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为爱加冕)
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核心素养目标
思维与审美:1.欣赏精彩的情节艺术。2.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与作用。3.把握林冲的性格特征,认识其转变原因及其意义。
激趣导入
清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这样评价《水浒传》:“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108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一百单八将,我们不可能在此一一研读、分析,那就让我们从林冲性格的塑造上,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而感知中国古典小说的巨大艺术魅力吧!
1.背景铺垫
小说第1段中林冲对店小二说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林冲刺配沧州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请简要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的妻子,多次调戏遭拒,于是高俅设计陷害林冲,让林冲手执利刃进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然后让开封府将林冲刺配沧州。林冲在鲁智深的保护下来到沧州。
2.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形式,明线是林冲被逼上梁山,暗线是陆虞候设计陷害林冲。请采用章回小说的回目形式在横线处概括出相应的情节。
答案 ①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②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③林教头杀敌奔梁山 ④陆虞候观火说真相
微任务活动一 欣赏精彩的情节艺术
金圣叹说《水浒传》“看不厌”,在于其精彩的情节。请根据提示的角度,体会本文的情节艺术。
(1)小说的情节,精彩在曲折:林冲买刀寻陆谦等人,“寻”而“不见”,再由“寻不见”而冥冥中“撞见”,情节安排错落有致,波澜起伏。
(2)小说的情节,精彩在线索:小说采用双线结构形式,较好地展现了“好人在明处,坏人在暗处”的合理性,使读者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林冲的命运;集中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3)小说的情节,精彩在悬念:小二妻的偷听未听尽固然是悬念,但从林冲的反应来看,小二
妻的偷听至少是部分解了“疑”,只不过这个悬念的“核心疑问”——陆谦等人到底会采取何种手段、方式谋害林冲——并没有解开。小说十分巧妙地“吊”起读者的胃口后,让读者得到了一个阅读心理的喘息空间,然后又被此悬念吸引至小说的最后,才全部“释悬”,从而让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4)小说的情节,精彩在伏笔:伏笔妙在一个“伏”字,潜伏得无影无踪,丝毫不露痕迹。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其实暗藏玄机。如文中第一段,李小二对林冲说“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营前”二字看似信笔拈来,实则有意设伏,初读以为闲笔,再读令人惊叹不已。写李小二在“营(林冲住地)前”开了茶酒店,暗示茶酒店离林冲住地很近,这为林冲与李小二密切来往埋下了伏笔。交往中双方情深意切,旧恩新知,无比亲热,这是李小二为林冲报信的原因;二则,茶酒店开在营前,准备加害林冲之人选取此处与营内之人接头,李小二能够得知阴谋,才不显突兀。这样写收到了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伏笔在小说中有很多,如“火”“刀”“庙”等,这也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笔法: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5)小说的情节,精彩在合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会“掇”块大石头“靠了门”,而正是这块只有一身好武艺的林冲“掇”得起的大石头,为下文陆谦等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使得林冲躲在庙内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微任务活动二 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作用
1.《水浒传》里集中写林冲的回目有: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目与其他回目有何不同?从语句对称的角度看,“风雪”活用为动词,请解释其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其他回目都是讲事件,唯有这一回目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风雪。
(2)“风雪”活用为动词,词义很丰富,可以理解为“躲避风雪”,也可以理解为“经历腥风血雪”,还可以理解为“内心刮起暴风雪”。
2.“风雪”是本文主要的景物描写,请结合相关文字分析其描写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善抓景物特征,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相结合。
善抓特征,如形容雪花是“碎琼乱玉”,不仅写出了形色,似乎还写出了光影。林冲在草料
场大厅,“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是定点观察;在买酒路上写雪景,是移步换景。
(2)正侧结合。正面写风急、雪紧、雪大,侧面写草料场的草厅被风“摇振得动”,被雪“压倒了”,写林冲向火还是感到“身上寒冷”,到山神庙用巨石挡门。
(3)巧用修辞,精选词语。写雪是“碎琼乱玉”,用“纷纷扬扬”“卷”来形容风猛雪大。
3.小说中对“风雪”的直接描写主要有三处,请分别写出其作用。
直接描写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答案 第一处:①为高潮的出现勾画了气象森寒的情景;②“卷”为下文写雪压倒房屋做了铺垫。
第二处:不仅突出了风猛雪大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
第三处: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浓烈的气氛,一场冲突即将拉开帷幕。
4.“风雪”是怎样推动小说情节一步步发展的?请简要分析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林冲到草料场时正是风雪交加,想喝酒驱寒才会到市井沽酒,也因此得遇山神庙。(2)因为下雪,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这使林冲想起离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3)正由于风大雪紧,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头靠住门,致使陆虞候等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4)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才直奔庙里,紧贴庙门说出放火始末,使林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微任务活动三 把握林冲性格及其意义
1.请结合文内文外内容,填写林冲档案。
籍贯
答案
籍贯
东京
2.林冲的性格在山神庙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之前是“忍”,之后是“狠”。请结合文本分别职务
教头
绰号
豹子头
兵器
花枪
父亲、岳父职务
提辖、教头
犯罪原因
被上司高俅陷害,无罪而刺配沧州
职务
绰号
兵器
父亲、岳父职务
犯罪原因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作 用
分析其表现及形成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忍”的表现及原因:
①“忍”就是忍辱负重,随遇而安。林冲明知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与李小二说到此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到了官司。而后管营让他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但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做了长久打算。他看到草料场里的草屋四下里崩坏了时,还想“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这说明在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薄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
②原因:这固然有林冲性格懦弱的一面,更主要的是为了说明他对生活十分渴望,渴望与妻子一起过安稳、幸福的生活;对司法、对体制尚存一丝幻想,幻想未来刑满释放,与妻子团圆,重获生路。
(2)“狠”的表现及原因:
①“狠”表现在他杀三人的动作与语言中。
②原因:忍无可忍,愤怒到极点才爆发。
3.林冲的主要性格是“忍”与“狠”,他的其他性格也很丰富。如果再用两个字概括其性格中的两个侧面,该用哪两个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善”,极其善良。如对李小二的救助,为李小二考虑等。
(2)“细”,极其谨慎细心。如他离开草料场,担心有“火炭延烧起来”,他的动作先是“搬”,再“探”,后“摸”,表现了他的细心。
4.林冲是一个善良、循规蹈矩、有着光明前途的人,却在没有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最终被逼上梁山、家破人亡。这一巨大悲剧有何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社会黑暗,官逼民反。
(2)在专制统治下,底层百姓诉求无门,要么做顺民,有时连顺民都无法做,只得变成暴民,变成打家劫舍的“好汉”。
(3)启人深思:为什么那个社会让好人变坏,善人变黑。
微任务活动四 赏析精彩语言
1.“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句中两个“闪”字有何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动词“闪”字用得极形象,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不将两人合在一处写,而用反复的手法写为“一个人”“又一人”次第“闪”入,足见来人行动极欲掩人耳目,秘不可宣。这种诡秘的行动不能不引起旁观者的注意,使故事
在平静中陡然掀起波澜,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2.“(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那雪正下得紧。”金圣叹评点加点........句道:“人看至此句,虽极英灵者,只谓手冷故用枪挑耳,岂知顷间之用之?”这里的“英灵”是何意?“用之”应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英灵”是说这一动作显得极其“英灵”,一个魁伟的汉子用花枪挑一酒葫芦,在白皑皑的雪里行走,给人英武俊爽之感。
(2)“用之”是就情节发展而言的,“花枪”与“酒葫芦”的出现为后文买酒御寒、躲过屋塌、血染古庙的情节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一说:林冲已充分意识到迫害将随时发生,不得不高度戒备……他知道,离开了花枪,只有挨打的份儿。)
3.“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鲁迅赞美“紧”字用得极富神韵,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紧”字意蕴丰富:①表明雪下得大而急促,写出了大雪纷飞的气势;②大雪铺天盖地的气势,烘托出林冲这位落难英雄的困窘;③“紧”字最易使人联想到陆谦等人正在紧锣密鼓地暗中策划,形势越来越紧,林冲的命运到了紧要关头。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有人认为,与武松、李逵相比,林冲才是真正的英雄;也有人认为,林冲算不上真正的英雄。结合文本,根据你课外阅读《水浒传》的心得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林冲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悲剧英雄。
他才能出众、骁勇过人,善良宽容、有情有义,却被黑暗的社会吞噬,被无情的命运捉弄。他从委曲求全、隐忍不发,到忍无可忍,晃动掌中银枪,刺向仇敌的心脏,从此亡命天涯,
被逼上梁山。一杆令人闻风丧胆的蛇矛,使他成为梁山著名的英雄人物。
林冲在《水浒传》里的出场,是一声喝彩:“端的使得好!”就这一句喝彩,使林冲赢得了与鲁智深一生的友谊。《水浒传》里男人们的义气“泛滥成灾”,而林、鲁这般因发自内心的相互钦佩而产生的深挚友谊,极其难得。
林冲在发配充军起程之前给妻子写休书的那段文字,读来令人泪垂。林冲和林娘子至死不渝的爱情在《水浒传》里,极其罕见。林冲磊落坦诚,重感情,知道此去沧州九死一生,不想连累妻子为其断送一生;而林娘子和她父亲张教头,也同样有情有义,不因林冲落魄蒙难而抛弃他。这一番生离死别,感人肺腑。
林冲的宽容善良,还表现在搭救酒生儿李小二上。“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赔了些钱财。”此等行为,只有宽容善良的林冲才会做。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最显林冲英雄本色。林冲心头怒火万丈,被逼上绝路的“豹子头”这一回终于出手,他像雪豹一样迅猛利索,夜色中,雪地上,复仇的鲜血淋漓,如同草料场烈焰飞腾,燃起林冲一腔盖世英雄气。
与武松、李逵滥杀无辜相比,林冲杀人有血性,也有理性;冷血,但不嗜血。他绝不滥杀无辜,懂得尊重生命。如果不尊重生命,就不配称为英雄。
(观点二)林冲没有侠义品格,算不上英雄。
用现代观念来审视《水浒传》,我们会发现:以《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一种影响深远而广泛的低级暴力崇拜情结。以粗暴为勇武,以虐杀为荣耀,以暴徒为英雄,以残忍为好汉——这种变态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林冲形象的塑造上也是有所体现的。
就故事的表面取向而言,《水浒传》显然是要讴歌林冲,把他当成一个大英雄来塑造。如果林冲真的能够替天行道、诛杀贪官污吏、除暴安良、杀富济贫,为天下苍生打出一片新天地,那么他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一个有伟大理想、有担当的大英雄。很遗憾的是,他没有做到这些。
杀陆谦等三个坏人固然是理所应当,林冲却表现出极为残忍的一面。“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这样血淋淋的场面让读者无法直视。
如果以恶制恶是无可奈何,那么他走上反抗道路以后的有些做法就让读者不得不质疑林冲的品格了。比如,一伙穷苦的庄客们烤火喝酒,好几个人只有那么一小瓮的酒驱寒。林冲突然闯进来,庄客们让他烤火已经够善良了,可是他却得寸进尺,非要买人家的酒吃!遭到拒绝后,“把手中枪看着块焰焰着的火柴头,望老庄家脸上只一挑将起来,又把枪去火炉里只一搅,那老庄家的髭须焰焰的烧着。众庄客都跳将起来。林冲把枪杆乱打。老庄家先走了,庄家们都动弹不得,被林冲赶打一顿,都走了”。这是除暴安良吗?
再比如,要到梁山泊落草,他必须杀一个人,他也就不再去想该杀什么人,而是只要有人能
杀他就杀。这种人也被当成英雄,我们的价值观是不是出了问题?
这样看来,林冲转变的过程不是从一个曾经忍辱负重的军官,转变为一个有伟大思想品质的英雄的过程,而是转变为一个没有是非观念、凭借一身功夫横行霸道的武夫的过程。把林冲当作英雄,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一个令人痛心的迷失。
助读材料
1.施耐庵在逃亡途中完成《水浒传》
施耐庵出生于元末明初时期苏州船家(打鱼人家),年轻时就有了写《水浒传》的愿望。29岁考中举人,30岁在会试中落第,经朋友推荐,到山东郓城任训导。其间,搜集了大量素材。35岁,他终于考中进士,被从郓城调任钱塘知县。只当了两年官,便辞职回苏州开始动笔写作。张士诚起义后,他投笔从戎,给张士诚做幕僚。因张士诚听不进他的建议,他又回到苏州潜心撰写《水浒传》。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搜捕其残余人员,于是施耐庵匆忙逃出苏州,找一隐秘之所继续写作。书稿传入民间,掀起了一股“梁山热”。朱元璋闻讯大怒,把他投入大牢,生命岌岌可危。这时,刘伯温因赏识他的才华,暗中帮他逃出牢狱,嘱咐他悄悄写,
朱元璋在世时不可让《水浒传》面世,他的学生罗贯中把他接到了淮安,让他隐居起来,他才得以最终完成《水浒传》这部小说。
2.了解文体——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时,说话人不可能把一段历史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所说的一回。在每次讲说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提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经过宋、元两代的长期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话和戏曲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它们比起“讲史”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核心虽是历史的,但更多内容是后人(包括作家)创造的。到了明中叶后,章回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一定联系,只是在体裁上保持着“讲史”的痕迹。
章回小说在思想、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名家评《水浒传》
(1)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108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108个人的性格,真是108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1 000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金圣叹
(2)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
——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金圣叹
(3)《水浒传》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文学和演唱的范围。根据记载:历代强盗和造反者都喜欢借用《水浒传》中英雄好汉的绰号;近代20世纪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游击战术也是从《水浒传》中得到启发的。这是令人吃惊的。——日本汉学家木村英雄
(4)第一部影响我的书是《水浒传》。……直到我读到《水浒传》才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愧金圣叹称之为第五才子书,可以和庄、骚、史记、杜诗并列,我一读,再读,三读,不忍释手。——梁实秋《影响我的几本书》
(5)在500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理性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水浒传》就是其中的一部奇书,是我国文学的正宗。——胡适
必备知识积累卡片
1.字词知识
(1)赍发(jī):资助。
.(2)迤逦(yǐ lǐ):缓慢前行,这里有颠沛流离的意思。
..(3)央浼(měi):恳求,请托。
.(4)搠(shuò):扎,刺。
.(5)仓廒(áo):存放粮食的仓库。
.(6)逼上梁山:借指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2.文化常识
(1)教头: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
(2)太尉:官名,宋徽宗时武官的高级官阶。
(3)刺配: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
一、“读林冲”诗歌
自 咏
林冲(施耐庵)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赏析
这是林冲在奔向梁山途中在朱贵酒店墙壁上写的诗。诗很质朴,披露了个人心声。
叹林冲
施耐庵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赏析
此诗是《水浒传》第十回的开场诗(题目是编者所加)。诗歌集议论、抒情于一体,感叹林冲的遭遇,揭露奸邪之人的罪恶。诗的首句,说天理昭然,不可欺骗,是针对高俅等邪恶小人提出的警告;次句说不要对奸佞邪恶之人抱有幻想,是对林冲的劝告。三、四两句,概括火烧草料场一事,“若非”“定被”这些词的使用,表现了林冲处境的险恶,奸佞诡计的歹毒。五、六两句对仗工稳,慨叹神灵庇护,实写林冲九死一生的处境。诗歌的结尾,表露了作者对手刃仇敌、奋起反抗的林冲的赞美之情。
宝剑记
[明]李开先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赏析 这是林冲夜奔梁山的唱词,它展示了林冲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两句抒发了自己渴望报国立功,成就英名的理想和壮志;三、四两句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伤和感慨;五、六两句描绘了自己浪迹天涯的处境以及孤独无奈的心情;七、八两句直抒胸臆,唱出了心中无尽的伤感和痛苦。其中“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成为传诵至今的名句。
二、“读林冲”散文
林冲的位子
鲍鹏山
林冲被陷害,董超、薛霸押送他去沧州。
天气酷热,林冲的棒伤复发了,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两位公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开始折磨林冲。晚间投宿村中客店,林冲不等公人开口,赶紧去包裹里取些碎银两,央求店小二买酒买肉,安排盘馔,请两个公人坐了吃。林冲总是很主动。
要知道他请的这两个人,是一路上折磨他蹂践他,不把他当人的人!金圣叹在此句下批曰:可怜。
他这样低声下气,一意讨好,讨来了什么呢?是董、薛二人设计烫伤了他的脚,并在野猪林里要取他的性命。好在被鲁智深救了。
自从被高太尉设计陷害,关进开封府大牢直至此时,一直被蹂践不当人的林冲,此后终于扬眉吐气做了一回人,而且还是人上人:先是鲁智深在前面走,两个公人“扶着林冲,又替他背了包裹”。后来,鲁智深更是讨了一辆车子,让林冲上车躺着走,坐着走,像个地主;鲁智深扛着禅杖,监押着两个公人跟着车子慢着走,紧着走,像押着两个狗腿子。
鲁智深一路买酒买肉,将息林冲;两个公人打火做饭,小心侍候。
此时,林冲很有地位。
十七八日后,林冲身体已基本康复,离沧州也只有七十来里路程。鲁智深辞去。鲁智深这边一走,林冲和两个公人又上路。到了晌午,进了一家酒店,三个人进入里面来,林冲让两个公人上首座了——又很主动。
《水浒传》接着写:“董、薛二人,半日方才得自在。”
鲁智深走了,董、薛二人得自在,很正常。令人惆怅的是,鲁智深一走,林冲马上又不自在了——他又“主动”让两个公人上首座了,自己又坐到了下面,他又回到了受人欺凌的角色,又是一副巴结讨好的面孔了。
对外在强权的依赖和服从,已成为林冲的深入骨髓的顽疾。鲁智深这一外在强权没有介入时,他一路任人宰割,九死一生亦不敢有怨言。当鲁智深从天而降,凭着一根铁禅杖给他撑腰时,他过了十七八天正常人的日子,并且养好了备受折磨的身体,连心情也是舒展的。
但是,鲁智深一走,他马上又非常自觉地回到了自己原先的位置上。饭桌上的座位很有意味,它隐喻着林冲和两个公人,各自找回了原先的感觉,找回了原先的位置。
不难想象,如果前面的路程还很远,而且再没有其他外力的介入,两位公人高高在上,
颐指气使,林冲低声下气诺诺连声的情景马上又会出现。
好在,这段苦难之旅已到终点,而且就是在这仅余的七十来里地里,又有了一个强势的外力介入——柴进的出现,使得林冲侥幸摆脱了再受奴役的命运。
柴进巧遇林冲,当即携住林冲的手同行到庄上来,柴进再三谦让,柴进坐了主席,林冲坐了客席,董超、薛霸坐在林冲肩下——有了柴进这个外力的加入,林冲又有位子了。
而两个公人,又只能陪坐了。
林冲从误入白虎节堂开始,就成了阶下囚。现在,他成了座上宾了。
可是,当林冲在柴进庄上接受柴进的款待与敬意,大家饮酒叙谈时,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
——谁呢?原来是柴进不久前聘任的私人枪棒教练洪教头。
只见洪教头进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此人是大官人的师父,不能不特别恭敬。于是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
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走去上首便坐。
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
两个公人亦就座了。
可怜的林冲,位子又没了。
回顾一下林冲在沧州道上的位子:鲁智深没来之前,没位子;鲁智深来了以后,有位子;鲁智深走了以后,又没了位子;柴进来了,又有了位子;刚有了位子,洪教头来了,又没了位子。
没位子,是由于被强权欺负。有位子,是由于更大强权的保护。
有没有位子,依赖有无外在强权保护。
崇拜强权,崇拜强人的意识和传统,就这样代代相传。
赏析 文章从林冲性格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林冲整个命运悲剧的挖掘,表现出其对外在强权的依赖和服从的本性。整个内容以一种口语化的方式,展示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四篇诗文在“读林冲”上侧重点有何不同?对林冲的情感态度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咏》重点是展现林冲的自信;《叹林冲》重点是赞美林冲,揭示天理;《宝剑记》重点抒发林冲英雄失路的悲伤;《林冲的位子》则是深层次分析林冲的悲剧性格。(2)都表达了对林冲命运的同情。三首诗都表达了对林冲的赞美,而《林冲的位子》更多的是理性、冷静。
你对林冲有怎样的认识与评价?请写出你的想法(字数不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金圣叹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林冲是个优秀的军事教官,不但业务水平出众,而且没有野心,不与官场的大多数人同
流合污。尽管他精细过人,但还是着了高太尉的道。高太尉、陆虞候正是利用林冲忠于职守、同情弱者、热爱本职的“软肋”,才诱骗他进了白虎堂。
火并王伦,林冲为了梁山的大业,甘愿被吴用利用;晁盖死后,梁山群龙无首,又是林冲出面力主宋江代理老大的位置,避免了梁山的分裂。梁山两次发展最关键的时刻,都是林冲立了大功,而且不为私利,功成身退,低调行事。当王伦要他杀一个无辜的路人来做“投名状”时,走投无路的林冲内心一定异常的悲痛,一个遵纪守法的朝廷军官,不得已上了梁山,还要滥杀无辜才能被土匪接纳,——必须在精神上自虐与自污方可为匪!对一个爱惜羽毛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后来他遇见了杨志,两人不分胜负,“投名状”到底没有拿来。这是施耐庵对这位真男子的爱护。林冲,即使落了草,至死他的品行都是高洁的。
林冲这样的真汉子,如果生逢其时,完全可以建功于朝廷,立千秋万世不朽之名;或者即使不能被重用,在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里,也能凭自己的本事、自己的品行赢得尊重,过着平常而幸福的生活。可惜他生活在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一个淘汰良民的社会,一个扼杀精英的社会,一个必须牺牲人性才能生存显达的社会。尤其像林冲,做一爱岗敬业的职业军官不可得,做一爱家护妻的好丈夫亦不可得。他要么像陆虞候、富安那样,牺牲自己的良心,污辱自己的品行,巴结权贵以求显达;要么就只能去当杀人放火的草寇。没有中间的道路可让他选择。这是林冲的悲哀,也是大宋的悲哀。
素材点击 林冲一心一意要保住那禁军教头的身份和美满的家庭。正因为如此,他对于来自高俅一伙的种种迫害,虽然十分愤慨,却总是采取一
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态度。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身于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随遇而安、忍辱妥协的性格。他的安分守己,却换来对手的得寸进尺;他的忍辱负重,却得到仇人的赶尽杀绝。“林冲之反”实在是源于统治者的一逼再逼,他终于忍无可忍,手刃仇人,坚定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完成了思想上和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角度
运用
精彩运用 行事沉稳,武艺高强,个性谨慎,充满侠义,这些都是林冲的过人之处,但还有一点,失之则林冲不复为林冲,那就是,他能忍。岳
王庙里对准了高衙内的一拳就是打不下去,是忍;野猪林中对董超、薛霸委曲求全,阻止鲁智深杀他们二人,是再忍;柴进府上对洪教头作揖、下座,赔尽了笑脸,牢城营里,被差役骂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是忍而又忍。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怀绝世武艺,虽面颊刺字,总该虎瘦雄心在,面对柴进的五斗米却只惨淡地笑道:“只此十分够了。”在草料场对一个酒壶卑微的满足,都透露着他辛酸的忍耐。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必不可少的技法
课文借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备受称道。文中有两处细节描写十分典型:
(林冲)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两处对“火盆”的描写,并不是作者信笔写来,而是独具匠心的安排,知微显著,以小见大。就情节而言,盖上火盆,火种浸灭,是说明草料场起火不是因火盆之故,而是陆谦等人蓄意放火。无此交代,读者会生疑问;经此轻轻点笔,就让人明了必是陆谦等人放火无疑。补此一节,情节便合情合理,严密周到,无懈可击。再就性格而言,林冲一盖火盆,二寻火种,是说明他的细心、缜密。这一细节完全不会发生在李逵或鲁智深身上。林冲管理草料场,仍然是战战兢兢,不敢造次,事事留意,处处小心,他生怕由于自己不慎而酿成大祸,吃罪不小。长期的曲折遭遇,培养了他谨慎小心的性格特征。这里的两处“火盆”细节,就是出色的点染。
运用点拨
运用细节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写好细节,认真仔细地观察是基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每个人说话做事的方式都会不同。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人是这样,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2.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我们在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
3.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
4.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
5.语言要精练。
即时训练
请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表现其性格特征。2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清晨6点,大山挂满了雾,父亲像往常一样送我到镇上车站。一路上,我紧紧地攥着母亲给的20块钱,似乎怕它再丢了。一路上,父亲没有讲一句话,我心中万分不安。终于,他止住了脚步,微微抬起右手,拿出一张手巾,层层打开:“孩子,这是40块钱,将来可别这么粗心……”真让我不敢相信,这怎么……可能呀?为了我读书,父亲连烟都戒了,平时千俭省,万俭省,还有积蓄?但是,父亲分明用颤抖的手把钱送到了我手里。顿时,我多么想放声大哭啊,但我还是抑制住了,只是觉得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06:17: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8018281301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语文必修5导学案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语文必修5导学案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