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发(作者:三分钟英语演讲)
第一章 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
第一节 表现主义文学概述
一、 现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
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初,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影响较大,成就也较为突出的一个流派。从西方文学流变轨迹考察,此时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渐近尾声,人们对这两种创作方法所表现的人对外部世界的被动状态,已经深感厌倦与不满了。摆脱对外在“物”的世界奴性依赖,向自我和内心世界探索,寻求精神家园和独立的份值体系,成为一代年轻知识分子的强烈追求。一部分作家、艺术家从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等学说中,寻找到了理论依据。于是在德国发动并掀起了一个新的艺术狂飙一—表现主义运动。青年艺术家们组织社团,发表宣言,进行新的艺术手法试验,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现空间,使得西方文坛又展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生机。
表现主义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开创了西方文学新的发展阶段。仅以创作特征而言,西方现代主义忧郁、神秘的特点,在象征主义身上已有了明显表现,那么,它们怪诞、诡异的特色,则要到表现主义出现以后,才越来越引人注目,形成了西方现当代文学“向内转”、“深层化”特色,他的原创性、开拓性,被后来的各种现代主义流派继承发展。如超现实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新小说等,无不受表现主义的深刻影响,形成了脉络清晰的师承关系。所以国外的某些学术著作,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编的《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就把多数现代主义流派统称为“广义的表现主义”。因此,可以说表现主义文学研究是我们把握西方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基点,值得我们认真关注。
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01年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是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德国《暴风》杂志刊登希勒尔的一篇文章,首次借用这个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文学家。1914年以后为文学评论界普遍承认与采用。
二、表现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反对再现,注重表现。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表现主义者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与再现,而是主观的自我表现。他们把直觉看作是认识世界的惟一方法,强调表现人们的主
观世界。卡夫卡的《地洞》就是作家通过作品倾诉内心恐惧不安的代表作。小说写一个没有防御能力的无名小动物在地下到处打洞放置食物,设置迷宫,尽管步步为营,处处设防,仍惶惶不安,深感灭顶之灾会随时袭来。因为“意外遭遇从来没有少过”,一种可疑的响声几乎令他精神崩溃。小说用寓言形式,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难以自保的处境,深刻表现了他们心理上永不安宁的灾难感与恐惧感。
2.突破表象,直接表现本质。表现主义认为客观外在现象不可相信,人生无真实可言,真实的惟有“自我’,“本质”即自己的灵魂。作家只有从主观自我的出发,才可以演绎出万事万物来。埃德施米特说:“现实性必须由我们创造出来”,另一个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库恩菲尔德也说:“一切现实都是错误的,心灵着迷才能显现真理”。他们还强调“世界形象都在我们自身”,主观幻想乃是“事物的更深一层的形象,事物的纯粹真实”。认为只要开掘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挖掘那些隐秘的直觉和潜意识,就能产生出艺术作品来。开掘愈深,作品的成就愈大,就能成为“灵魂的戏剧“,甚至能展示人类的永恒品质和终极真理。埃德施米特在他的表现主义宣言——(创作中的表现主义)中还宣称:艺术家首先应该去经历一切,然后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体验的结果产生一种激情,这种激情经久不衰,并无限扩张,包容一切。艺术家就是要以这种激情来表现事物的幻象。所谓幻象,就是事物的更深一层形象,亦即事物纯粹的真实。如果是表现房子,那就要舍弃房子的形似,使其本质显露出来。例如表现一个鼓女,要使她在“没有香水,没有色彩,没有手提包,没有摇晃大腿的情况下出现”。
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表现主义突破表象、表现事物本质的杰作。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最后被公司、房客、亲人所遗弃,悲惨地死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卡夫卡没有、也无意像现实主义作家那样细微去描写推销员工作的繁重、酸辛以及家庭生活的不幸与悲哀,而是将这一切作为背景,直接表现西方现代社会中,在物的束缚下人的异化一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格的丧失,“人”沦为“非人”。从而赋予作品主题相当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
3.表现抽象的本质和理念精神。表现主义认为,他们所要表现的“本质”,并非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或内部联系,而只是作家的主 观感受、意念、体验。它是一种直觉的东西,要接近它,不需要依赖一般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程序。因此,逻辑和语法往往是不必要的。由于直接表现本质和传达主观感觉的需要,表现主义作品往往失去常规,极度的夸张,形象的变形,大段
的内心独白,即所谓“原始语”,是他们惯用的艺术手段;在戏剧中,则常常出现乖张和疯子一般的动作,莫名其妙的对话,以及梦呓和号叫等等。
4.在社会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表现主义不重视个体的特征,而注重表现全人类的普遍本质。表现主义作品常常涉及重大题材,反映与人类命运攸关的事件,如战争、和平、劳动、自由、异化、孤独以及人的各种境遇等等。写人,则总是一般的人,往往不描写人物的姓名、年龄、处境、出身等。卡夫卡作品的主人公最常见的名字是K,它实际上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哈森克列弗剧本《人类》的登场人物是:凶手、人头、醉汉、青年、少女、父、母、客人等,有名字的只有亚历山大一人。凯撒的《瓦斯》(第一部)里的人物注明是:白衣绅士,第一黑衣绅士、第二黑衣绅士、第三黑衣绅士、小姐、士官、技师、政府代表,第一劳动者、第二劳动者等;时间和地点也无确指,只标明:时间——现代,地点——世界。
5.寓言故事与变形手法。在艺术表现方式上,表现主义对具象不感兴趣,而侧重表现抽象的情感、体验、异化以及境遇等。其主题的表层结构内涵比较多的是寓言故事:如一个人一觉醒来变成一只大甲虫(卡夫卡<变形记));一个人费尽心血百般努力,最终还是不能进入想进的城堡(卡夫卡《城堡》),一个人无辜被审判、处死 (卡夫卡{审判}),一位真诚的艺术家为了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竟不得不采用毁灭自己的手段——绝食(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等,这些表面上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实则是严肃深刻的现代寓言,其思想内涵始终是一个正直的作家在现代社会普遍的异化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苦闷,是揭示社会和人生非理性的现代启示录。
由于表现主义作品表现的是人的内心的体验与感受,“他们不去创造瞬间即逝的火箭,而要表现经久不衰的激情”。所以,表现主义作家在写人状物时,有意识地进行了扭曲、夸张和变形:写人则或写成虫(卡夫卡〈变形记〉),或似野兽(奥尼尔〈毛猿〉),或变为鬼怪(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写物则与常物不同,如卡夫卡的〈审判〉,将楼道写得像迷宫; 〈城堡〉则把城堡写得摇摇欲坠。而在写抽象的东西时则又将其具体化,如奥尼尔的〈琼斯皇帝〉中出现一群黑色大蠕虫似的怪,;用以象征主人公的无名恐惧。这些变形蕴含了极为深刻的哲学内涵。这些创作技巧被后来其他的现代主义流派,如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等继承,成为现代派最惯用的艺术手法之一。
第二节 卡夫卡和《城堡》
一、 生平与创作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1年入布拉格的日耳曼语大学学习文学,后根据父母的意愿改修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曾在法院和保险公司任职,1922年因病离退。
卡夫卡由1912年开始创作,成名作为《变形记》, 由此到1922年,他持续不断地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 同时写作了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诉讼》(1914一1918)和《城堡》(1922)。
卡夫卡晚年曾给他的挚友勃罗德不止一次地留下遗嘱,要勃罗德在他死后把他的作品“付之一炬。”勃罗德违背了他的意愿,把他的遗作整理为《卡夫卡文集》6卷本和9卷本,两度出版。而由这些作品,人们进而了解了卡夫卡,并把他看作是“现代文学之父”。
卡夫卡的作品在内蕴上带有他个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悲剧存在的独到观察与深刻感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因而被视为是表现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性作家。
二、《城堡》分析
《城堡》写于1920至1922年间,是卡夫卡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他不仅表现出“卡卡夫式”小说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卡夫卡一生思想探索与艺术探索的总结。“城堡”这个象征物就是他一生所感到的那种与人敌对、压抑着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社会超验的力量的象征。这种存在既有“至高无上”的强迫性,又有“不可捉摸”的隐匿性。它实际上是折磨人、摧残人的社会机器,它从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挤压人、虐待人。它随时随地无端地强迫人出示自己的生存许可证,为自己与生俱来的自由权利作外在说明。《城堡》所反映的绝望凄凉的人生境遇,既是卡夫卡的个人的,也是犹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因此,它具有惊人的普遍性和强大的艺术力量。卡夫卡是以他的全部痛苦、孤独、绝望和磨难来创作出这部经典作品的。
内容介绍。《城堡》与卡夫卡其他作品一样,人物、故事、主题都深奥难懂,作为一部表现主义作品,卡夫卡无意在此叙述一个娓娓动听的大团圆式的故事,而是想透过作品的表层结构表达深刻的主题意蕴。
《城堡》情节线索可分为一条主线及若干副线,主线内容就是讲述主人公K竭尽全力想进入城堡失败的故事。一个名叫K的人,在冰天雪地里来到城堡属下的村子。他自称是土地测量员,应聘而来,要面见城堡的最高统治者CC伯爵,以便得到许可在他的辖区内落户,劳动度日。他准备在旅店里暂住一宿,第二天再进城堡。但是,当晚他就因身份不明而受到有关人员的盘查:从城堡来的电话先不承认他的土地测量员身份,然而后一个电话又不否认他是这一职务的承担者。这预示着,对他来说,进入城堡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第二天及以后发生的事证明,K—心想进入城堡却处处碰壁。城堡非地处遥远,它就在前面的山岗上,晴天时一眼可见,似乎条条道路都可以通达。然而,对于K来说,它们则是一条又一条死胡同。疲惫、失望、孤独、烦躁伴着这个异乡的陌生人。他从信使手中接到了城堡官员克拉姆的两封信,希望见到克拉姆,哪知道这个克拉姆也像城堡—样可望而不可及,能用的办法(包括勾引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他都用过了,一无所获。他只得按克拉姆信中指示去见村长,在那里,他了解到甚至连招聘的事都是永远无法查实的事。但是,K仍未死心,他一方面接受村长为他安排的学校看门人的低贱职务,和弗丽达及城堡派来的两位形迹可疑的 “助手”一起过着凄苦而屈辱的生活;另一方面,继续设法疏通进入城堡之路。他想方设法结识信使巴纳巴斯及其一家,但这一家陷入的困境表明,他们自己尚且求助无路,哪里还有力量帮助别人!结果,反倒无意将K推向绝境:K因与奥尔加关系亲密引起弗丽达的嫉恨;她在客店老板娘的挑拨离间下,离开了K而委身于他的一个助手,倒霉的K,不仅城堡没有去成,女人也丢了。
《城堡》同卡夫卡的其他两部长篇小说一样,也是未完成的作品。编者马克斯·布罗德在《城堡》第一版的附注中说:“卡夫卡从未写出结尾的章节,但有一次我问他这部小说如何结尾时,他曾告诉我,那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将得到部分的满足。他将不懈地进行斗争,斗争至精疲力竭而死。村民们将围集在死者的床边,这时城堡当局传谕:虽然K提出在村中居住的要求缺乏合法的根据,但是考虑到其他某些情况,准许他在村中居住和工作。”
除了主人公K的人生悲剧故事外,小说还写了其他副线,这些副线都是以K为中心点,构成放射状的网络:结构:有弗丽达与客店老板娘的故事,信使巴纳巴斯的故事,村长夫妇的故事,鞋匠女儿阿玛丽亚的故事,小侍女佩彼的故事。其中K欲进城堡而不得无疑是《城堡》的情节主干。
思想成就。西方学术界关于《城堡》主题内涵的三种理解:第一,犹太人长期漂泊而寻找精神家园。第二,人类寻找上帝。第三人类追寻真理和人生目的。此三种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但它更是当代西方知识分子对人与荒诞境遇关系的真实反映。
《城堡》所表现的是人在世界上荒诞感、孤独感、绝望感这一存在主义哲学命题。卡夫卡用表现主义创作方法来处理这一主题。K是谁?他是不是真正的土地测量员?这些都不重要,为了表现主人公孤独的本质,卡夫卡将K同现实社会的一切联系预先消解,变成城堡及其附属村落——这个森严闭锁的王国所决不容留的眼中钉、肉中刺。K实际上是一个绝对孤独的符号。城堡也是一个符号,它与人世间的联系,也被作家预先消解了,变成了一种绝对的存在和神秘莫测的超现实力量。它代表什么?某种权力?世界秩序?或者法律?可以作一大堆解释,但是,哪一种解释也不是最确切的。实际上它也是不可解释的。你想到那里去吗?不仅它的门朝哪儿开你不知道,走哪条路可以到达你不知道,甚至它是否真的存在你也无法断定。它变化莫测,鬼使神差,弄得你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K就曾感到,“那是一片空洞虚无的幻景”;但是,它统治着它属下的那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却是千真万确的。城堡有自己的特权和利益原则,要使它高抬贵手,不管恳求、纠缠、愤怒、抗争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K同城堡之间那场戏谑性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斗争”,一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城堡”一方是绝对强大的、无所不在的,K一方却是孤独无援、形只影单的。这场“斗争”不过是早已注定的失败的验证罢了。
K并不是战斗的英雄,而是一位“非英雄”。他的目的不过是想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成为城堡的恭服良民。为此他想尽一切办法.甚至听从村长的安排,忍受到学校当仆役的侮辱,还恭顺地在官员的雪橇边守候半天,冻得直打哆嗦,但都失败了。那么,K竭力想去做的当地居民又怎么样呢?小说写到:“一张张都是饱经苦难的脸——他们的脑袋看上去好像头顶被打扁了似的,他们的体态也好像是挨了打而疼得扭成现在这副样子。”但他们一面在恐惧中提心吊胆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一面又为自己有资格成为城堡的顺民而庆幸。如客店老板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知道了弗丽达竟然爱上了K,气得大病一场,质问K是施了什么魔法迷住了年轻的姑娘;并表示无法理解为什么:弗丽达要放弃城堡官员情妇的光荣称号,而与一个异乡人相爱。并且不顾人之常情,将K与弗丽达赶出了客店。这表明城堡居民们的恐惧感已经深化为集体无意识,成为人皆有之的心理疾患;这种集体无意识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隔膜,又加剧了人内心的惶恐、困惑,更加强了邪恶势力的张狂与蛮横。
小说副线中有一个独立的故事——鞋匠一家的悲剧,给了我们对主题思想理解的又一启示,,鞋匠原先生意兴隆,远近闻名。两个女儿如花似玉,活泼美丽。大女儿阿玛丽娅穿着漂亮服装去出席一次集会,被城堡官员索尔蒂尼看中,但他托信使捎来的“情书”却充满了威逼与命令的语言和无耻下流的腔调,阿玛丽娅一气之下撕毁了信件。尽管索尼蒂尼未作任何表示,但鞋匠一家的厄运开始了,他被取消了消防队荣誉称号并被赶出消防队;所有顾客不再来做鞋子,有们一家被村民邻里孤立,成为贱民,与全体居民隔绝。为了恢复正常的生括状态,他们四处哀告、乞求,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去求得城堡官员的宽恕和谅解。是谁造成了这个平民家庭的悲剧呢?卡夫卡消解了社会原因,却保留了这个原因的精神后果或心理后果,那就是极权社会的阴影导致了小人物非理性的恐惧,这是对于某种至高无上而又不可名状的残暴统治的恐惧,是弱者对强者的极度恐惧。阿玛丽娅一家的悲剧命运也体现了弱者中遵循了狼群的生活逻辑:一只狼负了伤,流了血,转眼间就会被狼群撕得粉碎,吃个干净。
卡夫卡是一位严肃的作家,他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败,用寓意、象征、变形、自白、反讽等手法来表现“自我”,表现现代西方人道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他的全部作品通过具体刻画“人”如何变成“非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始终贯穿着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即普通人与现代贷本主义环境间的深刻矛盾和专制极权统治对人在精神上构成的威胁,这就是我们理解的城堡的主题思想。
艺术贡献。卡夫卡是现代小说艺术的辛勤探索者和实践者,他善于通过奇特的构思勾勒出夸张而又真实的画面,他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常人与非人并列在一起,从而赋予作品相当丰富复杂的内涵,使作品主题具有多重性、矛盾性,切合了现代读者复杂的阅读要求,使他们对世界,人生获得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为以后的现代派作家所学习、仿效并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说,卡夫卡又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也是现代小说艺术的奠基者。下面,我们以他的《城堡》为例,分析一下卡夫卡小说的艺术成就。
1. 独特的叙述角度与叙述手法。小说是叙事艺术,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而卡夫卡叙述手法的特点,是将叙述者与主人公合二为一。城堡中的K既是主人公又是叙述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通过主人公的感官(所见、所听、所思、所想)才能获得信息,再也没有旁观者清的叙述者出场来向读者解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卡夫卡和法国的普鲁斯特(他打破了叙述的时间顺序)以及爱尔兰的乔伊斯(他采用了独白形式的意 识流手法)一起改革了传统的叙述艺术。
2.象征寓意的意象构筑。卡夫卡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一个现代寓言。他喜欢用寓言的方式来剖析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异化,人生的孤独绝望、荒诞、非理性。这里的象征寓意还可具体分为整体象征、情节象征、细节象征等。如《城堡》小说整体象征就是社会强权统治使弱者无立锥之地,甚至失去生存的合法性。作品中K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争取居留权最后失败的故事情节,象征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走投无路的绝望境地,表现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被异化的骇人场面,暴露了官僚机构极权统治的腐败本质。所谓细节象征就是指某些细节本身就有象征意义。如《城堡》中K被半夜叫醒,要求出示居留许可证,其实也就象征着无所归依的现代人被提醒说明自己的人生由来,解释自己的生存依据。K与弗丽达的突兀结合与离已,都象征了现代人感情生活中的有情无爱与有爱无情的荒诞。
3.精确、细致、严密的语言风格。《城堡》作为卡夫卡后期创作的代表作品,表现了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造诣。整个小说像日常生活用语,简单而生动;又像法律用语,严密而精确,娓娓道来,无一赘疣。尽管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荒诞的,但卡夫卡对事物过程的描述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冷静而细致。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严谨,推理缜密,无懈可击,使读者难以摆脱作者的叙述逻辑。
本文发布于:2023-12-27 21:43: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6846092536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第一章 现代主义的奠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第一章 现代主义的奠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