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考后总结)
人文地理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其特征是,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这种文化区是该文化现象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的。
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在形成上与形式文化区不同。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因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限确切,中心的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其特征是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边界,区内缺乏文化特质上的一致性,往往通过某种利益的活动集中表现出来,或者扎根于当地民俗之中。
/文化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即文化的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以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接触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的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例如电视机的传播就属于这种类型。
等级扩散:这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刺激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这种受某种文化现象的刺激作用,为适应当地情况,使改变后的该文化现象得以传播称刺激扩散。
迁移扩散: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是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本身的特点。迁移到远处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例如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即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文化景观(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
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要相应变化协调进行,形成整合,才能顺利的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环境感知: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受其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人们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称之为环境感知。
适度人口: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
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
实力适度人口: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即指除去考虑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在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人口。
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情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人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口密度:一般是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人口移动:包括所有人类个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这种移动现象是社会经济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区域人口动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口移动在空间范围和停留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异。从空间范围上可以划分为短距离流动和长距离流动,从停留时间上则有定居型的迁徙和过往型的临时停留。
人口迁移: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常用迁入率、迁出率和净迁移率等指标来衡量。
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范畴,它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
隔坨:是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或在城市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可以称之为民族邻里或隔坨。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与之相对应的是流行文化,它代表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
流行文化:是与民俗相对应的,代表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成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流行文化一般以城市为基础,但并不意味着住在城市的人都属于流行文化。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农业起始阶段,土地开发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它依靠植物的养分,土壤的自然肥力,需要靠休闲来恢复,无法长期耕种,因而对土地进行轮种而非对作物进行轮种。
敞田制:欧洲中世纪农业生产实行敞田制。是指庄园内的农户在各耕作区获得耕种的长条状份地,在农作物收获以后,各户均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牲畜。
农业景观:属于人文景观类型,由于人类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方式的不同,世界范围内农业景观也呈现不同的面貌,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可以反映不同农业集团的差异,并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变化,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农田景观,也有农村聚落形式和建筑形式,还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等。
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这是现代农业商品经济条件下有关农业生产体系空间布局的理论,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首先创立。
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产业结构的表现以产业分类为基础,产业分类是按一定的原则,将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进行分解与组合。
第四产业:即以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行业为主体的IT业,我们通常称之为信息产业。信息产业以信息为劳动对象,以信息的收集、生产、传播、处理、存储、流通和服务等为职能。
第四产业技术新,知识、智力、科学技术密集,行业多,领域宽,涉及面广,社会服务性和相关性强。与第三产业有着明显的区别,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形态、劳动形式均不同,主要反应人类的脑力劳动,生产无形的信息产品,有很高的附加价值。
第五产业: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即第五产业。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其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业;其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城市:地理学家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形式城市化:是人口与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集中、非农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直接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与城市规模的扩大。
功能城市化:则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
城市网络化:是指以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手段、管理和绿地等为载体,以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逆城市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的新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城市化”。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城市体系: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即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
等级规模法则: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称为等级规模法则。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城市系统中此种法则明显,个别发展中国家也有符合法则者,但不是所以城市都适合此法则。
首位城市法则:不一定国家首都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首位城市;一国也可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作用明显。
农村聚落体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农村聚落数量众多,规格不一,分布地域不同,职能和特点各异,根据其人口规模、经济职能、服务范围等因素可将一定范围内的村镇划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越高,规模越大,其影响地区越广,数量则越少。
城市感知:城市的景观给人带来的印象并不相同。这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城市景观来说给人的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谱系分类法:是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体系,列出详略不同的语言分类表。
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是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所有后代语在谱系分类中都归为一类,叫做“语系”。确定不同语言是否属于同一语系的根据,主要是与语言的基本词根有语音对应关系;如果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形态变化成分的语音对应也是很好的证据。目前世界语言可大致划分为10个语系左右。
谱系扩散:所谓谱系扩散是将某个时段内的所有语言看作是从几个基本的根生长出来的不同树枝,各种语种是“根”语言扩散后的变异结果,不同语言有亲属关系,也叫根式扩散。谱系扩散着眼于时间的演变和突发性的变化。
波形扩散:波形扩散是将语言要素作为波源,它的扩散如同波一样向四周散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波源的波相遇后,便形成了一个新的语言现象的生长点,这些新的语言生长点发展成熟后又可能成为新的波源。波形扩散着眼于空间上的渐进性的扩散。
宗教: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力量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即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民族宗教:为民族各成员共同信奉的宗教,其信仰对象常为本民族的始祖或守护神。在各宗教中属于民族宗教的主要有犹太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锡克教等,这些宗教对于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世界宗教:世界宗教不仅传播范围广,而且直接影响到世界政治与文化,世界宗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非其他宗教所能比,在宗教地理学的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基督教:为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其中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
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与语言符号相比,文字符号的特点是形、音、义三结合的。
地名景观:在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及发展历史的不同,使地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形成独特的地名文化景观。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
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必然前提,宗教组织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但是却是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媒介。
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
旅游示范效应: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之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示范效应是旅游对社会发生影响的主要途径。
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有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
工创造物。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旅游系统:旅游系统具有地域和功能上的完整性,以空间表现形式来看,旅游系统是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通道相互作用的一个空间系统。
旅游地文化: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地文化则是灵魂。
旅游交通:是一种为旅游者提供直接或间接交通运输服务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活动,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政治地理现象:正如经济、文化等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样,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构成了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地理结构:任一政治地理单元都有一定的政治地理结构。政治地理单元是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而成的,因此,其政治地理结构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又称政治区或政治空间组织。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国家级、国际级、国内级。
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其中每一空间要素都对政治地理单元特征产生深刻的影响。是政治地理单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地理基础。它不仅是各种政治现象的载体,其本身又是某一政治地理单元谋求安全、权利与财富相对稳定的要素。
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政治实力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相对活跃的要素。它的变化决定着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
政治整合: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与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过程。或者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
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拥有确定的领土、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拥有主权。
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影响国家权力的因素主要有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的质量。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 、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它是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它是人们对地理环境识记再现的一种形态,环境认知对人类决策行为的影响比环境知觉更直接一步。
地理物象: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意境地图:意境地图亦称心里图谱,是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里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像。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
马歇尔消费型:认为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是处于理智状态之中,依据其经济状况、个人的嗜好及产品的价格进行购物,这类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范围较广。
巴甫洛夫消费型:认为消费者对外在刺激如商业广告、陈设等的反应敏感,因此市场外观布局是引起购物行为的重要因素,这类消费者经常光顾高级商场。
弗洛伊德型消费者:也可以说是情绪型消费者,他们的购物行为不定型,具有随机性,这类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变化较大。
维布雷宁型消费者:受团体的影响较大,这类消费者采取的购物行为大多是为了追求名望,受“好胜”心理左右,经常出入时髦商品商店。
人口容量(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生计农业: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基本上是孤立进行的,进入农业生产的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进行劳作的,特点是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稳定、积累慢。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品农业。现代农业生产类型包括: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
民族形式分布区:对大多数民族来说,其民族形式分布区都是一个集中的、并相连成片的地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离开本民族的集中地域、移居他处,有的以一定的数量聚居在一起,形成新的分散“点”。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不同等级的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集市:是指乡村地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有的在村落内进行,也有在村落之外的道路上、田野上进行的。集市形成的影响因素有:位置、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习惯等。
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既无行政上的含义,也无确定的人口标准,一般是对建制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
语言同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它包括自愿同化和强制同化两种。
人本主义地理学: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针对实证主义人文地理学忽视人这个主体的倾向,一些西方人文地理学者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的方法论。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结构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现实。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不像实证主义研究在人文地理学中那样系统和完善,影响力也较小。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科学的两大支柱是观察和逻辑,即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观察相符,两者缺一不可。它是一种研究人文地理问题的定量方法。它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取了演绎逻辑,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经验主义方法论:指通过实验研究后进行理论推导优于单纯的逻辑推理,通过实践来获得外界知识的方法。归纳法是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基础。经验主义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一方面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人文地理学家从观察人文地理现象的某个方面开始,分析研究资料,以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但是由于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从过去到未来,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看,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人口因素的两重性: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从作为生产者来看,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从作为消费者来看,经过生产领域所生产的物质资料最终要经过分配领域进入消费领域。
普雷德行为矩阵: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斯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个人行为因素、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因此,普雷德把决策者的决策描述为某种情况下有关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决策者处理这种信息的能力的函数,从而创立了行为矩阵模型。
等语线:根据词汇应用和发音差异而划分的地域界限称为等语线。由于各词汇应用和发音差异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等语线不是完全重叠的。但是,这些等语线往往聚集在一起,多条等语线聚集的地方,也就是语言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也就是划分语言种类的边界,这条边界往往不是具体的,而是一条模糊的、语言混合使用的语言带。
亚洲地理人种:该人种又称蒙古地理人种。它包括蒙古地域人种、西藏地域人种、中国华北地域人种、东南亚地域人种和爱斯基摩地域人种等。
欧洲地理人种:又称高加索地理人种。它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地域人种等。在新大陆发现以后,欧洲地理人种大量迁移到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
游牧业:是一种在干旱地区以放养食草动物的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气候类型为干旱气候,主要是靠草场放牧获得收入。
水稻农业:水稻喜高温潮湿,分布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因而决定了其生长除需要充足水分和高温以保证其生长,还需要平整的土地,方便灌溉,同时利于机械化劳作;水稻农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因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种植园农业:种植园主要是指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
谷物农业: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其生产的谷物主要是小麦,其次是玉米、水稻。玉米多作为饲料,水稻占的比例不高。由于面向市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资支出,农场尽量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为了提高机械使用效率,谷物农场的规模都比较大。
市场园艺农业: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
大牧场农业:大牧场与一般游牧业有很大不同。首先,其规模大,放牧的牲畜达到成千上万头。其次,它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放牧,而是由牧主雇佣一些牧工放牧。最后,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而是将牲畜全部投向市场。
乳品业:乳品业是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类加工制品的农业。影响这类农场区位的选择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距离市场的远近。另一个则是适宜于青饲料种植的地理环境。
牲畜育肥农业:牲畜育肥农业是一种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这种农业以种植的谷物为饲料,以饲养的牲畜为最终产品投放市场。
文化史层研究:利用对过去文化景观留下的遗迹来探索某地文化景观过去的发展过程,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
环境感觉:地理环境作用于人们的分析器官所引起的认识过程,反映地理环境的个别属性。
文化决定论: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之为文化决定论。该理论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相反,过分强调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色彩。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时空棱柱体: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城心:指城市中商业服务区和办公事业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实际上的城市中心区。城心地区是城市精华所在,是城市自身的增长极,也是各种生产要素汇集扩散的中心。
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文化生态学家贝里的“强”式文化生态关系认为,环境现象对所研究的文化行为的起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在该研究方法中,环境被认为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
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贝里把这种关系认为是“弱”式文化环境关系,即在环境与文化的变因之间存在着“作用的相互依赖性”,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而不是总想确切得原因与结果。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关系。
生物适应:是指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文化适应:人类为了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生活条件而逐步创造的工具、技术以及组织形式等被称为文化适应。
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人口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首位城市: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范围内或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处于首位的城市。
人口构成:是指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也称人口结构。有人口性别、文化、年龄构成。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以下几层含义: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相联系,互为因果。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领土: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
起源型核心区:这类核心区是国家最初的发展源地,国家后来的版图都是在这个核心区的基础上进化而成的。其资源条件好,经济比较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以及人口数量多,人口和财富的集中,成为核心区。
经济型核心区:这类核心区是指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决定性和主导性的那些区域,其特征是生产能力强、市场潜力大、交通运输便利。
首都:是一国政治权威机构聚集的地方,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征。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首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地,政府各部门及外国使馆所在地。
政治分离:是相对政治整合而言的,它是与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政治分离方式主要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等。
主权:主权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发生变化。
本文发布于:2023-12-28 00:37: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6950702537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文地理名词解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文地理名词解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