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schoolbag)
《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
《劝学》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主要内容是对学习的思考和提倡,旨在唤起读者对学习的热情和意识。下面是针对《劝学》的文言知识点归纳。
1. “燃灯夜战”
燃灯夜战是指熬夜不睡觉而专心学习。“燃灯”和“夜战”都是形容词作定语,表示学习时勤奋刻苦,努力不息,不顾疲劳。在文言中,形容词作定语往往排在名词后面,一般不使用单独的形容词,而是使用复合词,如“见义勇为”、“勤劳肯学”。
2. “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是指成年人到了三十岁,不再会陷于困惑和彷徨之中,知道应该追求什么,该怎么做。这个词语出自《论语·述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文言中,数字和颜色等表示数量或质量的词语往往有着特殊的寓意,需要注意。
3. “藏之名山,行之将远”
“藏之名山,行之将远”意为躲藏在名山之间,再走得更远。“藏”和“行”都是动词,表示行动。这种语言表达方式非常形象生动,通常使用动词和名词搭配,形成复合词,如“临渊羡鱼”、“揠苗助长”。
4. “补天浴日”
“补天浴日”比喻勤奋好学,用心不倦。相传古时有个人叫“尧”,为了防止妻子耽误时间,将鸟笼悬在某处,让妻子必须在日出前营燕分飞,晚上才能回家。后来“尧”成为伟大的天子,“营燕分飞”这种读书学习的方式也成为著名的学习方法之一。
5. “阅读”
“阅读”意思是看书,阅览。这个词在韩愈的《劝学》中多次出现,在学习思想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文言中,“阅”和“读”都是动词,表示读书学习的动作。有时也使用“注”、“诵”等动词,有时将“阅”放在名词前面,表示专业、领域,如“医阅”、“经阅”。
6. “不徇耳目之欲”
“不徇耳目之欲”意思是不追求眼前的享受和虚荣,追求的是心灵深处的真善美。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给人一种抽象、高妙的感觉,是文言中比较常用的表达方法之一。在文言
中,有时还可以用“志不在穴”、“志不在纸上”等形容词和动词,表达追求真正自我和声音。
本文发布于:2023-12-26 12:31: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5650752440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