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学3-6年级课内古诗文文言文背诵篇目(含课下注释)

更新时间:2023-12-26 04:28:0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七月英文缩写)

部编版语文小学3-6年级课内古诗文文言文背诵篇目(含课下注释)

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课内古诗文文言文背诵篇目整理

三年级上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①〔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②〔生〕产生,生出。

③〔坐〕因为。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①〔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②〔擎〕举,向上托。

③〔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②〔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③〔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④〔篱落〕篱笆。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①〔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②〔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①《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正。

④〔空蒙〕迷茫的样子。

⑤〔亦〕也。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代越国的美女。

望洞庭[唐]刘禹锡

2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①〔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②〔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②〔庭〕庭院。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④〔皆〕全,都。

⑤〔光〕指司马光。

⑥〔迸〕涌出。

日积月累:

3

1.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2.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4. 人心齐,泰山移。

5.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6.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8. 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

9.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10.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

11.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三年级下

绝 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③〔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

——《荀子》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①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②〔芦芽〕芦苇的嫩芽。

③〔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①〔三衢〕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称“三衢”。

②〔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③〔却〕再,又。

④〔阴〕树荫。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①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5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①(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②〔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③〔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④〔新桃换旧符〕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①〔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6

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②〔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④〔茱萸〕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日积月累:

1.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

2.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3.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4.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苏轼

四年级上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7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

①〔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②〔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③〔可怜〕可爱。

④〔真珠〕这里指珍珠。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在今西庐山脚下

③[缘]因为。

雪梅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

①〔降〕服输。

②〔骚人〕诗人。

③〔阁〕同“搁”,放下。这里读ge

④〔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⑤[逊]不及,比不上。

8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①〔但使〕只要。

②〔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③〔教〕令,使。

④:〔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⑤〔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①〔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

②〔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③〔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④〔沙场]战场。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①〔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②〔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与刘邦的斗争中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再作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自杀身死。江东,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古人

9

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

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②〔尝〕曾经。

③〔竞走〕争着跑过去

④〔唯〕只有。

⑤〔信然]的确如此。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日积月累:

1.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

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3.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10

——王充

4.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5. 立了秋,把扇丢。

6. 二八月,乱穿衣。

7. 夏雨少,秋霜早。

8.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9. 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10.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1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3.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4.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5.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6.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四年级下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11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此题。

③〔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翁媪〕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12

日积月累:

1、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①〔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②〔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③〔平明〕天刚亮。

④〔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13

⑤〔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①〔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侵扰唐朝的契丹等贵族首领。

②〔骑〕骑兵。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①〔洗砚池〕传说会稽蕺山下有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王冕称他家有洗砚池,意思是自己也想王羲之那样勤奋。

②〔乾坤〕天地间。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注释:

①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

②〔恭〕谦逊有礼。

③〔通〕通晓,明白。

④〔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14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日积月累: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五年级上

15

蝉[唐]虞世南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①〔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②〔元〕同“原”,本来。

③〔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④〔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⑤〔乃翁〕你们的父亲。

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①〔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②〔邸〕旅店。

③〔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16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注释:

①〔已亥杂诗〕《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1839)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③〔恃〕依靠。

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shìyīn少年中国说(节选)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7

sǔnyùyùxíngzhǎo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①〔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②〔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③〔歇〕尽。

④〔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①〔枫桥〕在今江苏苏州。

②〔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有姑苏山而得名。

③〔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①〔长相思〕词牌名。

②〔榆关〕山海关。

③〔那畔〕那边,这里指关外。

④〔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8

故人谈读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注释:

①〔敏〕聪敏。

②〔好〕喜好。

③〔耻]以…为耻。

④〔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⑤〔知〕同“智”,智慧。

⑥〔识〕记住。

⑦〔厌]满足。

⑧〔诲〕教诲。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

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

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

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注释:

①〔谓〕说。

②〔漫浪〕随意。

19

③〔急〕要紧,重要。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

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

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注释:

①〔士人〕泛指知识阶层。

②〔恒〕恒心。

③〔下流〕下等,劣等。

观书有感[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日积月累:

1、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葛洪

20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4、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5、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6、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

7、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8、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用纯

五年级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耘田〕在田间除草。

②〔绩麻〕把麻搓成线。

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

21

⑥〔阴〕树荫。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①〔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④〔磬〕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①〔陂〕池岸。

②〔漪〕水中的波纹。

③〔腔〕曲调。

④〔信口〕随口。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2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②〔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③〔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②〔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成渭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北,位于渭水北岸。

③〔浥〕湿润,沾湿。

④〔阳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23

①〔将晓〕快要天亮。

②〔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很长。

③〔五千仞岳〕指华山。“五千仞”形容它很高。

④〔摩天〕碰到天。

⑤〔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⑥〔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

⑦〔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日积月累:

1、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5、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4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材料蚕桑又插田。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②〔惠〕同“慧”,智慧。

③〔诣〕拜访。

④〔乃〕就,于是。

⑤〔示〕给……看。

⑥〔夫子〕古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君平。

日积月累: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

25

六年级上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②〔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夜行黄沙道中〕词题。黄沙即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横斜的树枝。

④〔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

⑤〔社林]社庙丛林。社,社庙,土地庙。

⑥〔见〕同“现”。

26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七律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7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① [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 [簸]颠簸。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① [莺啼]即莺啼燕语。

②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③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④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⑤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①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② [苔]青苔。

③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④ [排闼]开门。闼.小门。

28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注释:

①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鼓,弹。

② 〔志〕心志,情志。

③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④ 〔善哉〕好啊。

⑤ 〔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⑥ 〔少选〕一会儿,不久

⑦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⑧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日积月累:

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3.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

4.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5.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29

6.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7.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8.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六年级下册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①〔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活做饭。

②〔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③〔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④〔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⑤〔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候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⑥〔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0

注释:

①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遥远。

②〔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行。

③〔擢〕伸出,抽出。

④〔素〕白皙的。

⑤〔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⑥〔机杼〕织机的梭子。

⑦〔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⑧〔零〕落下。

⑨〔盈盈〕形容清澈。

⑩〔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③〔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3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日积月累

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①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为后人所加。弈,下棋。

②〔弈秋〕“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③〔通国〕全国。

④〔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诲。

⑤〔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⑥〔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这里读zhuó。

⑦〔之〕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⑧〔弗若〕不如。

⑨〔为〕因为。

⑩〔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这里读yú。

⑪〔然〕这样。

32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

①本文选自《列子·汤问》,题目为后人所加。

②〔辩斗〕辩论,争论。

③〔以〕认为。

④〔日中〕正午。

⑤〔车盖〕古时车上的圆形篷盖,像雨伞一样。

⑥〔及〕到,到了。

⑦〔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⑧〔沧沧凉凉〕寒凉。

⑨〔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气很热。

⑩〔熟〕谁。

⑪〔为〕同“谓”,说。

⑫〔汝〕你。

日积月累: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33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①选自《诗经·小雅》。薇,薇菜,植物名。②〔昔〕从前,指出征时。

③〔往〕指当初去从军

④〔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⑤〔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⑥〔雨雪〕指下雪。“雨”,这里读yù。

⑦〔迟迟〕迟缓的样子。

⑧〔载〕又。

⑨〔莫〕没有人。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34

①〔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②〔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③〔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④〔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⑤〔锦官城〕成都的别称。成都曾经住过主持织锦的官员,所以叫“锦官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①〔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当时作者正在此地。

②〔蓟北〕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③〔青春〕指春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歌,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呈,恭敬地送上。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京城街道。

③〔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

④〔处〕时。

⑤〔绝胜〕远远胜出。

35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①〔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②〔京口〕今江苏镇江。

③〔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①〔不值〕没有遇到人。值,遇见。

②〔应〕大概,表示猜测。

③〔怜〕怜惜。

④〔屐齿〕之木屐底下突出的部分。屐,木鞋。

⑤〔印苍苔〕在青苔上留下印迹。

⑥〔小扣〕轻轻地敲。

⑦〔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36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①〔卜算子〕词牌名。

②〔送鲍浩然之浙东〕词题。之,往,去。

③〔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④〔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⑤〔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形容仪态美好。

⑥〔才始〕方才。

浣溪沙[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蕲水〕县名,即今湖北省浠水县。

③〔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④〔潇潇〕形容雨声。

⑤〔子规〕杜鹃鸟。

⑥〔无再少〕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⑦〔休〕不要。

⑧〔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借以表示时光流逝。

清平乐[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37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

①〔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②〔啭〕鸟婉转地鸣叫。

③〔因风〕借着风势。因,凭借。

38

部编版语文小学3-6年级课内古诗文文言文背诵篇目(含课下注释)

本文发布于:2023-12-26 04:28: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5360871268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语文小学3-6年级课内古诗文文言文背诵篇目(含课下注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语文小学3-6年级课内古诗文文言文背诵篇目(含课下注释).pdf

标签:长江   地区   形容   读书   江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