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最重的话打一成语)
龙源期刊网
浅谈美国的消费文化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作者:赵珊珊 杨馥榕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10期
[摘 要]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世界,将全球经济带入一个冰冻期,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人们看到了信用消费的双面性,然而笔者却认为美国的消费文化在其信用体系的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今天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消费文化 消费信用 房屋信贷 次贷危机
作者简介:赵珊珊,生于1987年4月,女,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经济系;杨馥榕,生于1988年5月,女,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经济系。
一、美国的消费文化
房屋、汽车、高收入与自由、自我、更美好,这种美国梦的标准范式,也被社会学家David Riesman称为消费品和休闲活动的“标准组合”。在美国历史上,消费信贷对其梦的融资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信贷,货币被借给买车者和购房者,投资者和度假者,几乎借给任何人,毫不夸张美国的消费标准是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1] 。有了这种“信贷式”的消费,将来的时间被分装成各种长度不同的片段,这种片段可以用利息来购买,这样,汽车、房子其他消费品就可以现在享用[2]。
20世纪20年代,美国个人债务便在个人收入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那时的信贷融资方式使汽车成为消费文化的典型商品。据统计,到1926年,美国销售的3辆汽车中就有1辆是通过信贷方式卖出的[3]。也是在此期间,“消费性”债务成为大众接受的消费标志。消费信贷对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给予多高评价都不为过的,然而虚拟性的经济加速器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势必暴露出其内在缺陷,今天的次贷危机便与信贷消费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以消费信用表征为主的消费文化
消费信用是指以消费者个人为债务方的信用消费方式,包括零售分期付款信用,信用卡,汽车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住房产权抵押贷款。20世纪2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信用产品开始在美国出现,并于5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包括房屋贷款在内,美国现今消费信用总额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100%,且信用产品向低收入家庭及低信用人群渗透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如今,75%的美国家庭在消费信用市场上借有某种形式的债务,将近1/3的家庭有汽车贷款,2/3的家庭有房屋贷款,73%的家庭至少有一张银行发行的信用卡[4]。
本文发布于:2023-12-24 13:0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3945651250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谈美国的消费文化与次贷危机的关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谈美国的消费文化与次贷危机的关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