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络表情包文化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3-12-27 04:59:4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7日发(作者:作揖的意思)

国内网络表情包文化研究综述

国内网络表情包文化研究综述

作者:马汇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10期

摘 要:表情包作为网络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几年愈加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梳理了近十年来国内网络表情符号领域的研究现状,发现除了从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角度的研究之外,学者对其研究多集中在新闻传播学领域、青少年亚文化以及典型的表情包案例研究三个方面。本文通过综述,对目前网络表情包文化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看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网络表情包 网络文化

互联网诞生至今,产生了许多新鲜的社会产物,网络表情包便是其中之一。表情包源于网络表情符号,自从1982年美国法尔曼教授在网络上创造出第一个微笑表情符号开始,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在虚拟空间里运用独特的符号传递表情、表达观点。国内对网络表情包的研究同样也始于对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梁燕碧介绍了日本网络表情符号的“颜文字”并阐释了背后的文化内涵,之后的几年大家对网络表情的研究呈零星状,数量较少,直到2015年以后才骤然增多,这也和表情包在诸多著名的网络事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有关。笔者在中国知网搜索“网络表情”一词,直到2018年7月,题名中有“网络表情”一词的文献共有128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11篇,报纸文献6篇,期刊文献107篇,会议文献4篇。在学科分布上,新闻与传媒类70篇,位列第一;其次是语言学类24篇;第三位的是美术设计类18篇,社会学类有10篇,其余则有少量论文是从计算机技术、心理学等角度对网络表情包进行研究。而明确以“表情包”一词为题名的文献2015年仅有2篇,2016年有79篇,2017年则达到了150篇,增长速度可见一斑。除去艺术设计类和计算机技术类的研究文献,笔者发现对网络表情包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化传播角度的表情包研究、青少年亚文化,以及一些典型的网络表情包案例研究三个领域。

一、从文化传播角度对网络表情包进行的研究

网络表情包本身具有鲜明的传播属性,因此在表情包的研究文献中很大部分都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的,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情包传播动因研究

对于网络表情包的兴起和流行,学者们基本认为是在互联网媒介的飞速增长以及智能手机普及的大背景下,人们在网络生活中的文化实践中不断尝试和累积形成的。传播动因主要是由于其具有非语言的特性,通过生动鲜活、动态演绎的表情包造成了“拟在场”的效果,弥补了人们在网络交往中身体无法“出场”的缺失。李宝华、邓年生认为表情包符号将谈话人的情感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营造出谈话双方都在场的虚拟情景,图文结合甚至动态层次的表情包有利于提高情绪表达的精准度。伍静认为,表情包的内容往往以时下热点话题为制作素材,借势于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的特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诸多网民的议题,从而提高互动的共鸣感和参与感,这也为表情包的蔓延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表情包传播功能研究

在表情包的传播功能上,第一个突出的便是对信息的传递。由于表情包蕴含了很多的“梗”文化,因此在互动双方都了解其背后共同议题的基础上,彼此可以通过直观的表情包达到对信息传递的“秒懂”,从而实现通过较少的符号传递更多信息和内涵的功能。第二个传播功能是视觉化的情绪表达。表情包往往由头像和某个主体的动作行为构成,例如姚明的“苦笑”头像等,这类形象化的符号可以直接地表达使用者的情绪和态度,同时还暗含着视觉化的修辞功能,

具有象征和暗喻的作用。第三个功能是娱乐消费。表情包的“搞笑”和趣味性,使大众在使用它进行交流的同时得到了愉悦放松的体验,使之成为一种虚拟社交中休闲娱乐性质的文化消费行为。第四个功能是身份认同。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不同类别群体的人在网上使用的表情包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青少年和中老年、男性和女性以及不同的职业和兴趣爱好的人群等。表情包强化了不同群体人们的认同感和身份建构。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表情包还具有解构权威、抵抗主流文化的功能。

(三)表情包传播特征研究

表情包的传播特征,首先便是其突出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互联网的赋权功能使所有网民都可以参与到表情包的编辑、制作、发布和传播的过程中。极低的参与门槛和生产成本也形成了其传播速度迅猛的第二个特征。

刘胜枝、潘宇认为表情包在精神上呈现出狂欢化、戏谑化的特征,在选题上呈现出热点化、新奇化的特征;在形式上呈现出动态化、图文化的特征;在生产上呈现出细分化、自制化的特征;在市场方面表现出产业化、平台化的特征。

(四)表情包传播价值与趋势研究

在表情包的传播价值方面,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其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代表着网民的审美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但是表情包过度娱乐化和戏谑化,引发人们盲目跟风追逐,在“眼球经济”和“流量经济”的催生下,会产生有悖于伦理道德的传播行为,将会使网络的公共讨论偏离正轨,朝着庸俗化、媚俗化方向发展。

同时,表情包的不断蔓延将会构筑起网络草根阶层的话语壁垒,形成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鸿沟,造成对官方权威以及主流媒体传播的价值观和信息流的冲击和稀释,由此将会产生一部分网络暴力、恶俗表达现象的出现。

二、作为青少年亚文化的网络表情包研究

由于青少年群体对互联网新生事物接受度较高且速度很快,因此网络表情包也最先在该群体中流行起来,由此产生的亚文化现象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早在2009年,滕雪梅、华乐功认为网络表情符号对青少年具有情感表达的补充作用,并且在对网络表情符号解读和诠释方面,由于使用主体的不同也会有显著的差异。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认为网络表情符号因为缺乏表达思想的功能,因此“在青少年的互联网交流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但是随着表情包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表情包产生了“进化”现象。目前青少年中间流行着各种表情包“斗图”热潮,以及在网络事件中表情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现象表明各类鲜活的表情包已经具备了表达思想和理论的能力,而且在互联网交流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表情包作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是诸多研究的焦点议题。白亚峰认为网络表情是一种以青年为主体进行制作和使用的特殊的表达形式,“以共同的‘语言记忆性社群’为基础形成了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网络表情以一种特殊的编码体系,成为青年虚拟交往的亚文化符号表征,形成与成人社会的区隔”。因为表情包具有“挪用”“解构”“戏仿”和“恶搞”的特点,许多人认为这是青少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消解和抵抗,“他们在虚拟空间中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获得新的身份定位,享受着在虚拟话语权中占领主导权的快感”。黄钟军、潘璐璐对青少年热衷借用中老年表情包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认为这种明显带有嘲讽和排斥的行为是在炫耀青少年的自身优越感,通过与中老年表情包的对立区隔完成了青少年的群体认同,获得了归属感和满足感。

正因为表情包“恶搞”“审丑”和“反叛”等特点,引发了学者对这一亚文化价值评价的争议。其中,蒋建国、李颖认为网络涂鸦表情包是网络社交中的一场审丑狂欢,表情包的制作过程是青年网民对权威和传统的文化符号进行肢解和重构的过程。“它表现了青年网民在社交媒体时代的美学评判标准,也颠覆了原有的审美范式,最终以丑陋抵抗优雅,意图解构与取代原有的美学标准。”他们认为网络表情包的过度娱乐性使这一网络社交元素成了麻痹大众神经的“大麻”。由于对网络表情包的深度依赖和“使用成瘾”,青年网民会逐渐去主体化,丧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迷失自我而发生人的“异化”,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

龚建星则持不同意见,认为蒋文中对表情包丑陋粗鄙的定位有失偏颇,不能简单地将表情包定义为“不健康”的“次等”文化,也不必过分忧虑其中“污”表情的存在。他认为表情包的制作和使用,具有“自洁的唤醒功能和摆脱纠缠的响应机制;而表情包客观上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同样会帮助网民淘汰一批不健康的表情包”。对于龚建星的批驳,蒋、李也做出了回应,认为其在网络表情包的评判上存在认知偏差。因为蒋在自己所做的调查中发现,所谓“表情包自发良性的自洁体系尚未出现,而且网民使用表情包行为呈现非理性、私人话语公共化的趋势”。我们仍应该对网络表情包的不良泛滥现象进行审视和批评,以构建健康良好的网络社交文化。

三、网络表情包典型案例研究

从表情包的研究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学者对表情包的关注骤增是由多次著名的网络表情包事件而引发的,因此表情包的典型案例就成了很多人的研究对象。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帝吧出征FB”的网络事件。该事件发生在2016 年年初,而2017 年便有四篇新闻学硕士学位论文以该事件为主题进行研究论证。王鑫蕾采用个案研究、深度访谈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该事件中的表情包进行编码和解码,认为该事件从最初具有的浓厚政治色彩到后来演变成一场娱乐化的情感狂欢,是由于表情包的娱乐性冲淡了严肃的政治议题。邝野探讨了表情包作为独特的视觉符号在该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内在情感机制。李晴从网络集群行为角度对表情包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其存在一定的符号选择规律,并对网络集群行为的议题产生了变迁和消解的影响。此外还有以里约奥运会期间走红的“傅园慧表情包”、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表情包的传播和国际通用的EMOJI 表情为个案的研究,因为这些文献在分析的内容和路径上基本与前文所列的传播学对表情包的研究大同小异,在此不再赘述。

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由于网络表情包兴起的时间不长,因此国内在此领域内积累的研究数量并不太多,目前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所运用的理论框架不够新颖,且大部分集中在新闻传播领域。运用较多的有狂欢理论、亚文化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符号互动论和模因理论。其实表情包是融合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后现代社会虚拟社区交往形态的产物,除了引起传播领域的关注以外,还应从跨学科的角度结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设计美学和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多方面的交叉研究,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成果;二是缺乏国内外表情包的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表情包作为一种非语言形式的交流工具,其实在很多时候是打破了地域界限甚至可以产生跨国“对话”的,其全球化的“通用”特征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也已经有了一些现实案例,针对这些跨文化交流的表情包案例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三是对表情包的评价在研究的结论上往往以批判为主,关注的焦点多在粗俗、恶搞的表情包题材上。其实网络社区里早已经有了很多“正能量”的表情包,而且许多官方媒体还会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作出颇具趣味性的表情包套装,大众网民也非常乐于使用和传播,这些积极的现象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未免有些遗憾。

无论对表情包的评价如何,我们都能感受到它作为互联网社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我们的交流方式,成为

我们虚拟聊天的“标配”。无论是私人对话还是公共讨论,表情包都在影响着我们的观点表达,它从一种社会现象慢慢转变为社会事实,甚至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需要我们从广度和深度上持续地关注并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研究。

国内网络表情包文化研究综述

本文发布于:2023-12-27 04:59: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6243891278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国内网络表情包文化研究综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国内网络表情包文化研究综述.pdf

标签:表情   网络   研究   文化   传播   认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