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荷花的诗句句子

更新时间:2023-12-25 13:53:3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个人总结简短)

赞美荷花的诗句句子

赞美荷花的诗句句子

赞美荷花的诗句句子

篇一:赞美荷花的诗句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在古典文学巨着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是过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

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

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

花..

荷花 宋杨巽斋

翠盖红幢耀日鲜;

西湖佳丽会群仙..

波平十里铺云锦;

风度清香趁画船..

荷花 宋王安石

亭亭风露拥川坻;

天放娇娆岂自知;

一舸超然他日事;

故应将尔当西施..

赞美荷花的诗句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荷花象征 纯洁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

这首诗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

写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你看: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阳光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阴投入水面;阴阳交错明暗斑驳..好像是泉水很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景色..泉水的细流汇成了小池;昨日还平静的水面上;今天就长出了尖尖的、还包卷着的嫩荷叶;并吸引着可爱的蜻蜓飞来嬉戏..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一切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诗;句句如画;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 王昌龄采莲曲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

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

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

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

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莲叶满湖;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贴水映日;显出与众不同的艳红..

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

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五月;西施泛舟出现了;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西施就被越王带邀而去了..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乌栖曲

张籍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吴姬自唱采莲曲;

君王昨夜舟中宿..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

也能遮却美人腰..

青阳渡 晋 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 梁 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曲 南朝 梁 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篇二:形容荷花的诗句

篇一:描写荷花的诗句

描写荷花的诗句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 王昌龄采莲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

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篇二:描写荷花的诗句

文章由郑州牛皮癣医院整理发布 江南曲 晋 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荷花 元 叶梅峤

未花叶自香;既花香更别..

雨过吹细风;独立池上月..

采莲曲明 常伦

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

傍人持并蒂;含笑打鸳鸯..

荷 明 徐渭

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

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

苏幕遮 宋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一剪梅 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溪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

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语句..篇三:有关荷花的诗句

有关莲花的诗词和作文

1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淤泥而不染;浊青莲而不妖

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4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许

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6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七绝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释:

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隔浦莲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乐府

隔浦爱红莲;

昨日看犹在..

夜来风吹落;

只得一回采..

花开虽有明年期;

复愁明年还暂时..

8采莲曲

作者:崔国辅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溆xù序;指水塘边..“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

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是活而有力..“玉溆花争发”;这句是说;玉光闪闪的水塘之滨;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

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着木兰舟..”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诗人很善于捕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陆龟蒙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注释: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 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

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 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

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采莲曲二首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 体裁:七绝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

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

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

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

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中了这里水源丰富;或许能把南方的荷花移植到这里..刚开始的时候;只种了一小片作为尝试;没想到;喜欢高温湿热的荷花在南疆这种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只要有充足的水分;也能生长得很好..老李欣喜万分;逐年扩大了荷花的种植面积;经过这么多年的辛苦;终于把荷花池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而这满池的荷花也给老李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老李还告诉我们;这几年;来这里看荷花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光看看荷花很单调;他又在池塘里养了一些鱼;来这里玩的人中如果有喜好垂钓的;只要付一点费用;就可以随意钓鱼;想野炊的话;他还提供锅灶供大家使用.. 说话间;爱好垂钓的男士们已经找好了位置;拿出携带的渔具;拉开架势开始了他们的垂钓比赛..女人大多对垂钓不感兴趣;但也不能无聊地枯坐着;便和老李商量;能不能用他那个小筏子载着我们女人到荷花深处游历一番;老李爽快地答应了;但又嘱咐我们;坐在筏子上千万别乱动;这虽然是池塘;但水也并不浅..老李选择了一处水位较浅的荷花池;招呼我们上了木筏;熟练地划动木浆;小心翼翼地在密不透风的莲叶间缓缓划行..我们各自摘了一片硕大的荷叶倒扣在头上;权当阳伞;细细地欣赏着那些娇艳盛开的、含苞待放的、已经开过变成莲蓬的花们..一首宋代诗人赞美荷花的诗浮现在脑海:“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晴一晌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

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置身在这荷花的世界里;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习习凉风夹带着荷花的清香阵阵袭来;吹散了一身的热气和烦躁;一种不可名状的惬意感弥漫全身..这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浓绿的莲、粉白的花;溢满了双眼;真的是既养眼;又养心、养神啊.. 看来;休闲游览不一定非要去名山大川;留心一下身边;一块青草地;一片麦田;树荫下的一条小河旁;都可以成为我们休闲的胜地;只要你有这样的心境;有这样的情趣..

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她出污泥而洁白无暇;洒清香而天然独秀;极玲珑又纯洁谦虚;亭亭玉立;惹人喜爱.. 走近荷花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色的海洋..有的荷叶才只冒出一点嫩尖;可爱极了;有的已经长成手掌般大了;微风吹来;随风摇曳;高高挺立;有的已经长成“大玉盘”了;生机勃勃..一片片荷叶挨埃挤挤;好象是一群兄弟姐妹;心连着心;亲密无间..这时;吹来一阵风;“绿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荷叶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美丽极了..风停了;“绿的海洋”又平静下来了..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真是“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 再细看..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

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还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

篇三:描写荷花的诗句

描写荷花的诗句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写梅花的诗词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雪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赞美荷花的诗句句子

本文发布于:2023-12-25 13:53: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4836161261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赞美荷花的诗句句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赞美荷花的诗句句子.pdf

标签:荷花   荷叶   莲叶   少女   描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