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宽容英语)
.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细胞
1、细胞:生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19世纪前期,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其主要内容为: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以分裂而形成组织。
3、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细胞壁以内由原生质分化而来的有生命的结构部分,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两部分,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4、真核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被包被在核膜内,细胞器种类,数量相对较丰富的一类细胞。
原核细胞:较原始的一类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真核细胞较少。
5、细胞核:真核细胞中,位于细胞质以内由双层膜围成的结构,一般为球形,富含遗传物质(DNA,RNA),是细胞遗传物质和信息的储藏所,也是遗传信息转录和核糖体亚单位合成的场所。
6、质膜:又称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与细胞壁紧密相连,包在细胞质外的一层薄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在其上的蛋白质组成,具有保护,选择性透过,吞噬、信息传递、识别等功能。
7、细胞质:指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其中的多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组成。
8、胞基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是代谢的重要场所。(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9、细胞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悬浮于胞基质之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单位。
10、线粒体:细胞器的一种,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分布,具双层膜,呈颗粒状,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动力站”。
11、质体:细胞器的一种,是绿色植物独有的细胞器,具双层膜结构,成熟的质体具有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功能。根据所含色素的不同,将其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
.
白色体:质体的一种,不含色素,多存在于幼嫩组织、无色的贮藏组织或不见光的组织中,具有贮藏物质的功能。根据贮藏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种:贮藏淀粉的称为造粉体;贮藏蛋白质的称为造蛋白体;贮藏脂类的称为造油体。
叶绿体:质体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主要分布于植物的绿色部位,进行光合作用。
有色体:质体的一种,因含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而呈黄色或橙黄色,分布于花瓣、果皮等呈现橙或黄色的部位。
12、内质网:细胞器的一种,由单层膜构成,外形呈扁平囊状或管状,具有合成、包装、运输代谢产物,形成其他细胞器的功能。根据其上有无核糖体的附着,将其分为粗糙型内质网和光面型内质网。
13、高尔基体:细胞器的一种,由许多单层膜构成的扁平膜囊、囊泡堆叠在一起形成,具有合成与分泌多糖等物质、参与细胞壁形成等功能。
14、液泡:细胞器的一种,由单层膜构成,分为液泡膜和细胞液,具有调节细胞渗透压与膨压、参与细胞内物质的积累与移动、参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等功能。
15、溶酶体:细胞器的一种,由单层膜构成,外形呈圆球状,内含多种水解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降解生物大分子。
16、微体:细胞器的一种,由单层膜构成,外形呈球状,根据其所含酶的不同,将其分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两种,前者与光呼吸有关,后者与脂肪代谢关系密切。
17、圆球体:细胞器的一种,由单层膜构成,外形呈圆球状,内含脂肪酶,是细胞内储藏脂肪的场所。多见于植物细胞的种子细胞中。种子萌发是可以水解脂肪。
18、核糖体:一种非膜结构的细胞器,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具有大、小两个亚基,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19、细胞骨架:在胞基质中分布的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络结构,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构成,可以维持细胞形状,并与物质运输、细胞分裂有关。
微丝:细胞骨架物质之一,,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是直径约7nm的纤维与维持细胞形状、物质运输、细胞分裂、染色体的移动有关。
微管:细胞骨架物质之一,是由微管蛋白组成的细长、中空的管状结构,具有维持细胞形状、参与物质运输、参与形成纺锤丝和细胞壁的功能。
中间纤维:细胞骨架物质之一,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直径10nm左右,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与微管、微丝一起组成细胞的骨架物质,具有支持、传输等.
.
功能。
20、内膜系统:细胞质中存在着许多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或结构,它们很多相关,甚至连通,组成一个庞大而又紧密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称为内膜系统。
21、初生纹孔场:指植物细胞壁的初生壁上存在的较薄的凹陷区域。
纹孔:植物细胞在形成次生壁时,在初生纹孔场处不增厚,同时其他还有未增厚的区域,次生壁上这些没有增厚的区域,称为纹孔。
单纹孔:纹孔的一种 ,其特点是整个纹孔的口与腔直径几乎大小一致,纹孔边缘不隆起,是一些石细胞和纤维所具有的纹孔。
具缘状孔:纹孔的一种,其特点是口小底大,纹孔边缘的次生壁向细胞腔内呈架空状隆起,是导管和管胞所具有的纹孔。
纹孔对:相邻的细胞壁其纹孔常成对出现并相互衔接,称为纹孔对。
胞间连丝:细胞间有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穿过细胞壁彼此联系着,这种原生质丝称为细胞间连丝。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22、后含物:植物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中间产物及其代谢的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质、晶体、单宁、色素等
23、细胞周期: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一个过程,包括间期和分裂期。
第二节 植物组织
1、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即自同一个或同一群分生细胞生长,分化而来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简单组织:由一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如薄壁组织。
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如表皮、周皮、木质部、韧皮部
3、
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产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分化,组织逐渐失去分生能力,形成
各种具有特定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组织,这些组织称为成熟组织。
4、
保护组织:分布于植物体系,对植物体起保护作用,有防止水分过度蒸腾,抵抗机械
损伤和病虫害入侵的作用。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胞间隙小,外被角质层和蜡层。根据来源和形态结构不同,可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
.
表皮:初生保护组织,由原表皮发育而来,存在于植物幼根、幼茎、叶、花、果实、种子表面,一般由单层、扁平、排列整齐的细胞构成,细胞外被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
气孔器:在叶或幼茎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及其围成的缝隙或者由副卫细胞围成的缝隙。
周皮: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形成层发育而来,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内分裂产生栓内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共同构成了周皮。周皮分布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老根、老茎的表面,起保护作用。
皮孔:周皮上的构造,指树干表面的一些点,线状突起结构。木栓形成层发育形成周皮的时候,在气孔的下方位置,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外分裂并不产生木栓,而是形成胞间隙发达的补充组织,形成皮孔,从而保证了树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5、
薄壁组织:也称为基本组织,为成熟组织的一种。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胞间隙大
而明显,细胞壁薄,分化程度低,可塑性很强,容易发生脱分化恢复分生能力。是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具有吸收、同化。储藏、通气、传递等功能。
吸收组织:薄壁组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具有从外界吸收水分、矿物质的能力,主要分布于植物的根尖的根毛区。
同化组织:薄壁组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含有大量叶绿体,具有同化功能,主要分布于植物的绿色部位。如叶肉
贮藏组织:薄壁组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细胞中常贮藏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分布于植物根、茎的皮层和髓部,果实的果肉和种子的胚乳、子叶中。
贮水组织:薄壁组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细胞较大,其中含有大量粘性物质,多见于肉质旱生植物的茎叶。
通气组织:薄壁组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胞间隙非常发达,常形成大的空隙或通道,具有输导空气的功能,存在于水生植物或耐阴植物的根、茎、叶中。
传递细胞: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其细胞壁向内突起,扩大了质膜的表面积,同时增加了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
6、机械组织:成熟组织的一种,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加厚,对植物体起巩固和支持作用。
厚角组织:机械组织的一种,其特点是细胞壁局部(角隅)增厚,而这种增厚的为初生壁性质,成熟时具有活的原生质体,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主要分布于幼茎、叶柄、花梗等部位,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
.
厚壁组织:机械组织的一种,其特点是细胞壁均匀次生加厚,并且常常木质化,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解体,成为只留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根据组成组织的细胞形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石细胞和纤维。
石细胞:厚壁组织的一种;其特征是细胞形状差异较大,等径或略微伸长或具有多分支等,细胞壁有明显次生加厚,一般为死细胞,分布于几乎所有植物器官中,主要分布在薄壁细胞群中,如皮层、髓、果肉等。
纤维:厚壁组织的一种。其特点是细胞形状细长,细胞壁有明显的次生壁加厚,一般为死细胞,主要分布于植物体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
7、输导组织:成熟组织的一种,在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细胞呈长管状,常上下相连,形成适于输导的管道,贯穿于植物体的上下。主要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
导管:输导组织的一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细胞形状狭长,管状。成熟时,原生质体消失,细胞侧壁有明显的次生加厚(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五种加厚形成),细胞端壁形成穿孔,是植物体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组织。
穿孔:指导管分子相连处的端壁在发育过程中常溶解消失,形成一个或数个大的孔,称为穿孔。
侵填体:导管老化时,其周围的薄壁细胞会通过导管侧壁的纹孔,连同其内含物(如 单宁、树脂等物质)侵入到导管内腔,形成囊状突出物,将导管阻塞而失去输导功能,这种囊状突出物称为侵填体。
管胞:输导组织的一种,存在于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细胞形状狭长,管状。成熟时,原生质体解体,细胞壁次生加厚,端壁尖斜,不穿孔,具有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功能,同时也有支持作用。
筛管:输导组织的一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成熟的筛管分子通常只有初生壁,细胞核消失,但是还有细胞质。筛管一旦形成,筛管分子通过端壁上的筛孔连接在一起,上下贯通,具有输导同化产物的功能。筛管分子常伴有伴生。
筛孔:成熟的筛管分子端壁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称为筛孔。
筛域:植物筛管分子的端壁上存在输导同化物的筛孔,多个筛孔相对集中地分布于端壁的一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筛域。
筛板:分布有一至多个筛域的端壁称为筛板。
胼胝体:筛管老化或某些植物进入休眠时,筛孔处的胼胝质增多,在整个筛板上形成淀状沉积物,将筛孔堵塞,这种淀状物称为胼胝体。
.
.
筛胞:输导组织的一种,存在于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的韧皮部中。细胞长管状,末端尖斜,端壁不成筛板,无核的活细胞。管胞分子通过尖斜的具有筛域的侧壁连接在一起,具有输导同化物的功能。
伴胞:被子植物维管末中,紧贴筛管分子旁边的一至数个小型、细长、两头尖
的薄壁细胞。伴胞和筛胞由同一个母细胞分裂而来。
8、分泌组织:植物体内能产生特殊分泌物质的有关细胞或特化的细胞组合,根据分泌组织分布在植物体表或植物的体内,可分为外部分泌组织和内部分泌组织两大类。
外部分泌组织:位于植物的体表,其分泌物直接排出体外,如腺毛,腺鳞、蜜腺和排水器。
内分泌组织:存在于植物体内,其分泌物藏在细胞内或细胞间隙中,如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和乳汁管。
9、维管组织:蕨类植物和种于植物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既有输导功能又有支持功能。
木质部:是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复合组织,由导管(蕨类和裸子植物无)、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等组成,贯穿于植物整体。
韧皮部:是输导同化物的复合组织,由筛管、伴胞(蕨类和裸子植物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贯穿于植物整体。
10、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木质部和韧皮部或束中形成层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依形成层的有无,可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有限维管束:维管束的一种,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构成,维管束不能继续生长扩展。
无限维管束:维管束的一种,由木质部、形成层和韧皮部构成,维管束能再扩展,存在于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中。
第二章 种子与幼苗
器官:植物体上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并行使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根、茎、叶三种器官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称为营养器官。
第一节 根
.
.
3、不活动中心:根尖分生区顶端的一群细胞分裂活动很弱的原始细胞。
4、初生生长: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使植物体伸长的生长。
初生结构:初生生长所形成的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5、内皮层:根初生结构中,皮层的最内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胞间隙,具有凯氏带,使根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凯氏带:在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根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的木栓质的带状增厚。其功能是使根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通道细胞:在单子叶植物根中,根内皮层细胞除横向壁和径向壁外,其切向壁也显著木栓化增厚,使内皮层的壁五面或六面增厚,只有正对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薄壁状态,只具凯氏带,这种细胞称为通道细胞。其功能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作用。
6、中柱鞘:根初生结构中,位于维管柱最外层紧贴内皮层的一层细胞,中柱鞘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形成侧根、不定根、不定芽,部分维管形成层或木栓形成层。
7、外始式:根和茎的初生韧皮部以及根初生木质部在其发育过程中,近器官外围的结构(原生木质部,原生韧皮部)先成熟,内部的结构(后木,后韧)后成熟,即由外向内逐渐发育成熟,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外始式。
8、内起源:侧根起源于根尖成熟区较内部的中柱鞘,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9、次生生长:由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使器官加粗的生长。
次生结构:由次生分生组织活动所产生的结构,包括次生维管组织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10、根瘤:豆科植物或其他植物的根和根瘤菌共生形成的结构。(瘤状突起)
菌根:种子植物的根和真菌共生形成的结构。
第二节 茎
1、
叶痕:叶片脱落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
维管束痕:叶痕内的点线状突起,是叶柄与茎间维管束断离后离下后留下的痕迹。
芽鳞痕:鳞芽在春季展开生长时,其芽鳞脱落留下的痕迹。
.
.
2、
芽:处于幼态的还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定芽:在植物体上有固定生长部位的芽,包括顶芽和腋芽。
3、
外起源:叶和芽均起源于靠近分生组织表层的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
4、
淀粉鞘: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中相当于内皮层处的细胞,富含淀粉粒,称为淀粉鞘。
5、
内始式:茎的初生木质部在其发育过程中,是由内而外逐渐发育成熟,即原生木质部
居内,后生木质部居外,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外始式。
6、
髓射线(初生射线):位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维管束之间,由基本分生组织
发育而来,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横向运输和贮藏功能。
维管射线(次生射线):位于根和茎的次生结构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中,由射线原始细胞发育而来,由薄壁细胞组成,主要是进行横向运输。
7、
束中形成层:在茎的初生结构中,位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由原形成层保
留下的一层分生组织细胞,将来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参与次生结构的形成。
束间形成层:在茎的初生结构中,位于维管束之间,由与束中形成层相连的髓射线中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将来也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参与次生结构的形成。
8、
补充组织:茎在形成周皮时,在原来气孔位置下面的木栓形成层向外不产生木栓,而
是形成胞间隙发达的薄壁细胞,称为补充组织。
10、落皮层:周皮多年积累,木栓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第三节 叶
1、叶镶嵌:同一枝条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着生而不重叠的现象。
2、异形叶性:同一植株上生有不同形状叶的现象。
3、泡状细胞:大型的薄壁细胞,分布禾本科植物叶片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层中。在横切面上,排列成扇形,中间的较大,两侧的较小,其长轴与叶脉平行,含大的液泡,与叶片的伸展和卷缩有关,亦称为运动细胞。
4、异面叶:叶肉组织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栅栏组织接近上皮组织,海绵组织接近下皮组织。
.
.
等面叶:叶肉组织分化不大,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或两面都有栅栏组织,中间夹杂着海绵组织的叶。
5、栅栏组织:一般在异叶面中,邻接上皮,细胞长柱形,长轴和叶表面垂直,呈栅栏状排列,较紧密,含很多叶绿体,是光合作用进行的主要场所。
海绵组织:一般在异面叶中,与下表皮相连,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疏松,胞间隙大,含叶绿体较少,主要进行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
6、维管束鞘:包围着维管束的一层或多层薄壁或厚壁细胞,见于大多数植物叶子及禾本植物茎秆中。
7、
下皮层:裸子植物叶的结构中,位于表皮下面,由一至多层厚壁细胞组成。
8、
叶的生态型:叶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表现出的形态结构上的不同,称为生态型。
10、转输组织:在裸子植物的叶中,位于维管束和内皮层之间的组织,由管胞状细胞和薄壁细胞组成。
11、离层:在叶将脱落时,在叶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分,有一个区域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产生一群小细胞,以后这群细胞的外层细胞壁胶化,细胞成为游离状态,支持力量变得薄弱,这个区域称为离层。
12、过渡区:根与茎维管组织发生转变的区域。
13、叶迹:自茎中分出的维管束,在进入叶柄以前仍处于茎内的那一段。
叶隙:叶迹上方的薄壁组织区域。
枝迹:自茎中分出的维管束,在进入枝中以前仍处于茎内的那一段。
枝隙:枝迹上方的薄壁组织区域。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花
1、
花:不分枝的、节间极度缩短的具有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
器官。
2、二强雄蕊:一朵花中具有四枚离生雄蕊,二枚长,二枚短。 唇形科
四强雄蕊:一朵花中具有六枚离生雄蕊,四枚长,二枚短。 十字花科
.
.
单体雄蕊:一朵花中有多数雄蕊,花丝联合成一管状结构,花药分离。 锦菱科(木槿,棉花)
二体雄蕊:一朵花中具有十枚雄蕊,九枚花丝连合,一枚花丝单生。 蝶形花亚科(豌豆,蚕豆)
多体雄蕊:一朵花中具有多枚雄蕊,其花丝连合成多束。 蓖麻,金丝桃
聚药雌蕊:一朵花中具有多枚雌蕊,其花药合生,花丝分离。 菊科(向日葵、蒲公英)
离生雌蕊:一朵花中具有多枚雌蕊,其花药分离,花丝分离。 草莓
3、
心皮: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生殖功能的变态叶。
单雌蕊;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且这个雌蕊由一个心皮卷合而来。木花、大豆
离心皮雌蕊:一朵花中有多数雌蕊,每一个雌蕊都由一个心皮卷合而来。草莓、玉兰
复雌蕊:由多个心皮卷合而来的雌蕊。 橘子、苹果、梨、油菜、瓜类
4、
单子房:子房一室 豌豆
复子房:子房多室 橘子
7、花程式:用符号及数字来表示花的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的公式。
花图式:用花的横切面简图来表示花的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的图形。
第二节 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植物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在一定条件下转为生殖生长,此时茎尖顶端分生组织不再形成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逐渐形成花原基和花序原基,进一步分化形成花及花序,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第三节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
1、花粉败育:由于外界条件和内在因素的影响,花粉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形成无生殖功能的花粉,这种现象称为花粉败育。
2、雄性不育:在正常自然条件下,植物由于遗传生理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花中的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这种现象称为雄性不育。
.
.
第四节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
1、丝状器:被子植物胚囊内的助细胞中,一些伸向细胞内的不规则的片状或指状突起,称为丝状器。丝状器是通过细胞壁的内突生长而形成,其作用类似于传递细胞。具丝状器是助细胞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
2、卵器:2个助细胞与卵细胞紧靠在一起,呈三角鼎立状排列于珠孔端,合称为卵器(雌性生殖器官)
3、直立胚珠:胚珠各部分均匀生长,正直地着生在珠柄上,珠孔、珠心纵轴、合点和珠柄成一直线,珠孔在珠柄相对的一端。 大黄、酸膜、荞麦、胡桃
倒生胚珠:整个胚珠作180·扭转,呈倒悬状,珠孔、珠心纵轴和合点在一直线上,珠孔向下靠近珠柄,合点向上。外珠被与珠柄相贴合,形成一条向外隆起的纵脊,称为珠脊。 大多数被子植物(菊、瓜类、棉花)
横生胚珠:胚珠一侧生长较快,使胚珠横卧,胚珠与珠柄相垂直,珠孔偏向一侧。
锦葵、花生、梅
弯生胚珠:胚珠下部直立,上部弯曲,珠孔、珠心纵轴和合点不在一直线上,珠孔向下,但珠心并不弯曲。 豌豆、蚕豆、禾本科、苋
第六节 种子和果实
1、
原胚(时期):胚没有出现器官分化的阶段。
2、
外胚乳:有的植物(胡椒科、石竹科)胚囊外周的珠心组织始终存在,在种子成熟
时,形成类似胚乳的贮藏组织,称为外胚乳。
3、
假种皮:包被在种皮外的一层结构,由珠柄或胎座发育而来,常为肉质。荔枝、
龙眼的肉质可食部分,就是由珠柄发育而来的假种皮。
不定胚:由珠心或珠被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胚。
7、果实:在植物受精作用以后,子房或连同花的其他部分迅速生长、发育而成的器官。
单性结实:不经过受精过程,由子房壁直接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无籽果实:果实内不含种子。
第七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
.
第五章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1、人为分类法:仅根据植物的一个或几个特点或应用价值来作为分类的标准。
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之间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2、系统发育:指某个种、某个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发展史。
3、种:是具有相似形态特征,表现一定的生物学特性,要求一定的生存条件,能够产生遗传特性相似的后代,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分布区的无数个体的总称。生物分类的最基本的单位。
品种:不属于植物分类学上的单位,它是经过人工长期选育后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遗传性比较一致,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群体。
4、双名法:植物命名的基本方法,指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某种植物的学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后面附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
第六章 植物的基本类群
1、低等植物:指无根、茎、叶分化,无胚的产生,生殖器官是单细胞,多数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各门植物的总称,包括藻类,菌类和地衣。
高等植物:指具有根、茎、叶分化(除苔藓),有胚产生,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绝大多数都是陆生的各门植物的总称,包括苔藓,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亦称茎叶体植物,有胚植物。
2、颈卵器植物:苔藓、蕨类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裸子植物中也有退化的颈卵器,它们合称为颈卵器植物。
3、非维管植物: 无维管组织产生的植物。
维管植物:凡具有维管组织的植物统称维管植物,包括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
4、孢子植物:利用孢子进繁殖的植物。
种子植物:利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一 藻类植物
1、
孢子体:无性世代中能够产生孢子的二倍体的植物体。
孢子:无性生殖时产生的生殖细胞,可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2、
配子体:有性世代中能够产生配子的单倍体的植物体。
配子:有性生殖时产生的生殖细胞,必须经过两性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或合子产生孢子后再长成新个体。
3、
无性世代(孢子体世代):植物生活史中具有二倍体的植物体时期,即从合子开始经
孢子体到孢子母细胞为止。
有性世代(配子体世代):植物生活史中具有单倍体的植物体时期,即从孢子开始经配子体到配子产生为止。
4、
核相交替:指在植物生活史中,单相核(N)和双相核(2N)交替出现的现象。
5、
藻殖段:丝状蓝藻从死细胞或异形胞外断裂而分成的若干小段,每一段可发育成一个
丝状蓝藻,这种小段称为藻殖段。
6、
厚壁孢子:有些藻类植物为度过不良环境,通过细胞壁加厚,积储养料而产生的无性
生殖细胞,称为厚壁孢子。
7、
接合生殖:藻类和菌类植物中由两个同形配子囊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同配生殖中
的特殊形式。如水绵。
接合管:水绵等有性生殖时两条丝状体平行靠近,在两细胞相对的一侧相互发生突起,并逐渐伸长而接触,继而接触处的壁消失,连接成管,称为接合管。
梯形接合:两条接合的丝状体和它们所形成的接合管,外观呈梯形,故称梯形接合。
.
.
二 菌类植物
通常指不具叶绿体和其它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制养料,典型异养的一类植物。
三 地衣植物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复合体。
四 苔藓植物
1、原丝体: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后,产生的绿色分枝的丝状体或片状体,其上可产生苔藓植物的配子体。
2、孢蒴:苔藓植物孢子体上部膨大产生孢子的孢子囊,有球形、卵形、梨形等。成熟时开裂,散出孢子。孢蒴是孢子体的主要部分。
基足:苔藓植物的孢子体或蕨类植物的幼胚埋在配子体内的部分,有固着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
3、颈卵器:苔藓、蕨类和大部分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外形似烧瓶,其外壁由一层不育细胞构成。颈卵器由腹部和颈部组成,腹部膨大,内含一个大型的卵细胞和一个腹沟细胞,颈部有一列颈沟细胞。
精子器: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呈棒状、卵状或球状,外有一层不育细胞构成的壁,其内可产生多数具两条等长鞭毛的精子。
五 蕨类植物
1、原叶体:是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常为具背腹面、扁平心脏形的叶状体,腹面有假根、颈卵器和精子器,它可以独立生活,在原叶体的颈卵器中,可孕育幼孢子体。
2、孢子叶穗(球):具有小型叶的蕨类植物,孢子囊生于孢子叶的叶脉或叶基部,而孢子叶通常集生在枝顶呈穗状,称为孢子叶穗(球)。
3、孢子囊群:具有大型叶的蕨类植物,孢子囊通常集生在孢子叶叶背或叶缘的一个特化的囊托上,其形状有圆形、长圆形或线形,称为孢子囊群。
孢子囊群盖:大多数真蕨植物中覆盖或包被孢子囊群的一种保护性薄膜结构。
4
顶枝学说:认为,无论是大型叶还是小型叶,都是由顶枝演变而来的,大型叶是由多数顶枝联合且变扁而形成的,小型叶是由单个顶枝扁平化而成。
六 种子植物
A 裸子植物:
1、雄球花(小孢子叶球):由多数小孢子叶聚生在小孢子叶轴上而成,每个小孢子叶背面生有小孢子囊。
雌球花(大孢子叶球):由大孢子叶聚生在大孢子叶轴上,组成一个穗状或球状的结构,呈球果状,每个大孢子叶腹面着生有裸露的胚珠。
B 被子植物
.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01:49: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7857881299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植物学名词解释 (3).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植物学名词解释 (3).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