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社会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27 08:07:30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7日发(作者:姓赵的历史名人)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5课第1站《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并掌握融入社会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并逐步促使学生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你与比尔盖茨、马云或者奥巴马是朋友吗似乎不太可能。或者任意点一个人,如果你想联系上他,应该怎么办你可以这样做:找一个最有可能和他有联系的亲友,把问候转达给他,然后他也照样去找下一位亲友。那么,一共需要多少个这样的亲友中转,才能找到对方呢

(学生发言略。)

让学生简单了解“六度空间”理论,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教师提出本课的学习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让同学们看教材第54页的社会关系网状图,问学生:这个关系网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就是由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有一个词叫“自给自足”,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在现代社会,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吗

(2)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和社会相关

(3)说说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会各行业有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就这些话题进行讨论,体会日常生活与社会的联系。

多媒体展示一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人总是要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互帮互助,才能共同生活。

展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使学生懂得:

2、每个人在追求自身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师:社会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每个人也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见: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那么我们来设想: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会怎样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先不得出结论,开展两个活动。

活动一:配着教材第56页的插图,给学生讲心理学中的“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表明,应当积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才能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封闭的环境则会限制人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活动二:情景探究《狼孩劳拉的故事》思考两个问题。

(1)劳拉刚刚重新回到人类社会后,她的一切都和我们一样吗她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吗

(2)如果不经过训练和学习,她能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吗

总结: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3、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三)知识点回顾

个人和社会关系:

1.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就是由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2.每个人在追求自身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3.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四)课堂练习

1、我们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是( )

A、越来越分离B、与任何人都无关

C、越来越紧密D、彼此不能分开

2、如果说社会是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

A、网上的一个结点B、漏网之鱼

C、互不相干的个体D、一条线

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谚语体现了( )

A、每个人都有三个好朋友

B、人总是不能脱离他的人际环境

C、只要你是好人就会有朋友帮你

D、人是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的

4、“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要实现生命的价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只讲奉献,而不能索取

②人的一生若只是索取,人生就没有意义

③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不但享受现实生活中的给予,而且会积极地为他人、为社会去奉献

④只要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生命就有价值,人生就有意义。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七、课后作业

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与社会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12-27 08:0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6356501280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与社会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与社会教案.pdf

上一篇:思乡诗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社会   学生   发展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