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上海数学学习报一年级下册第11期

更新时间:2023-12-26 17:48:3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粉笔作文)

上海数学学习报一年级下册第11期

上海数学学习报一年级下册第11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有学生45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校生活,学生的习惯和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们学会了与人合作,有了余人合作的意识,听课习惯也有了很大提高,针对本册教材的特点还有学生自身的特点,对本学期的教学做如下计划: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含下面一些内容:

一、位置。

二、20以内的加法。

三、观察物体。

四、重新认识图形。

五、以内的数。

六、打听规律。

七、认识人民币。

八、以内的乘法和加法

九、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做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重新认识了常用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精心安排了关于边线与比拼组与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多样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方式活动,使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打听规律”和“统计数据”就是两部分代莱教学内容。“打听规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直观排序规律,初步培育学生积极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辨认出、观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数据就是正式宣布教学统计数据初步科学知识的已经开始,使学生自学搜集和整理数据的直观方法,重新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数据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以内的数,会读写以内的数,掌握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以内数的大小。会用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排序20以内的逊位加法,可以排序以内两位数提、减至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提、加法排序科学知识化解一些直观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叙述物体的相对边线;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认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可以积极探索取值图形或数的排序中的直观规律,初步构成辨认出和观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自学数学的快感,提升自学数学的兴趣,创建努力学习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自学提供更多多样的科学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特别注意以学生的尚无经验为基础,提供更多学生熟识的具体内容情境,以协助学生认知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

(3)特别注意挑选出富于儿童情趣的自学素材和活动内容,唤起学生的自学兴趣,赢得惬意的数学自学体验。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必须注重科学知识构成的过程就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的理念。《标准》指出,“必须使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化成数学模型并展开表述与应用领域的过程”,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必须包含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非常简单的科学知识,还应当包含这些科学知识的构成过程。使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就是怎样明确提出去的、一个数学结论就是怎样得出结论的,某一数学知识就是怎样应用领域的,等等,从而增进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认知;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著积极探索和独立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并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回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加深努力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措施

1、态度习惯。

找个别学生谈心,使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部分家长联系(包括优生与后进生),主要从更上一层楼的角度,与家长进行沟通。

2、科学知识能力

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必要的辅导,(为不增加学生负担,辅导的同时适当减少书面作业)发动优生进行互帮互助,采取先学生自愿结对,后教师统筹安排的方法,给每一位后进生找到自己的帮助人,为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ww步想法如下:

(1)为确保存有协作时间,对有关学生实行适度免征书面作业的优惠政策,并使后进生存有被帮忙的时间。

(2)对优生进行鼓励,如果自己所结对子有进步,学期结束开学评比“互帮互助积极分子”给予奖励。

3、检查习惯的培育。

教师利用上课时间,进行一步一步的指导,从培养学生检查意识开始,不仅知道检查的重要性,更能把检查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对学生的作业力争面批。

五、全册课时精心安排:约67课时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的加法――12课时

三、观察物体――2课时

四、重新认识图形――3课时

五、以内的数――9课时

六、打听规律――5课时

七、认识人民币――4课时

八、以内的加减法(一)――16课时

九、统计――4课时

十、数学课堂教学活动――2课时

总复习――6课时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年级(5)、(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习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习,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观察图形,以内数的认识,有趣的图形,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就是:以内数的重新认识,20以内的逊位加法和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20以内的逊位加法和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积极探索两位数提、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提、减至一位数口算是方法的过程,并能够比较熟练地展开口算。

2、观察图形

经历观测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相同方向观测物体看见的形状可能将就是相同的。

3、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引导、协助下,联系教给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存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予观测、辨认出并化解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介绍可以用数和形叙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化解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内容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课堂教学中,减少一些有助于孩子认知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容易、甚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强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度教给家长一些恰当的指导孩子自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明确提出具体内容的建议,培育学生较好的自学习惯。聆听习惯、交流习惯。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一、隆戈减至(一)――9课时

二、观察物体――2课时

三、生活中的数――7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4课时

整理与备考――3课时

五、加与减(二)――8课时

数学有趣――2课时

六、加与减(三)――11课时

总备考――5课时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掌握地不错,但是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本学期,我会准备好每一节课,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上都有大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以内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方向与位置、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人民币的认识、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二、统计数据、厘米、米的重新认识,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以内数,会读写以内数。掌握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可以排序以内两位数提,减至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提、加法排序科学知识化解一些直观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可以拼字整时、几时半,可以写下时间,晓得珍视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够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表述,并初步学会用具体内容的数据描写现实世界中的直观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协助下,初步学会挑选有价值的信息展开直观的概括和投影。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辨认出并明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促进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存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引导和协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存有努力学习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辨认出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废止。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培养深入细致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以内数的重新认识,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多一些有助于孩子认知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容易、甚广

3、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4、在教学中尽量彰显学生自学数学的科学知识构成过程,使学生经历从生活中辨认出并明确提出数学问题、化解数学问题的过程。

5、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6、数与排序的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彰显算法多样化。

7、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著重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领域意识和用数学求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9、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0、特别注意彰显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学科学知识提供更多多样的资源。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使学生开心的自觉的资金投入自学中回去。

1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2、以内数的重新认识

3―4、认识钟表

5―6、方位与图形

7―9、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10―11、人民币的重新认识

12―14、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15、厘米、米的重新认识

16、统计

17―19、期末备考

上海数学学习报一年级下册第11期

本文发布于:2023-12-26 17:48: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5841162523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上海数学学习报一年级下册第11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上海数学学习报一年级下册第11期.pdf

标签:学生   数学   学习   过程   活动   教学   问题   自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