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社会》教学设计[8]

更新时间:2023-12-27 08:11:11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7日发(作者:正方形的体积公式)

《我与社会》教学设计[8]

《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能力目标:明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本领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树立参与社会生活、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教学难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感受社会生活的多彩

运用你的经验:

教材P2,中学生李铭在一天中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中相遇并且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李铭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

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学生发言后归纳小结: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有很多种途径接触和了解社会。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走出家门和校门,我们能够更多的了解真实的社会,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每个人与社会的联结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有的可以真实触摸、体验到,有的却是隐性的、很难察觉的。细心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你能体验到更多、更有意思的关系。

【教学设计点拨】学生有参与社会生活的真实经历,因此有得说。学生表述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教学环节2:明确社会关系的多重性

课堂活动:

请尝试梳理自己一天的生活,想一想,在这天中,我们使用了哪些物品?这些物品与社会上的哪些职业或行业发生了联系?

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不难感受到,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生活的每分每秒都是与他人密不可分的。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积累着各方面的社会生活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又是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个人成为了社会这张大网中的一个又一个结点。

【教学设计点拨】这一教学环节实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环节3:探索社会身份的多变

探究与分享:

提到不同的社会关系和不同的社会角色与身份,有的同学会有疑问:人为什么还有不同的身份呢?如何理解人的不同身份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参与教材P5的“探究与分享”。想一想,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交流后归纳小结: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是老师的学生;我是同学的朋友……社

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每一种关系中的“我”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

一、感受社会生活

1、绚丽多彩

2、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是节点、社会是大网

2、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责任

《我与社会》教学设计[8]

本文发布于:2023-12-27 08:11: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6358711280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与社会》教学设计[8].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与社会》教学设计[8].pdf

标签:社会   生活   教学   参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