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最美丽的相遇作文)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一 基础知识
材料二 笔画 笔顺 错别字
一、汉字字形的基本知识
(一)汉字的笔画和名称
基本笔画:1.横(一)2.竖(丨)3.撇(丿)4.点(丶)5.捺 6.提
派生笔画:1.横折(口)2.横撇(又)3.横钩(写)4.横折钩(月)5.横折提(记)6.横折弯(朵)7.横折折(凹)8.横折斜钩(飞)9.横折弯钩(九)10.横撇弯钩(队)11.横折折撇(及)12.横折折折钩(乃)13.横折折折(凸)14.竖提(长)15.竖折(山)16.竖钩(小)17.竖弯(四)18.竖弯钩(儿)19.竖折撇(专)20.竖折折(鼎)21.竖折折钩(与)22.撇点(女)23.撇折(么)24.斜钩(弋)25.弯钩(家)
(二)汉字的结构类型
1.左右结构(位)2.上下结构(类)3.左中右结构(做)4.上中下结构(衷)5.全包围结构(因)6.半包围结构(庆、句、廷、风、区、凶)7.对称结构(爽、坐、乘)
(三)汉字的笔顺规则:
1.从上到下(京)2.从左到右(做)3.先横后竖(十)4.先撇后捺(人)5.先外后内(月)6.先中间后两边(小)7.先外后内再封口(园)注意:区、过、起、凶、司、厅
(四)汉字的偏旁部首和部件
传统的汉字结构分析,把汉字分成独体字、合体字两类。独体字(日、月、牛、羊、上、下)由笔画构成,合体字(休、取、涉、森、竿、架)则由偏旁构成。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旧称左为“偏”,右为“旁”,现统称为偏旁。占80%的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具有相同偏旁或笔画的字放在一起,取其相同部分,放在这部分字的开头作为部首。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分析方法有其局限性,文字学界构建了汉字结构分析的新系统,即把部件作为汉字基本结构单位。所谓部件,即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它把汉字分解为五、六百个部件,大大减少了中文信息处理的困难。
二.常见错误
(一)笔顺、笔画数、笔画名称误判
有些字的笔顺本来就不统一,加上个人书写习惯不同,造成不规范。1997年《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的公布才有了统一标准。例如:
垂:撇、横、竖(中间)、横、竖(左)、竖(右)、横、横。8画。
肃:横折、横、横、竖、长撇、竖、撇、点。最后四笔是“先两边,后中间”。
脊:先写“人”字两边的“点、提、撇、点”,次写中间的“人”字。
再:横、竖、横折钩、竖、横、横。6画。
母:竖折、横折钩(两笔收尾处相交叉)、点、横、点。
兆:撇、点、提、竖弯钩、撇、点,与“脊”的上部笔顺不同。
敝:先写上边点、撇,再写下边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一竖和里面的撇、点。
区:末笔为竖折。
凹:竖、横折折、竖、横折、横。5画。
凸:竖〔上〕、横〔左中〕、竖〔左下〕、横折折折、横。5画。
噩:横、竖、口〔左〕、口〔右〕、横、口〔左〕、口〔右〕、横。16画。
笔画数的误判,除了笔顺写错以外,还可能受旧字形的影响,如“像、差、鬼、修、敢”等。
笔画名称的误判和笔顺、笔画数的认定有很大关系。如“鼎、趟、牌、缝、骑、教、盈、乖、孵”等。
(二)写错字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所说的错字,是指笔画、部件或结构写错的字,从严格意义上说,错字已经不是字,它是任何字典都查不到的。
1.笔画增减
由于对字形识别不准确,书写时常会出现笔画增减的现象。如“翰”,16画,右边人字头下多写一横,错写成17画。“银”,第五笔是竖提,不分两笔。“麦”,第三笔与第五笔不是连笔。“美”上部的竖与下部的撇不是连笔。又如庆(庄、类、驮、染)多一点,突(厌、器、莽、压)少一点。其他如“步、初、输、蒙、悬、真、黩、梁、赝、挠、丝、丽、厩、粤、诋” 等,都容易出现笔画增减的错误。
2.部件变形
大多是对字形认识不清或不认真书写造成笔形不规范。如“片”是4画,
末笔不分为两笔。“小” 在字的上部时无钩,如“尘、尖、少”;在字的下部时有钩,如“尔、你、京、凉、就、忝、示”。“尔”字则例外,在字上部时也有钩,如“玺、您”。
也有的是受旧字形的影响。如“币”第一笔撇写成横,“丰”首笔写成撇,“秉”第六笔竖错写成竖钩,“奥”框内没有一撇,而旧字形则有一撇(请关注字典附录“新旧字形对照表”)。注意以下字的部件:携、添、学、酱、贯、毋、骛 、戍 、貌、诞、祭、幽、髓、漾、疡、熙、励、篆、博、嫣、怆、承、敷、融、聚、假、辜、篡、纂、辫、兜、谏
常易写错的偏旁和部件举例:1.阝—卩:隧、廊→却、即
2.—匕—七:怆、范→伦、抡→哗、货
3.⺈—刀:陷、瞻→邵、迢
4.儿—几:兜、霓→凳、麂
5.广—疒:麻、废→疹、痹
6.冫—氵:冷、冼→泠、洗
7.亻—彳:俳、佯→徘徊、彷徨、徜徉
8.廴—辶:铤、诞→近、进
9.丷—艹—:兰、兹→蓝、
芋、苯、苔、萝、菅、薄→竽、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笨、笞、箩、管、簿
10.彐——23.卬—卯:迎、昂→柳、聊
——:寻、帚 24.白—臼:皂、貌→滔、倪、
谄、毁、鼠、舅
25.亦— :弈、奕→变、恋
26.冃—曰:帽、冕→旱、昊
27.犮—发:拔、跋→拨、泼
28.———:哀、衷
君、隶→疟、谑→录、碌
→篆、彝
11.士—土—:吉、声→寺、
在、坦、塌→窃、砌
12.丌—廾:痹、鼻→弊、葬 →畏、展→旅、派→长、怅
:冻、栋→拣、炼 13.礻—衤:福、禄→初、袂 29.东—14.巿—市:沛、芾、肺→柿、闹
15.癶—:癸、登→祭、察
30.羊—羔:美、善、羚→羔、盖、羡
31.—缶 :卸、啣→缺、窑
32.圭—隹:封、街、佳、闺
→雀、瞿、携、难
33.耒—来:耕、耗→莱、睐
34.釆—采: 番、悉→踩、彩
35.爪—瓜 :爬、抓→孤、瓤
36.犭—豸:犹、猫→豺、豹貌
37.豕—豖:邃、豢→啄、冢
38.朿—束:策、枣、刺→辣、喇、16.牛— :牟、牧→舛、降
17.内—禸————:窝、
蜗→离、噙→寓、属→歇、葛→齿、龉→胸、酗
18.攵—
—欠:改、敞→履、稷→欧、款
19.无—旡 :芜、怃→溉、暨
20.氏—氐:纸、舐→底、诋
21. —氺:恭、添、慕→录、泰、黎
22.本—夲 :苯、体→奔、皋
3.改变结构
赖、
39.免—兔:冕、娩、谗→逸、冤
40.亨—享:哼、烹→醇、谆、 “感、盛”:上下结构,错写成半包围结构。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磨、麾、蜃”:半包围结构,错写成上下结构。
4.不当类推
一种是繁简之间错误类推:
轟→轰 聶→聂、嗫、蹑、镊、摄。不可类推:鑫、矗、淼、森。
昜→杨、疡、飏、扬、炀、烫、荡、场、殇、觞。不可类推:锡、踢、剔、赐、惕。
盧→卢、颅、泸、鲈、胪、舻、轳。不可类推:炉、芦、庐、驴。
另一种是受前后字形的影响。如“妨碍、狭隘、鞠躬、辉煌、跋涉”等也可能因偏旁误推而写错。
(三)写别字
因形似或义近而误判。如:“体裁(题材)、流传(留传)、融合(熔合)、浃(夹)、具(俱)、朔(溯)”等。因词义的模糊性而误判。如“树(竖)、璧(壁)、浑(混)、时(势世事)、幽(悠)、辈(倍)、源(渊)、题(提)、枚(玫)、至(致)”等。偏旁或部件写错,便成了别字或错字。如:“耽(眈)、概(慨)、斑(班)、醇(淳)、澜(斓)、聩(溃)、铤(挺)、讴(呕)、宣(渲)、缅(湎)、捭(稗)、缭(瞭)、错(措)、舶(泊)、炷(柱)、该(赅)”等。
(四)写不规范字
1.写繁体字
如“理發店”、“杨万裏”。还有繁简部件混用的,如左“言”右“军”,左“讠”右“軍”,左“讠”右“志”,左“讠”右“主”等。
2.写异体字
如把“考试”写成“攷试”,“并且”写成“並且”,“捍卫”“写成“扞卫”,“水果”“写成”“水菓”,“水灾”写成“水災”,“发泄”写成“发洩”,“旅游”写成“旅逰”等等。其他如:恥(耻)、躭(耽)、屆(届)、佈(布)、妬(妒)、穽(阱)、朶(朵)、鵞(鹅)、峯(峰)、夠(够)、戞(戛)、傑(杰)、跡(迹)、鑑(鉴)、崑(昆)、蒞(莅)、慄(栗)、亷(廉)、踰(逾)、歛(敛)、貓(猫)、
5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砲(炮)、飃(飘)、 慽(戚 )、棲(栖)、憇(憩)、牆(墙)、託(托)、屜(屉)、閒(闲)、兇(凶)、 颺(扬)、 詠(咏)、慾(欲)、癒(愈)、佔(占)、誌(志)、註(注)等。
3.写“二简字”
如“跳舞”写作“跳午”,“留恋”写作“畄恋”,“算术”写作“祘术”,“餐厅”写作“ 厅”等。其他如“ 伩(信)、荅(答)、令(龄)、咀(嘴)、蛋(旦)、 副(付 )、帮(邦)”等。
4.写异形词
如:账(帐)、宏图(鸿图、弘图)、含蓄(涵蓄)、按语(案语)。
5.写连笔字
如“燕”的下部写成一横,“具”中三横写成“3”形,“弓”写得像“了”,“浪”的三点水写成竖提,“缘”的绞丝旁写成一笔等。
6.写潦草字
“囊、纂、霭、幽、痍、瘠”等字,写得分不清基本笔画。
三、10分钟自测题
1.“傅”的第八笔是:A丨B丶 C 乛D ━
2.“象“的笔画数是:A10 B11 C12 D13
3.“惯”的第九笔的名称是:A横B竖 C 横折D横折钩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花____(dì)
5.____(yí)族人民能歌善舞
6.饱经____(cāng)桑
7.____(shì)犊情深
8.他们是____(dǐnɡ)天立地的英雄。
9.像____(yínɡ)火一样,在黑夜中发一点光。
6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10.青年作者创作了一批____(jiā)作。
阅读以下材料,写出用错的汉字:
11—15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盛时期,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宗瑰宝。其中相当多的优秀诗篇,以多恣多彩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历代读者。随初唐“四杰”而起的陈子昂,一反南朝以来柔糜纤弱的诗风,以自己的诗作促进“近体诗”最后定形。他的《登幽州台歌》,短短四句 ,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全诗境界雄浑深遂,视野开阔,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正直、多才而屡遭困厄的知识分子倍受压抑的境遇。由于这首诗情满宇宙,气盖天地,以其高亢悲壮的格调独彪诗史,千百年为人们所传诵。
16.字形辨误
①A.佩戴 B.松驰 C.湛蓝 D.凝练
②A.撤免 B.天籁 C.威慑 D.精萃
③A.喋血 B.刻薄 C.娇阳 D.措辞
④A.遴选 B.发楞 C.铆接 D.朦胧
17.单字选用
①( )泄 A.宣 B.煊 C.渲 D.喧
②鞠躬尽( ) A.瘁 B.悴 C.萃 D粹
③针( ) A.扁 B.贬 C.砭 D.煸
④发( ) A.轫 B.韧 C.纫 D.刃
18.双字选用
① 开庭审理时,要安排法定代理人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认罪( )法的教育;对放回社会改造的,法定代理人要承担起( )养教养的义务。
A.伏 抚 B.伏 扶 C.服 抚 D.服 扶
②这里青山与绿水相( ),白云与绿树共影,是难得的避暑( )地。
A.应 胜 B.应 圣 C.映 胜 D.映 圣
③看着这寻人启( ),他非常后悔自己当初( )气用事。
7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A.示 义 B.示 意 C.事 义 D.事 意
④酒是彝族祭祀祖先时的( )品,是毕摩、苏涅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时( )通神灵的使者。
A. 贡 沟 B.贡 勾 C.供 沟 D.供 勾
19.短文改错
① 1885年(光绪十一年),清政府再次启用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到广西前线抗法。他在镇南关内修长墙,挖壕沟,积极备战。3月23日,法军向清军阵地发动猛烈进攻。清军将士英勇抵抗,守住了镇南关。
② 40岁时鹰的喙、羽毛和爪子上的趾甲都开始老化,它无法有效地飞翔并捕捉猎物。这时的鹰要经历150天漫长而痛苦的退化过程,等到老化的部位被新长出来的代替,鹰会重新开始飞翔,再度过30年的岁月。
③ 中国绘画的最早遗迹可上朔到远古的岩画。商代画神秘,周代典雅,秦汉画风雄厚博大。汉代以厚葬为德,薄敛为鄙,墓画有条不紊,疏密繁简措落有致。魏晋寺观壁画奇踪异状。唐代花鸟画侧重描绘鹰鹘、仙鹤、雉鸡及花木竹石,大都工正富丽。元明清时期,画家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敢于突破陈旧成法的樊篱。文人画尤其注意诗文书法相结合的提跋。
④ 信天游是留传在黄土高原陕北一带的山歌。当你踏上这块土地,一个人行走在沟沟岔岔的山间时,你就会不经意间听见一种优扬高亢、缠绵而婉转的歌声,那就是久负胜名的信天游。信天游在陕北就像滋意疯长的野草,随处可见,随耳可听。那一朵又一朵音符般的云,飘来又飘去,使你的嗓子禁不住发痒,你就会随着风和云哼起来。信天游多以爱情题材为主,极力暄染和表现陕北人民对爱情的歌颂、对生命的赞美。
四、常见别字举隅
1. 演员向观众表示报歉
2. 鲸向浅海迁徒
3.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落巢臼
4. 国民党的腐败让生灵涂碳
5. 过着娇奢淫逸的生活
6. 全书有一个题纲挈领的前言
7. 战略上要渺视敌人
8. 节日的大街上流光异彩
9. 小狗豆豆显得憨态可拘
10.照例有一番寒喧
11.从小学中选择体育拨尖人才
8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12.最大的问题是矫柔造作
13.每一条船都有固定的舶位
14.请一位高手纂写碑文
15.高师傅为人性格谆厚
16.闻到香味不由人不嘴谗
17.做着封妻阴子的梦
18.今年又是一个缛热的夏天
19.座谈会上谈笑风声
20.王强在考试中独占螯头
21.他想象着自己在太空中遨翔
22.故乡的一杯黄土让老人落泪
23.陷入了一愁莫展的困境
24.奖励不能成为继续前进的羁拌
25.上柜首日即告磬
26.仿佛来到了世外桃园
27.过了一柱香的工夫
28.对这套程序早已诸孰于心
29.对新生事物应是扶持而不是厄杀
30.被人称之为一代孺将
31.塑造了一个昏溃无能的贪官形象
32.在第一场战斗中便不幸卦彩
33.创造了飙炳史册的业绩
34.自小养成了玩世不躬的性格
35.食不裹腹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
36.不能和自己呕气
37.剧团在一夜之间斐声海外
38.窗口传出了蔓妙的歌声
39.过了一段提心掉胆的日子
40.车子在交岔路口停了下来
41.大桥到了最后合拢阶段
42.历经仓桑的老人诉说着童年的故事
43.下定决心改革这套烦文缛节
44.神圣的感情是不容亵黩的
45.显示出了惊人的真知烁见
46.对形势作了正确的沽量
47.老人于昨晚嗑然长逝
48.报名的人穿流不息
49.下了一番悬梁刺骨的功夫
50.上了舞台立即精神涣发
9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五、容易混淆的字辨析
1.秘—密 A.揭( ) B.闺( ) C.奥( ) D.解( )
2.藉—籍 A.狼( ) B.经( ) C.枕( ) D.户( )
3.侯—候 A.( )车站 B.( )宝林 C.万户( ) D.( )选人
4.卷—券 A.
5.祥—详 A.
6.分—份 A.
7.度—渡 A.
8.迄—讫 A.
9.合—和 A.
10.靡—糜
11.蜇—蛰
12.鹜—骛
13.壁—璧
14.雀—鹊
15.蔼—霭
16.竣—峻
17.采—彩
18.谍—牒
19.扶—抚
20.安—按
21.迭—叠
入场( ) B.席( ) C.稳操左( ) D.试( )
端( ) B.慈( ) C.安( ) D.( )瑞
安( ) B.省( ) C.( )额 D.名( )
( )假 B.共( )难关 C.虚( )年华 D.引( )
( )今 B.起( ) C.收( ) D.( )无音信
凑( ) B.唱( ) C.天作之( ) D.悲欢离( )
披( ) B.( )烂 C.风( ) D.肉( )
海( ) B.( )伏 C.( )居 D.( )人
好高( )远 B.趋之若( ) C.落霞孤( ) D.心无旁( )
铜墙铁( ) B.珠联( )合 C.完( ) D.( )立
欢呼( )跃 B.声名( )起 C.鸦( )无声 D.( )巢鸠占
烟( ) B.( )然 C.暮( ) D.和( )
险( ) B.告( ) C.( )工 D.严( )
风( ) B.剪( ) C.喝( ) D.神( )
( )报 B.通( ) C.谱( ) D.间( )
( )持 B.( )爱 C.( )正祛邪 D.( )慰
( )顿 B.( )装 C.( )脉 D.( )钮
( )罗汉 B.更( ) C.高潮( )起 D.重峦( )嶂
1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22.象—像 A.录( ) B.相( ) C.天( ) D.想( )
23.复—覆 A.( )盖 B.往( ) C.颠( ) D.( )信
24.幅—副 A. 一( )画 B.一( )牌 C.一( )窗帘 D.一( )对联
25.概—慨 A.气( ) B.慷( ) C.感( ) D.梗( )
26.阙—阕 A.
27.振—震 A.
28.杆—秆 A.
29.残—惨 A.
30.即—既 A.
31.两—俩 A.
32.连—联 A.
33.气—汽 A.
34.炫—眩 A.
35.形—型 A.
36.坐—座 A.
37.粘—黏 A.
38.燥—躁 A.
39.窜—蹿 A.
40.炙—灸 A.
宫( ) B.城( ) C.乐( ) D.上( )
共( ) B.( )聋发聩 C.( )慑 D.( )撼
枪( ) B.麦( ) C.( )秤 D.麻( )
( )害 B.( )破 C.( )重 D.( )痛
( )刻 B.( )然 C.( )往 D.若( )若离
哥( ) B.小( )口 C.仨瓜( )枣 D.( )全
新闻( )播 B.长篇( )播 C.( )名上书 D.( )载小说
煤( ) B.( )酒 C.沼( ) D.( )船
目( ) B.( )目 C.( )耀 D.( )晕
外( ) B.血( ) C.方( ) D.( )钢
( )骑 B.( )驾 C.( )山雕 D.( )舱
( )贴 B.( )稠 C.( )结 D.( )连
( )热 B.急( ) C.干( ) D.( )动
鼠( ) B.上( )下跳 C.逃( ) D.( )升
针( ) B.脍( )人口 C.( )热 D.残羹冷( )
11
高三6班7班语文专题一基础知识材料
六、容易混淆的词辨析
1. 分辨—分辩
2. 包涵—包含
3. 权力—权利
4. 报怨—抱怨
5. 收益—受益
6. 失言—食言
7. 作客—做客
8. 利害—厉害
9. 谋取—牟取
10.委曲—委屈
11.邻近—临近
12.爆发—暴发
13.优雅—幽雅
14.界限—界线
15.节余—结余
16.泄露—泄漏
17.营利—盈利
18. 以至—以致
19. 怪僻—怪癖
20. 考查—考察
21. 里程—历程
12
22. 湮没—淹没
23. 不耻—不齿
24. 传颂—传诵
25. 品位—品味
26. 身家—身价
27.树立—竖立
28.隐讳—隐晦
29.批阅—披阅
30.淡泊—淡薄
31.出生—出身
32.修养—休养
33.扣押—扣压
34. 侧目—刮目
35. 窜改—篡改
36. 切记—切忌
37. 结合—接合
38. 简洁—简捷
39.情结—情节
40.交会—交汇
41.看中—看重
42.增值—增殖
43.必须—必需
44.订金—定金
45.反映—反应
46.化装—化妆
47.直接—直截
48.题名—提名
49. 学力—学历
50. 质疑—置疑
本文发布于:2023-12-24 23:2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4312252434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专题一材料二笔画笔顺错别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专题一材料二笔画笔顺错别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