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充备)
.部分会议特邀专家简介
特邀报告人汇集了中外认知神经科学领域(Perception,Language and the Brain,Attention & Memory,Social Behavior &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Cognitive
Impairment,和Neural Imaging & Modeling)的国内外知名学者35人,其中包括诺贝尔奖生理学奖(医学奖)获得者David H. Hubel教授和10多位中外院士。现简单介绍部分与会专家如下: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David H. Hubel, M.D.
David Hubel(1926-),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由于对脑部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研究的重大贡献,与Wiel和Sperry分享198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简历:
z 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z 194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基尔大学(McGill College)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
z 1951年,获得该校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z 1958年,Hubel进入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始视觉皮层研究。
z 1959年,哈佛医学院教授。
z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利用微电极技术进行动物脑的单细胞记录,从事视觉研究。
z 1981年,因发现了中枢视觉通路中细胞的感受野特性,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z 1995年,Hubel DH出版《Eye, Brain and Vision》,Scientific American
Library.
z 2005年,Hubel DH & Wiel TN. 《Brain and Visual Perception——The Story
of a 25-Year Collabor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知觉(Perception)
(1)George Sperling
z 1974年 实验心理学会成员
z 1985年 国家科学院院士
z 1992年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z 因为他为心理学界做出的突出贡献,曾获得多项荣誉,
包括:美国心理学会最高科学成就奖(1988),实验心理学会的Howard Crosby Warren 奖章(1996),美国光学学会的Edgar D. Tillyer 奖(2002),国际神经网络学会的Helmholtz奖(2004)。
主要工作经历:
1992-至 今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杰出教授
1970-1992 纽约大学教授
1959-1970 贝尔实验室技术研究员
1957-1959 哈佛大学心理学研究助理
社会任职:
美国科学发展协会主席
国际神经网络学会奠基人之一
美国计算心理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美国数学心理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美国空军科学建议委员会委员.
美国东部心理学会董事委员会委员
美国光学学会会员
美国心理学会会员
美国视觉科学学会会员
(2)Charles D Gilbert
Charles D Gilbert是洛克菲洛大学教授,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带头人,国家科学院院士(lected 2006)。
(3)Thomas D. Albright
z 1991-1993年 McKnight基金会神经科学发展奖获得者
z 1989-1991年 斯隆基金会研究伙伴
z 1997年 Howard Hughes医药协会研究员
z 1995年 获得国家科学院创新研究奖
z 2003年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教育经历:
马里兰大学,心理学学士
普林斯顿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博士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
(B)Attention & Memory
(1)Robert Desimone
z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z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z 是众多奖项的获得者,包括:国家科学院的Troland奖,Minerva基金会的金脑奖等
教育经历:
学士,明州马卡拉斯特学院
博士,普林斯顿大学
社会任职:
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世界上最大的精神卫生研究中心)所长
z 脑和神经科学教授
McGovern协会主席
(2)Steven A. Hillyard
z 1990-2000年 国家心理健康协会颁布的MERIT奖
z 1999年 心理生理研究会颁发的心理生理学卓越贡献奖
z 获得4次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科学系杰出教师奖
z 多个基金项目的首席研究员[NIMH 2 R01 MH 2559(1974-2005);MERIT Award (1990-2000);Sloan
Foundation, B1980-35(1980-1982);NIMH 5R01
MH36840-16(1999-2002)等]
教育经历:
1964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理工学院 生物学学士
1968年 耶鲁大学 心理学博士
社会职务:
1980-至今 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科学系神经科学教授
1985 美国科学进展协会会员
德国EEG协会的名誉会员;认知神经科学协会会员;神经科学协会会员;心理生理学研究协会会员
1976-1980,1986-1990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咨询和评论小组成员
1978-1983,1985-1992 注意和行为研究国际协会咨询顾问
1983, 1993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分会顾问
1977-2003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编委
1988-至今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编委
1985-1988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编委
1974-1979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编委
1990- 至今《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编委
1992-至今《Human Brain Mapping》编委
1995-至今《Audiology and Neuro-otology》编委
2003-至今《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编委
(3)郭爱克
z
z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 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复眼光感受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视觉运动感知的神经计算原理》(第一获奖者)
z
z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脑发育和可塑性的基础研究》(2000-2005)首席科学家。
近5年在果蝇的学习/记忆/注意等方面发表的主要SCI论文20余篇;新近,作为通讯作者,在Science 发表了有关果蝇抉择的科学论文(Tang & Guo,16 November
2001,vol 294:1543-1547)。
主要工作经历:
1960-1965年 就读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
1979年 获得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
1982.11—1984.6作为访问学者在西德马普生物控制论所工作。
1979-1986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助理研究员
1986-1988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员
1988-至今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
1988-至今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学习和记忆实验室带头人
1999-至今 中国科学院上海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学习和记忆实验室带头人
社会任职:
1999-2001年 国际脑研究组织亚洲地区分会委员
2001年-《Journal of Integrative Neuroscience》杂志编辑部成员
2003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代所长
(C)Language and the Brain
(1)William Marslen-Wilson
z 英国研究院成员
z Academia Europaea成员
z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任教
z 2002年 剑桥大学语言与认知名誉教授
教育经历:
牛津大学获哲学和心理学学士学位
麻省理工学院心理系实验语言心理学博士
主要工作经历:
1967~1968年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系 助理研究员
1973~1978年 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系认知信息委员会 助理教授
1982~1984年 剑桥大学实验心理系 讲师
1987~1990年 医学研究委员会应用心理学 高级委员(特约)
1990~1997年 伦敦大学伯克贝学院心理学 教授
1997年至今 医学研究委员会脑与认知科学 主席
2000年至今 Wolfson大学任教
(2)Lorraine K Tyler
z CSLB带头人
z 医学研究理事会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员
z 任教于克莱尔大学
z 英国研究会特别成员
z 《语言与认知加工》管理主编
(D)Social Behavior &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Ralph Adolphs
z
z
杜克大学Joanne S. Diamond 奖
Alfred P. Sloan研究奖学金 EJLB基金会研究奖(共7人获奖)
z
z
z
教育经历:
意识研究科研补助金
神经科学Klingenstein奖
2002年 James S. McDonnell基金会“21世纪科学”奖1986年 斯坦福大学 化学学士学位
1986年 斯坦福大学 生物理学硕士学位
1984~1986年 于斯坦福大学做生物化学研究
1992年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神经生物学博士
1993~1997年 爱荷华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 行为神经学博士后研究
主要工作经历:
1997年 任教于爱荷华大学
2000年 爱荷华大学神经外科 助理教授
2003年 爱荷华大学 神经学副教授 神经外科副教授
2004年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神经外科与心理学教授
(2)Jimmy Haxby
z Phi Beta Kappa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会员
z Fulbright-DAAD奖学金
z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奖
z 人类大脑图谱组织成员
z 神经科学学会会员
主要工作经历:
1975-1976 Minneapolis V.A. Medical Center临床心理学书记(clerkship)
1976-1978 Minneapolis V.A. Medical Center临床实习医师(A.P.A推荐)
1976-1978 明尼苏达大学讲师
1978-1982 Minneapolis V.A. Medical Center行为神经学和神经心理学部门的z 德国马普学会外聘科学家会员
z 认知神经科学学会会员
健康科学专家
1982 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分校的访问助理教授
1982-1989 马里兰马尔的摩国家健康研究所老年研究所神经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1989-1993 马里兰马尔的摩国家健康研究所老年研究所神经科学实验室心理学研究专家,主要负责神经心理学方面
1993-2002 马里兰马尔的摩国家健康研究所心理健康研究所脑与认知实验室脑功能成像部主任
现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系教授
社会任职:
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团体培训委员会委员
In Vivo NMR Center 筹划指导委员会成员
Protocol subcommittee成员
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人事发展会成员
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老年精神病治疗分院Tenure-Track遴选委员会委员(Tenure-Track Search Committee, Geriatric Psychiatry Branch, NIMH)
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儿童精神病治疗分院Tenure-Track遴选委员会委员(Tenure-Track arch committee, Child Psychiatry Branch, NIMH)
美国国家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Tenure-Track 遴选委员会委员(Tenure-Track arch committee, NIAAA )
DRD/CC/NIH Tenure-Track遴选委员会主席。( Chair, Tenure-Track arch
committee DRD/CC/NIH)
(E)Cognitive Impairment
(1)Maurizio Corbetta
z 2000年 国立神经疾病和创伤协会研究计划基金奖
z 1999年 国家眼科协会研究计划基金奖
z McDonnell基金奖
z 1996年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员院及国家眼科协会临床指导发展奖
z 1994年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欧文·利维奖
z 1988年 Fidia基金会奖学金
教育及工作经历:
于意大利Pavia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86~1990年 在意大利维罗纳大学进行并完成神经学的住院医生培训
1992~1996年 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行并完成神经学的住院医生培训
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
任华盛顿大学神经学、放射学、解剖学、神经生物学副教授
社会任职:
神经学研究会成员、神经系统科学学会成员、认知神经科学学会成员、人类脑成像学会成员。以及多个机构的评论员,例如,国家神经紊乱及创伤协会会员、国家科学基金会会员、人类前沿科学组织成员、德国和意大利教育研究部。
(2)Ken Pugh
教育经历:
1990年 俄亥俄州州立大学 获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
1987年 俄亥俄州州立大学 获实验心理学硕士学位
1982年 纽约科技学院 获心理学学士学位并享有最
主要工作经历:
1994年至今 耶鲁大学医学院小儿科研究员
1990年至今 Haskins实验室研究员
1989年至今 《心理学评论》、《实验心理学》、《人类感知及行为》、《记忆和语言》、《感知和神经物理学》审稿人
1992~1994年 Dartmouth大学客座教授
高荣誉
1991~1993年 Connecticut大学客座教授
1989~1992年 Holy Cross大学客座教授
1988~1989年 Denison大学讲师
(F)Neural Imaging &Modeling
(1)Peter T. Fox
z 脑成像研究中心主任
z 《人脑成像》主编
z 放射系、精神病学系、神经学系、生理学系教授
z 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TMS实验室主任
主要教育及工作经历
圣约翰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毕业于乔治敦大学医学院
于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完成实习
于华盛顿大学完成神经学住院医生实习期
于华盛顿大学放射科学实验室开始接受正规的脑成像培训
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学院教员并参与建立思维/脑协会
(2)胡小平
z 1994-今,IEEE医学成像处,副编辑
z 2005-今,医学磁共振,代理编辑
z 2004.5-今,中国海外磁共振成像学会,会长
z 2004.10-今,国际医学磁共振学术交流基金,副主席
z ISMRM, RSNA, AAPM摘要审稿人
z 2000-2004,中国科学院海外技术顾问
z 2000-2002,台湾大学MR研究中心顾问
教育经历: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大学,物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大学,医学物理学(MRI),获博士学位
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大学放射医学系,副研究员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放射医学系,助理教授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放射医学系,副教授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放射医学系,教授
2002.1至今 美国爱莫蕾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荣誉
2003年至今 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 高级会员.
2004年至今 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 特别会员
本文发布于:2023-12-26 13:46: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569601244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davidh.hubelm.d.精品文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davidh.hubelm.d.精品文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