画方式和过程。

第三周:课题《构图的方法与技巧》 重难点:构图因注重大小适中,你能太满、太小、太偏。

第四周:课题《造形能力训练》 重难点:较为为准确的表现出静物的形态 第五周:课题《色彩知识学习》 重难点:不同色彩的视觉感受 第六周:课题《水彩工具的了解与应用》 重难点:了解和应用不同水彩工具的特性与使用方法。

第七周:课题《三大面五大调子》 3 重难点:对三大面五大调子理解及画面表现 第八周:课题《水彩静物临摹一》

重难点:能较为准确的表现出静物的形态和色彩。

第九周:课题《水彩静物临摹二》 重难点:能较为准确的表现出静物的形态和色彩、感受和把握颜 料与水在画面上的应用。

第十周:课题《水彩静物写生一》 重难点:结合色彩理论对色彩的认识——理解——提炼——表 现。

第十一周:课题:

《水彩静物写生二》 重难点:结合色彩理论对色彩的认识——理解——提炼——表 现。

第十二周:课题《水彩静物写生二》 重难点:构图恰当、色彩合理、画面完整、基本无脏、乱、灰的 现象。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07:0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045802551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水彩画   学生   色彩   颜色   水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