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原因和意义

更新时间:2023-12-28 20:19:10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澳洲tafe)

避暑山庄原因和意义

承德避暑山庄选址(xuǎn zhǐ)的原因和意义

承德(chénɡ dé)(古称热河)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huángdì)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肇建于1703年,初建时称热河上营,初具规模后称热河行宫,1711年康熙(Kāngxī)帝赐名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历经(lì jīnɡ)清朝康雍乾三朝,耗时89年建成,它是清朝在塞外的中心行宫,借“避暑”之名行“谋政”之实。康熙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避暑”与“谋政”的重要场所,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战略地位重要。大清王朝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一如此前两千年中原王朝的心病,确保北疆的安全是清朝前几代统治者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康熙年间,北疆的巩固是通过皇帝的北巡、围班、朝觐、恩崇、绥抚等活动实现的,经过康熙十六年、康熙二十年两次亲临塞外,康熙二十二年大规模的北巡木兰行围正式开始,康熙帝就此将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借行围射猎进行侦察,多尔衮、顺治帝间或到塞外巡行,发展成北巡制度。承德避暑山庄“其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压蒙古,南制天下”,既是理想的北巡驻跸之地,也是大清龙兴之地——东北白山黑水的门户与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朝鲜驻大清朝陪臣柳德恭曾指出:“此康熙皇帝之苦心,而其曰‘避暑山庄’,特讳之也。”后来清高宗也曾透露:“我皇祖建此山庄,所以诘戎绥远,意深远③②①

也。”山庄建成以后,热河成为大清前期沟通东北与内蒙古,用兵中俄边境,连接西北蒙、回各部,向南控制中原的政治策源地之一。尤其是东北与内蒙古成为大清王朝稳固的大后方。

二是清初政治、军事形势(xíngshì)的需要。满蒙联盟是清王朝的基本国策,满蒙友好是清王朝统治(tǒngzhì)重要政治基础。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前,皇太极已经解决(jiějué)了漠南蒙古的安定问题,但是漠北、漠西蒙古长期动乱不止,康熙八年(1669年)以后(yǐhòu),北部相继出现布尔尼、噶尔丹、策旺阿拉布坦等叛乱,同时新崛起(juéqǐ)的沙皇俄国也屡以哥萨克人侵扰边境。为抵御侵略和推行“绥怀蒙古以为藩屏”的政策,亟需于塞外接近蒙古的地方构筑行宫,以供清帝“理政视事”,实施靠前指挥,提高处置政事、军情效率,同时供边疆各族上层“岁时展觐”、“锡洽联情”,实现清帝“察民瘼,备边防,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雄图大略。清初,蒙古王公以天花为由,不愿进塞,视进塞“为惧”,在塞外修建行宫,既可以起到放低姿态、怀柔拉拢之目的,亦可借塞外行猎,展示天朝威风,震慑蒙古各部。通过平定“三藩”战争,康熙发现八旗兵战斗力严重下降,其原因主是要“昇平日久”,上至王公贝勒、统兵将领,下至普通士兵,生活安逸,缺乏严格训练和实战锻炼。经过深思熟虑和半个多月勘察,康熙帝选定现在的木兰围场作为皇家⑤④

猎场,每年率八旗兵及朝廷要员在此举行大规模“秋狝大典”,以练兵强军、联络北部各少数民族,达到“习武绥远”双重目的。为满足军政要务、官兵食宿等问题,从北京至围场建立了20多处行宫,其中避暑山庄是最大的一座。皇帝在热河上营驻跸,巡幸与理政两便,热河上营虽然地处塞外,却“道近神京”,距北京约230公里,“章奏朝发夕至,往还无过两日”。因此,清帝北巡时,“综理万几,与宫中无异”。⑥

三是具有优越的园林建设(jiànshè)自然条件。历代皇家园林选址(xuǎn zhǐ),首选可纳自然(zìrán)山水(shānshuǐ)入园之地域。在塞外(sài wài)进行园林选址十分困难,然而热河上营“既有群峰回合,又有清流萦绕,绮绾绣错,烟景万状,蔚然深秀。”山富北国之雄奇,水具江左之幽明,呈南北郁结而兼美。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宜于营造大型园林,且“省工省时省费”。避暑山庄地处古北口外,燕山山脉连绵起伏,而热河附近峰奇岭怪,山明水秀,最为幽胜,康熙诗赞:“远岭如兢秀,近岭似争奇。”这些奇异的山景,自然是园林难得的借景素材。热河具有丰富的水源和难得的温泉,泉甘而水清,为造园提供了天然的良好水源。康熙评价:“水性杂苦甜,水芳即体厚。名泉亦多揽,未若此为首。”附近还有水量丰沛的滦河和武烈河,都为造园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这里夏天平均气温约22—24℃,空气清洁凉爽,适于避⑦

暑;冬季北部高峻的狮子岭挡住了主要来自西北方向的风,形成园林小气候。园内山岭的土层比周围山岭要厚得多,平均以一米以上,而且土质好、水位高,特别适宜植物生长。北京及周边的皇家、私家园林,基本上是对前代遗园的继承和改造,并非清帝自己的立意创构,而在热河上营这片土地上,清帝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构建清式园林了。与北京城内外皇家园林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四是符合(fúhé)古代皇帝(huángdì)居住、听政环境选择(xuǎnzé)的传统理念。山水气脉“钟灵(zhōnɡ línɡ)独秀”,“山水各具凝态”,“碧水蜿蜒,不辨首尾”,可视为“飞龙在天”的吉地。宫禁所处地势“高明爽垲,扶阴抱阳”,是汉杨雄《太玄经注》中所说(suǒ shuō):“天门天,佚荡荡”的“洞天福地”的意境。热河上营气候、水土、风物俱佳,适于营建皇帝避喧听政之所。皇帝巡幸期间日常起居、理政视事之所在,其生态环境、气候水土务要有益于皇帝的身心健康。史称热河“泉甘土沃,农事滋繁”,“山爽朝来,水风微度,泠然善也”,“风清夏爽,宜人调养之功”。臣僚称道:“热河清流素练,绿岫长枝,好鸟枝头,游鱼波际,无非天适。皇帝居此逾时,圣容丰裕,精神益健。”古代⑧

有为皇帝历来以安民、不扰民为要,热河人文环境开发晚进,清初尚无人烟,地僻荒野,营造行宫“无伤田庐之害”。

五是源于满族人入夏园居的生活习俗。满族及历史上的女真人素以北温带山地丘陵为生活区,长期形成“夏居山林”、“秋采山珍”之习俗,大清定鼎中原后不习惯城市生活,尤其感到“至于夏月,溽暑难堪”,在避暑山庄,既可以消除“溽暑难堪”,又能保持“夏居山林”、“秋采山珍”之习俗。

承德避暑山庄对大清王朝政治、经济(jīngjì)、文化、军事、外交、园林等产生(chǎnshēng)深刻的影响。一是对不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承德避暑山庄处在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经济与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文化和游牧经济以及东北长白山黑龙江流域(liúyù)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渔猎经济、渔猎文化交汇结合的地方,这个地理位置对于承德避暑山庄以及它在历史上对民族(mínzú)、经济、文化发展融合所发挥的作用(zuòyòng)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二是有力地促进了“柔远抚民”政策落实。整个承德避暑山庄地形从西北部最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湖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很像中国地形的缩影,带着一份浓重的政治色彩,难怪旷世哲人黑格尔敏锐地注意到了承德避暑山庄这座园林与众不同之处,特别是从“周围那些高贵的寺庙”,看出了“亚洲大皇帝的用心”。通过避暑山庄使清王朝降低了政治姿态,巩固了与蒙藏高层的关系,拉近了与藩属国的感情,为清朝皇帝实现安⑨

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有效地提高和保持了部队战斗力。每岁木兰行围,勤于练兵,是康熙帝追求长治久安的直接表现,他的这种思想被雍正、乾隆继承了下来,经过康雍乾三代努力,终于安定了北疆。四是推动了中国园林发展。“避暑”之名与“谋政”之实兼具,南北园林特长共融,园、囿、圃集于一体,开一代综合园林景观之先河,对中国园林建设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③〔朝鲜(cháo xiān)〕柳德恭:《滦阳录》卷一

②赵艳玲、于多珠:《承德田庄(tiánzhuāng)的开发与避暑山庄的建立——兼论承德开发与康熙帝的治边思想》

④清高宗《御制避暑山庄后序(hòu xù)》碑文

⑤⑥⑦⑨清圣祖《御制(yù zhì)避暑山庄记》;揆叙、励廷仪等撰《“御制(yù zhì)避暑山庄诗”恭跋》;刘玉文:《避暑山庄初建时间及相关史事考》

⑧张羽新:《避暑山庄(bì shǔ shān zhuānɡ)的选址》

内容总结

(1)承德避暑山庄选址的原因和意义

承德(古称热河)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肇建于1703年,初建时称热河上营,初具规模后称热河行宫,1711年康熙帝赐名避暑山庄

(2)承德避暑山庄选址的原因和意义

承德(古称热河)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肇建于1703年,初建时称热河上营,初具规模后称热河行宫,1711年康熙帝赐名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原因和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3-12-28 20:1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7659501296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避暑山庄原因和意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避暑山庄原因和意义.pdf

标签:热河   园林   避暑山庄   皇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