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送呈台启的请帖写法)
湘艺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光荣少年》教学设计
1、《光荣少年》
教学内容
①音乐知识: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以及音名与唱名
②演唱《光荣少年》
教学目标
①通过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激励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
②能用自然饱满的声音,大胆自信地与他人进行练习。
教学重点
有情感的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①音乐知识难点――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音名以及相对应的唱名。
②歌曲演唱难点,附点四分音附与附点八分音附。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设问引导,主动参与
媒体手段
多媒体课件,钢琴或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
导入大意:祝贺同学们迈入人生的另一个崭新时期——中学阶段,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迈入呢。
课前热身:带着你迈入崭新阶段的心情来跟着老师踏步吧!
师生互动(学生随着老师的节奏一起做热身运动)
2.《光荣少年》——歌曲学唱部分。
A.播放多媒体课件《光荣少年》
①课件展示:这是一首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推荐的优秀少年儿童歌曲,歌曲激越,节奏铿锵,表现了新时期少年儿儿童志存高远,兴中华的崭新面貌。
②学生边听边轻声跟唱
③教师弹奏,学生轻唱曲谱
④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⑤教师弹奏,学生唱词,体验其情绪。
B.合作探究
①这首歌曲在演唱时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较快地速度)
②这首歌曲演唱的情绪应该做到:(振奋,激昴,向上)
C.展示点评
①教师弹奏钢琴或电子琴,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师等学生唱后,指出优缺点)
②分组与个人演唱(演出优缺点,再次提高)
3.音名以及相对应的唱名,游戏练习
二、拓展延伸
歌曲拓展——《八荣八耻》并让学生们在《光荣少年》这首歌曲的休止符处,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加以表现。
三、课堂检测
教师随意抽查学生,是否唱会了《光荣少年》这首歌曲。
四、小结
在良好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2、《年少的味道》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光荣少年》。
2、学唱歌曲《年少的味道》。
3、五线谱识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年少的味道》。
2、引导学生初识五线谱。
教学重点:
有情感的演唱《年少的味道》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海岸好歌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切分节奏。
2、熟悉一个八度的音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或者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巩固歌曲《光荣少年》。
1、让学生讨论:《光荣少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情感来演绎?
2、全班同学随伴奏演唱歌曲。
3、老师根据学生唱的不好的地方进行纠正。
4、有感情地引导学生演唱歌曲。
5、分小组分段演唱歌曲。
三、学习《年少的味道》。
1、让学生欣赏歌曲《年少的味道》,感受歌曲的情绪。
2、熟悉曲谱,让学生随老师范唱小声哼唱歌曲旋律。
3、了解歌词,思考: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新时期少年崭新的精神风貌及自信、自强、追逐人生理想的决心。)
4、学生随范唱轻声演唱歌曲。
5、找出演唱的难点进行纠正。
四、巩固歌曲
1、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情感要演唱歌曲呢?(轻松自然、活泼热情)
2、掌握歌曲中拍手的节奏
X X , XX X, X X X X XX X
3、让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同时按照课本里设计的节奏进行拍打练习。
4、分组进行演绎。
五、巩固学习五线谱知识
1、复习一个八度的音名、唱名、及它们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2、反复练唱一个八度的音阶(上下行),轻声练唱。
3、让学生完成课后1—3的练习
六、课堂小结
老师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3、《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变声期的嗓音变化和保护方法。
2、正确歌唱呼吸的方法
3、歌唱呼吸的训练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如何找到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三、新课教学
(一)组织教学:
1、组织学生进入音乐室,安排座位。
2、 教学常规讲解,向学生提出上音乐课的要求。
(二)导入新课:
1、认识变声期的嗓音变化和保护方法。
师:我们现在已经是初中生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变化,同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我们把这时期称为青春期。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嗓音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称为变声期。
(1) 变声期嗓音有哪些变化呢?
所谓变声期,是指—个人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咽喉在短时期内急剧长大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现象。一般在 12~16岁之间变声,由于儿童时喉头、声带都比成人小,只相当于成人的一半左右。 发声器官也比较脆弱。男女的声音差异不明显。到了青春期,人长大了,身体的各个方面迅速发育,喉部在 外形和机能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发声器官迅速生长发育与变化,从而引起明显的声音变化。一般女孩的 声带变化比较小,而男孩的声带变化较大,如喉结凸起等,声音也变得结实低沉,这种生的发育及声音 的变化,在生理学就称之为“变声期”。
(2) 变声期的特征
可分为三个阶段:变声初期、变声中期、变声后期。变声初期主要表现为声音容易疲劳,歌唱时感到 很费力。男生的喉器和甲状骨没有明显的变化,声音仍然为童声,但有些
沙哑、粗糙;女生往往会感到声音涩滞,经过 1个月以后,声音逐渐变得丰满。变声中期男生的喉头迅速增大,声带变厚,声音 也渐渐变得低沉,比女生一般低—个八度,声带后端闭合不全,发声不容易控制,音色变暗变哑,歌唱时容易出现破音和失声现象:女生在这时期的变声所引起的症状虽然没有男生明显,但也应细心照顾,尽量消除其变声的障碍。 变声后期。声带充血等一系列症状基本消失。喉器发育逐渐完成。男生的喉结明显突出,声带发育基本定型,已接近成人的声音。男女声音的音色差别十分明显同时也具有了各自的声部特点。 男女生变声的年龄也不一致。女生大约在 l3~l岁之间,过程比男生短症状不很明显,l6岁左右完成变声;男生变声期平均约在 14"-16岁左右,整个变声期较长而且症状多数比较明显,到了l8岁左右才趋向完成。经过变声期后,女生的音域变宽了,音色也丰满了,但音高无明显的变化;男生的声音则比变声期前低了—个八度 ,音域扩大了,音色也变得厚重多了。因此可见,变声期中男女生的变声过程是不同的。
(3) 嗓音的保护
嗓音保护的关键是掌握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科学的运用嗓音是嗓音保护的重要一环。变声期的嗓音训练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青少年的变声时期,身体迅速成长,生长激素也处于亢进时期,如果不注意科学地用嗓,不采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而是习惯性地用挤卡、压的方法来歌唱的话,声带、气息、共鸣都得不到正常的工作,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发音器官的运动失调,产生声音的障碍,更严重的是,发声运动中这种不协调、不平衡会引起学生发声器官的病变,如声带小节。如果发炎后仍在继续用声,声带会进一步受到创伤,产生声带息肉,以至于导致病变失声或终身沙哑。在变声期间唱一些不适合自身生理条件的歌曲,一味唱高音唱不上就往上拼命喊,这种无节制的歌唱,结果使变声期间本来就充血的声带产生极度疲劳,造成声音失调,从而引起嗓音的各种疾病。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另外,发声器官是人体的—个组成部分,每个人身体的健康与否和局部器官的状况有着很大的关系,往往会影响到发声运动。特别是伤风感冒和呼吸道的感染,都会引起整个上呼吸道发炎。鼻炎、咽喉炎、气管炎、扁桃腺炎都会给声带造成闭合不全或充血水肿,从而引起嗓音的嘶哑。因此,在变声期间要预防感冒,多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的素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生活上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营养的全面摄入,少吃辛辣和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对声带的刺激。
2、正确练习呼吸的方法
要学唱歌,第一步就要先学呼吸。如何用气确实是声乐的基础,就好像建房子的地基,
而当我们的基础稳固了之后,音乐的表现也是需要用气的技巧才能够呈现出来。音乐要能够感动人,除了用心来唱歌之外,其他就要看你用气的技巧了。现在,先来学习声乐的胸腹式呼吸法吧。
(1)胸腹式呼吸法
为什么我们要说”呼吸〃,而不说”吸呼〃呢?古人可能还真的对我们现在要谈的呼吸有些了解,也就是说我们在学吸气以前得先学如何呼气呢!其实我要说的是如何把肺部的空气先吐光。因为这样才能让空气很自然的进入肺部,而且很可能直接就进入肺尖了。
试试看在你认为吐光了之后憋住气,然后再用力吐一次,此时你的腹部一定会凹下,再憋住气,再吐一次气,当你觉得腹部已经快要贴到背部时,这时才真的吐光了,然后就张开嘴让空气自动的吸入肺部,由于天生的求生本能,空气会大量且直接的进入肺尖。
再学会吸 (吸气)为了确保吸气时有吸到腹部,你可将手置于下腹部,约在肚脐下方一寸处按住,然后才照刚才所说的方法吐气吸气,当空气自然进入肺尖时,你就应该会觉得手被推出一些。若是手没有动静,那么很可能是你太用力的吸气了,由于不良的呼吸习惯,又将气到肺的前半了,如果你的双肩抬起、胸部也扩张了的话那就是这个毛病了。记住身体要放松,吸气时肩膀一定不能抬。若是置于腹部的手还是没有动静的话,在吸气时就要想这一次吸气一定要把手推出,吸气时要往下想。不妨用手加点力向内按,将更容易把气引导至肺尖。
吸气时,气要吸得深,吸得松,要均匀而平稳,吸得自然而轻松,要防止气吸得过多或过少,吸得浅,吸得紧张、机械。吸气要适度,要吸得恰到好处。一定要根据歌曲的情绪和乐句的长短吸得适量。如果气吸得过多或过紧,会造成全身僵硬,特别是腰、腹部僵硬,甚至肩部都紧张,这样气息就不容易控制,发出的声音会没有了弹性,失去了表现力。气吸得太少或吸得浅也不行,会造成隔肌无力,使声音失去支持力,也就是缺少气息的支持,这样声音就会苍白无力,没有生机。另外在吸气时,最好采用口、鼻同时吸气的方法。不单用口或单用鼻,口和鼻同时吸气才能吸得快,吸得深,歌唱的状态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用口和鼻同时吸气时还要注意动作不要很明显很夸张,特别不要有明显的吸气的声音。如果出现动作很大,或吸气的声音很响,这说明气息是浅的,提起来的,身体是紧张的。
(2)练习呼吸的方法
为了体验和锻炼歌唱者的呼吸器官的功能,我们常常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动作,比如:叹息、打哈欠、惊讶倒吸一口气等等,都是经常体验的情绪、动作,很生活化,用来帮助学习歌唱的人很快地掌握正确的呼吸状态。
(3)几点练习呼吸的方法:
①缓吸缓呼。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隔肌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也就是腰围扩张),小腹向内微收。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如同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吸气吸感觉。
但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呼气时缓慢的呼气。注意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呼出。是一种长长地吹气的感觉。可称为慢吸慢呼。
②急吸缓呼。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也叫快吸慢呼。是歌唱者在演唱实践中要经常用到的。因为在歌曲时的句与句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吸气不允许有很长的停顿时间。一般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来吸气且要吸得不让人发现,这就是急吸缓呼的作用。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歌唱者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效果比较好。
③急吸急呼。急就是快,快速吸气,方法同上。然后将气息保持一下,再快速呼气,也就是快吸快呼。呼气时要注意横膈肌及周围的肌肉群的支撑力的运动,立住歌唱的支点,做到迅速而有弹性。可以采用做仰卧起坐、下蹲、快速跑步等运动的动作,来体会此种呼吸的状态。
④缓吸急呼。缓吸气,略保持,呼出时,气息状态就象前面“缓吸缓呼”中讲的一样呼出,保持性的缓慢呼气;后面的急呼,就要做到横膈肌及周围的肌肉群的支撑力的运动的情况下,急速把剩余的气呼出。也叫慢吸快呼。这种方法比较常用于一般歌曲的结束句,包括乐段的结束句和整个歌曲的结尾句。在演唱时,按结束句的拍子唱到结束拍子的前一拍是缓呼的气息,到了结束的最后一拍就要快呼气,并急速先将声音停住,再停气息。使结束拍快停,这样结束句就唱得干净利落。
以上的四种呼吸方法,是比较常用的。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发展需要,自身在呼吸上存在的不足去做有针对性的练习,把歌唱的呼吸掌握完成好。因为它是唱好歌的基石。 因此,对歌唱呼吸方法的掌握及歌唱者正确的领悟、进行呼吸器官的发生基础训练,以便打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三、歌唱呼吸的训练方法
歌唱呼吸有很多种有效的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训练方法。
1、吸气练习:正如上述说的一样。这里简介一种最容易体会到的歌唱时的吸气的状
态之法。就是要想象:你面前有一簇色彩绚烂的鲜花,你要闻到花的芳香,上前深深的慢慢的嗅闻花香,香气沁透心脾的那种感觉,就是歌唱的深吸气的状态。然后,屏住呼吸,要像打
2、呼气练习。 (1)、保持吸气状态的“对抗”性呼气。 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呼气时首先做到:保持吸气状态的同时,横膈肌要给一个既向外又向上的力量。在吸气时的感觉应该是一种整身向外扩展的感觉,所有的吸气通道都是放松的打开,将气息吸深,感觉身体像一只有弹性的皮球。美声强调的呼吸要更深,必须保持吸气状态与呼气肌肉群构成对抗,产生压力,将气息控制的均匀缓慢的呼出来支持歌唱,使演唱呈现出一个圆润、饱满、通畅、明亮的声音。 (2)、快吸气慢呼气。 一是数拍子。按上述方法吸气,呼出时按“四八拍”依次均匀的数拍,一口气三个八拍以上为合格。每次10分钟。初学者可以循序渐进的练习。 二是吹蜡烛。点燃一支蜡烛,在面前距离30——40公分左右。练习者对着火苗发出“u”音,去吹,以使火苗吹得倒向前边而不灭掉为准。一口气坚持吹30秒左右。
三是颤双唇。在声乐训练,我个人认为打嘟噜练习最容易体会到呼吸对抗所产生的支持点的感觉,就是用气息“推动双唇颤动”发出一种“嘟嘟”的声音,可以采用一些音阶式的练习。例如: 用一个呼吸完成。这种练习对锻炼横膈肌的控制力很有效果。
(3)、快吸气快呼气。 松而静的自然站立,扩胸鼓胃。吸一口气,呼一口气。1分钟100—120次。每次五分钟左右。 上述练习可以达到训练呼吸的耐力以及控制呼吸的节奏的功效。也会给学习歌唱练习者打下演唱中等程度以上的艺术歌曲“呼吸控制”的基础。
(4)、增强肺活量与横膈肌力量的锻练。 要想唱好歌曲,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加强身体机能的锻炼是其前提。例如:可以采用跑步锻炼,每天保持800——1000米。这可以增加肺活量与横膈肌的力量。还可以常做仰卧起坐几十次。次数多少可以因人而异,可以由少到多的增加,坚持不懈。有条件可以练一些健身器械。这样能增强腹肌、腰腹的力量。总之,适当的做一些增加肺活量和强化身体横膈肌的锻练,增强体质和增加腰腹的力量,是歌唱者提高身体机能不可或缺的一项,也是唱好歌曲作品的重要保证。
第二单元《美妙的人声》教学设计
1、《我的太阳》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我的太阳》体验不同人声演唱的特点及演唱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随音乐跟唱歌曲,体验歌曲演唱情感和男高音特点。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
引导发、练习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说什么声音最美?
生:(人的声音最美。)
师:人声可以分类吗?
生:(可以的。)
师: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太阳》。
三、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学生看书学习。)
1.人声的分类
人声可分为哪些?如果细分它还可以分为?
生:(人声可分为童声、男声、女声。如果细分又可以分为:男女高音、男女中音、男女低音。
2.不同人声有什么特点?
生:(高音比较高亢、明亮、悠扬;中音比较宽厚、结实;低音则比较低沉、浑厚。)
3.在男高音和女高音中还能够分出什么类型的高音?
生:(女高音可分为戏剧女高音、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男高音可分为戏剧男高音、抒情男高音。)
4.男女童声有什么特点?
生:(音色近似、声音明亮、清脆、甜美。)
5.欣赏《我的太阳》
(1)了解歌唱家帕瓦罗蒂。(学生看书后,教师可以加以补充)
师:帕瓦罗蒂是哪国歌唱家?他有什么样的美称?
生:(帕瓦罗蒂是意大利著名歌唱家,他有“高音C之王”的美称。)
(2)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太阳》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太阳》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内涵?
生:(这首歌曲旋律爽朗、豪放,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赞美之情。)
2.这首歌曲是男高音演唱的,请问男高音演唱的特点是什么?
生:(高亢、明亮,声音有穿透力。)
3.你能够跟随音乐唱一唱吗?(教师可以播放中文演唱的这首歌曲,让学生好唱一些。)
生: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轻声跟唱。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欣赏歌曲作品,我们知道了男高音的特点,知道了人声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的声音也变得更动听。
2、《伏尔加船夫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辨别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
过程与方法:学会聆听音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对欧洲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
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方法
演示法、欣赏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音乐导入
1、聆听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片段走入欧洲音乐。设问:这首歌熟悉吗?是哪个国家
的歌曲?那么就让我们走入欧洲音乐。在俄罗斯有一条欧洲最长的河流,人们把它称为是“母亲河”。 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下面让我们去观光一下美丽的伏尔加河。
2、播放伏尔加河流域的风光,感受人们的美好生活。
3、由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并讨论大胆表现作品。
①看图讨论画面描写怎样的内容,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根据画面中纤夫们的形象与步伐,用声音与肢体来表现纤夫们劳动时的情景。引出劳动号子的概念。哎哟嗬……嗨哟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欧洲的劳动歌曲《伏尔加船夫曲》。
(二)欣赏歌曲
师:俄国有一首表现纤夫们劳动的歌曲《伏尔加船夫曲》,它能非常恰到好处的表现画中的内涵。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曲家是怎样来表现这种情绪。
1、初次听赏。
设问:你们感受音乐最深的是什么?(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引导学生听出音乐中的劳动号子动机:53630|表现了纤夫们对沙俄统治的愤愤不平。
1=D 4/4 5 3 6 3 0 | 5 3 6 3 0 | 力度很弱,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看课本中的音谱,有什么特点?
生:我仿佛看到了纤夫在远方拉纤劳动动作和沉重的步伐,渐渐向我们走来,只能听到隐约的号子声,同时表达了他们内心的不平和痛苦,呻吟和叹息。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听到那些号子?它们起什么作用?
生:打夯号子,抬石头号子等。在劳动中起着协作、一起用力的作用。
师:同学们答的很好,号子很多如:出海打鱼,森林伐木、抬木,江河摇橹、拉纤、放排,码头搬运,建筑工地打夯、打硪,上山撬石、打石以及挖石膏、制盐等劳动几乎都要有不同的劳动号子相伴。这些都是民歌中的一种,必备条件首先集体劳动,同时是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因此是人们劳动中集体创造出来的。
2、再次聆听,抓住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
①引导学生听出歌曲的力度变化。了解力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它采用了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的处理方法(ppp
②再感受歌曲的速度、旋律等。速度是徐缓、旋律是朴实的。
③音色:感受男低音音色的作用,介绍俄国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
设问:这首歌曲是哪类人声演唱?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聆听男高、男低、男中音的三首片段歌曲来进行对比。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男低音这种音色更能表现出《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
(三)拓展与延伸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伏尔加船夫曲》的男声四重唱。
(四)小结
师:《伏尔加船夫曲》深刻揭示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切、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踏开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正用这种精神才创造了今天俄罗斯人民的美好生活。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男低音演唱的歌曲。特别是男低音浑厚凝重的音色,表达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同学们下去后自己学会从哪些方面聆听音乐,辨别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由此可见,我要珍惜现在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我爱你,中国》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欣赏《我爱你,中国》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三、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报国之志。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把自己对“小家”的热爱进一步上升为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开多媒体,展示课件首页。(导入新课)
师:我想我们和其他各民族兄弟一样,也是一家人,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是?
学生:中国!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
二、互动探究、合作学习
(一)作者简介
郑秋枫(1931~)作曲家。辽宁丹东人。他的主要作品有:歌曲《毛主席关怀咱山里人》、《拖拉机开进苗山寨》、《女话务兵》、《十月里响起一声春雷》等。还为影片《海外赤子》、《虹》、《小岛》等谱写了音乐。
瞿琮(1944~)词作家、诗人。湖南长沙人。曾任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团长。主要歌词作品有《颂歌一曲唱韶山》、《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亮走,我也走》、《秋天,中国在收获》、《香港,一九九七》等;诗集《可爱的连队》、《霹雳颂》等。
(二)歌曲分析
1、《我爱你,中国》是故事影片《海外赤子》插曲,作于1979年。歌词质朴无华,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春苗秋果、森林山川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抒发了人民对祖国无比深厚的爱恋和赞颂之情。
2、歌曲为F大调、4/4拍,以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而成。歌曲开始是一个节奏自由、气息宽广、高亢激越的引子,旋律起伏跌宕,犹如百灵鸟的歌声跨过高山,越过海洋,响彻祖国大地。
(三)歌曲欣赏
1、多媒体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初次欣赏歌曲。教学生模唱歌曲的片段,结合欣赏,来分析理解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2、结合歌曲欣赏,引导学生对艺术歌曲、群众歌曲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有所认识。
三、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渗透德育教育。
4、《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目标
1、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表现的宽广美丽的草原情景,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浑厚的音色特点。
3、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教学重点
1、欣赏、感受蒙古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
2、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浑厚的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长调和短调。理解蒙古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试唱法、听赏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大草原画面,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师: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欣赏画面。
师问:你在草原上看见什么景色?(请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表现的宽广美丽的草原情景,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浑厚的音色特点。
3、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三、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初听歌曲。
师: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感受歌曲的情景和内容。
听听歌曲中唱出了内蒙大草原怎样的景色?
2、学生聆听后交流回答自己的感受。
3、分段欣赏。
师:大草原多么美丽啊!如果我们生活在这里,会是怎样的心情?歌曲中表达草原人民对草原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请同学们看歌词分段欣赏歌曲。
课件出示歌词。
学生聆听谈感受。
5、完整欣赏,随旋律哼唱,进一步感受歌曲表达的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6、请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设计一些简单的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分组讨论,可加入小乐器伴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去内蒙古大草原游玩了一圈、欣赏了内蒙音乐,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辽阔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内蒙古的草原风情,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对少数民族能有更进一步地了解。
5、《雪绒花》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欣赏《音乐之声》插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2、知识目标:了解电影音乐及电影音乐的特点、作用。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感情演唱歌曲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歌曲《雪绒花》的演唱情绪的变化及合唱的优美和谐的旋律,再了解电影音乐艺术中的作用并能声情并茂地演唱电影音乐。
教学难点
歌曲的演唱情绪的变化及合唱的和谐。
教学用具
手风琴、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课件、简单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生:欣赏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多来咪》。提出问题:谁听过这首歌曲?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出自哪部电影?
学生:《多来咪》选自《音乐之声》电影。
播放课件背景音乐《雪绒花》衬托下课题名称。
二、简介电影
1、简介电影《音乐之声》的获奖情况。
教师:音乐剧《音乐之声》是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与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于1959年合作完成的。1965年改变成同名影片,同年该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
2、简介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通过播放电影片段讲述电影故事,让学生了解这部影片及音乐。
教师:教师讲述《音乐之声》的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萨尔茨堡,在萨尔茨堡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名叫玛利亚的年轻女子,她生性活泼、热爱生活、善弹吉他、喜欢唱歌。后来,玛利亚到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玛利亚用爱心与音乐和几个失去母爱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上校离家期间玛利亚和孩子排练了合唱。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上校回家,歌声深深打动了上校,激发了他歌唱的兴致。上校轻拂六弦琴,唱了《雪绒花》,歌曲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新课
教师:播放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雪绒花》
展示课件
教师:这样的画面你们感受如何?此时的音乐让你们有何感想?
学生:学生说音乐甜美、人物美丽、家庭幸福、声音和谐。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演唱《雪绒花》(中文版、英文版)
学生:随钢琴演唱这首歌。
4、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教师唱第一声部,合作练习。
5、教师拉手风琴和学生共同演唱,同时把两种不同风格演唱《雪绒花》的感情表现出来,唱出对祖国的爱意。
6、学生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和老师手风琴合作,之后加上全体同学演唱,达到一个高潮,使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性情。
三、结束部分
教师提问与学生之间讨论互相学习
1、音乐对电影艺术本身有什么作用,音乐的魅力在哪?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什么是
电影音乐?(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体裁,是指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它是综合艺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的功能主要有:突出主题,抒发感情、背景气氛,推动剧情发展结构统一的作用。
让学生回家到网上查询有关《音乐之声》金像奖的详细资料,下节课和老师同学共同欣赏。
6、《人声的分类》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不同歌曲体验不同人声演唱的特点及演唱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随音乐跟唱歌曲,体验歌曲演唱情感和男高音特点。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
引导发、练习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说什么声音最美?
生:(人的声音最美。)
师:人声可以分类吗?
生:(可以的。)
三、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
1.人声的分类。
人声可分为哪些?如果细分它还可以分为?
生:(人声可分为童声、男声、女声。如果细分又可以分为:男女高音、男女中音、男女低音。
2.不同人声有什么特点?
生:(高音比较高亢、明亮、悠扬;中音比较宽厚、结实;低音则比较低沉、浑厚。)
3.在男高音和女高音中还能够分出什么类型的高音?
生:(女高音可分为戏剧女高音、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男高音可分为戏剧男高音、抒情男高音。)
4.男女童声有什么特点?
生:(音色近似、声音明亮、清脆、甜美。)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欣赏歌曲作品,我们知道了男高音的特点,知道了人声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的声音也变得更动听。
第三单元《八音和鸣(一)》教学设计
1、《欢欣的日子》
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欢快喜庆的情绪,了解作品风格。
2、认识各种乐器。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品欢快喜庆的情绪,了解作品风格。
2、熟记并表现对答主题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人的情绪有很多种,有时高兴,有时不高兴,音乐同样能表达人的情绪,一起听一段音
乐,看看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听录音回答。
二、新授
(一)全曲欣赏
师:首先一起欣赏一遍,感受一下乐曲的感情。
(二)分段欣赏
1、欣赏作品第一主题
(1)欣赏作品的第一主题,感受音乐的特点、谈谈作品带来怎样的感觉。
(2)复听第一主题,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欣赏作品第二主题
(1)欣赏第二段主题,生听辨演奏的乐器。
(2)出示管子及演奏姿势图片,欣赏管子独奏,模唱管子旋律,了解管子音色。
(3)欣赏吹管乐合奏片段。
(三)作品背景讲解
(四)再次完整欣赏全曲
播放全曲,师跟着音乐板书画图,生边听边跟音乐作出相应的动作。
(五)欣赏郎朗演奏的钢琴视频,通过对比再次感受作品带给我们的喜庆情绪。
三、小结
《翻身的日子》是一首离学生生活很久远的作品,但是通过欣赏使同学们感受到了那时候的心情,同时同学们认识了民族乐器,掌握了欣赏音乐的方法,积累了民族音乐主题。
2、《空山鸟语》欣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
2、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二胡,并对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的了解。
3、 使学生感受二胡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4、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5、 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一只鸟仔〉,学唱第二段
先听一遍歌曲,
有节奏地读一遍两段的歌词。特别是第二段歌词。
跟随伴奏演唱第二段。
两段一起演唱。
二、欣赏〈空山鸟语〉
1、引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
2、先整体听一遍曲子,
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A、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
B、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
补充:
(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 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二胡,(多媒体),
包括二胡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5、介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多媒体)
(补充: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也是我国30年代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
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天华生活的时代,正值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叫花子胡琴要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就在那样的环境里,刘天华抱定“改进国乐”的坚定信念,在崎岖坎坷的路上奋战了20年,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演奏家,创作了几十首二胡、琵琶曲和练习曲。人们所熟悉的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光明行》、《苦闷之讴》、《独弦操》、《烛影摇红》等都是他创作的。刘天华对我国民间音乐也作了许多整理工作,他就是因为在天桥收集“吵子会”锣鼓谱,在与民间艺人接触中,不幸染上猩红热病,于1932年6月8日因医治无效而病逝,时年仅37岁。)
6、对比欣赏,聆听笛子曲〈荫中鸟〉,感受不同的乐器模仿鸟叫的效果。体验音乐与自然结合的效果。
能够加深对民族器乐的热爱。
补充:
(欣赏曲目《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乐曲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通过对一群在树荫中嬉戏逗乐的鸟儿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乐观豪放的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之运用了民间流行的滑音、吐音、花舌音等竹笛吹奏技巧,更加生动地表现了荫中百鸟争鸣的景象,借景抒情地表达了人民对新生活的热情赞颂。)
7、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自己模仿鸟叫声。
感受音乐模仿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总结、下课
3、《喜相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笛子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且掌握节奏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笛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流长,中华的民族音乐更是世界音乐的一朵奇葩,从以往的学习当中,我们大家已经初步了解到了民族乐器可分为拉弦乐器、弹拔乐器、吹管乐器以及打击乐器等,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进入到吹管乐器的世界。
三、吹管乐器介绍
1.出示课件乐器图。
师:“同学们 ,初看老师这里的几张乐器图,有几张好像是一样的,其实它们又是有区别的,老师教你们学会辨别。乐器的辨别有很重要的两方面,一是形状,二是音色。”
从形状与音色方面给学生以直观演示。(教师的导语先吊一吊学生的胃口,从言语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为器乐欣赏与乐器直接相关,如果不了解乐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乐曲内涵)并感受吹管乐器那独有的震撼人心的音色。
2.重点介绍笛子。
出示笛子图,介绍笛子相关知识(笛子: 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笛。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教师用笛子演奏几小段不同风格音乐和模仿几种自然声音,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更直观地了解笛子特点。
四、欣赏教学
1.冯子存介绍。
“谈到《喜相逢》,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名叫冯子存。”介绍冯子存及其主要成就和贡献。(冯子存,笛子演奏家。他在“二人台”音乐风格的基础上,总结和发展了北方笛子的演奏技法,他的演奏高亢、嘹亮,具有典型的北方梆笛特色,演奏的技巧极为丰富,
变化繁多。他是笛界壮派的代表人物和很有贡献的老前辈,无论他在笛子演奏还是笛曲创作方面,都具有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为弘扬民族音乐做出了贡献。其代表作品有《喜相逢》、《放风筝》、《五梆子》、《冯子存笛子曲选》。)
2.初听。
“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完后告诉老师,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听到了些什么?”(播放《喜相逢》。)
3.分段听,理解各段意境。
分段听时,出示乐谱,学生跟着乐谱看,更直观,每一段听完都请学生起来谈感受,同组互相交流。(《喜相逢》这首乐曲由四个段落组成。曲首以散起的形式、缓慢朴实的旋律,表现了亲友惜别时深深依恋的情感;随后乐曲以变奏手法及笛子特有的技巧,表现人们别后相逢时的热闹场面和喜悦心情。乐曲极具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
4.再听。
让学生用自己有的吹管乐器或者用手势、姿势等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教师小结乐曲内涵。吹管乐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4、《阳春白雪》
教学目标
1.感受《阳春古曲》所表现的意境;
2.使学生感受琵琶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琵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导入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阳春古曲》,又名《阳春白雪》,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三、新课教学:
(一)先整体听一遍曲子,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1.节奏是否轻松明快?
2.能否把握旋律的流转特点。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感受乐曲所表现出的意境。
补充:(全曲七段,可分成起、承、转、合四个组成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乐曲。起部:《独占鳌头》曲首出现长达十七拍的“八板头”变体,它在以后三个部分的部首循环再现。原《八板》的旋律以“隔凡”和“加花”等技法加以润饰,运用“半轮”、“夹弹”、“推拉”等演奏技巧,音响效果独特有趣,使花簇的旋律充满活力。
承部:《风摆荷花》、《一轮明月》这两个《八板》变体,在头上循环再现《八板头》之后,旋律两次上扬,在高音区上活动,表现情绪较为热烈。
转部:《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在这三个段落中出现了不少展开性的因素。首先是乐曲结构的分割和倒装,并出现新的节拍和强烈的切分节奏。其二是运用“摭分”、“板”和“泛音”等演奏指法,使音乐时而轻盈流畅,时而铿锵有力。特别是《道院琴声》,整段突出泛音,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生命活力。
合部:《东皋鹤鸣》是本部的动力性再现,在尾部作了扩大,采取突慢后渐快的速度处理,采用强劲有力的扫弦技巧,音乐气氛异常热烈。)
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琵琶,(多媒体),包括琵琶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二)对比欣赏白居易《琵琶行》。(多媒体)
四、课堂小结:
这首琵琶曲《阳春古曲》,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
5、《中国民族乐器》
1、 让学生认识各种民族乐器,了解各类乐器的音色特征;
2、 认识听赏民族乐器演奏形式:独奏、齐奏、合奏、重奏;
3、 听赏民族乐器演奏,感受各种乐器的表现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中国民族乐器及音色特征。
教学过程:
一、 中国民族乐器简介
1、乐器是人类用来演奏音乐、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全世界的古今乐器达一万多种,中国记载的乐器达千余种。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芋、鼓瑟、弹琴等演奏形式;秦汉时的鼓吹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鼓乐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刘天华、聂耳等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产生了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
2、常见乐器演奏形式:独奏、齐奏、合奏、重奏。
二、 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
观看民乐合奏《光明行》片段
提问:你认识哪些乐器?你会演奏哪些乐器?
学生举手回答:
三、 常见中国民族乐器分类
拉弦乐器:二胡、京胡、高胡、低胡
弹拨乐器:古筝、琵琶、三弦、柳琴
吹管乐器:笛子、唢呐、箫
打击乐器:锣、鼓、钹
四、 中国民族乐器认识(课件显示)
分类认识各种乐器,听辨乐器音色特征(图片与音乐一一显示)
五、 民族乐器演奏
要求:了解乐器的演奏形式,感受各种乐器的表现特征。 作品欣赏:
1、二胡齐奏《战马奔腾》
感受音乐的热烈与激昂,体会二胡的表现力和音色。
2、笛子独奏《扬鞭催马送粮忙》
感受音乐欢快热闹的场面,听辨竹笛的音色与表现力。
3、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体会音乐的深刻内涵,听辨琵琶的音色。
4、古筝独奏《战台风》
感受听辨古筝的音色与表现力,感受工人与台风搏斗的情景。 5、打击乐合奏《迎春锣鼓》
感受热闹欢快的锣鼓乐及锣鼓丰富的表现力。
六、学生互动
1、学生交流讨论对中国乐器民族乐器的认识体会。
2、听辨练习:播放乐器演奏音乐,让学生找出对应的乐器名称。
音乐01 音乐02 音乐03 音乐04 音乐05 二胡
古筝
笛子
唢呐
琵琶
七、课堂小结
我国乐器种类繁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了解学习更多的民族乐器。
第四单元《班级演唱组合》教学设计
1、《洗衣歌》
教学目标
1.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
2.《洗衣歌》的欣赏,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洗衣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3.充分了解藏族民歌及藏族舞蹈特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设问法、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自由说。)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 歌曲《青藏高原》。
3.有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
4.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可眼见为实,还是让我们去看看吧……(大屏幕)藏族的风土人情。
5.师: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师:藏族真美,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
三、新课教学:
(一)初听歌曲《洗衣歌》。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2.听完以后,师生畅谈听后感。
3.教师介绍作品:
歌曲《洗衣歌》作于1964年,是藏族舞蹈《洗衣歌》的主题歌,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和舞蹈特色。歌曲歌唱了人民解放军和藏族人民之间的深厚的鱼水情谊。歌曲以藏族民间音乐朴实健康的音调为素材,既保留了风格,又有所创造。曲调起伏跌宕,充满欢乐与激情。
(二)复听作品。
1.让我们一起再次来感受一下歌曲带给我们的这种美丽宽广、幸福自由的感觉。(复听歌曲)
2.舞蹈片段欣赏《洗衣歌》,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来体会歌曲的意境美,并欣赏藏族美丽的舞蹈。
(三)跟唱歌曲。
请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
四、课堂小结:
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欣赏,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3、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立志成材。
教学重点
歌曲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具
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着各具特色,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歌舞,想一想,它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二、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字正”才能“腔圆”。
3、教师范唱并讲解与欣赏版中的不同。[民歌的演变和二度创作]
4、学生轻声跟唱。[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
5、再次完整连唱歌曲。[要求唱出欢乐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三、训练与表现:
节奏练习:
节奏与演唱的结合,全班同学分成演唱组和节奏组,进行唱奏表演。[运用不同的伴奏并改变速度、力度等来表现歌曲]
四、拓展阶段 :
1、提问:有哪位同学能表演一些新疆的舞蹈动作?大家还知道哪些新疆民歌?
2、介绍歌曲整编者王洛宾先生事迹及其主要作品,并欣赏新疆乐器图片。[课件]
3、思考:《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告诫人们青春易逝,时光宝贵,“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五、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 ,喜爱我们的民歌,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我们正处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时代,美丽的西部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衷心祝愿同学们能珍惜时光,立足现在,拼搏进取,在不久的将来加入西部大开发的队伍,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六、下课礼仪:
学生在《青春舞曲》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3、《踏浪》
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欢快,释放心灵,并引导他们培养和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热情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给你们一组词语,云朵、风儿、大海、浪花,大家能想象出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呢?——非常好,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老师再问问大家,如果你们在这样美丽的景色
下,心情会怎样呢?——很好!那么,下面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踏浪》。)
2、学唱歌曲
(1)板书歌词,并介绍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这首歌的作词者是庄奴先生当时为台湾一部电影《踏浪》创作主题曲,背景在大海边。在台湾,好多地方是依山傍海。有山有水的,透着美。抬头望蓝天白云,衬托着大海更辽阔。于是,从云写起:
“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
请你们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
山上的山花儿开呀我才到山上来,
原来嘛你也是上山看那山花儿开”。
海边,通常是有风的,有风必有浪,浪涌成花,浪花层层,于是,触景生情:
“小小的一阵风呀慢慢的走过来,
请你们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
海上的浪花儿开呀我才到海边来,
原来嘛你也爱浪花才到海边来”。
就这样,《踏浪》影片上映时,这首歌也就流行开来。
(2)学习第一段
(同学们有什么样感受呢?)
(3)学习第二段
(这一段又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和前一段相同吗?)
(4)整体学习,学生齐唱。感受歌曲韵律及感情
(这首歌的给人青春活泼的美感,那么,同学们,大自然这么美丽,世界这么美好,同学们是不是应该快乐地生活呢?是不是应该积极地生活呢?——是的,我们应该用心认真地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3、学生齐唱
4、小组比唱
5、课堂小结
这堂课大家快乐吗?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每天都要这样快乐,好不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4、《五线谱识读(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五线谱,学习五线谱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五线谱对译简谱
情感目标:了解乐谱的由来,知道乐谱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
播音乐而创造的
教学重点:
学习、认识五线谱
教学难点:
五线谱对译简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音符卡片、五线谱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导语: 五线谱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最完善的记谱法。要想进入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必须首先学会五线谱,它是我们跨入音乐大门的钥匙。
板书课题:认识五线谱
二、 认识音位
1、出示五线谱表
2、检查学生认知情况:
练习:a.请你说出五线谱各部分的名称
b.请你说出小音符所在的位置
三、认识音符
1、认知音符
a.五线谱有五条线,每条线,每个间都有一个音住上边。
师出示音符卡片,讲解音符的结构,生学画音符
b.音有高低,还有长短,长短不同,它们的形状、名称也不同。
音符位置决定音的高低,音符形状决定音的长短
四、听辨音高
1、出示音阶和键盘对照图,认识五线谱上的音相对应在键盘上
的位置
2、跟着乐谱唱
识谱,翻译成简谱,并唱一唱
3、听一听
听辨乐谱
五、译一译,唱一唱
出示简谱<<找朋友>>生将简谱译成五线谱,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六、拓展延伸
简谱<<踏浪>>译成五线谱
七、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乐谱,还学习、认识了五线谱,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上这种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乐谱,在今后的学习中能通过五线谱学习更多的音乐。
八、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一)》教学设计
1、《放马山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放马山歌》,让学生初步了解云南欢快、热情、豪放的特点,并能按照歌曲的要求去演唱。
2、通过欣赏《放马山歌》,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掌握附点音符和衬词的唱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情景教学法、视唱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观看云南民歌《猜调》视频。
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歌曲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儿歌……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刚才同学们欣赏的歌曲和咱们平时唱的歌的风味不一样,它是一首民歌(板书),它是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它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艺术遗产,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呢?
生:五十六个民族。
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这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不同地区,也就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民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三、新课教学:
(一)听范唱,激发兴趣。
师:《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
(二)节奏练习。
1、学生先熟悉节奏,然后出声打节奏。
2、教师为节奏加上附点,并让学生掌握附点音符的节奏,再次练习课件1的节奏。
3、出示课件,练习掌握歌曲的节奏。
4、学唱歌谱:
(1)复习g调的音阶,老师任意指几个音让学生说出唱名;
(2)老师唱歌谱的第一乐句,学生小声跟唱;
(3)学生唱歌谱的第一乐句;
(4)老师唱歌谱的第二乐句,学生小声跟唱;
(5)学生唱歌谱的第二乐句。
5、填唱歌词:
老师弹第一乐句的旋律,学生小声唱歌词,然后出声唱一次,学生接唱第二段的歌词,启发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老师弹第二乐句的旋律,学生小声唱第三、四段歌词,然后大声唱一次。
6、连唱歌曲:
把歌曲的四段连起来唱一次(男女分唱),启发学生欢快、热情、豪放地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云南民歌《放马山歌》,了解到云南民歌具有欢快、热情、豪放的特点。以后有机会我们也到云南去,真正体验一下云南的民俗风情,进一步地了解云南民歌。
2、《脚夫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学习,激发学生喜爱民歌,感受民歌那“原生性”的质朴美;
2.通过聆听、演唱、交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并了解陕西信天游的风格特点,了解本曲节奏方面的基础乐理知识;
3.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歌词的理解,揭示了万恶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启发同学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且掌握节奏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心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今天我们来欣赏陕西民歌的音乐风格。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三首民歌。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回答哪一首是陕西民歌?
A《太阳出来喜洋洋》
B《小拜年》
C《脚夫调》
生:“《脚夫调》”。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陕北信天游《脚夫调》。
三、新课教学:
(一)师:(出示地图)请问有谁能找到陕西省呢?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古城西安。
教师介绍陕西省的地理知识和人文景观。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进入中国大西北的门户,省会是西安, 陕西大地古老而神秘,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她犹如镶嵌在中国内陆腹地的一颗明珠,这里有我国著名的古城长安(今西安)自西周起,先后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
(二)师:通过介绍,我相信大家对陕西省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再一次聆听这首民歌,请同学们经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回答,陕北信天游《脚夫调》的特点?
(高亢有力、激昂奔放)
教师介绍陕北信天游风格和特点。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歌词基本以七字为一句,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起兴,下句起题。既可以两句独立成歌,也可把几段或十几段歌词并列,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民间曾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之说。信天游以绥德、米脂一带的最有代表性,《脚夫调》流行在绥、米一带,它以高亢有力、激昂奔放、具有鲜明的西北民歌的特点。
(三)出示歌谱,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教授音符的时值及小切分,三连音,和后十六等节奏型的打法。
师:因为音乐来源生活,同学们能否在生活中需找音符的时值呢?
例:4分音符时值——走一步
8分音符时值——钟表滴答
16分音符时值——小鼓
(四)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学生倾听;
2.学生随琴哼唱;
3.学生与老师一起演唱;
4.学生独立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陕西信天游《脚夫调》,让我们感受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了解了陕西信天游的风格特点和本曲节奏方面的基础乐理知识。
3、《澧水船夫号子》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歌宝藏。
2、熟悉劳动号子这一汉族民歌形式及其音乐特点。
3、培养学生爱劳动知感恩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澧水船夫号子》,熟悉了解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难点是培养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音乐情感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听听看这是什么歌?
师:同学们,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生:《伏尔加船夫曲》。
师:没错,这首歌就是我们在第二单元所学习的《伏尔加船夫曲》。大家知道这首歌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吗?
生:劳动号子。
引出劳动号子定义。
师:没错。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民歌三种体裁之一的“劳动号子”。
师: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师:那同学们能猜想一下劳动号子的作用吗?
生:自由回答。
师:作用是鼓舞干劲,保证行动一致。
师:由于从事的劳动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如《搬运号子》、《打麦号子》、《拉纤号子》等等,今天,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澧水船夫号子》。
二、新课教学
《澧水船夫号子》
(一)、初听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歌曲。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你联想到了怎样
的画面?
领唱与齐唱。船夫在平静的河面上悠闲地划着船、船夫们在波涛汹涌的河里划船。
(二)、分段复听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其实这首歌曲描绘了船夫们划船的四个场景,下面我们分段来细细品味。
1、第一部分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聆听第一部分,体会旋律的起伏、歌曲的速度、力度怎么样?他们在怎样的河面上划船?
歌曲旋律优美,起伏平缓;歌曲速度缓慢,力度适中。表现在太阳下悠闲摇橹时的场景。
师:你们从歌词中能找出一些特别的词语吗?
衬词是在民歌的歌词中,除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为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句。衬词的应用,不但可以突出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同时对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歌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声旋律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第二部分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第二部分,听听跟之前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速度变快、力度变强、曲调简洁有力。)
《数板》是准备迎战的场景》。
师:那你们觉得这样的音乐特点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场景呢?
3、第三部分
师:接下来听听他们遇到了哪些艰难?(除了从歌词了解到有狂风暴雨、激流之外,你们能从音乐特点听出来吗?)速度渐快、力度渐强、节奏明快、曲调紧张急促…他们面对艰险是怎么做的?
4、《平板》
师:第三段描写的闯险滩的场景,那最后到底闯过没有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生:闯过了。
师:你是怎样听出来的?
《平板》是胜利后的场景。(速度变慢、力度变弱、节奏恢复平缓、曲调悠扬动听。)
5、全曲通过节奏平缓、曲调悠扬动听到节奏明快、曲调紧张急促再到最后恢复平缓的写作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船夫们战胜险滩的过程,展现了船夫们勇敢坚强的性格。
三、复听歌曲
师:让我们完整地聆听歌曲,闭上眼睛,感受你所听到的、看到的、联想到的。
听完后问学生:你们看到了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景了吗?你们有体会到船夫们坚韧的性格吗?
四、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什么叫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人们在进行体力劳作时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我们为有这样优美的音乐而骄傲,为有如此勤劳的祖辈而自豪,我们将会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4、《槐花几时开》
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
2.掌握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
3.欣赏,初步感知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欣赏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四川民歌的风格,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
教具
多媒体、视频、音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一)民歌是什么?
民歌是人民的歌、民族的歌,是真实反映劳动人民情感、生活的歌曲作品。民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代代积淀与
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赋予了音乐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它们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和源泉。
(二)民歌的分类:山歌、号子、小调。
三、新课教学:
在中国的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用法有三种:一是以花喻人,借花表法情爱;二是歌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三是借花起兴,以花为歌唱媒介,而花本身没有特定含义。
我们今天这堂课从“花”出发,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欣赏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
介绍“晨歌”,聆听歌曲,体验歌曲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啥子”的唱。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手把栏杆(舍)望郎来(哟),娘问女儿呀,你望啥 子(哟喂)?(哎)我望槐花(舍)几时开(哟喂)。”
2010年11月28日,时隔60年后,87岁的老人喻祖荣在宜宾市青年川剧团又唱起了由他本人改编的民歌《槐花几时开》。60年前,正是喻祖荣将一曲名叫《神歌》的宜宾民歌,改编为了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槐花几时开》,并最终传唱全国。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通过学习民歌《槐花几时开》,感受了民歌的绚丽风采,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民歌是我们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因为民歌是一切民族音乐的最丰富的源泉,让中国的花朵,香飘四方。
5、《民歌(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各个民族的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2、通过服饰头饰和乐器等判断该属于哪一民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响设备、歌曲欣赏磁带、录音机、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学习的民歌你们都还记得吗?今天,我们音乐课的主题就是--民歌之旅。播放音乐课件,导入本课课题。
2、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学生欣赏,感受歌曲中传达的意境。
3、提问。
(1)听到歌曲,你想到了哪些画面?
(2)看到这些民族的服饰和乐器,你能唱出相对应的民歌吗?
学生讨论
自由发言
4、音乐活动(可留作课后思考)。
在中国地图上找出本课欣赏所涉及的省(区),结合你所了解的这些省区的风土人情,谈谈你聆听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后的感受。
5、师生小结,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第六单元《七彩管弦(一)》教学设计
1、《卡门序曲》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乐于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2、能够感受、体验《卡门》序曲各部分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某些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初步了解比才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序曲的概念。
2.能够感受、体验《卡门》序曲各部分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某些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初步了解比才的生平及贡献。
教具:
音乐播放设备。
教法:
讲解法、欣赏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在音乐的大家庭中,还有一位重要的成员,她集音乐、诗歌、舞蹈、戏剧于一身并以歌唱为主,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她就是歌剧。
首先我给大家播放一段歌剧的音乐片段,然后请大家听完这段音乐回答几个问题,大家要注意听了。(播放《卡门序曲》)
1、这段音乐的情绪如何?(热烈欢快的)
2、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师:非常高兴,我们同学有敏锐的听觉能力,这段音乐是描绘了斗牛场的情景,它选自歌剧《卡门》,该歌剧作于1874年,取材于梅里美同名小说。
二、音乐知识:
A:作者简介:这么美妙的音乐出自哪位大师之手呢?他就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比才他于1838年生于巴黎,19岁时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57年获罗马大奖并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1年回巴黎从事作曲,1857年6月3日逝世。他的代表作有歌剧《卡门》、《采珍珠者》等,还有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等。
B:那么,我给大家播放的这首音乐作品名字就叫《卡门序曲》,是歌剧开始时的一首明朗而辉煌的管弦乐曲。
什么叫序曲呢?(生回答)序曲是歌剧、舞剧及其他戏剧和声乐套曲的开始曲。歌剧的序曲起到暗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
C:作品介绍:那同学们知道卡门是谁吗?卡门——是一个姑娘的名字,这部歌剧在这个故事里有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卡门、霍赛和埃斯卡米洛。
大家知道他们三人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卡门——她是位烟草女工,霍赛——卫队
下级军官,还有一个是斗牛士——埃斯卡米洛。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出身于农家的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普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人情网,成了走私贩。过了些时候,卡门对唐·霍赛冷淡起来,她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洛。霍赛的妒忌,使卡门烦恼,他干涉她爱情上的自由,她被这种干涉所激怒,于是与他绝交了。后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候,唐•霍赛杀死了卡门。随后,他自己也自杀身亡。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所以整首歌剧塑造了卡门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最终却以她的死来结束,充满了悲剧色彩。
这部歌剧的主旨是:表现未受资产阶级社会思想影响的纯朴农村青年——霍赛——向往过温暖的家庭生活。可是,这就与大胆、泼辣、酷爱自由的卡门那种追求自由的个性相冲突。两个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是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难以调和的矛盾造成的。透过它,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性。在那不让感情遵循逻辑发展的社会里,是不能抱着真实感情活下去的。所以卡门只能以死来保全她的自由,霍赛也只能以死来为他纯朴的感情献身。
我们今天所欣赏的是它的开场音乐,也就是序曲——《卡门序曲》。
三、分段聆听——体验:
师:这首序曲共有三个音乐片段,
1、师:我们先看第一音乐片段A,请你们聆听并思考:
a:这段音乐的情绪?(热烈欢快的,当这一主题从乐队中忽然升腾起来的时候,谁会不为之振奋呢?)
b:演奏的乐器是什么?(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
c: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音乐把人们带到西班牙斗牛场上的喧闹狂热的气氛中)
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老师可以告诉你一个秘诀:就是聆听音乐的同时并跟着音乐哼唱,你一定会找到音乐的感觉。不信你试试?准备好了吗?好,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跟着音乐哼唱一下)
2、师:我们来看第一插部B,
a:这部分的情绪是如何呢?与第一段的情绪相比怎样?(欢快的,没有第一段热烈)
b:它又运用了什么乐器演奏的?(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少打击乐,情绪较前一段较柔和一些。)
c: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呢?(妇女和儿童跳跃、欢唱的场面。)
我们再一起来聆听一下。(播放音乐B)
3、欣赏第二插部C。
a:情绪如何,有变化吗?(雄壮威武的)
b:你觉得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乐曲的演奏是在一个高度上吗?增添了哪些乐器?力度有什么变化?
(弦乐组奏主旋律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奏主旋律。它抒情细腻、感情真挚。第二次呈现时,不仅将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还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其情绪威武、雄壮,带有重复凯旋的气质,表现了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有一种必胜的信心。第二遍的力度比第一段强)
c: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呢?(英勇的斗牛场面)
d:我们一起跟着旋律哼唱一下,去感受一下斗牛士的那种威武的英勇的形象。
四、总体欣赏——体验:
师:我们完整的聆听一遍,感受它的演奏顺序。(放音乐)
师根据学生的举手在黑板上板书A B A C A。
师:什么样的结构称为回旋曲式结构。
生小结。
师:那我就把你们的回答做个小结,回旋曲——包括一个多次重复的段落(主部A)及若干个与之穿插对比的段落(插部),一般主题至少出现三次,形成A+B+A+C+A的结构形式。它是一种曲式结构。
五、情感体验与分析:
1、师:既然这A出现了三次,这三次A有变化吗?(一次比一次强),那你能用动作去表示三次的不同吗?(生回答)那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第一组,第二组用动作去表示B,第三组用动作表示C。(师巡视指导)
2、播放音乐进行表演。
师:大家的表现非常精彩,让我看到了你们非凡的表现力。
六、拓展与延伸:
1、音乐进行到此,本应干脆利落的让音乐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是要知道在歌剧院的乐池里,这还不能结束,它令人吃惊的一下子变换了情绪。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D主题,与前面的音乐相比,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凄凉)你听出它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大提琴)你觉得这段音乐暗示了什么?(暗示卡门无法抗拒的悲剧的命运)
a:用旋律线表示音乐的进行。(下行的音调就像是在哭泣一般。)
b:用色彩表现音乐的情绪。(暗淡的色彩。)
c:速度。(迟疑的节奏,缓慢的速度。)
2、那么,最后再问大家,音乐刻画卡门是怎样的一个人?
(美丽动人、叛逆,对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对命运不屈服的个性。)
七、小结:
1、生谈收获。
2、师: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生活美的表现,让我们一起畅游于音乐的海洋,共同去体验美、鉴赏美、表现美。最后让我们再次感受比才的管弦乐演奏的《卡门序曲》。
2、《图画展览会》
教学目标:
1、了解强力集团和作曲家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
2、了解《图画展览会》的创作背景。
3、通过欣赏前五个乐章,感受其中所表现的不同场景和作曲内容。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各个乐章的特点及中间的衔接。
难点:抽象音乐与具体故事情节的转换。
解决办法:充分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每个乐章的创作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穆索尔斯基是“强力集团”成员中最具有直抒胸臆气质,在音乐的语言形式和精神世界里突破力量最大的一位。他取得了一种从语言中产生的新旋律,把直接来自生活的散文谱成音乐。穆索尔斯基的不朽名作,首推俄国国民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交响诗《荒山之夜》和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其他经常演出或演奏的,还有歌剧《霍万基斯纳》和《索罗金斯克市集》连篇歌曲集《死之歌与舞》。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图画展览会》。
二、 明确目标
1、《图画展览会》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2、作者所选十幅画的素材是什么。
3、“漫步”主题是一个怎样的主题。
4、每个乐章的听觉感受有什么不同。
三、整体感知
《图画展览会》的各曲之间插有题作“漫步”的间奏乐段,暗示作者在展览会中浏览漫步的情景。全曲从“漫步”的序奏开始,用5|4与6|4交替的自由节拍组成,这个主题以间奏曲的方式先后在全曲中变换演奏形态,一共出现了5次之多。这段主题是由3支无伴奏小号嘹亮的吹出,此后逐渐增加乐器,使色彩更为浓厚。
(一)第一曲:侏儒。音乐中巧妙的描绘出罗圈腿的侏儒,以古怪的姿态,笨拙的跳跃的情景。据说,这个丑陋的矮人是住在地底下掘宝“地中精灵”。拉威尔的编曲,以木管和弦乐的拨奏以及弱音的小号,刻画出这滑稽可笑的画面。
(二)第二曲:古堡。这是中世纪意大利楼塔高耸的古堡,在寂静的夜晚,年轻的骑士伫立塔下,对他的心上人高歌恋曲。从低音管舒畅的主题开始,再由中音萨克管唱出中世纪风甜美的旋律。此曲就由这两段主题构成,形成缠绵动人的旋律,令人涌起一段思古幽情。
(三)第三曲:御花园。都里瑞斯是巴黎面临塞纳河的公园,花木扶疏,风光旖旎,原是法国皇宫的御花园。现在皇宫的一部分已辟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卢浮宫美术馆。哈特曼描绘在公园的绿荫小径上,小孩们沐浴于和煦的阳光下快乐嬉戏的情景,中间混杂着保姆们的喝止声。
(四)第四曲:牛车。在波兰的乡间,一辆由两头牛并拉的木造大牛车行走其间,车上满载着蔬菜、果物和谷粮,那沉重且巨大的车轮,在泥泞的道路上辘辘作响。驭者以轻松的心情在车上哼着小调,这民谣风动听的旋律是由土巴号吹奏出的。
(五)第五曲:蛋中小鸡之舞。这原是哈曼特为一出芭蕾舞默剧所作的舞台设计图,描绘还没孵出的小鸡,在壳中一边不耐烦的咕噜叫着,并用小嘴啄击蛋壳,一边张起脚爪在里面旋转乱舞。这段轻巧可爱的舞曲,是全组曲中最著名的乐曲。
四、总结
《图画展览会》以真实的故事为缘起,每一段乐曲的标题和内容又都以具体的图画为依托,作者本人也是想把画面上的形象和情景,翻译为用微妙的幻想和敏锐的情绪组织起来的音乐,这应该算是纯粹的标题音乐。可是因为他使用的音乐语言具有一种崭新的而又十分踏实的、能够在人心深处引起震动和回响的特异品性,这部作品可以完全脱离标题的内容仍然圆满自得,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来自音乐本身的美感。
3、《大进行曲》
教学目标:
1.能够乐于欣赏优美和壮美的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及能够正确的判断和区别优美和壮美这两种不同音乐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有时候一首乐曲并非都是一种美的范畴。
教学用具:
多媒体及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播放4首乐曲片段(悲剧美、欢乐美、优美、壮美),让学生谈谈这几首乐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听完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不同的音乐元素形成不同的音乐美,不同的音乐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提问:“我们把音乐美分为哪几个基本范畴?” 学生可答:“音乐美可以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二、欣赏作品:
1.仔细聆听《大进行曲》的片段。
提出问题:演奏形式是什么? 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胜利凯旋将士的英勇形象的。
2.介绍《阿依达》的创作背景。再把《大进行曲》的第一段让学生跟琴演唱一遍,以体会壮美的音乐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
旋律
庄严凝重
节奏
规整
速度
中速
力度
铿锵有力
3.简单介绍创作者以及剧情。
朱塞佩·威尔第(1813年10月10日-1901年1月27日),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和理查德·瓦格纳一起被认为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歌剧创作者。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附近的一个小酒馆经营者家庭。13岁开始学音乐,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院,未被录取,后留在米兰向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家(拉维尼亚)学习音乐。1842年,创作了他的第二部歌剧《那布科王》,演出异常成功,一跃成为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1848)、《厄尔南尼》(18744)、《阿尔济拉》(1846)、《列尼亚诺战役》(1849)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因之获得“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称号。
歌剧描写被埃及征服的埃塞俄比亚俘虏中的女奴,从前的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伊达和埃及国王手下的勇士拉达梅斯的爱情悲剧,表现了爱情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冲突 ,反映出少女阿伊达复仇、爱国的思想。
4.通过欣赏《大进行曲》片段,来分析主奏乐器。以及分析进行曲的几个主要特点。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进行曲是用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常赋予人们豪迈英武、铿锵有力的感受,也特别符合生气勃勃的同学们的学习状态,祝愿同学们乐观向上,每一天都充满灿烂的阳光。
第七单元《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
1、《在灿烂阳光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在灿烂阳光下》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2、在学习《在灿烂阳光下》中体会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音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
3、能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在灿烂阳光下》,感知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
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在灿烂阳光下》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祖的感激和赞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一)看图片。
提问:看了图片有何感想?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图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庆典图片,看到这些让我感到祖国的日趋繁荣富强,我为祖国而骄傲自豪。)
(二)听音乐〈红旗颂〉情感感受一下。
三、新课教学:
(一)导言: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祖国的日趋富强的场面,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由印青作曲的歌曲。
(二)出示课题:音乐欣赏《在灿烂阳光下》,播放歌曲《在灿烂阳光下》。
1、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哼唱,体会在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变化。
(三)演唱感受:
1、再次播放歌曲《在灿烂阳光下》。
2、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
3、教师范唱,学生随哼唱主旋律。
4、教师指挥,随音乐演唱《在灿烂阳光下》一遍,学生自己寻找不足之处。
(四)分析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结构图式和表现主题。
全曲分为三段,以A-B-A1的形式呈现。歌曲的A段为3/4拍,旋律具有抒情风格,以中速演唱,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十分朴实的语言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仿佛是一位年轻人含着深情地在娓娓诉说着长辈给予自己的思想上的启迪。B段的节拍变为4|4,音乐转向进行曲的风格,演唱速度稍快。歌中充满了为祖国的自豪和赞美。A1部分重复A部,激情的把音乐推向高潮。
(五)复听乐曲的A部分,请学生跟着唱主题,感受新时期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特点。有感情地齐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
四、课堂小结:
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让我们再一次唱响这首歌曲《在灿烂阳光下》。
2、《中国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人》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
3.能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中国人》,感知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
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中国人》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身为中国
本文发布于:2023-12-24 12:5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3938132499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湘艺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湘艺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