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发(作者:殷切的近义词)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11我与社会)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我与社会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情景剧:XXX的一天。
分析:通过XXX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XXX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研究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
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是观光工厂;第二幅是加入乡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个人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学设计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二)小我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
展示图片)
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图2图1
提示:同学关系。提示:师生关系。
图3图4
提示:母子(女)关系。提示:消费关系。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活动三:情景图片展示
我是消费者我是大哥哥
我是消费者我是大哥哥
本文发布于:2023-12-27 08:1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6360841280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道德与法治》(11我与社会)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道德与法治》(11我与社会)优质课教学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