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柬埔寨游记)
醉美中国古建筑,蕴含深深的人文精神!
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思想的外现。我国文化深受入世的儒家文化和出世的道家文化两方面的交互影响,反映在建筑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极大程度地表达着这两种文化的形式语言,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对称。
对称是指一种同形同量的形态,如果用直线把画面空间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它们之间不仅质量相同且距离相等。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对称性的结构形式,在建筑物的重力感,力的传递与支撑的关系中表达出建筑结构的作用。对称性与空间艺术形式合理地融合,使建筑结构本身既富有美学表现力,又顺应力学规律,完成建筑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的目的。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对称也是自然美的形象表征。对称往往与均衡联系在一起,对称是均衡的天然格局,让人产生健康和平静的均衡感。对称讲究相同部分间规律的重复,呈现在建筑上,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具有古典美感和秩序感,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古代皇城、宫殿、庙宇、陵墓多为左右对称的缘故。
整个明清时代的北京城自南向北,沿着一条长达7.5公里长的中轴
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该中轴线以最南端的永定门为起点,以地安门北面的钟鼓楼为终点,其间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高潮迭起又井然有序,尤以故宫三大殿的平面布局最富特色。
中国许多古城的建筑,都有自己严格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城内街道东西、南北,呈棋盘格子状。空间位置的这种对称性设计,是对大自然的有机模仿,在这种模仿中,人类得到感官的愉悦和情操的陶冶。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在儒道释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中国文化讲究中庸和谐。“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在几千年的演变中,逐渐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这一格局成为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
中国人讲究重伦守礼,维护等级与秩序。中国古代建筑只有充分满足这些要求,才能最终与古代中国人传统上按远近、长幼、亲疏,继而按高下、尊卑、贵贱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同步一体。因此,对称建筑衍生出的主次、内外等级的区别也可以用以区分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
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等等。而房间的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一般在一组建筑之内,正、倒、厢、耳、门、厅、廊、偏各房都各有等级,不得高于主
—最美古建筑摄影—
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长辈住上房,
《君山之夜》
《清东陵晨光》
《对称结构》
《西夏王陵》
《紫禁城》
《古祠遗风》
《古寨春色》
《花瑶阿婆》
《曙光中的“小布达拉宫”》
《白族民居特色屋檐》
《牌坊古韵》
《跳虔姆》
《方广岩寺》
《古镇雨夜》
《旧时光》
《藏韵》
《雨后》
《写春联》
《牌坊古韵》
《古风》
《方广岩寺》
《古村晨韵》
《天上人间》
《神秘的古城》
《清东陵晨光》
《渔村》
《云雾山村》
《山水徽州》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03:0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790080448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醉美中国古建筑,蕴含深深的人文精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醉美中国古建筑,蕴含深深的人文精神!.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