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他传500字)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阅读答案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阅读答案「篇一」
阅读古诗,答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歌大意】竹子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紧紧地抱住青山不放松。任凭风吹雨打、电闪雷鸣,竹子历尽千次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依旧像铁一样坚硬,傲然挺立。
1、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朝的( )。
A、郑燮
B、张继
C、杜牧
2、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1)这首诗中赞美竹子顽强不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说明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阅读答案「篇二」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歌大意】竹子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紧紧地抱住青山不放松。任凭风吹雨打、电闪雷鸣,竹子历尽千次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依旧像铁一样坚硬,傲然挺立。
1、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朝的()。
A、郑燮
B、张继
C、杜牧
2、根据诗歌内容填空。(6分)
(1)这首诗中赞美竹子顽强不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说明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1)最后一句。
(2)第一句。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阅读答案「篇三」
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分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4分
参考答案:
答:(1)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2)答: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阅读答案「篇四」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 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2)C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阅读答案「篇五」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3)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答案】
答案:略
解析:(1)写的是生长在高山破岩中的竹子。
(2)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3)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相关推荐】
《竹石》解说
《竹石》全诗鉴赏
《竹石》赏析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阅读答案「篇六」
【原文】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所展示的'画面。(2分)
(2)请揣摩“咬”字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3)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操?(2分)
【参考答案】
(1)苍翠的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劲拔挺立,它们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
(2)一个"咬"字,运用拟人手法,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3)这首诗用“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写法,全诗借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意思对即可)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阅读答案「篇七」
《题竹石牧牛》是诗人黄庭坚所写,词作中描写牧童手执鞭子,骑着老黄牛的画面。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 棰:鞭子;④觳觫:指牛。
1、下列四个选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是黄庭坚为苏轼、李公麟合作的竹石牧牛图题咏,但不限于画面意象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题发挥,蕴含深刻的哲理,在题画诗中别具一格。
B.诗人对咏写物像的外形特征作细致的描摹,用词精当。如“峥嵘”写出了怪石的嶙峋特立,“幽”写出了竹子的气韵。
C.诗中描写的物象彼此间有着精妙的联系,如石与竹之间着一“倚”字,不仅写出它们的`相邻相靠,还反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情趣。牧童与老牛间着一“御”字,牧童逍遥徜徉的意态,亦恍然如见。
D.本诗为“戏咏”,作者是以一种调侃轻松的心态描摹这幅画,然而全诗在构思上却很有曲致,蕴含深意,语言清新明丽。
2、这首诗前、后四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C(3分)
2、(5分)答: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传达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气息;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3分)
感情:对画的喜爱赞美。对画所描述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喜爱。对磨损石头和伤残竹子破坏自然美的痛心。宁静的田园风光与烦嚣的官场角逐,构成鲜明的对比,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
本文发布于:2023-12-24 16:38: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4071342500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阅读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