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26 15:59:51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女朋友生日送什么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祷

人迹罕告(dǎo)

莅临(lì)

确凿(zuó至(hǎn)

....B.静谧(mì)

匿笑(nì)

应和(hé)

人声鼎沸(dīng)

....C.渊博ng)

截(bó)

奥秘(mì)

酝酿(nià然不同(qué)

....D.干涩u)

憔o)

翻来覆(sè)

拼凑(cò悴(qiá去(f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朗润

祷告

混为一谈

美不胜收

B.瘫痪

绝别

疲倦不堪

花团锦族

C.点缀

烘托

博学笃志

翻来复去

D.阴蔽

岐斜

恍然大悟

人声顶沸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翠屏山赏景。

....B.今晚文艺汇演,芳芳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我差点没认出来。

....C.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部分人不是很满意。

....D.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C.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D.七年级一班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级。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世说新语》是由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中的文章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做任何夸饰,语言简练,意味隽永。鲁迅曾称之为 1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C.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后改名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D.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著作有《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等50多部诗集。泰戈尔以诗集《吉檀迦利》获1931年诺贝尔文学奖。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①⑦⑤②④③⑥

C.③①⑦⑤④②⑥

二、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一位学生参加某市“雏鹰金奖争章”夏令营活动时对150位学生的调查,请根据右面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回答问题。

B.①⑦②⑤④③⑥

D.③①⑦④⑤⑥②

(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怎样的问题?

(2)请你就家庭教育给家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三、填空题

2

8.“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哪个人物)___________,这个人物出自(哪部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9.阅读文字后答题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本段内容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书名)中的_________________(人物)。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0.选段通过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12.请从修辞手法赏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五、句子默写

13.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曹操)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5)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4.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对比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期行,相委而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明日会③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④风而罢⑤虞人。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 ②虞人:又单称虞、山虞,古代官名。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田猎的官吏。③会:恰巧,正好。④犯:冒着。⑤罢:取消。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_____

(1)元方入门不顾..(3)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____________

(4)遂自驱车往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

4

(2)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

18.这两篇文章共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秦湄毳《芬芳的蜡梅花》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他们停住了嚷嚷,决。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我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我知道一个方法,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 5

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9.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我”自称患有咽炎,________________→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

(2)朗读下面这句话时,“彼此”一词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

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21.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

九、作文

22.题目:有_______真好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要求:①请将题目(2)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书写工 6

整,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确凿

)——záo;

(zuó.B.应和(hé)—— hè,人声鼎沸(dīng)—— dǐng;

..C.

截然不同(qué)——jié;

.故选D。

2.A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B项有误,C项有误,D项有误,应为“荫的意思。应为“诀别”“花团锦簇”;应为“翻来覆去”;蔽”“攲斜”“人声鼎沸”。故选A。

3.C

【详解】

A.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使用恰当;

B.花枝招展:意思是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使用恰当;

C.各得其所: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与“有一部分人不是很满”矛盾。使用不恰当;

D.人迹罕至:意思是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使用恰当。

7

故选C。

4.A

【详解】

B.残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C.成分残缺。句末加“的汇报”。

D.搭配不当。去掉“一个班级”。

故选A。

5.B

【详解】

B“由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表述错误,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故选B。

6.C

【详解】

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是文段的总领句,然后指出父亲对他的成长所起到的巨大影响,“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是总结性的句子。

7.

(1)现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些家长采用训斥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法教育孩子。

(2)家长应该采用积极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

【分析】

(1)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图表的标题是“学生眼里的简章教育方法”。采用引导教育法的占调查总数的73%,采用训斥教育方法的占调查总数的25%,采用睁一眼闭一眼教育方法的占调查总数的2%。显然教育方法中“训斥”和“睁一眼闭一眼”教育方法有问题,但是仍然有家长在采用这两种教育方法,所以存在的问题是:现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些家长采用训斥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法教育孩子。

(2)

本题考查拟写建议。针对图表中存在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合理的建议。从图表中可以得出现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些家长采用训斥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法教育孩子。也就是说针 8

对采用训斥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教育方法的家长,在孩子教育方法上提一条合理的建议。建议这些家长教育孩子时候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示例: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

8.孙悟空

《西游记》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及人物识记。

从“官封弼马”“名注齐天”可知,人物是孙悟空,由此推知出自《西游记》。

孙悟空初登凌霄殿见到玉皇大帝,不作揖、不朝礼,不讲礼貌。玉皇大帝封他一个“弼马温”的官职,后来他发现这官职太小,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轻视老孙!老孙在花果山,称王称祖,怎样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回到花果山说他被封作弼马温是活活的羞煞人、职位卑微,如此。最终自封为齐天大圣。

9.《朝花夕拾》

长妈妈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及人物识记。

从“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可知,人物是长妈妈(或阿长),由此推知出自《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的主要内容是: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朴实而又迷信、唠叨、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10.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11.(1)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2)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1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蟋蟀和油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蟋蟀和油蛉发出的悦耳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分析】

9

10.

本题考查思想感情的理解。

原文开宗明义,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本段“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是中心句,承上启下,表明了百草园的无限乐趣,表达了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眷恋。

11.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赏析。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词语的意思+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刻画)的内容。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一句中“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蜂肥胖的情态和在菜花上样子,而“停”体现不出来;因而不能改;

(2)“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句中“窜”体现了速度之快,能很好地突出“轻捷”的特点,而“飞”体现不出来;因而不能改。

12.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将油蛉和蟋蟀人格化,运用的是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从声音的角度写出了百草园的生机,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3.山岛竦峙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不知何处吹芦管

正是江南好风景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详解】

本题中“竦峙”“随君”“芦管”“雁”“罔”“殆”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14.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15.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14.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解答这类题目,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此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意思是: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围绕该意思,展开想象,描绘画面即可。

15.此题考查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抓住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语句“夜发清溪向三峡, 10

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两句的话的意思是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其中表现出诗人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点睛】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

16.

(1)回头看

(2)同“否”

(3)约定

(4)于是

17.(1)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要拉元方。(2)第二天,恰巧刮起大风,跟随的人都劝阻文侯不要去打猎了,文侯不听。

18.做人要有诚信。(意思相对即可)

【分析】

16.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1)“元方入门不顾”的句意是: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顾:回头看。

(2)“尊君在不”的句意是: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

(3)“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的句意是:魏文侯和掌管山泽的官员约定去打猎。期:约定。

(4)“遂自驱车往”的句意是:于是自己赶着车前去。遂:于是,就。

17.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惭(惭愧)、引(拉)”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会(恰逢,正赶上)、疾(大)、止(劝阻,制止)”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8.

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陈太丘与友期行》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乙】文叙写魏文侯与掌管山泽的官员约定去打猎,即使刮大风也赶着车前去赴约。由此可知,两篇文章共同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讲诚信。

【点睛】

11

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乙】魏文侯和掌管山泽的官员约定去打猎。第二天,正巧碰到刮大风,魏文侯身边的人劝他不要去,魏文侯不听,说:“不能因为刮大风的缘故而失掉信用,这样的事我不做。”于是自己赶着车前去,冒着风取消了和那个官吏的约定。

19.

学生们卖力地献计献策 “我”带领学生们放学后踏雪访梅

20.(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学生们比作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们如同蜡梅花一般美丽可爱,表达了“我”对学生们的喜爱之情。(2)“彼此”是指“我”和孩子们,重音强调“彼此”。老师与孩子们已经走进彼此的内心,突出了老师和学生们情感的加深。

21.(1)芬芳的蜡梅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芬芳的蜡梅花象征着学生们美丽的心灵;(3)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揭示文章情感主旨,体现“我”与孩子们温暖的师生情;(5)关联主要情节,体现主要内容。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9.本题考查考生概括情节的能力。首先找到相关段落,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第③④段,写告诉学生“我”患有咽炎,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第⑤⑥段,写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第⑦~⑩段,写“我”知道了学校附近有一片蜡梅树林,放学后带着学生们游览了一回。

20.(1)此题考查本题考查考生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判定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一句中的“是”然后分析其表达作用,最后分析思想感情。

表示暗喻。写出了学生们如同蜡梅花一般美丽可爱的样子,再结合“我”的喜爱之情分析即可。(2)此题考查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朗读技巧的能力。可以把问题具体化,“彼此”指的是哪两方面?(我与孩子们)“落进彼此心里”表现了什么?(“我”与孩子们温暖的师生情)。

21.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标题作用的能力。文章标题的作用一般有:概括主要事件,提出中心,交代事情的时间、人物、写作对象,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交代文章的线索,设置 12

悬念,交代写作顺序,交代文章主题、情感等。学生们为了给“我”治咽炎,到处寻找蜡梅花,这是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同时蜡梅花也贯穿全文,象征了孩子们美好的心灵;通过寻找蜡梅花,也表现了温暖的师生情。最后加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2.例文:

有家真好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那里有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家是我的安乐巢,家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学习、生活的园地,当我伤心时,这里成了我宣泄的海洋,当我快乐时,这里又成了我美丽的天堂。

每天清晨,一缕灯光照亮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爸爸,他俯下身子轻轻唤到:“起床了。”当我朦朦胧胧睁开睡眼时,看到爸爸那爬满皱纹的脸,和充满疲惫与关切的双眼时,我不禁想到:爸爸是家中的顶梁柱,日日夜夜为家操劳着,无情的岁月,在爸爸的头上增添了几根银发。当我每次遇到困难时,爸爸总是微笑着,拍拍我的肩,鼓励着我,从他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点自信,于是我努力地去克服困难,最终战胜困难,而爸爸的脸上总是那么平淡,却盛满了对女儿深沉的爱。

当我每天起床后,看到桌子上已经放着早已准备好的早饭,我在一边吃饭,妈妈就站在“路上车辆多,一边看着我,当我把饭吃完时,妈妈的脸上也会洋溢出欣慰的笑容,然后说:自行车骑慢点。”从她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几分担忧和对女儿无私的爱。

最可爱、有趣的就是弟弟。瞧,他又在搞笑了,他要看我的书,我随便扔给他一本,可他偏偏不看这本,一连几本,他都不看,我生气了,他却给我做了个“鬼脸”,弄得我又想哭,又想笑。家中有时气氛闷,只要这个“小顽皮”一出现,家中的气氛立刻就会活跃起来。

生活在这样幸福的家庭中,既使风再大又能怎么样,既使外面的世界变成冰块又如何,因为家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拥有这美好的家,我们可以抵挡风浪,我们可以消融冰雪。啊!有家真好。

【详解】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根据给出的材料补全题目,材料中为我们举了“家”“朋友”“活动”“书”“梦”等例子,这些例子给我们补全题目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不管这个东西是抽象的概念,还是某个具体的人或物,它都必须体现出生活的多姿多彩,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幸福。所以此题的选材难度不大,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和人都能让我们产生“真好”或“幸福”的感觉,比如“亲人”“朋友”“老师”“真情”“善良”“诚实”“知识”“诗歌”“理解”等等。

13

第二,思路。此题选材不难,关键是要写出“真好”,“好”在哪里,怎么样写出“真好”的感觉。所以,我们描写的事物首先是符合“好”的标准,它必然能帮助我们,温暖我们,给予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其次要从生活中撷取闪光点,亲情、友情、师生情,社会实践活动,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凡是生活中让我们感觉到“真好”的经历,都是可选的素材,重

点是要突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里最好用细腻的语言重点表现,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结构。从体裁来看,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仔细回顾生活,筛取对自己触动最大的素材落笔;然后要以情动人,倾诉真情实感。“真好”是心灵的体验,在叙述事件时,还要加入议论和抒情,让平凡的事件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最后要充分描写,呈现精彩镜头。在记叙事件时,运用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方法,再加上适当的修辞,通过鲜活的文字,再现事件发生时的场景,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1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12-26 15:59: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5775911273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pdf

标签:学生   考查   孩子   表达   教育   意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