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古镇简笔画)
韦陟字殷卿阅读答案与翻译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
adjust and u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第 1 页
共 6 页
韦陟字殷卿阅读答案与翻译
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人。父安石晚有子,及为并州司马,始生陟及斌,俱少聪敏,颇异常童。神龙二年,陟始十岁,拜温王府东阁祭酒,累迁秘书太堂丞,有文彩,善隶书,辞人、秀士已游其门矣。开元初,丁父忧,杜门不出八年,与弟斌相劝励,探讨典坟,俱有盛名。张九龄一代辞宗,为中书令.引陟为中书舍人,时人以为美谈。后为礼部侍郎。陟好接后辈,尤鉴于文,虽辞人后生,靡不谙练。曩者主司取与,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其才。陟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日,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美声盈路。李林甫忌之,出为襄阳太守,寻移河东太守,充本道采访使。十二年入考,右相杨国忠恶其才望,恐其践台衡,乃引河东人吴象之谓日:“子能使人告陟乎?吾以子为御史。”象之乃告陟与御史中丞吉温结托,欲谋陷朝廷,又诱陟侄韦元志证之。陟坐贬昭州平乐尉。会禄山反,陷洛阳,弟斌为贼所得。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应,潜令吏卒伺其所居。陟坚卧不动。
肃宗即位于灵武,有诏令陟赴行在.深器之,拜御史大夫。杜甫上表论房琯有大臣度,辞旨迂诞,肃宗怒,令陟讯之。陟因入奏曰:“杜甫所论房琯事,不失谏臣大体。”上由此疏之。时朝臣立班多不整肃,至有班头相吊哭者,乃罢陟御史大夫,授吏部尚书。因宗人伐墓柏,坐不能禁,出为绛州刺史。
陟早有台辅之望,间被李林甫、杨国忠所挤。及中原兵起,天下第 2 页
共 6 页
事殷,陟常自谓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因遘疾,卒于虢州,时年六十五,赠荆州大都督。
10.下列对文中回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
B-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
c.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
D.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隶书,汉字书法的常见字体之一,一般认为由楷书发展而来,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B.典坟,三坟五典的简称,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的书。后泛指各种古典书籍。
C.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巡幸的地方。安史之乱中长安被叛军攻占,唐肃宗在灵武登基称帝,灵武在当时就成为行在所。
D.谏臣,一般都是忠君报国、刚正不阿之士,他们会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进谏规劝。文中韦陟认为杜甫上表论房琯事并无过错。
第 3 页
共 6 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陟聪颖好学,才华显于当世。他年幼时十分聪敏,十岁就开始做官。曾多年闭门不出,用心攻读,享有盛名。张九龄引荐他担任中书舍人。
B.韦陟关心后辈,善于选拔人才。他担任礼部侍郎时,喜好和后辈交往,对后辈文人十分熟悉。选拔人才结合考生特长进行考核,得到众人赞誉。
C.韦陟为人正直,敢于仗义执言。安史之乱期间'他担任御史大夫时为杜甫直言辩护,但也因此被唐肃宗疏远,不得不离开朝廷出任绛州刺史。
D.韦陟命途多舛,深感壮志难酬。他才华出众'极有声望,但仕途坎坷,先后遭到李林甫、杨国忠的排挤或陷害,感慨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甸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弟斌为贼所得。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应,潜令吏卒伺其所居。(5分)
(2)杜甫上表论房琯有大臣度,辞旨迂诞,肃宗怒,令陟讯之。(5分)
10.(3分)C(由“后生”“明主”并列、“郁郁不得志”和固定句式“得非……乎”可判断)
11. (3分)A(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行云流水……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行书特点)
第 4 页
共 6 页
12. (3分)C(因不能制止族人砍伐墓地柏树出任绛州刺史)
13.(10分)(1)弟弟韦斌被叛贼抓获。杨国忠想构陷韦陟与叛贼勾结,暗地里派人监视他的居所。( “构”“潜”各1分,句子通顺3分)
(2)杜甫上奏表说房琯有大臣的气度,(奏表的)言辞内容荒诞迂腐,肃宗十分生气,让韦陟审问杜甫。(“迂诞”“讯”各1分,句子通畅3分)
译文
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县人。他的父亲韦安石很晚才有儿子,担任并州司马时才生下韦陟和韦斌,兄弟二人年少时都十分聪敏,和平常孩童很不一样。神龙二年,韦陟才十岁,被授予温王府东阁祭酒一职,多次升迁为秘书太堂丞,有文才,善写隶书,文人秀士已经登门和他交往了。开元初年,父亲去世,韦陟闭门不出八年,和弟弟韦斌互相劝勉鼓励,探究研讨古典文籍,二人都有了盛大的名声。张九龄是当时的文坛宗主,担任中书令,引荐韦陟做中书舍人,当时人们传为美谈。
后来韦陟担任礼部侍郎,喜好结交后辈,尤其是帮他们鉴别文章,即使是后辈文人,没有不熟悉的。先前礼部主管部门选拔人才,都是凭一场考试选出成绩好的进行录取,不能尽显考生才华。韦陟让举人们根据自己擅长的诗文笔法先考核一日,知道了考生的长处后再依照常规形式进行考核,考生的优点没有遗漏,赞美韦陟的声音传播很广。李林甫妒忌他,让他出任襄阳太守,不久转任河东太守,充任河东道第 5 页
共 6 页
采访使。开元十二年来到朝廷考绩,右相杨国忠厌恶他的才华名望,担心他进入台阁任职,于是叫来河东人吴象之,对他说:“你能让人告发韦陟吗?我让你担任御史。”吴象之于是诬告韦陟和御史中丞吉温勾结,想要谋反朝廷,又诱使韦陟的侄子韦元志证实这件事。韦陟因此获罪被贬谪为昭州平乐尉。适逢安禄山谋反,攻陷洛阳,弟弟韦斌被叛贼抓获。杨国忠想构陷韦陟与叛贼勾结,暗地里派人监视他的居所。韦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唐肃宗在灵武登位称帝,下诏让韦陟前去行宫,十分器重他,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杜甫上奏表说房琯有大臣的气度,言辞内容荒诞迂腐,肃宗十分生气,让韦陟审问杜甫。韦陟上奏说:“杜甫上表议论房琯的事情,并未失去谏臣的本份。”皇上因此疏远韦陟。当时官员上朝时班列多有不整齐肃穆的情况,甚至有人在朝廷上吊唁哭泣,于是罢免了韦陟御史大夫一职,改任吏部尚书。因不能禁止宗族之人砍伐墓地柏树获罪,离开朝廷担任绛州刺史。
韦陟早年就有跻身台阁的声望,先后被李林甫、杨国忠排挤。等到中原兵戈四起,天下战事频繁,韦陟经常自认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却遭到后生毁谤,被君主怀疑,常常郁郁不得志,于是感叹到:“我的道路困厄到这个地步吗?有志向却不能施展,难道不是天命吗?”因为生病死于虢州,享年六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荆州大都督。
第 6 页
共 6 页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02:27: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788043448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韦陟字殷卿阅读答案与翻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韦陟字殷卿阅读答案与翻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