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第一讲儒学的形成及早期儒家思想
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论语》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二)《六经》
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2、《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尧舜时代,下至东周,约一千五百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它是用散文写成的。
大致有四种体式:
(1)典 政治法律、祭祀制度;
(2)训诂 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
(3)“誓” 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
(4)“命” 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告示。
3、《礼经》简称《礼》也称《仪礼》。儒家经典之一。《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期部分礼制的汇编,共七十篇,近七万字。《仪礼》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4、《乐》,已经佚失。艺术人生-张国荣.rm
5、《易经》又称“周易”,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在中国人心目中,《易经》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上古奇书。《易经》由“经”和“传”两部分构成,它通过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存发展,于反复中保持统一与和谐。这一刚健中正、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的精神所在。
6、《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西周末年以来各诸侯国的档案文件。我们现在所见的“春秋”,是经孔子整理过、记载以鲁国活动为主线的各国往来的史实。孔子用鲁国史官所记春秋,编成儒家经典的《春秋》,目的在于正名分,对史实人物有褒有贬,史称“春秋笔法”。
二、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思想
(一)仁、礼学说
1、仁:仁这一概念,早在孔子以前就已经提出了,大体上,春秋前期人们把亲敬尊长、爱抚众庶、忠于君主等行为都看作是仁的表现。孔子对于仁的理解,基本上继承了这些认识,并且在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发展成了系统的仁学。
孔子的仁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内涵:
(1)爱人为仁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 颜渊》
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特别是对于居于统治地位的等级来说,爱人尤其重要。孔子试图以仁爱为根本,建立其各等级之间充满人情味的伦理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2)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颜渊》
“克己复礼”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一为“克己”,二为“复礼”,复礼是遵守礼的约束的意思。克己复礼,所强调的是人的道德的自觉。即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
如何做到仁爱?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慧。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慧则足以使人。” ——《论语 阳货》
(3)孝梯和忠恕
孝梯是仁的根本,而忠恕则是行仁的方法。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忠恕:诚实待人和宽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和孝梯,要求人们能够善事尊长,在社会上能够推诚待人,“与人忠”,这样,忠恕和孝梯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而且也是衡量仁与不仁的标准。
2、礼
何谓“礼”?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礼是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广义上的礼,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文化规范。孔子对于礼的理解也大体上在这一范围之内。
(1)孔子认为,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礼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则。
在家庭内部,孔子把事亲尽孝解释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在君臣之际,孔子也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总之,礼可以规范人的全部社会关系。
3、仁与礼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
(1)仁的道德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
(2)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
(3)从本质上说,仁、 仁爱关系 礼、政治等级关系
(二)德治主张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政策、法令来管理,用刑罚来整治,百姓虽可暂免于犯罪,却缺乏耻辱之心;用道德来教化,用礼乐制度来规范,百姓不但有了耻辱之心,而且可使百姓自觉纠正错误。”
1、礼治
(1)孔子主张专制国家尽可能地保留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礼仪形式。“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2)孔子认为实行礼治,仅仅有礼的外在形式是不够的,更为重
要的是以礼让为国。
2、正名
在孔子看来,在秩序优良的社会里,从天子到庶人,都应该谨于职守,每一个等级都应该做与自己的社会地位相应的事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来看,正名的基本内容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的位置相符,确切地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举贤才
4、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孔子主张实行平均主义政策,其主观愿望是尽可能地缩小个体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2)孔子主张富民政策,平均的目的也就是使民众能够共同富裕。
5、愚民政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愚民政策的理论前提,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别。他把人简单地分为四个等级:“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三)人生哲学
(1)孔子特别强调克己忍让的精神,认为让是最高尚的道德的具体体现。即使对于政治权力,人与人之间也应该以让为先。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2)内省: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在道德层面上检讨自己,才能与人相处。孔子认为在与人交往中,应时时刻刻地反省自身的道德品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克己与内省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安分守己,与世无争,“君子无所争”。
三、孔子在中国儒学史与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孔子是一位中国古代人格完满发展的圣人;他是一位实际的教育家,他是一位不得意的政治思想家,他是一位专研道德问题的伦理学家。他对于中国文化给予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影响曾经涉及到东亚的其他国家。”
(一)奠定了儒学的理论基础
1、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学者,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2、孔子整理的《六经》,成为儒家最基本的经典,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历史文献学家。
3、孔子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他是中国古代有完备、系统理论的伟大的思想家。
4、孔子周游列国,把儒学种子撒向诸侯国家,他是第一个进行广泛文化交流的学者。
(二)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1、孔子与老子学说一起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结构。
2、孔学所表现的政治伦理与实践理性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3、受孔学影响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心态与性格特征。
4、孔学对外来文化的吸取与改造,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第二讲 战国时期儒家的分化,儒学经孟子阐扬更加理论化
(一)孟子的生平
孟子,名轲,邹人(今山东人)。授业于子思的门人。孟子的一生以阐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孟子在政治上也曾有过远大抱负,但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先后在齐鲁做过卿,但时间都很短。后来,到了大梁,见魏惠王,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但是始终没有为各国统治者所用。后来隐退,与他的学生等人作《孟子》七篇。
(二)孟子思想
1、性善论
(1)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之心,”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2)人性善的根源:
孟子认为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3)人性论的基本内容:理和义,理和义的表现形式就是敬长和爱亲。
2、仁政学说
(1)孟子的“仁”:大体上本于孔子的“仁者,爱人”。但是更强调人的道德自觉。(2)施行仁政的条件:统治者能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3)施行仁政的具体设想:第一,制民之产;主要目的是使民众能够有恒产,有恒产然后有恒心。为此,孟子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恢复井田制。第二,平均赋税;
第三,保护工商业。
3、历史观
孟子的历史观是唯心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用仁爱的观念解释历史。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第二,没有历史发展的观点。“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三、荀子对儒、道、法各派思想的整合与超越
(一)荀子生平
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赵国人其生卒年不详,稍晚于孟子。一生游历了齐、燕、秦、楚等国。著有《荀子》。
(二)荀子思想
1、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恶,他把这种恶的本性从以 下几个方面表述: 第一,人的感官欲望。“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荀子 性恶》
第二,权势欲望。首先,荀子认为,人的共同心理是好荣而恶辱,从尧舜到庶民百姓没有什么差别,而人世间最值得荣耀的,就是掌握政治权力,因此,每一个人都有根植于荣辱心理的权势欲望。其次,人的本性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性起伪。” 再次,化性起伪要依靠的四种力量:一是“立君上之执(势)以临之”,二是“明礼义以化之”,三是“起法正以治之”,四是“重刑罚以禁之”。 ——《荀子 性恶》
2、荀子的礼治主张
(1)关于礼的起源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
荀子指出在礼的产生过程中,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起了作用。一是客观上人与人之间利欲的冲突,利欲冲突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动乱的结果则是人的贫穷。二是圣人的创造,即先王制礼。先王制礼的目的,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在物质利益上的冲突,防止社会动乱导致民众贫穷。
(2)关于礼的作用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礼的作用不仅是指导、约束个人的修身,更重要的是它是国家政治的需要,统治者要通过礼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荀子为礼归纳出四个本质特征,即“治辨之极,”“强国之本”,“威行之道”,“功名之总”
(3)关于礼与法的关系
“礼义者,治之始也。”——《荀子 王制》
“法者,治之端也。”——《荀子 君道》
礼是起着指导作用的一般原则,法是为了实现礼的原则而运用的手段。也就是说,礼义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或出发点,法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二者中,礼是第一重要的,是制定法律的遵循。
(4)礼治与人治
荀子认为,实行礼治的关键,在于人。礼和法都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礼与法执行的好与坏,取决于执行法的人。
“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荀子 君道》
(5)礼治主张
3、荀子的社会观
(1)荀子对社会的基本看法:人不仅能够群聚,而且能够辨。
(2)维系人群的力量:一是君主,二是礼。
(3)维系人群的途径:合群之道在于分。
首先,必须由君主来分。其次,要分之以义。
荀子所说的分,有多种含义,它包括:
第一:社会分工 第二:财产定分 第三:等级贵贱之分
第三讲 秦汉时期的“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与“焚书坑儒”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是秦帝国的开创者。他名政,祖姓赢,十三岁即位,称“秦王政”。秦王政与祖先相比,更加霸气,于公元前221年扫平六国,完成了统一霸业。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改造先秦儒学
(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公元前140年,年仅17岁的汉武帝即位。武帝虽然年少,却有胆有识,雄才大略,一心要振兴朝纲,加强集权,巩固汉家天下。他认为儒家思想比黄老思想更适合他的需要,即位伊始,就采取了两项措施:其一,起用儒生。其二,任用“俱好儒术”的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主持政府的要害部门。
(二)董仲舒改造先秦儒学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思想家。景帝时为博士,著名的儒学大师。他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大一统”。这种思想因符合政治上大一统的形势而被汉武帝采纳并作为统治政策。从此,开创了二千多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
儒家的经济思想及其现代应用
一、儒家的义利观
(一)重义轻利,但并不排斥利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二)儒家把“利”作了“公利”和“私利”的划分
二、儒家的基本经济主张
(一)崇本逐末的生产观
1、以民为本,不与民争利。
2、以农为本,不与农竞业。
3、以德为体,不违规求利。
(二)诚信为本的交换观
1、“诚信”在儒家文化中具本体地位。
2、经济的交往不是物与物的交换,其本质还是人与人的交往。
3、经济交往中的信还是以对宗法等级制的信守为保障的。
(三)“均无贫”的分配观
在儒家的经济思想中,生产的目的不只是甚至不主要是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它的终极目的是社会的道德和谐。因此,在儒家的经济思想中分配比生产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直接涉及宗法等级制度及其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享有和履行。
(四)尚俭去奢的消费观
儒家的消费观是节用克俭的消费观,它包括个人消费的克俭和国家财政开支的节用两个方面。
首先,儒家的尚俭去奢的主张是与其理欲说紧密相联的。
其次,由节欲的思想出发,儒家确立了以等级制消费观为核心的黜奢崇俭的思想。
三、儒商:德性经济理论的实践者
(一)关于儒商及其形成概说
1、儒商:概括地说就是“儒”和“商”的结 合,是具有儒家伦理品格的商人的简称,或者说儒商是把“儒”的伦理品格和“商”的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经济活动主体。
2、儒商历史足迹的追踪与反思
(二)儒商的经营价值观
1、儒商的金钱观
邵逸夫(1907-),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电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创办人之一,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 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拍摄全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 。2、儒商经营活动的价值追求
儒商经营的价值目标主要有三个层次,即“经世济民”、“创家立业”、“治生裕后”。这些价值目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其价值取向的立足点不是个人,而是国家、天下和家庭。
(三)儒商的经营伦理观
1、儒商的信用原则
儒商强调“信”。不仅注重自己讲信誉,重信用,而且也提倡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
2、儒商的竞争伦理
西方商人:信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法则,对竞争对手往往不择手段,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儒商:参与竞争,并通过竞争来求得自己的发展,但儒商在竞争的同时也注重“和”。
3、儒商的义利观念
儒商强调“财自道生,利缘义取”,把道义作为取利的前提,提倡“义然后取”。
西方商人:从利益原则出发来注重道德的,道义只是作为取利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是为利而守义,“利然后义”。他们从来不在经营中
放置超功利的道德追求,经营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4、儒商的管理伦理
儒商内部管理的伦理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是“和”与“仁”。
西方商人在内部管理中提倡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或者说公平竞争。
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和心学
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与心学
一、北宋的儒学复兴与理学奠基
(一)宋初三先生的复兴儒学
胡瑗,字翼之,通称安定先生、一生苦读经书,聚徒讲学,与孙复、石介同学于泰山,立志平生为复兴孔孟儒学而献身。
孙复,字明复,今山东人,在泰山聚众讲学,被称为泰山先生。
石介,字守道,号徂徕,人称“徂徕先生”。
“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二)周敦颐的“濂学” 为理学奠基
周敦颐,字茅叔,今湖南人,因家乡有濂溪,曾在庐山下建濂溪书堂,被称为濂溪先生,其所创学说称为“濂学”。他是北宋理学的先驱和开创人,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二、张载“关学”及其“气本论”形成的理学体系
(一)张载的生平著述
张载,字子厚,凤翔横渠镇人(今陕西人),学者称为横渠先生。张载和他的弟子多系陕西关中人,所以他的学派被称为“关学”。张载曾中过进士,担任过县令,辞职后,回乡讲学。张载是北宋初期著名的理学思想家。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有《西铭》《易说》《经学理窟》。张载成为构筑宋明理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二)关于宇宙本源问题
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体,大千世界都是由气构成的。而气是变化不已、运动不止的。
由此推论出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气——气是宇宙的本原的结论。张载的气本论奠定了明清实学的理论基础。
(三)“天理”与“人欲”之辩
1、何谓“天理”呢?
“所谓天理也者,能悦诸心,能通天下之志之理也。能使天下悦且通,则天下必归焉。”又说:“天理者,时义而已。君子教人,举天理以示之而已。其行己也,述天理而时措之也。”
“天理”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因此能通天下之志,悦天下之心。君子以“时义”教人,即以时宜的道德教人,也就是以“天理教人”。这样,张载就把“天理”从道德视角加以本体化了。
(四)“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张载把人性分为先天和后天两途,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他认为人人都有先天的“天地之性”。“天地之性”本于“气”,所以是善的。但是圣人存之,俗人去之。然而,俗人经过学习、修养也可以恢复“天地之性”,从而成为“圣人”。
俗人有的是“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是“形而后”即有形体的人生下来以后才有的本性。这就是说:“气质之性”要受环境的影响,由于气质和环境各异,因而“气质之性”既是各异的,又是可以改变的。
三、程颢、程颐与理学体系的完成
(一)二程生平著述
二程即程颢、程颐,他们是亲兄弟,同受业于周敦颐,是宋代重要的理学家,因为他们长期在洛阳讲学,所以把他们学派称为“洛学”。
程颢,子伯淳,后人称为明道先生。河南人,早年中进士,曾做过几任官吏,后到朝廷供职,曾上书批评王安石的新政,被赶出中央到外地做地方官,后病故。程颐,字正叔,后人称为伊川先生。没有考中进士,曾经教过幼年哲宗读书。
(二) “天理”与“人欲”
1、“天理”:二程把“理”规定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1)宇宙本体之“理”;( 自然界法则 )
(2)万物、万事之“理”。如程颐说:“天下万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
(3)伦理道德之“理”。“视听言动,非理不为,礼即是理也。” 2、“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的本义:是用最高尚的封建道德原则去限制“私欲”横流,要求人们学习与实践道德原则,不能无限制地发展私欲。
“存天理,灭人欲,”这也是我们多年来集中批判的一个问题。多年来总把“去人欲”解释为反对人民求生存、求最低衣、食、住、行的欲望。从封建社会被压迫人民得不到最低的生活需要这一历史背景去解释“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这是应该批判的。
(三)“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
程颐说:“性无不善,而有不善者,才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途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又问:愚可变否?曰:可。
程颐认为“性”是先天的,善的,“才”是后天的,有善有恶。先天的善性,就是“天命之性”。后天有善有恶的性,则是“气禀之性” 。二程提出“性”与“才”的概念,主要是为了统一“天理”与“人性”的目的。总之,“天命之性”是先天的,善的。而“气禀之性”则是后天的“才性”,它是可以改变的。
人性问题: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
宋明理学:
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二程——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
四、朱熹集理学之大成与《四书集注》
(一)生平著述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今福建人。19岁考取进士,是二程的四传弟子,得理学之正传。他一生不愿为官,大部分时间在福建讲学。他曾利用为官之便,在庐山重修白鹿洞书院,聚徒讲学,扩大影响。因其长期在福建讲学,故他的学说被称为“闽学”。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理学,后人因称“程朱理学”,是谓宋明理学的正宗。
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通鉴纲目》《近思录》等,后人又为他整理编成《朱子语类大全》等。
(二)朱熹的政治思想
1、自然观:坚持并发展了二程的“理本论”。
他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原或根本,天、地、人、物都是因“天理”而存在,都是由最根本的“理”所产生、所该载。
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2、人性论:人为万物之灵、人与物异的性论
他首先把“人”与“物”分开,认为“人”与“物”都有“性”。人有人性,物有物性。“人性”决定其所以为“人”的道理,“物性”决定其所以为“物”的根据。但是,“人”与“物”又有不同,人与物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人性”与“物性”的不同。“人性”有
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而“物性”却没有。由此,为“人性本善”找到了理论根据。
3、“仁义为先”的义利之辩
在义利问题上,朱熹强调以仁义为先的义利观,并由此引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天理仁义之辩。
他说:“窃闻之古圣贤之言治,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
(三)《四书集注》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宋元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儒家经典,经朱熹的注解和提倡,在社会上流传和普及起来,成为儒学权威经典。朱熹便把这四部书合为一书,称之《四书》。他认为这四部经典在儒家著作中最为重要,所以他以平生之力去做“集注”,使《四书》成为儒家早期或经典著述中最具理论性、纲领性、理想性的著作。
五、王阳明心学体系
(一)王阳明生平著述
原名伯安,是明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也是宋明儒学之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但在儒学思想上独树一帜,给中国哲学以深远影响,而且在政治上、军事上皆有重大建树,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时人称他“才兼文武”,为历史上少见的奇才。王阳明学说特别重视“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心外无物”、他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著名口号,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心即理”学说
王阳明所论“心即理”是把二者统一起来,认为在心之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他说,天地万物的声音、颜色、气味等物质不是自然界发出的,它们来自人自己的内心。并且把“心”提升,把“心”超越,这就使“心”具有了主宰和本位的地位。王阳明认为“心”不只是个意识活动的精神实体,也不仅是代表道德伦理,而且更具有决定万物、万事的最高主宰作用。
(三)“知行合一”学说
第一,他所说的“知”,不同于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来源于实践的“知识”,而是发自内心的“良知”;他所说的“行”,也不是我们理解的“行为”或“实践”,而是“意念的发动”;
第二,“知”与“行”,本来是相对独立的有区别的二事,而他却混成一事。他所说的“知行合一”也没有认识与实践统一的意思,仍然是用“心”统属他的“行”的“合一”,这实际上就是儒家的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天人合一”的精神;
第三,他的“知行合一”说的根本目的在于克制“不善”的言行,即消除不符合封建理论道德观念,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最高精神境界。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实质和全部内涵。
(四)“致良知”学说
良知二字来源于《孟子》。孟子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天赋的,王阳明对此进行了发挥,提出了“致良知”的主张。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之“致”,是“达到”、“表现出”的意思。一个人如果能把自己的良知充分表现出来,就达到了“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天理。王阳明对孟子的良知作了本体方面的发挥,认为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恶之心;良知人人都有,人人皆可为圣人。它先验地存在于人的心中,是心的本体,人们无需向外寻求道德行为的来源。
(五)研究宋明理学的现代价值
第一,可以帮助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演变与融合过程。
第二,研究理学可以帮助和训练思维方式。
第三,研究理学,可以发掘出丰富的有价值的重视伦理道德的材料,如认为“良知”只在人心,不论圣愚,天下古今所同也,承认“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等。
一、求知的方法与态度
1、学之不倦,功高不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孔子说:“学习三年却没有做官的念头,这需要很高贵的品德。”
“指挥皆上将,谈笑半儒生。”
“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所疵,昭明乎日月。”
2、真学为己,假学为人。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古时的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有人说我是现代的福尔摩斯,是一个让全世界凶手睡不着觉的人,其实我做的事情,只是凭着自己的良知让无辜的人能洗雪冤屈,晚上睡觉能做一个好梦而已。”[YYTvO]06.11.26.大家_李昌钰·神探传奇.rmvb
3、学之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人们说我是既圣德又仁慈,那怎么敢当呢?我不过是在学习上永不满足,在教导别人时不知疲倦罢了,如此而已。”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弟子的做不到的地方啊!”
4、拒绝安逸,立志高远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人有人的行事原则,吃饱、穿暖,住的安逸却没有教养,就和禽兽差不多了。
5、盲目崇拜,不如不信。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完全相信《书》,不如没有书。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给他‘文’的谥号?”
孔子说:“他既灵敏,又勤奋学习,向地位、学问比他差的人请教不以为耻,因此给他的谥号为‘文’。”
7、学无止境,乐而好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爱好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说:“学习就好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还怕会有所丢失。”
9、人之与学,如琢如磨 人之与文学也,犹玉之与琢磨也
人们对于文化知识,应当像雕琢玉石那样精益求精。
10、实事求是,见贤思齐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我来教导你,什么是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
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二、自我境界的提升
1、不经忧患,难成大业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委托给某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意苦恼、筋骨劳顿、肠胃饥饿、身家穷困,使他的每一个行为都不能如意,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使他的心意有所震动,使他的性情更加坚韧,使他的能力得以增强。
“普利策奖”的由来
普利策奖由美国著名记者约瑟夫·普利策创立,主要分为新闻奖和文化艺术奖。普利策生前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鼓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该奖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
(2)怨天尤人,君子不为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犯了过错而不知加以改正,这才真是有过错了。”
(4)存心寡欲,保持本心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修身养性的最好方法是减少、节制物质生活欲望。为人减少了欲望,本心即使有所丧失,也不会很多;为人欲望很多,本心即使有所保存,也是很少的。
(5)不迁怒,不贰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喜欢学问的?”
孔子回答说:“有个名叫颜回的喜欢学问,他从不迁怒于人,犯过的错误后绝不再重犯。不幸他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到过有喜欢学问的人了。”
(6)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冉雍问怎样去实行仁德。
孔子说:“出门办事时,要像接待贵宾那样恭敬、庄重、使用百姓时,要像承办大的祭典那样严肃、认真。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要做到在诸侯国中无人抱怨,在卿大夫封地中无人抱怨。”
冉雍说:“我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我愿意遵照这话去做。”
(7)为人处世,以信为先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怎么可以不讲信用呢?”
(8)君子之勇,以义为上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问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吗?”
孔子说:“君子正义为最高尚。君子有勇而没有正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有勇而没有正义,就会做强盗。”
三、修身与处世之道
(1)以爱易爱,互尊互敬
爱人者,人恒爱人;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爱的奉献.mp3
(2)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可以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可以一起走向正道;可以一起走向正道的人,未必可以一起尊习礼乐;可以一起尊习礼乐的人,未必可以一起通达权变。
(3)不行不至,不为不成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道路虽然近,如果不去走,就走不到;事情虽然小,如果不去做,就不会成功。
(4)曾参杀人,道听途说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在行走的道路上听到的话,不去证实就沿途传播,这是自甘抛弃道德的行为。”
阮玲玉;1910年出生于上海,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是中国电影史上杰出的表演艺术家。阮玲玉短暂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二十九部影片,主要作品:《挂名夫妻》、《故都春梦》、《野草闲花》、《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再会吧,上海》、《人生》、《归来》 等。
(5)流言蜚语,止于智者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滚动的弹丸遇到坑坑洼洼的地方就会停下来,流言蜚语在智者面前就会烟消云散。
四、管理与谋划
(1)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去考虑职位上的事。”
(2)以近知远,防微杜渐
以近知远,以防万一,以微知明。
由近才知道远,由一才知道万,由隐薇才知道显著。
(3)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并不因为一个人话说得好举荐他,也并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上有问题而鄙弃他的主张。”
(4)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怎样去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想要干好他的活儿,必须先使他的工具锋利。我们居住在这个国家,就得事奉那些大官中贤能的人,结交那些知识分子中有仁德的人。”
(5)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服孔子也。
倚恃实力强大而使别人服从的,别人内心里并不服从,别人只是由于自己力量的不足,不得不暂时地屈服;依靠道德教化和仁政使别人服从的,别人会心悦诚服,就像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拥戴孔子一样。
本文发布于:2023-12-25 12:03: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4770372509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文化整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文化整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