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宴会邀请函)
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
XX市XX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因规避文件秘级,所有数字为虚构)
XX区现有5个街道办事处,138个城市社区居委会,担负着城区18万常住户,近100万居民的社会事务管理和政府交办的劳动就业、维护稳定、民政优抚、城管创建、计划生育等工作任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感到现行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功能、运行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一系列复杂的、深层的矛盾逐步凸现。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区委、区政府抽调力量,就城市社区建设问题进行了多次、反复、系统的调研,并采取了对应措施。
一、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区社区建设正面临三大矛盾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一)现行管理体制的自治性与行政化的矛盾是制约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居组法》规定,居委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
组织。据此,居委会不应当过多的承担行政管理事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时期,政府大量的行政事务只能通过社区居委会落实,其他组织不可替代,这种居委会自治的弹性与行政化的钢性的矛盾,导致了居委会目前处境困难,阻碍着社区建设的发展。
1、自治性决定的义务制,导致了政府部门“只给工作,不给经费”的倾向。长期以来,居委会在承担大量行政事务工作中,因义务制所致,并没有取得应拨工作经费的“合法”地位,造成了居委会经济穷窘。据调查,我区居委会为完成政府部门交办的侨情普查、企业普查、职业病普查、环保普查、防非典普查等行政工作一年所支出的经费达59万多元,而政府部门却很少拨出上述工作经费,使得居委会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又“雪上加霜”。
2、自治任务与行政任务的重合性,导致了居委会的工作繁重,压力加大。目前,社区建设的内容既涉及政务又涉及居务,每项工作既是任务又是义务。由于重合性的存在,任何一个党政部门都可以向社区居委会发指令、下任务、搞评比。有许多部门在社区居委会建机构、挂牌子、摆桌子、占房子。据调查,一个居委会按照部门要求制作的各种牌子达80多块,有一个部门要求居委会建立的工作台帐就多达16本。居委会的工作任务已由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10多项发展到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120
多项,居委会在社区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明显力不从心,导致相当多的社会管理工作“只抓贯彻,不抓落实;只抓开头,不抓结尾;只抓表象,不抓实质”。
3、自治权依托于行政权,自治功能弱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委会的自治由于没有一定的地域经济做支撑,其自治就只能依靠行政权实现。在调查中,居委会普遍反映:目前他们开展工作一靠政府的红头文件,二靠党政领导的牌子,三靠政府经济支持。尤其涉及社区内的下岗人员再就业,特困人员生活救助,居住地环境改善,小孩入托、老人就医,党员管理等社会工作,居委会都无力自治,他们希望居委会行政功能加强。
(二)社会变革需要管理靠前与资源配臵滞后的矛盾是制约社区建设的突出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的巨大变化。政府机构改革,不少职能下移到社区;驻区单位工作调整,社会职能分离到社区;社会生产要素大重组,大量下岗人员聚集到社区,这就要求居委会的工作靠前,而目前居委会的资源配臵却相对滞后,难以跟上实际工作要求。
1、人力资源缺失。近两年来,全区居委会承接市区企业下岗和离退休人员近11万人,这些人员的利益需求只能找社区帮助解决。而社区工作力量却与之不相适应。据统计,全区城市居委会工作人员只有294人,平均每个居委会只有5.8人,企业改
制后人平增加服务对象374人,人平总服务对象达1700人。为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居委会工作人员不得不超负荷运行。
2、经济资源缺失。调查显示:居委会除了依靠市区政府财政拨款和少量的门面出租收入以外,再无其他经济来源。据测算,一个居委会的年工作经费约11万元,市区两级政府补贴5万元,缺口有6万元。居委工作人员待遇低,得到的是薄薪低酬。
3、科技资源缺失。一方面,由于资金困扰,还有一部分居委会没有能力配臵电脑,无法开发社区内的管理软件资源,管理网络体系难以建立,造成了工作运行的封闭式,慢节奏。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居委会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知识老化,与社区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4、治理资源缺失。大量工作下移到社区后,市区职能及相关管理权限未作相应调整,地方党委、政府布臵的工作很难落实。一是少数驻片单位、物业公司不服管,不参加会议、不尽义务、不支持工作。二是社区公共设施管理不到位。居民强烈要求居委会能及时处理经常出现的灯不亮、路不平、水不通生活不便的问题,而公共设施的建设权和维护权都在市级单位,造成了居委会的“不作为”。三是“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环卫体制,使社区小街小巷和改制企业宿舍区的脏、乱、差问题得不到根治。四是文
化、卫生、治安的执法权不在社区。社区内的文化市场、娱乐场所混乱。
(三)社区成员需求的多样性与社区服务的局限性是制约社区建设的关键问题。一是公益事业投资主体单一,发展缓慢。各种公益事业基本上还是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转型后的社区内经济组织共建共驻的意识不强,依靠民营企业投资兴办公益事业难成气候。由于缺乏投资,导致社区服务设施简陋,社区服务档次不高,社区服务项目不多,全区只有三个社区有文化广场。多数社区医疗点的硬件标准低,设备落后,医术不高,房屋破旧,难以满足居民需求。二是社区服务资源利用不足。在利益驱动下,社区驻片单位的会议室、阅览室、娱乐室、健身房、球场等没有向社区开放。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成员开展有益活动时,必须掏钱租用,不利于社区服务的开展。三是社区服务产业化没有形成。治安、保卫等专项服务没有社会化。相当一部分公务员、科研人员、企业老板、白领阶层等人群“购买安全”的需求不能满足。四是社区服务品牌不多,特色不突出,社区成员参与意识不强,业务部门指导不利。五是社区服务组织体系不健全,队伍不专业,精神产品不丰富,大批改制企业下岗人员所需要的政治关心,生活关爱,再就业关照等服务不到位,“守望相助”的社区邻里关系远未建立,弱势群体仍是当今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
XX区委、区政府在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不争论,求发展”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社区建设的新举措:
1、明确城市社区性质。依照《宪法》将居委会定位在“基层政权”范畴之内和“居委会是一个居民自治组织”的规定,明确了社区居委会具有行政性和自治性的双重性,这种定性不仅符合法律要求,又统一了基层工作者的认识,消除了思想障碍,适应了当前改革发展的形势。
2、科学划分社区职责。为理顺社区工作关系,减轻社区压力,在明确社区性质的基础上,将社区工作划分为基本职责、协助职责和服务职责。基本职责主要包括:就业保障、社会稳定、民政优抚、计划生育、城管创建、社区党建等六大项,这是社区必须要完成的职责任务,其工作经费、人员工资、办公设施由政府提供;协助职责主要包括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群团组织及其他部门需社区帮助开展的工作,协助职责任务的完成,须报区社区办审批后,再按照“费随事转”的办法运行,工作经费由交办任务的部门提供;基本职责和协助职责之外的为服务职责,并按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实行有偿服务。
3、完善社区组织体系。一是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社区设党总支,非公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居民小组设党支部。社区党总支书记岗位高配为副科级,并按法定程序推荐社区党总支书记出任社区居委会主任。二是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区域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职人员、退休人员、企业老总等人员的入选比重,利用人才资源,增强自治功能。三是加强社区专业工作载体建设。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加挂社区工作站牌子,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组成人员中聘用社工专干,实行工薪制,并参照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参加社会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
4、增加社区财力投入。根据社区在现阶段具有行政性功能的实际,其经费列入市区财政预算。一是市区政府每年对每个城市居委会保证5万元的基本经费;二是实行以奖代投,每年经考核,凡完成基本职责任务的,市区政府发给3至5万元的奖励基金;三是对居民小组长给予适当补贴;四是对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的区财政给予15万元的一次性补贴。五是政府设立社区服务品牌奖。
5、加强社区工作领导。社区建设工作由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政府办,主要负责全区社区规划布局、规模调整、政策制定、资源整合及社区建设督办、检查、协调等工作,确保社区建设与发展。
三、实践中初见的成效
1、基础设施长足发展。随着市区政府投入加大,到目前,我区居委会共得到国有公房划拨58处,面积4277平方米;改制企业下拨房43处,面积7383平方米;市区政府投资1100多万元兴建办公房46处,面积14400平方米,这样,全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总面积已达26060平方米,居委会平均用房面积1380平方米。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快。近年市区政府投资2200万,兴建了26个社区保障服务大楼及服务大厅,配备了信息网络终端设备、触摸式查询电脑、大屏幕显示器,初步实现了劳动用工信息联网。
2、社区服务全面推进。据统计,全区现有社区服务实体2400个,常年安臵从业人员8000多人,逐步形成了低保救济、便民利民、敬老助残、幼儿服务、文体健身、医疗保健、环境卫生等十大社区服务网络。社区内有医疗机构196家,腰鼓队、龙狮队、花棍队等37个。西园社区的“党旗飘”、红卫社区的“老人福”、方家巷社区的“连千家”、光明巷社区的“学生家园”等社区服务品牌得到了市民的认可。管道疏通、搬家搬运、卫生保洁等大批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家政服务公司也在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3、社区功能逐步增强。一是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努力构建
“一中心五网络”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社区内各类案件的发生。二是开展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实施“五个工程”,初步实现了社区环境卫生清洁、市容秩序整齐、绿化美化达标、市民群众满意的目标。为XX市争得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园林绿化优秀城市”、“全国模范交通城市”的殊荣。近年来,全区有9个小区被评为省级安全文明小区,23个小区被评为市级安全文明小区。三是推进社区就业。将就业服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劳动监察等职能下移到社区,确保了居民群众生活安定,以我区为代表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经验被誉为“XX模式”在全国推广。
4、组织体系逐步健全。各社区都建立健全了党的基层组织,大多数社区成立了党总支,下设纯居民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下岗职工党支部、流动人口党支部和在职党员临时支部等,将社区各类党员都纳入社区党组织统一管理。目前,全区共有46个社区党总支、267个党支部,现有社区党员4972人。健全了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的自治机构,成立了综治调解、计划生育、城管卫生、民政福利、劳动保障、文体科教等委员会,均配备了社工专干、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同时,完善了一系列社区工作制度。
本文发布于:2023-12-28 23:4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7784422449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