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总览(详解)

更新时间:2023-12-25 12:11:1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耳垂小)

四书五经总览(详解)

四书五经总览

四书五经(The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火,只剩下五经。

四书

四书(Four Books)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大学》

《大学》(The Great Learning)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

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

《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论语》

《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是后来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讨论内容的一部书。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孟子》

《孟子》(The Mencius)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

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五经

五经(Five Classics)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儒家本来有六经,它们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诗经》

《诗经》(Classic of Poetry)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读过。

《尚书》

《尚书》(Classic of History)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礼记》

《礼记》(Classic of Rites)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记》;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周易》

《周易》(Classic of Changes)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常视作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无从稽考,莫衷一是。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生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

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春秋》

《春秋》(Spring and Autumn Annals)是儒家的经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附:六经

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是历代中华先王累积遗传下来的文教经典、华夏文化早期的六大经典学术,经过周公完善、孔子整理编撰以后,成为华夏文明礼教的基础。六经,有时又称六艺,不过和华夏文明早期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大领域的技艺有所不同。

六经是周朝时的正统文化学问。《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

《书》、《礼》、《乐》、《易》、《春秋》’。”老子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东周时期,孔子收集鲁(周公后裔封国)、周、宋(商王后裔封国)、杞(夏王后裔封国)等故国文献,编撰六经,因而孔子被称为中华文化承前启后的至圣。到了汉朝,汉武帝“罢黩百家,表章六经”,恢复了六经的官学地位。此时乐经已经失传,故设五经博士。

由于《乐》失传,六经在汉朝变为“五经”。唐朝时,演变为““九经”,列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到了晚唐,加入《论语》、《尔雅》、《孝经》,为“十二经”。在宋朝,《孟子》成“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合称“十三经”。“十三经”从此成为华夏文化的经典。研究这些经典的学问,称“经学”。

《乐经》

《乐经》(Classic of Music)是儒家六经之一,相传因秦末火灾被烧毁,故直至现在仍未留传。《乐经》是否存在众说纷纭:清邵懿辰《礼经通论·论乐本无经》:“乐本无经也。„„故曰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之原在《诗》三百篇之中,乐之用在《礼》十七篇之中,„„先儒惜《乐经》之亡,不知四术有乐,六经无乐,乐亡,非经亡也。”然西汉戴圣所编《礼记》中却收录一篇《乐经》注释文《乐记》;另《左传》亦有《乐经》相关记载,故学者多认过去曾有《乐经》存在。

附:十三经

十三经(The Thirteen Classics)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历代研究十三经的学问称为经学,

经学分今文经学派及古文经学派。

历史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汉朝:五经

汉朝时,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官。

唐朝:九经

唐朝时,《春秋》三传被提升为“经”,即《左传》、《公羊传》、《榖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书再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也立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

晚唐:十二经

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

五代:十一经

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尔雅》。

南宋:十三经正式形成

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

明朝

明代李元阳刻十三经注疏,十三经之名始完全确定。

清朝

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1815年学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在儒学典籍中的地位更加巩固。《四库全书总目》中着录的经部书籍

达一千七百余部,约两万卷。

《周礼》

《周礼》(The Rites of Zhou)全书的定型是在战国时期,从书名来看应该是记载周代官制的书籍,但内容却与周代官制不服,可能是一部理想中的政治制度与百官职守。相传为周公所作,汉初并没有此书。汉代原称《周官》,西汉刘歆始称《周礼》,并立于学官,杜子春为之作注,郑兴作《周官解诂》。《周礼》内容六篇分载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记古代理想官制,其中冬官已亡佚,由考工记补足,大而至于政治、军事,小而至于衣冠、陈设,无不有义。郑玄著《周官礼注》与《仪礼》、《小戴礼记》被列入儒家经典中的“三礼”之一。唐代贾公彦作疏。

孔子一生坚决维护周礼,章学诚曾言:“人如孔子,不过学《周礼》一言,足以尽其生平。”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怒:“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周礼》之制度多与他书不同,故攻击者尤众。然前人之攻击者,亦多认为周制。至于后人,今文家何休认为该书是“六国阴谋之书”,宋朝王安石变法时,效法《周礼》的精神以执行新法,引起反对派极大的反弹,其著有《周官新义》;苏辙首先写了长篇大论,言《周礼》之不可信。到了明末清初万斯同著有《周官辨非》,指书中伪著五十余处。唐代欧阳修曾怀疑《周礼》,认为如按《周礼》,官多田少,禄田将不足数。沈彤作《周官禄田考》答复欧阳修的疑难,惠栋称誉“二千年来聚讼,一朝而决”。

近代不少人认为是汉朝初期时士人所伪作,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则认为是刘歆伪造。柳翼谋在《中国文化史》“周之礼制”中,认为并非伪作,《周礼》“实

成、康、昭、穆以来王官世守之旧典,以之言西周之文化,固非托古改制之比也。”

周礼篇章

天官冢宰第一:本章描述政府官制,北周时代据此设立“吏部”,掌管政府官员。

地官司徒第二:本章描述教育体制,北周时代据此设立“户部”,掌管户籍和征税。

春官宗伯第三:本章描述祭祀制度,北周时代据此设立“礼部”,掌管教育及祭祀。

夏官司马第四:本章描述军事制度,北周时代据此设立“兵部”,掌管军事方面。

秋官司寇第五:本章描述刑罚制度,北周时代据此设立“刑部”,掌管法律和刑罚。

冬官考工记第六:本章描述各种工具的制作方法,北周时代据此设立“工部”,掌管工程方面。

《仪礼》

《仪礼》(The Ceremonies and Rites)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十七篇,另有古文仪礼五十六篇,已经遗失。

汉代初只称为礼,为礼的经,又称士礼。仪礼一名最早出现在范晔所著的《后汉书》中

最初,汉代五经中的《礼(礼经)》即为《仪礼》,在唐代时礼为《小戴礼记》,后来才逐渐地转变成现今十三经中的《三礼》。

今《仪礼》所存文本为今文本。

周礼、仪礼、礼记,并称“三礼”。

《左传》

《左传》(The Commentary of Zuo)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题解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康有为则认为是刘歆所作。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前4世纪中叶),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编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评价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甯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相斫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服虔、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体例

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总计二百五十四年,记录了当时各诸候国的历史。全书约18万字。

鲁隐公11年(前722年——前712年)

鲁桓公18年(前711年——前694年)

鲁庄公32年(前693年——前662年)









鲁闵公2年(前661年——前660年)

鲁僖公33年(前659年——前627年)

鲁文公18年(前626年——前609年)

鲁宣公18年(前608年——前591年)

鲁成公18年(前590年——前573年)

鲁襄公31年(前572年——前542年)

鲁昭公32年(前541年——前510年)

鲁定公15年(前509年——前495年)

鲁哀公27年(前494年——前468年)

书末附鲁悼公4年及智伯灭亡

《羊公传》

《公羊传》(The Commentary of Gongyang),为中国古代经书之一,据说作者是战国齐人公羊高,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治《春秋》。“春秋三传”之一。

内容

《公羊传》的思想直承《春秋》,侧重于从《春秋》尊王思想延伸而成的“大一统”、“拨乱反正”观点。西汉初年,为了取得正统的地位,儒生必须以圣贤之言为依归,以尊王为主体的春秋公羊思想,成为朝野的依据。而公羊学派在公羊学被立为学官之后,更是大大的扩张了势力。后来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好言“天人感应”与“阴阳灾异”,由是“谶纬”之学大兴,汉朝知识份子笼罩在迷信与神秘的氛围之下。东汉以降,越来越多人对谶纬之学进行批判与抨击,而被董仲舒拿来附会的公羊学,虽然因为天人感应的学说开启新局,但也自此逐渐走向没落的路。清代考据学兴盛,学者们陆续对公羊传进行研究,为公羊学派思想

的再兴提供了新契机。公羊学的再兴,实在是因应政治或时代的巨变所产生追本溯源的反思。

评论

郑玄在《六艺论》中有所批评:“左氏善于礼,公羊善于谶,穀梁善于经。”

东晋范甯(《后汉书》作者范晔之祖父)在他所撰的〈《春秋榖梁经传集解序〉中评论《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公羊传》的成就在于发挥《春秋》的褒贬,从而找出“微言大义”和“非常异义可怪之论”(皆东汉何休语)。

流派

汉代主要有严彭祖、颜安乐二家春秋博士学,皆传自董仲舒。到了东汉晚期,以何邵公最为出名。《盐铁论》编纂者桓宽亦为公羊家。

六朝时期,何邵公曾被立为官学。

唐代的经学日趋式微,研习公羊者为少数。

宋代(待补)

满清

常州公羊学派在晚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当时学术中的主流。清代学者如:孔广森、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皆属于清代公羊学者中的重要人物。

当代

西元1995年,蒋庆出版《公羊学引论》一书,为当代公羊学重兴之滥觞。

《穀梁传》

《穀梁传》(The Commentary of Guliang)是《春秋穀梁传》的简称,是一部

对《春秋》的注解,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穀梁子(具体名字说法不一),穀梁子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其成书时间是在汉朝。

穀梁传的书写方式是问答式,用这个方式来注解《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它是研究儒家从战国时期到汉朝的演变的重要文献。

《穀梁传》一般认为属于“今文经”(见今古文经学)。全书正文两万三千多字,采用问答体解说《春秋》,重点在阐述经义即《春秋》的政治意义,与《公羊传》风格类似,但在许多义理和考据问题上有歧异。一般来说,《穀梁传》的解经风格比较平实,与惯说高言大义的《公羊传》形成对比。

东晋范甯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范甯搜辑诸家训释著《春秋穀梁传集解》,标榜“兼采众说、择善而从”,唐人杨士勋又为之作疏,成《春秋穀梁传注疏》。清人钟文烝有《穀梁补注》,网罗前人遗说,可供参考。

《尔雅》

《尔雅》(Luxuriant and Refined Words)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的意思;“雅”本意为“正”,引申为“雅言”,指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近正”,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

作者

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

内容沿革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3卷20篇。唐朝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现存《尔雅》为19篇,与班固所说的20篇不同。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凤则认为原来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

19篇的名称是:



























《释诂》——对古代词汇的解释

《释言》——对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的解释

《释训》——解释连绵词和词组,以及形容词和副词

《释亲》——解释亲属的称呼

《释宫》——对宫室建筑的解释

《释器》——对日常用具、饮食、衣服的解释

《释乐》——对乐器的解释

《释天》——对天文历法的解释

《释地》——对于行政区划的解释

《释丘》——对丘陵、高地的解释

《释山》——对山脉的解释

《释水》——对河流的解释

《释草》——对花草的解释













《释木》——对树木的解释

《释虫》——对昆虫的解释

《释鱼》——对鱼类的解释

《释鸟》——对鸟类的解释

《释兽》——对动物的解释

《释畜》——对动物的解释

由于对古人的词语分类原则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对前3篇诂、言、训之间的界限,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这3篇的解释也很模糊。13-19篇是对于生物的一些解释。但是其分类与现在很多地方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时代的观点有别之故。例如“鼯鼠”由于会飞行,便将它归到释鸟中。

后世注解

因尔雅解释甚简,其所涉及之许多语言知识不易为人理解,故之后出现许多注释、考证尔雅之著作,如:

晋朝郭璞《尔雅注》

清朝马国翰《尔雅古注》

清邵晋涵《尔雅正义》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

后世还出了许多仿照《尔雅》写的著作,谓之“群雅”。如:

《小尔雅》

三国时期魏张揖《广雅》

宋朝陆细《埤雅》

宋朝罗愿《尔雅翼》,共三十二卷。

明朝万历年间朱谋《骈雅》

《骈字分笺》

明朝方以智《通雅》

清朝孔鲋《小尔雅义证》

清朝王煦《小尔雅疏》

清朝吴玉搢《别雅》

清朝洪亮吉《比雅》

清朝史梦兰《叠雅》

清朝葛其仁《小尔雅疏证》

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宋翔凤《小尔雅训纂》

清朝《小尔雅校证》

《孝经》

《孝经》(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是儒家讲授孝道的书,全书一千八百多字,篇幅虽小但依然为一独立的经书,为十三经之一。此书为孔子为曾子叙述孝道之书,传说为孔子亲著,可见儒家对孝道的重视程度,视之神圣,故孝经在古代亦常获赋予宗教意味,而用于祈祷,驱邪,治病等。

孝经开宗明义章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由此可见儒家的孝道的观念不只于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

孝经为十三经中唯一获皇帝(唐明皇)御注的书。

孝经现存今古文两种版本,今文较为流行。

四书五经总览(详解)

本文发布于:2023-12-25 12:1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4774752509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书五经总览(详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书五经总览(详解).pdf

标签:解释   儒家   认为   内容   时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