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工厂安全标语)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小竹笋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磨练幼儿们的动手本领,培育他们对自然的探究精神。
3.激励幼儿珍惜自然,学习珍惜生命。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赏识竹林的美景,引出小竹笋的话题。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小竹笋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幼儿思考小竹笋是怎么长出来的。
2.学习中心
(1)小竹笋的生长环境
老师在白板上画出小竹笋的形态,引导孩子们认得小竹笋的外形。随后介绍小竹笋的生长环境:属于竹子,生长速度快,重要生长在山地、河滨、湖泊四周等湿润的环境中。
(2)莳植小竹笋
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莳植小竹笋的实践活动。老师向孩子们呈现小竹笋的种子,并向孩子们讲解如何良好地莳植小竹笋。同学们跟着老师一步步地莳植小竹笋,并期望它能够茁壮成长起来。
(3)小竹笋的制作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小竹笋,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小竹笋的制作。孩子们用纸制作出小竹笋的外形,也可用粘土或者面糊球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引导孩子们认得小竹笋的形态和特点,磨练孩子们的手工本领。
3.呈现讲解
孩子们对本身制作的小竹笋进行呈现,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共享小竹笋的故事,讲解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4.总结点评
老师总结小竹笋的学问和制作,表扬孩子们的表现,并激励孩子们连续探究自然,发觉自然的美好。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本次教学活动以小竹笋为重要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相关,易于引起幼儿的爱好,加强了幼儿与自然的联系,激发了幼儿酷爱自然的情感。
2.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本次教学活动采纳了体验式探究型教学的方法,在互动中学习,既磨练了幼儿的动手本领,又加强了他们对自然的古怪心。
3.教学内容的深入性
本次教学活动在绘制小竹笋的形态、制作小竹笋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挖掘,在孩子们的认得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他们的认知面。
综合来看,本次教学活动有效地加强了幼儿对自然的认得和感性认知,加强了对自然环境的敬重和保护意识。同时,也坚决了我作为一名老师,应不断探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决心。
本文发布于:2023-12-29 00:28: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7809061298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竹笋》含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竹笋》含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