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有关河北木兰围场的导游词范文

更新时间:2023-12-28 20:15:4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真水无香)

5篇有关河北木兰围场的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河北木兰围场的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河北木兰围场的导游词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

大家好!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美景巧变幻,赛罕风光说不绝。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以及淳朴好客的塞罕坝人欢迎您来塞罕坝休闲度假。我是本次塞罕坝之旅的导游员×××,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和×师傅将尽最大的努力竭诚为您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希望您在塞罕坝能够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围场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历史上“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的皇家猎苑;这里“群山分干,众壑朝宗”。坝下山地沟谷纵横,林木葱郁,绵延数百里;坝上草原漫岗迂回,湖泊星罗,河流蜿蜒,绿草如茵,鲜花如潮。

围场以其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山川形胜甲于紫塞载入史册,自古以来就是一块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皇帝第二次来围场,看中这块“万里山河远,九边行胜抱神京”的境地,为“肄武绥藩”,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敬献牧场”的名义划定了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分布划分了72围,岁岁秋季到这里举行围猎,史称木兰秋狝,并定为家法。从康熙二十年到嘉庆二十五年的140多年里,康熙、乾隆、嘉庆来围场举行木兰秋狝105次。

康熙曾写下《赋得帐殿郁崔嵬》来描述当时的壮观场面

茂林叶未黄,宾雁使成行。后对分山出,前竟越岭扬。

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日暮帷宫近,风高暑气藏。

“木兰秋狝”是什么意思呢?木兰,既非花名,而且与花木兰无关。清代初期,围场多鹿,中秋节前后,鹿求偶交配,猎人头戴鹿角,身披鹿皮,吹起木制的笛哨,模仿鹿求偶的声音,诱鹿捕杀,满语称之为木兰辉罕,也就是哨鹿的意思(满人的狩猎方式)。秋狝,是指秋季围猎。对于满蒙等游猎民族来说,野生动物是他们日常生活和种族繁衍的基础和保障,保护动物就是保护自己,因此他们根据动物的生存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狩猎方式,形成了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的传统。就是说春天打猎不能打怀孕的母兽,夏天打猎要放过幼兽,秋冬季节就可以放手捕杀了。“秋狝”是指秋季打猎。只有这样才能不破坏生态平衡,保障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木兰秋狝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当时,国内并不十分安定,云南省有吴三桂叛乱,西北有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国外还有沙俄的侵扰。而当时清军斗志衰退,在平定“三藩之乱”中,清军贪生怕死,1人负伤,几十人护送,甚至有人自残身体以求自保。康熙看到昔日英勇善战的八旗将士,如今弓马废驰,军无斗志,如此下去,大清江山难保。他总结教训,认为只有加强武备,恢复军队的战斗力,才是立国之本。因此,在平定“三藩之乱”的当年就设立木兰围场,做为既能巩固后方,又可加强武备的一项重要策略。清代皇帝通过秋狝锻炼八旗劲旅,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用随围射猎,奖功罚过等手段团结新疆、西藏、青海、蒙古等王公大臣,并举行了多伦诺尔的“七溪会盟”,接见万里归来的渥巴锡;进行了乌兰布通之战,击溃了噶尔丹的叛乱,粉碎了其分裂中国的阴谋。康熙曾在“七溪会盟”取得成功时对大臣们说:“昔日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巩固。”木兰秋狝达到了“肄武绥藩”,巩固民族团结的目的,为“康乾盛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绥藩”是清朝为团结少数民族,抵御沙俄的侵扰及分裂活动的一项战略方针。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统一战线。

清帝在140多年的“木兰秋狝”中曾用随围射猎,奖功罚过等手段团结新疆、西藏、青海、蒙古等王公大臣,并举行了多伦诺尔的“七溪会阅”,接见万里归来的渥巴锡。进行了乌兰布通之战,击溃了噶尔丹的叛乱,粉碎了其分裂中国的阴谋。可以说,康熙、乾隆等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筑起了“团结统一”的长城。康熙曾在“七溪会阅”取得成功时对大臣们说:“昔日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巩固。”

5篇有关河北木兰围场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朋友:

你们好!欢迎您来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旅游观光!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宋艳玲,是北方旅行社的专职导游。在这短暂的两天旅游过程中,将由我为大家做导游讲解及各方面服务,欢迎您随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衷心的祝愿短暂的木兰围场之旅能为您多彩的人生留下难忘的回忆!

我们今天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沿承围旅游公路向北行驶135KM约2.5小时后抵达围场县城。再向北行驶88KM约1小时后进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入口,那时才算真正进入景区了。我们沿途要经过承德县,隆化县,围场县的六十五个村庄。然后穿过森林公园抵达驻地,下午我们将去内蒙大草原骑马(自费)、射箭(自费)、摄影。晚餐后若大家感兴趣,我们将举行篝火晚会,品尝烤全羊,燃放鞭炮,载歌载舞度过一个美好难忘的草原之夜!

俗话说的好,旅游,旅游,就是劳其筋骨饱其眼福!四小时的长途跋涉比较辛苦,沿途的景色又比较单调,希望大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等到了目的地,相信木兰围场绝美的自然风光一定会令各位流连忘返,疲劳顿消!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木兰围场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

木兰,既非花名,与代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也没有任何关系。她是满语,汉语指“哨鹿”,是一种古老的围猎方式。即秋季围猎时,猎人头戴鹿帽,以木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为寻找配偶而

来,其他野兽为觅食而至,士兵们将包围圈越缩越小,直到人并肩马并耳的程度,然后把他们一网打尽,木兰围场简单的说就是行围打猎的场所。清代围场,包括现在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全部及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和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多伦县等部分地方。整个围场东西长125KM、南北长122KM,总面积约14000平方公里,其中又把它用木栅栏或柳树围住隔开,分出了七十二个小围。打猎时今年打这几个围,明年打那几个围,便于动物休养生息,免得赶尽杀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维持生态平衡。我们都知道,自秦始皇开始至清朝以前历朝历代都在加修加固长城,唯独清朝没在长城上投资,却很好地解决了北部边疆民族问题,巩固了北部边防,并为现在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帝主要采取的是什么措施呢?就是利用了怀柔政策,即所谓的“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公元1677年,康熙皇帝首次北巡塞外,看中了这块“万里山河通远檄,九边形胜抱神京”的地方。1681年,“三藩”叛乱结束后,清帝把注意力转向北方,康熙第二次北巡,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敬献牧场”的名义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围猎场,开始举行一年一度或隔年一次的“木兰秋狝”并成为清王朝的“祖制家法”。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xx年)140年间,康熙、乾隆、嘉庆先后来围场举行“木兰秋狝”105次之多。

达到了“一人临塞外,万里边烽熄”的目的。“木兰秋狝”活动实际是清帝在各族人民心中筑起的一座坚不可摧的万里长城。顺便说一句,秋狝,专指皇帝秋季打猎,清帝四季打猎,分别用不同的名词来形容,即“春搜、夏苗、秋狝、冬狩”。

清帝之所以选中这里设置皇家狩猎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木兰围场北控蒙古,南近京师,右接察哈尔,地处漠南蒙古诸部之中。在这里设置围场可以就近接见、宴请、赏赉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并编班行围,这也是抵御沙俄侵扰,防止少数民族分裂的战略方针。与此同时,王公大臣经皇帝批准可随赴木兰处理政务,皇帝“驻营莅政,接见臣下,一如宫中”。二、自然条件适宜。清初,这里是蒙古王公的游牧之地,林木葱郁,水草丰

沛,动物繁多,野鹿成群,老虎、麋鹿和其它野兽不计其数。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曾经在这里射死豺狼虎豹不计其数,最多时一日内射死兔子三百一十八只;三、地形复杂。木兰围场高山、草原、峡谷、丘陵都有,为八旗将士和皇子皇孙借行围之名训练骑射提供了合适的场所。换句话说,当时的行围打猎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现在的“野营拉练”。四、塞外王公贵族怕出痘症,不愿入关。清初,关外凉爽,关内炎热,“未出痘者以进塞为惧”,新疆、西藏、青海、蒙古这些王公贵族想向清帝靠拢,但不愿到北京去。而清帝在塞外狩猎时,让这些王公贵族编班行围并就近接见、赏赉、宴请,使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据史料记载,清帝去围场打猎,最少一次三千多人,最多一次三万多人。我们可以想象,当年浩浩荡荡的狩猎队伍,绵延几十里,仪仗整齐,旌旗飘飘,皇上、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八旗将士在前,后面远远跟着大批做生意的小商小贩,挑肩提篮,紧紧相随,那场面是多么壮观!从北京到围场约八百华里路程,约需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每到宿营地,安营扎寨,皇上临时休息,处理驿站传来的公文;士兵们鞍马劳顿,也该睡个好觉了。所以我们今天路过的唐三营、张三营等地名,都是当年的行营。包括热河行宫,即闻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在内,当年共建了33座口外行宫。所以说没有木兰围场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避暑山庄,原因也在于此。后来道光继位后,秋狝之礼废止,1826(道光三年)木兰围场开围,允许百姓入围垦荒,它逐渐衰落下去了。现在,作为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的木兰围场,只是当年皇家狩猎场的一部份,分为森林和草原两部分景区。因那里海拔高,无霜期短,除了山野菜外蔬菜都是从100公里外的县城运上去的,加上旅游旺季仅2个半月,所以菜价房价都较高,但条件却不是很好,希望大家谅解!

好了,说了这么多,也该让大家休息一会儿了。困了就睡一会儿,若不困,我来组织大家做一些游戏。(一小时以后)

现在我们来到了承德市下属的隆化县境内。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战斗英

雄,年仅十九岁的董存瑞就牺牲在这里,隆化县城现有存瑞烈士陵园,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董存瑞命名的存瑞中学也在这里,是河北省重点中学。

现在我们已进入围场县境内,这个地名叫伊逊河崖口,是当年清帝来围场时进围的两个入口之一。您看,周围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和陡峭的悬崖,伊逊河蜿蜒流出崖口,峡谷中和山岗上分别矗立着乾隆皇帝的《入崖口有作》诗碑和嘉庆皇帝的《木兰记》碑。乾隆皇帝在碑文中形容此处“壁立众山断”。而嘉庆皇帝则在碑中记述了他们的先祖设立“木兰围场”的目的和意义。

大家看,和《入崖口有作诗》碑相对的山洼里参天古松荫护中的红墙黄瓦的建筑即神奇的东庙宫,说它神奇,原因有三:一、在建筑上“庙”“宫”合一,前庙供神灵,后宫供皇帝休憩,全国罕见;二、供奉的神灵着清装,这用来说明此庙中神灵是清朝皇帝敕封的,也一定会护佑大清,这也许正是清帝建此庙的初衷;三、敦仁镇远神的本庙是皇帝敕建的最小庙宇,高不足2米,只由13块石头组成,而这个本庙却不在这里。那么,这么神奇的庙宫供奉的这尊神有什么来历呢?传说有一年秋天,康熙又带着大臣和八旗将士来围场行围打猎。当大队人马走近三星潭时,已近晌午了,晴朗的天空忽然电闪雷鸣,下起瓢泼大雨,皇帝骑的那匹马怎么打也不走了。一位大臣劝道:“万岁,您看雨越下越大,道路泥泞,先找个避雨的地方,待雨过天晴再走吧?”康熙根本不听劝,手指阴沉沉的天空,气呼呼地说:“哼!它就是下红雨我也要继续赶路!”没成想话刚落地,大雨真的变成红的了。大臣们一看,糟了,今天一定有什么东西在作怪。仔细一瞧,不得了了,三星潭边上伏着一只三条腿的蛤蟆,有笸箩那么大,原来是它在播云弄雨。康熙吓得倒吸一口凉气,大臣们也都惊惧不堪。康熙稍稍镇静一下,上前喝道,“大胆金蟾,为何阻拦朕赶路?”“哈哈!我要您给我一个封号!”康熙想难为一下它:“你若让雨立刻停住,我就封你!”

话刚说完,立刻云收雨散,露出了蓝天。康熙心情好转,哈哈一笑:“这么灵验,朕就封你为塞北灵验佛吧!”后来,皇上就命人在三星潭旁的山坡上建了一座小庙,里面供奉着金蟾的神像。嘉庆时又在这里建了一个庙宫,仿照金蟾神像,供奉了一尊“敕建敦仁镇远神”牌,即把塞北灵验佛的神像请到行宫里来了,以示对它的诚意。

现在我们左侧是庙宫水库,它是60年代初修建的。它的下游隆化县伊逊河畔盛产的龙泉大米的水源,完全得益于此。利用这点时间,我把围场县概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围场县位于河北省北部,距承德104公里。面积9200平方公里,是河北省面积最大的县,相当于十五个新加坡。它东邻赤峰,北接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与多伦相连。人口有54万,其中以满族、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了30万。下辖六镇三十一个乡。围场县在1989年6月29日被国务院命名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我们要去游览的景区在它的西北部。

好了,现在我们已到了塞外小镇――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城了,师傅要在城南这个加油站加油,我们也下来方便一下,活动活动。(40分钟后)

现在我们到了棋盘山镇。因其山顶平如棋盘,相传康熙曾在山上和大臣下过棋而得名。现在这里已是“中国北方大牲畜交易市场”,它北接内蒙古各旗,南连关内各牲畜、皮张交易市场,每年交易牲畜10万头,皮革20万张。

现在到了哈里哈乡,哈里哈,是蒙语,汉语的意思是“有山岩的峡谷”。这一带有个美丽的传说:当年康熙皇帝在这里曾选中一个妃子“伊姒娘娘”,因其喜欢吃荔枝,就像当年杨贵妃吃荔枝一样,康熙命南方产区通过驿站派人骑马星夜传送过来,伊姒娘娘把吃过的荔枝核撒在地上,第二年即长出了一种结满了玛瑙般果实的青青绿草,虽然和荔枝不一样,可味道更鲜美,康熙赐名草荔枝。其实它只是一种野生草莓。这里还盛产甜酸可口的秋海棠。你们看路左边山坡下这些小山洞,直径不到一米,洞口有小门锁着,猜猜看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围场好些地方是沙壤土,适合马铃薯生长,是全国马铃薯种植基

地。美国快餐业大王麦当劳在中国的连锁店的薯条原料就产自围场。到了寒冷的冬天马铃薯怎么保存起来呢?这些山洞就是储存马铃薯的好地方。

你们看左边挂着红绸的这两棵树,传说是两个人所变。从前这个村庄里住着一对热心肠的夫妇,他们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和邻里的关系非常好,村里人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都来找这对夫妇帮忙解决,久而久之这对夫妇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好人。他们死后村里人在村头种下了两棵树,把这两棵树当做这对夫妇的化身,有事就来求助。时间长了当地人就把这当做逢年过节祭祀的地方了。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路两侧植被越来越密了,每一处景色都如诗如画!我们终于远离尘世的喧嚣,扑进真正的大自然的怀抱了!国家领导人徐有芳曾被这里美丽的景色所陶醉,评价这里为“首都的生态屏障,华北的绿色明珠”!

大家看!前面就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入口,这个壮观的牌楼是在20xx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厂四十周年建成的。塞罕坝,满语意为“美丽的高原”。是大兴安岭南端,阴山余脉,七老图山北部主峰交汇地,平均海拔1400米,有约9.4万公顷的浩瀚林海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是三北防护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保卫了北京的安全,使北京的风沙减少二点八度,可以说是首都的守护神。解放前夕,这个昔日戒备森严的皇家狩猎场已经失去了“棒打兔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风姿,森林被破坏的所剩无几。1962年林业部开始在这里建机械林场,植树造林,目前它已是华北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伐下的木材远销河北各地及内蒙、山西、北京、天津等地。我们将从林海中穿行约40分钟,到驻地午餐。

有山林的地方就有山野菜,这里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蕨菜,蕨菜又叫长寿菜、如意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好、味道鲜,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称。相传如意肉丝菜是当年康熙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之一。现在蕨菜已远销到

日本,香港等地。除此以外,木兰围场特产还有黄花菜(金针菜)、坝上白蘑、金莲花、木灵芝、干枝梅等。

这里的山路比较险要,司机师傅要注意安全!大家注意看,这一段路没有铺成柏油路,因为这是唯一一条进山路,冬季大雪封山,积雪几个月不化,这样可以防滑,以确保行车安全。过了盘山道就是柏油路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整个塞罕坝的最高点,海拔1760米的东坝梁,矗立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塔就是塞罕塔,实际上它是一个望火塔,明天回来路过时我们再参观。现在该去驻地了,今晚让我们大家住一住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尝一尝真正的蒙古烤全羊,围着篝火翩翩起,体验一下蒙古人的豪放与激情!

(午餐后)

我们现在就去拍过《康熙王朝》《还珠格格》《射雕英雄传》等百余部影视剧的内蒙大草原!但这儿的草原不象您想象的那样一马平川,而是一个小山坡接一个小山坡,漫延开去,所以,本地有一个俗语形容这种景像:望山跑死马!意思是看着山包一个个挨的很近,实际距离很远!(20分钟后)

我们已到了河北和内蒙的界河――吐力根河!河里有一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滦河细鳞鱼,这是西哈努克亲王命的名。过了河上的这座桥,就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了。在界河上漂流,你可以静静地躺在橡皮筏子上仰望蓝天白云,也可以闭目养神,虽然草原上的河流弯弯曲曲水流平缓不刺激,但却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怎么样?若想漂,咱们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再往前向草原纵深处走10多分钟,就到红山军马场了,这个跑马场大约有一百多匹马,都是克什克腾旗牧民的,由专人统一管理,每天等在这里按号排队。这里的马可是见多识广,上过镜头,做过演员的,说不定你骑的那匹马正是某位大明星曾经骑过的!我们可以在这里骑上俊马驰骋草原,真正感受一下“蓝

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草原诗情。不愿意骑马的,可以射箭,摄影,自驾越野车,自由活动,到规定时间仍在这里集合!

5篇有关河北木兰围场的导游词范文(三)

(欢迎词)

(沿途主要景点介绍)

(张三营、行宫)

清帝在木兰秋狝结束后,东道回銮驻跸张三营行宫,西道驻跸阿穆呼朗图(今步古沟)行宫,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功宴会。康熙时期凡随围蒙古王公等,相互宴请,无论是公宴还是家宴,没有统一规定。到乾隆时期,为表示皇家的体恤之情,规定将宴请合为一次,宴席期间和结束后表演“塞宴四事”,即:什傍(演奏蒙古音乐)、相扑(摔跤)、诈马(赛马)、教马兆(骑生马驹)。除宴请、赏赐外,还要请蒙古王公等观赏戏剧。

(东庙宫)

伊逊河南的小山上,立有1通乾隆皇帝所作的《入崖口有作诗碑》,由碑顶、碑额、碑身、碑座组成,通高4.8米,碑顶四角各雕伏龙一条。碑文用汉、满、蒙、藏4种文字镌刻。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赴木兰围场举办秋狝大典,由阿贵图(横河子、锥子沟)进入伊逊阿卜奇围场,途经此处,有感于这里的山崖陡峭,壁立千仞,层峦叠嶂,雨霁峰青;翠叶黄葩,伊水潺潺,山花倒影,水色天光,作五言古诗一首。其中写道:“朝家重习武,灵囿成自天。匪今而斯今,祖制垂奕年。巉岩围叠嶂,崖口为之关。”说是我大清王朝重视习武,神灵保佑的皇家猎苑宛然天成。先祖所定下的秋狝家法将一年一年地传承下去。这里险峻的山崖围护着层峦叠嶂,耸立的崖口就是一道天然的雄伟的关口。

在那片数株苍松掩映之中的就是东庙宫。

也许你要问了:“那到底是庙还是宫啊?”

这应该算是我们这里的一奇了。也许您游遍了大江南北,也许您走过了千山万水,也许您看过了历朝历代的宫廷建筑,也许您参拜了各门各派的寺庙宫观。但您却难得一见此处这庙与宫合而为一的特殊建筑吧。说起这座特殊的建筑,就不能不说到在我们这里流传已久的一段传说故事啦。

故事发生在康熙辛酉二十年(1681)四月丙申(十三)日。这一天,28岁的康熙皇帝早晨从西尔哈毕喇(今新地乡)出发,跋涉200里,傍晚时分来到了拜察(即白岔泊)附近的三星潭时,突然之间雷声震耳,瓢泼大雨倾注而下。康熙皇帝和随行的官员、军士们不得不到林中避雨。原本这里就山高云低,加上大队人马散发出的热气,林子上方是霹雳一声接一声,闪电一道连一道,再看林子里面:官兵一个个脸色苍白,心惊胆战;战马一匹匹浑身痉挛,四蹄打颤。康熙皇帝虽然没有失态,却也是满心恐惧,强打精神。正在危急关头,康熙皇帝忽然看见面前有一只一尺大小的金色蟾蜍正在双目炯炯地注视着皇上,似乎在表示着什么。此时的康熙皇帝全部注意力都在震耳的雷声和耀眼的闪电上,并未留意到这只金蟾。金蟾见皇上无动于衷,便眼望着皇上大叫一声,向林子外面蹦去。说也奇怪,虽然霹雷声声好似山崩地裂,但金蟾的叫声却真真切切。康熙皇帝心想:“这只金蟾看着我,叫什么呢?”金蟾蹦了几步,回头看了看,见皇上原地未动,又连叫两声向林子外面蹦去。康熙皇帝虽然觉得金蟾的举动可笑,却仍未理解其用意。金蟾又停下来连叫三声向前跃去。这时的康熙皇帝才发现,那只金蟾是三条腿,前二后一,猛然醒悟:“这是要我随他而去啊。”于是皇上快步赶上金蟾,大队人马紧随皇帝迅速离开了树林。人马刚刚离开树林,一阵巨大的雷电之后,雨过天晴。回头再看方才避雨之处,树木被雷电击成一片枯枝。金蟾已失去踪影。康熙皇帝命官员和军士们四处寻找,一无所获。康熙皇帝心想:“一定是仙佛显灵。金蟾救驾有功,朕就封其为‘敦仁镇远神’‘塞罕灵验佛’吧,永世承祀!”并下令修庙供奉。

回宫后,康熙皇帝将这段奇事禀告了太皇太后,孝庄老太后告诫康熙皇帝:“金蟾灵佑,乃我大清洪福,不仅你要常去祭祀,我也要去拈香!”为方便帝后们祭拜,就在庙的后面建造了一座小行宫,供帝后拈香时更衣和临时休息,从而形成了这座庙与宫合一的特殊建筑。

庙宫又与其他宫廷建筑不完全一样,有三个全国之“罕见”。一是庙、宫合一为首创。历代建筑,庙就是庙,宫就是宫,二者不能合一。二是供奉的神灵着清装,国内所特有。三是敦仁镇远神的本庙是皇家敕建的最小庙宇。

(庙宫水库)

5篇有关河北木兰围场的导游词范文

本文发布于:2023-12-28 20:1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7657481296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5篇有关河北木兰围场的导游词范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5篇有关河北木兰围场的导游词范文.pdf

标签:围场   草原   皇帝   打猎   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