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专项复习阅读训练(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更新时间:2023-12-24 13:54:1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瞬息之间)

小升初专项复习阅读训练(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1

(一)我们是一家人

①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②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③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

④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⑤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⑥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⑦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⑧)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

⑨可惜,事与愿违,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 身无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⑩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

第 1 页 共 9 页

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事与愿违:

面面相觑:

2.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我觉得姓毛的孤女单身生活很洒脱,于是也决定跟家人分伙。

B. 在家人灯下聚首时,我饿着肚子决心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C. 母亲请假在家做丰盛的食物是为了宴请宾客。

D. 人长大之后都是要独立的,可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归宿。

4..“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

(2)

(3)

5..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⑪段画线句子中“犹豫”一词当时“我”的的心理活动。(3分)

第 2 页 共 9 页

6.从“我”开始闹独立、分伙到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请分析文中的“母亲”这一人物形象?(3分)

7.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5分)

(二)意外

①斯斯真是一位特别井井有条的姑娘。不少人都吃过许许多多的美味食物,游玩过许许多多优美的地方,难道都是他们计划好的吗?不一定的。斯斯不一样,她会把好吃,好喝、好玩的,都详尽计划好了,甚至连带几根牙签都计算过了,然后才去做。总之,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所以她最不喜欢的只有一样:意外。

②对于什么都喜欢安排好的斯斯而言,意外就离味着计划安排好的顺序,突然被打破,突然被改变,那会让她感到无所适从,痛苦不堪。很明显,完美主义的斯斯,绝对不允许自已办的聚会有意外的,甚至连一点点瑕疵也不行。根据习惯,斯斯在她的聚会清单上详细记录了朋友们的各种情况,以便让自己根据朋友们的喜好,来准备她心目中的完美聚会。

③如此事无巨细而又精心策划的聚会,难道会有意外吗?然而一场大大的意外偏偏找上门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院手里所有的聚会准备摧毁了……

④在一片狼藉中,一张清单卡片还完好地躺在地上。那是她最重要的宝贝,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倾注了她的心血,也倾注了斯斯对他们的真诚和友爱。尽管暴风雨那么猛烈,卡片还是给了她暖暖的力量。

⑤到处湿漉漉的,地面上还有水潭。暴风雨也把斯斯的朋友们淋了个“落汤鸡”,但是他们还是高高兴兴,喜气洋洋地带着自己最喜爱的食物和最拿手的节目来了!太意外了!

⑥斯斯呆住了。好久,好久,她才反应过来,惊喜得蹦蹦跳跳起来。所跳之处泥浆四溅,溅到裙子上,溅到桌布上,溅到窗台上,溅到自己脸上……管它呢,一块高兴起来吧。朋友们一起唱啊,跳啊。那么多好吃的食物,那么多有趣的节目。大家在泥巴里一起疯唱,一起疯演,一起闹,一起打滚儿,一起扔泥巴。一个普通的聚会变成了最有趣、最独一无二的,可遇不可求的“泥巴聚会”。还有比这更激动人心的事情吗?无论怎样计划,都不曾想到会拥有这样的一场完美的聚会呀!

第 3 页 共 9 页

⑦斯斯突然知道了:那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不再讨厌!

⑧斯斯不知道的是,在暴风雨前,那一张又一张精美的邀请函,让朋友们看到了斯斯的诚意和用心。暴风雨来了,朋友们却在想!“平日里,斯斯是一位对待朋友很真诚的小始娘。我一定要带着最好的食物和最拿手的节目,去参加斯斯的聚会。”每个朋友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⑨尽管完美的计划被意外改变了,难道说这场意外的“泥巴聚会”不完美吗”斯斯终于明白了,最重要的东西,从来没有,也必然不可能被意外摧毁!

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①自然段中“井井有条”的意思。(2分)

2.用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3.作者在第⑥自然段描写泥巴聚会的场面时,所运用的方法是 ( )(2分)

A.排比 B.反问 C.动作描写 D.点面结合

4.对课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意外”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是文章的线索。

B.“意外”改变了斯斯的计划,她最不喜欢“意外”。

C.“意外”贯穿全文,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文章层次清晰,同时也表现出了斯斯真诚为朋友着想的性格特点。

5.第⑨自然段中“最重要的东西”在文中指的是:(2分)

6. 请你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第2自然段中“瑕疵”所指的场景可能是:(2分)

7.有人认为,第①自然段是多余的,你同意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4分)

我的意见:

我的理由:

8.题目“意外”在文中有三个意思,分别是什么?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意外的?(3+3分)

第 4 页 共 9 页

(三)善良的种子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11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1)不翼而飞:

(2)声嘶力竭:

2.对第○9自然段中父亲那张百元钞票“失而复得”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3分)

A.父亲粗心大意,上车后没有仔细找那张百元票子,误以为把钱弄丢了。

第 5 页 共 9 页

B.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为了表示对父亲的感谢,偷偷塞给了父亲一张百元票子。

C.父亲的善举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他悄悄地把百元票子还给了父亲。

D.父亲在车上捡到了一张百元票子。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中的种子仅指庄稼种子。

B.100元对于当时的父亲来说是个大数目,他在丢了钱后还把种子分给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可见父亲十分善良。

C.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与第10自然段相照应。

D.父亲的行为感染了乡邻们,所以他们纷纷往丢了种子的女人的口袋里装种子。

4.偷了父亲的钱的那个小偷最后把钱还给了父亲,你是否赞同他的做法?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5.短文开头为什么要交代父亲是“抠王”?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6.说说你对“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句话的理解。(4分)

7.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4分)

(四)一块玻璃值多少钱

①早晨,四(2)班班主任孔老师一进教室,就被同学们叽叽喳喳地围着报告:“教室后面朝外的一块窗户玻璃破了。”

②“好的,我知道了。”孔老师说。孩子们便散到了座位上开始读书,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紧靠破窗户坐的是王小明同学,他嘟着嘴巴。

③“王小明,不要紧的,快夏天了,窗户没玻璃还凉快点儿呀。”孔老师安慰王小明。

④可是,在上午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王小明却撅起了嘴巴。原来,有苍蝇从破窗户里飞

第 6 页 共 9 页

了进来,歇在王小明的书本上,时而飞来飞去和他逗趣儿呢。原来,窗外不远处,就是学校的一个垃圾堆。

⑤好不容易挨到下午放学,撅着嘴的王小明回家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立刻安排爸爸的工作:“你拿条烟去一趟孔老师家,让他明儿把小明的座位换一换。”

⑥第二天第一节课,王小明和李飞换了座位。和苍蝇做一天朋友的李飞下午回家把这事又说给了爸爸听,在市财政局做局长的爸爸把电话打给了学校的张校长,张校长给孔老师下命令:“把李飞的座位换一换。”

⑦这样,第三天时,李娟坐到了破窗户旁,李娟哭哭啼啼地跑回家,心疼孙女的爷爷立刻提着两瓶酒到孔老师家拜访。

⑧第四天,张平的妈妈买了水果去了趟孔老师家。

⑨第五天,王丽的爸爸挟着“脑白金”上门拜访孔老师。

⑩……

等到第二周的时候,全班54名学生竟然有33名家长用不同方式找了孔老师,希望家里的孩子不要坐在那扇破窗户旁。

可是,吴一坐在那地方的时候,窗户却安上了一块亮透透的玻璃。“是谁安上去的?”孔老师问。

“是我。花一元二角划了块玻璃安上的。”吴一轻轻地说。

下午学校放学后,孔老师留下四(2)班学生召开“一块玻璃值多少钱”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不知孔老师葫芦里卖的是啥药,等到孔老师打开两个大盒子时才恍然大悟。两个大盒子里装着满满的礼品,有烟有酒有水果,每件礼品上写着一个学生的名字。

“同学们,一块玻璃价值不小哩,这些就是它的价值。”孔老师指着两个大盒子说。“换成钱的话,值三千元左右吧,还要加上几个当官的家长使用权力的价值。可是,它实际的价值是多少?请吴一同学说说。”

“一元二角。”一个响亮的声音。

“一元两角元只是表面的。我们要知道,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遇到破了玻璃的窗户的时候,这时,不要只靠爸爸妈妈,靠金钱和权利来解决。更重要的是靠自己,靠自己有时真的很简单。”孔老师又说。

孔老师按名字将礼品发给了学生,同学们,提着礼品准备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说这块玻璃值多少钱哩。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第 7 页 共 9 页

(1)叽叽喳喳:

(2)恍然大悟: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

A.撅着嘴的王晓明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立刻带着烟去了孔老师家。

B.一块玻璃的实际价值是三千元左右。

C.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破了玻璃的窗户的时候。这时,要靠爸爸妈妈来解决。

D.孔老师按名字把礼品发给学生,是想让学生们明白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靠自己解决。

4.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同学们叽叽喳喳地报告:“教室后面朝外的一块窗户玻璃破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5.请根据本文内容发挥想象:当吴一得知明天要坐在那个破窗户边时,他会怎么想呢?(3分)

6.班会课结束后,孔老师将礼品发回给了学生,这种做法对吗?你觉得孔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7.孔老师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遇到破了玻璃的窗户的时候。”你认为文中“破了玻璃的窗户”实际上是指什么?请联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你是怎样解决“破了玻璃的窗户”这种情况的。(5分)

第 8 页 共 9 页

第 9 页 共 9 页

小升初专项复习阅读训练(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本文发布于:2023-12-24 13:54: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397253431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升初专项复习阅读训练(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升初专项复习阅读训练(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父亲   种子   母亲   老师   玻璃   家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