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途径

更新时间:2023-12-28 21:56:51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照顾小婴儿)

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途径

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途径

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通过教育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艺术是美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青少年美育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学会辨别美,欣赏美, 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生活的能力。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美育培养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关键期, 引导青少年美育的良好发展,为其将来美满的人生奠定基础。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人才的培养不再只是培养单一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培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具有综合素质的多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把审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观念渗透到整个教学工作中,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念,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为一个个性全面发展,具有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心理结构的人。

一、学校开展美育的重要性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高中落选、文化水平偏低、思想素质偏差的初中生,相当一部分学生冷酷无情、破坏公物、举止粗俗、语言粗鲁,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他们也爱美,只是不知道什么才是

美,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主要是美育的失位。不少学校只是一味地抓学生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即使有的学生偶然获得一丝美感,也不能上升为审美意识。这就需要学校一定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由培养专才转变为培养通才。

二、美育在教育人文培养中的作用

1.把美育寓于德育之中,寓教于乐

美育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而且是实现道德完善的有效手段。它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培养个体意志服从道德规范的能力,引导受教育者达到最高审美境界。作为教育者,我们既要用适用道德教育的方法教育和约束学生不去做坏事,又要用审美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情趣,达到塑造品德的目的。审美教育体现了既合规律又合目的、情理交融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辨明真、善、美和假、丑、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别林斯基曾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一个具有审美理想的人,就会以完整的人性去对待社会:国难当头,会慷慨捐献;强敌当前,会尚节立勇;忧在人前,乐在人后。

2.把美育寓于智育中,以美求真

美育是以特殊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智力的培养,主要是

智力教育的功能。培养智力就是发展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而审美教育就是开启和扩散这种自由创造性思维的领域,通过对审美对象形式的整体把握和领悟,由抽象思维向直觉思维过渡,促进智力的开发,“以美求真”。而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强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内心情感,帮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产生高度的热情,在领悟中萌发出创造性思维,自觉地产生求知欲望,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而对生活充满信心。

3.把美育寓于体育中,以美促健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中包含着许多美的因素。美育可以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心情愉悦,消除各种因素的困扰,能促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生物化学物质的分泌,使人肌肉放松、心率舒缓、机能协调。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美育与体育天然并列,美育直接关系到体态、动作、行为举止的培养,体育中姿势、动作的调整、矫正,本身就是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把美育教学运用到对学生的体态、动作、行为、举止美的角度进行培养和训练,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身体形态、动作姿态达到匀称、协调,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

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4.把美育寓于劳动中,以美促劳

美育和劳动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到美带给他们的乐趣。马克思曾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一科学论断。劳动不仅创造美,而且劳动本身就是美。学生通过劳动不仅能够主动地认识到劳动中的美,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在劳动中去创造美,可以起到以美促劳的作用。美育是手脑并用,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体验到劳动创造的美。这就要求教育要把审美教育贯穿到劳动中去,让学生按照美学原理进行劳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以美育促进劳动技术的提高,培养出既有某种专业技术,又有审美能力的人才。

三、教育人才培养中加强美育的途径

1.把美育贯穿到教育教学中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方式把美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领域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美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水平,提升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在美育教育中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感受美、提升美。

2.把美育贯穿到校园文化活动中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特点,

开展文学、书法、舞蹈、摄影、文艺会演、组织参加社会活动等,通过不同形式的美育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实现完美的人格和灵魂的塑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发挥班主任在美育在的作用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把美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管理中,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美带来的艺术享受,进一步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分清美丑,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途径

本文发布于:2023-12-28 21:56: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7718112449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途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途径.pdf

标签:美育   学生   教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