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典型事例范文)
传统礼仪和节庆等民俗
以春节为例分析传统节庆传承问题
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日益关注和重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雪顿节、傣族泼水节等27个民族的49个传统节日分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大批与传统节日密切相关的项目如年画、剪纸、花炮制作技艺、灯彩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等也分别列入了国家级名录中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类别。
传统节日是承载和展现广大民众社会思想情感、精神信仰、道德观念及人生理想等的文化空间。传统节日一定是有其载体的,在传统节日期间,广大民众通过传统习俗、礼仪、游艺等各种活动方式以及相应的物质载体,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未来的期望。
作为农历新年伊始的春节,是我国最为隆重、最为热闹,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面貌的节日。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除旧迎新的年节里,依照习俗欢庆娱乐,祈愿来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千百年来,春节在传承中华文明、保持文化认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2011年春节“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由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这次迎春展示活动选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100个与民众年节文化密切相关的项目,如河北蔚县剪纸、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北京灯彩、山西闻喜花馍等,由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其精湛技艺并销售作品。在春节前夕选择在首都各大商场举办迎春展示活动,是为了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增进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开展此次迎春展示活动,组织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首都各大商场展示精湛技艺,并制作销售其精美作品,是推进生产性保护的一种积极的方式,对于弘扬传统的节俗文化,继续保持和发挥春节等众多传统节日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热点问题——春节申遗
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这里有民族和民间的精神传统、道德规范、审美标准和地域气质。如果我们不从文化、精神上看节日,就不明白节日为何物,会不经意间随手丢掉。节日申遗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保护的全民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同时,可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
如果把春节放在申遗工程首位,对于保护春节传统节日文化,无疑将产生重要的符号提升意义。文化是根植于特定的符号体系中的,任何轻视文化符号的做法,都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春节”的符号意义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与辐射,那么,春节传统的内容也就失去了依托。这方面此前已有教训,比如,韩国“江陵端午祭”前几年
的申遗成功,就让无数国人产生过强大的隐痛。通过春节申遗来以“官方意识”把春节纳入到联合国保护的“世界非物质遗产”,自然有利于遏制年文化的符号消失。
当然,任何一种文化传承与发展,都不应该仅仅将视角放在强化符号意义上,对于春节文化同样如此。现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冲击,要保护我们的年文化,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在传统文化继承一,能够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来唤醒人们关于春节民俗传统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今天必须为春节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来捍卫春节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
毕竟,诸如煮腊八粥、扫尘送灶、张贴年画、敬祭祖先之类传统民俗,在今天一些地方已经越来越失去市场。而春节也注定不能靠那一台春晚就能彻底包裹其节日文化的内涵。今天的人们之所以经常感叹“年味淡了”,也就是因为我们在传统文化继承的同时,忘记了发
展才是继承的最后依托。任何文化如果失去创新的源头活水,最后注定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同样,这些年春节文化的缺乏创新,也正是造成春节成为消极怀旧的对象,而没有产生精神重塑价值的原因。
也就是说,仅仅以申遗来保护春节的符号是不够的。保护春节文化,不仅在于保护节日文化的符号,更要创新春节文化的内容。现在,如何真正增加春节在礼仪性、象征性、情感性、伦理性的综合力,对春节的文化活动进行改造,为之注入现代文化的元素,使传统春节成功的实现向现代节日的转型,使之既获得国民喜欢,又得到了国际认同,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文化课题。如果不能实实在在做好这样的课题,年味越来越淡的春节,注定走向文化式微。
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吗?
申遗就好比把一件物事放进博物馆,当然并不只是摆在那里做做样子,而是在于保护。
事实上,传递和弘扬春节文化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成为塑造春节文化的参与者。只有全民动员起来,才能完成春节从物质需求向精神渴求的转变;只有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春节中那浓浓的年味,从春节中感受到快乐,才是春节文化的价值表现,这种春节文化才更具代表性、更有资格代表中国文化申遗。
眼下,很多“申遗”都成了一种姿态,似乎一个节日只有上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文化内涵,也才能显示人们的足够重视。于是一些地方不遗余力地积极申报文化遗产,甚至赋予其“政治意义”。可是一旦申报成功后,就又束之高阁,甚至为此背上一个巨大的财力包袱。如此看来,“申遗者”要的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至于文化内涵倒是其次。
如何保护年文化
节日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载体,任何一种节日文化都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与时代脱节的节日只是一种僵死的文化符号,毫无活力可言。作为沿袭了几千年的节日,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其春节习俗都各有差异。而且节日文化本身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加入新的元素,旧的年俗去了,将会有新的年俗取而代之,这也正是其生命力
的表现。因而,我们不能单纯地以若干年前的春节标准来衡量、要求现在的年俗,这只会将春节固定在一
个死的框框里面。很显然,失去了活力的春节便失去了传承历史文化的内涵。
像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都脱胎于遥远的农耕文明。当农耕文明已经不再占据这个社会的主流,作为伴生物的传统节日的日趋衰落,也就不足为奇。现在这些传统节日之所以还存在,有的还很红火,也只是传统文化习俗强大的惯性在起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推陈出新,让春节不致衰落。
现在的春节,对当下的年轻人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以至早已有人提出要“保卫春节”。
实际上,风俗总是随着岁月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即使于年长的一辈,要完全恪守传统,比如从年前的掸尘
扫房子到吃过年夜饭后的熬年守岁,穿着唐装、提着灯笼原汁原味地“老法”过年,已无可能。毕竟现在已是多元社会,各种文化交融,尤其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必然更多地选择其他的方式辞旧迎新,即使为“春节”申遗,也不可能保留和延续一个不变的风俗。
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精神内涵,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不反对“春节申遗”,但我更主张对年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开发,将过年风俗进行富有情趣的文化借鉴和进化。实际上,春节也正是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好契机,既可丰富节日文化生活,营造节日氛围,也有利于激发、调动民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但是,“年味”要延续其生命力,归根到底,必须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首先,要改变传统文化自发自觉的自然状态,赋予传统文化一种积极的状态。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倡导者,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化责任。因为一个民族的终极竞争力就是科技和文化,谁如果冷落了文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谁就会给社会和文化带来创伤。政府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吸纳西方节日的“注重个人情趣和格调,注重自我空间的惬意和浪漫等节日精神,缓解节日压力,淡化繁琐的“节日礼
仪”。这种重视和进化将能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商业、民俗、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改进,成为推动文化进步和更新的无形之手。
其次,文化推进应该具有市场意识。比如西方圣诞文化的圣诞老人形象,就更能唤醒人们的文化认同和符号认同。传统文化如果选出一个代言人,一个符合传统的文化符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找到了认同载体,文化深层内涵得以张扬和传播,就能得到更好的认同。
文化发展还需要自省。尽可能挖掘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华,尽可能将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将传统和国际化结合起来,而不是坐在传统的板凳上,享受“古老”、“优良”等优越感,等待其成,这反而是一种僵化和顽固,会错过文化发展的最佳时机。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
1.祭祀之事为吉礼;
2.冠婚之事为嘉礼;
3.宾客之事为宾礼;
4.军旅之事为军礼;
5.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
本文发布于:2023-12-28 10:02: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7289462542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传统礼仪和节庆等民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传统礼仪和节庆等民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