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立秋作文)
电影剪辑艺术
第一章
二、剪辑的发展历史
(1)原生态时期,影视无剪辑
●电影无剪辑(单镜头)《工厂大门》●电视无剪辑(直播)
2)蒙太奇语言时期,剪辑艺术基础奠定
●卢米埃尔:镜头组接产生故事●梅里爱:转场、镜头切分《魔术》
●布莱希顿:视点变换的新感觉●爱德温·S·鲍特:不同组接产生新的意义《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
●格里菲斯:平行蒙太奇《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苏联蒙太奇学派:探索蒙太奇的表现功能普多夫金:《母亲》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3)动作剪辑时期:剪辑艺术法则形成
●剪辑点●动作形态●对观众审美心理的把握
(4)数字合成时期:对传统剪辑的颠覆与重构
●抠像●虚拟演播室技术●三维动画●子弹时间《黑客帝国》
◆影视艺术按工作流程可分为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和后期编辑。
◆这三个环节,都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影视艺术从创作角度可分为文学家的剧本创作、导演和摄像的创作、后期编辑创作和包装工作的创作。
一、电视编辑的含义
1.镜头组接
上下镜头之间的剪辑是电视剪辑的最基本的技巧,它的要求就是流畅。给观众最好的视点视距来观看每时每刻的动作。
2.段落的剪辑
所谓段落是一组镜头链,是按照一定逻辑、内容需要组接在一起的一系列镜头,是表现内容单元相对完整的某一连续的过程。
3.总体结构剪辑
所谓整体结构剪辑,实际上是一个对全篇结构的把握。
一、编辑的必要性
1.一般认为单个镜头是不具备独立叙事和表意功能的,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几个镜头组接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的;
2.镜头组接顺序对镜头语言的意义表达会产生重要意义;
3.镜头语言在表意中可以自由地处理时空,镜头画面的分切与组合打破了现实的制约,创造出新的荧屏时空;
4.剪辑是确立节目风格和艺术个性的必要手段
第二章
一、幻觉是剪辑的视觉生理基础
1.幻觉的定义:幻觉是指在某种因素的诱导和暗示产生的虚假、不真实的感觉。
2.幻觉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1)过年(2)理发店(3)魔术(4)头晕(5)饥饿(6)三维空间立体图二、影视中幻觉的表现形式
幻觉在影视中的表现主要是诉诸于视觉的
1.静到动的幻觉(1)视觉暂留(2)格式塔心理学:似动现象,其实质是一种心理补偿效应
2.平面到立体的幻觉(1)二维到三维灭点透视散点透视
讨论:景深对于理解二维到三维的幻觉有什么意义?
第二节完形心理学对剪辑的影响
完形心理学又能叫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知觉与意识的问题,认为人类对于任何视觉图像的认知,是一种经过知觉系统后的形态与轮廓,而并非所有各自独立部分的集合.
完形法则一:合拢性,接近于合拢的熟悉线条和形状,往往被看作为并记忆为更接近于完整。
完形法则二:连续性,中断次数最少的视觉元素最容易于组合成连续直线或曲线。完形法则三:相似性,相似的元素易于组合在一起,被看成一种图案
完形法则四:共同归结,凡是功能、运动或变化相一致的视觉元素往往易于被组合在一起,并看作一种图案或运动
完形法则五:接近性,两个或多个视觉元素越接近,它们被看成一组、一个图形或者一个整体的可能性就越大。
完形法则六:异质同形,大脑功能和感觉之间的形式与关系都相同的。
讨论:异质同形与通感有什么关联?
第三节剪辑的心理依据
一人们总习惯将事物进行对列、比较,从而产生定向联想和概括讨论:这与我们有什关系?
二人们有忽略次要情节的倾向讨论:这与我们有什关系?
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总是改变方向和视距的讨论:这与我们有什关系?
四、人们观察事物在一定时间内总是带有一致的眼光。讨论:这与我们有什关系?第三章电视剪辑的制度与形式
第一节电视剪辑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一、三种摄制形式ENG(电子新闻采集)EFP(电子现场制作)ESP(演播厅制作)
二、电视剪辑的流程
1.修改拍摄提纲(脚本)2.准备设备3.与有关人员协调4.整理素材5.纸上编辑(编辑设想) 6.粗剪7.精剪8.检查意义表达9.检查画面10.检查声音
第二节电视剪辑的基本形式
一、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电视剪辑经历了机械编辑、电子编辑和数字编辑三个阶段。
1.机械=剪刀
2.电子编辑=电子编辑系统
3.数字编辑=非编系统
二、线性编辑(电子编辑)1.组合编辑、插入编辑2.直接编辑、间接编辑(EDL)第四章了解摄像
第一节景别
一、景别指被摄对象在画面上所占面积的大小,反映了一个镜头
表现被摄对
象的细腻程度。
二、景别的分类
(1)远景■通常用广角镜头拍摄■通常是俯拍■场景中各类因素清晰明了,视野辽阔,细节众多■比其他镜头持续的时间更长,因为这样观众可以有足够时间去解读其中大量的视觉信息。《邪鳄禁区》《亚历山大大帝》《大行山上》《黄土地》(2)全景。■用于交代主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占高度的1/2到3/4。■环境因素大于人物的活动。■现实性大于抒情性。交待辛德勒作为一处胜利者(抢掠者)与被抢夺的犹太人豪宅的关系。《千里走单骑》
(3)中景■有效交待人的活动,附带交待环境。■半身或者膝以上。■在影片中大量存在。■兼顾主观与客观。两人交流的情形,易用中景。打斗镜头多用中景
与少写结合,强调动作强度和力度,宜用大远景。《勇闯夺命岛》表现限制空间及特定氛围。
(4)近景。带肩镜头为近景。强调手和脸的互动关系。观众对动作的注意对表情的关注。
(5)特写。带有极强的主观性。过多的特写会使影片因节奏过于强列而失去协调感。《珍珠港》
第二节镜头的分类
一、焦距是划分镜头的一种标准
◆所谓焦距是指镜头中点到光线聚集到胶片上的焦点之间的距离。
二、短焦广角镜头。
■焦距低于35mm。■景深大,近处和画面边缘的变形效果明显,距离被扩张。■近距离拍摄人物,造成变形和荒诞效果。■摄像要轴线方向的运动更剧烈。
■通常用于主观色彩的视角。
三、中焦标准镜头。
■焦段在35mm-70mm■成像没变形,和我们用眼看到的一样。■为了突出客观性,例如纪录片多用标准镜头。
四、长焦镜头。
■焦段在70 mm--400mm。■又称为摄远镜头。■会压缩镜头主光轴上距离。
■因为能够体现东方绘画的非透视性特征,因此多出现在东方导演的作品中。
第三节机位
水平方向:
(1)正面。人物显得比较正式,规矩,有形式感,往往具有言外之意,少。(2)侧面。最为常见,以3/4侧面的形式出现;《人与自然》正侧面较少,具有很强的形式感。(3)背面。具有天然的神秘、含蓄的气质,和无限想象的空间。
垂直方向上:
(1)俯角。暗藏高高在上的资态和对被观察者的否定。俯角的特殊情形是垂直向下拍摄。
《人与自然》(2)仰角。信心,坚定,伟大,或者相反的凶狠、限险、恐怖等。仰的特殊情形是垂直向上拍摄。《人与自然》
(3)平角。最常见,呈现客观性。
第四节摄像机的运动形式
一、推:摄像机沿Z轴向前纵深运动或摄像机沿Z轴向前纵深变焦。
作用:突出主角,深入局部环境,情绪递进。《辛德勒的名单》
二、拉。摄像机沿Z轴向后纵深运动或摄像机沿Z轴向后纵深变焦。
作用:交待人物所处的环境,以拉镜头加淡出作为影片的结尾。《乱世佳人》三、摇。摄像机保持不动,而以固定点作上下、左右的旋转运动。
作用:交待空间环境,模拟人眼视线的移动,来回反复摇动可增加动感。《水浒传》
四、移。摄像机沿大体为直线的路径在水平和垂直上移动。
作用:介绍环境常用移。《撒哈拉骑兵》
五、跟,摄像机与主体保持同步运动,通常景别不变。《甜蜜蜜》
第五章影视中时间和空间
第一节时空思维的特点
一、有限与无限的结合
(一)客观存在的有限1.时间的有限性--cond/minitue/hour2 .空间的有限性
(二)感知的无限(1)时间无限-世纪、很久很久以前、遥远的未来(2)空间无(三)表限手段有限观众的感知能力是标尺(四)承载内容无限
二、主观与客观的交织
(一)素材的客观性(二)导演选择的主观性所以观众看到的是导演主观选择的客观
三、多样与统一的一融合(一)呈现内容的多样性(二)影视时空统一于剧情一、分类(1)放映时间/播放时间定义:就是电影或电视剧实际放映的时间。
第二节影视中的时间
片名: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上映时间:2007年7月4日
放映时间(片长):144分钟主演:梅甘·福克斯希安·拉博夫
片名:勇敢的心导演:梅尔·吉普森上映时间:1995年5月19日
放映时间(片长):177分钟主演:梅尔·吉普森苏菲·玛索
◆《非诚勿扰》这部电影多长?答案:120分钟
◆为什么一部电影的放映时间通常在1.5小时~~4小时之间呢?为什么《赤壁》要分上下集呢?为什么《美国往事》《七武士》要安排中场休息呢?
这是根据人的视觉感受器官的承受能力以及身体其他系统的承受力划分的,人眼及神经兴奋的时间太长,就会产生疲劳,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2)银幕时间定义:银幕时间主要是指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得以展开所经历的叙述时间。举例:《血色浪漫》的银幕时间是从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至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大约三十年的时间。
《金婚》的银幕时间是从佟至和蒋文丽相识、相知,共同走过的五十年的时间。
结论:放映时间和银幕时间是两码事,通常一部影片的放映时间小于银幕时间。特例:希区柯克《绳索》/电视剧《警事24小时》
二、时间的处理方式
1.延伸---《罗拉快跑》
2.压缩----《公民凯恩》
3.冻结---《骇客帝国》《上帝之城》
4.加速---《人与自然》
5.减速----《人与自然》(5)倒转----《异能》
(6)由现在追忆过去-《拯救大兵瑞恩》(7)由现在对未来的悬想-《家有儿女》◆上述七钟处理手段中涉及到的技术
(1)间格拍摄(2)速度调整(3)频闪(4)镜头分切
三、时间的连续与不连续性(一)片段的不连续(二)心理感知的连续
五、观众的观赏心理时间爱因斯担--相对论
六、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影视中的时间,怎样才能让观赏心理时间变短,关键在于节奏控制。
(1)张驰有度,这是总的原则。《变形金刚》
(2)快动作,快音乐,表现紧张。《谍血双雄》
(3)慢动作,慢音乐,表现紧张。《变脸》
(4)慢动作,慢音乐,抒发情感。《功夫》
第三节影视的空间
一、分类
1再现空间举例《红高梁》高梁地2构成空间举例《泰坦尼克号》中的大海三、影视空间的特征
(一)再现空间的象征性
电影的空间,一般都做为叙事的载体以再现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电影空间的表现能力常常受到忽视甚至被闲置,电影空间的表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菊豆》---- 染缸
(二)构成空间的假定性
这里主要是指利用镜头组接,或者某些处理方法,营造并不存在的空间。
(1)《西游记》(2)《奥特曼(3)青春的童话
总结:学习空间的假定性,目的在于拍摄过程中要善于创造,而创造的基础是人的想象力.
三、空间的设计与造型观念
我们选择故事发生的空间,不要仅仅单纯把其视作故事发生的载体,也要重视其审美和表现功能。(1)指环王(2)黄土地(3)还珠格格(4)中华英雄
第五章剪辑点的选择
一、剪辑点的选择
(一)两个相邻镜头的衔接点称为画面编辑点(二)类别 动作剪辑点?音乐剪辑点?情绪剪辑点
(1)动作剪辑点A:同运动主体的动作编辑点。
主体位置移动的画面,选择运动方向或速度刚发生变化后,作为动作编辑点。主体出入不同空间的画面,选择主体走出画面或走入画面前,作为动作编辑点主体原地运地,选择运作的临界点,作为编辑点(描眉、落地、亮姿、形体站立、握手、荡秋千、芭蕾、举重、撞钟、后摆腿《奥运》)
B:不同主体的动作编辑。运动趋势一致。《珍珠港》 运动形态相似(《喋血街头》)。(2)音乐剪辑点主要是指音乐的切入与音量的控制
音乐的编辑不是孤立的,它受到画面的呈现内容的影响,最终呈现出的是与画面的一致性。 伴随着淡入切入音乐(士兵突击14)。随着事件高潮的到来提高音量。(士兵突击02)
以音乐的节奏作为控制镜头长短和故事情节发展的依据。
与台词或对白呼应,台词起,音乐起,台词停,音乐停(血色浪漫);台词落,音乐起(士兵突击10)。(3)情绪剪辑点
动作剪辑点是为了动作的完整性、统一感,目的在于实现流畅的观感。
而情绪剪辑点的选择必须服从于情绪的表达,具体来讲就是在让观众看清对象之外,还要因为情绪表达的需要而增加镜头的长度。每逢佳节倍思亲?勇敢的心讨论: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白情绪剪辑
二、镜头长度的选择
(1)叙事性镜头,以看清内容为基本参照
固定镜头比运动镜头短?小景别比大景别要短?有前有后,表现前要比表现后短?有亮有暗,表现亮要比暗短?有动有静,表现动要比静短?有快有慢,表现快要比慢短
(2)情绪性镜头应以情绪传达到位为参照《天狗》
第六章
一为什么要讲电视剪辑的原则(1)服从原则(2)打破原则(3)从技术到艺术第一节流畅:剪辑的基本要求
一、对于一部影视作品而言,内容是第一位的
(1)这是从受众的角度出(2)这意味着将影视作为一种产业,而不仅是一种艺术(3)这包含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二、对于影视剪辑而言,流畅是第一位的
(1)流畅的本质是自然的过渡(2)流畅是剪辑最起码的要求
(3)流畅意味着剪辑必须服从生活的逻辑和视觉习惯
(4)流畅的剪辑必须把握镜头间的相互关系
三、生活逻辑=生活经验(1)衣(2)食(3)住(4)行
四、视觉习惯=思维的逻辑
(1)剪辑应该代表观众的利益
(2)剪辑应充分尊重观众的视觉经验和阅读习惯
(3)影视剪辑符合思维逻辑的最高镜界是想观众之所想举例:《泰坦尼克号》分析:引导镜头+停顿+被看事物=主观镜头
五求、镜头组接的基本关系
(一)层次关系具体指镜头的层级递进或递减,旨在符合观众观看事物的规律(2)呼应关系镜头之间具有看与被看、听与被听的联系,
又称视线关系。(3)平行关系镜头分别展示不同的形象,它们可能是同一时间内对不同空间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方位产生的相关联系。
(4)并列关系多个内容、形式、语义相似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5)对比关系(6)隐喻关系(7)因果关系(8)意外关系《泰坦尼克号》
第二节轴线规则
一、轴线,又称为关系线、运动线、180度线,是拍摄中为保证空间统一感而形成的一条无形的假想线。
二、轴线的分类:
(1)动作轴线也叫做运动轴线,指被摄主体运动的方向、线路或轨迹。动作轴线是一条假想线,它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条曲线。
(2)关系轴线指两个以上静态主体每两者之间的假设连接线。
《王牌对王牌》《巴顿将军》《绝密押运》
关系轴线是直线。
(3)方向轴线是指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人物视线与能看到物体之间构成的连线。
方向轴线也是一条直线。
2.轴线规律在拍摄中一般只在轴线的一侧进行,不能越过轴线到另一侧去拍摄。《排球比赛》
二、越轴。由于在拍摄主体运动时,摄像机跨过了运动轴线而导致画面上主体的运动方向莫名其妙的改变。
三、轴线的合理突破
1.借助运动。《史密斯夫妇》-镜头的运动。《十面埋伏》-主体的运动。
2、借助中性镜头。
(1)利用被摄主体的特写或放大镜头
(2)运用被摄主体的中性镜头《大红灯笼高高挂》
(3)利用空镜头或其他主体的镜头《新龙门客栈》《太极旗飘扬》
3.运用场面中的俯拍全景或远景。《太行山上》
第三节:影调与色调的统一
一.影视中的光的意义在于提升亮度,创造影和消除影
1.新闻主持时的布光,即为提高亮度,美化视觉效果。
2.创造影。利用触物阴影.离物阴影和独立阴影去丰富画面的视觉信息。
独立阴影:通常用来创造悬念或者表达比较隐讳的内容。
3.消除影。主要是指三点布光时消除不必要的阴影。在采用顶光时,部分面容会产生阴影,这时通常需用底光去消除阴影。
二.光的种类
1.高调光。指整个场景.空间的照明的亮度。感觉光明.积极。
2.低调光。比高调光用光少.光照集中.反差,有局部光照效果。感觉紧张.压抑。
三.色调
1.色调的概念色调指的是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
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笼罩着某一种色彩,使不同颜色的物体都带有同一色彩倾向,这样的色彩现象就是色调。 2.几种主要的色调3.各种色调的情感倾向4.色调的获得
(1)前期拍摄中获取 白平衡调整 滤色镜 有色光源(色纸)
(2)后期剪辑中调整IRIDAS Speedgrade OnSet 2006
四.影片在拍摄之前需要确定的几个大问题(1)确定故事。(2)确定人物性格。(3)确定冲突。(4)确定长宽比。(5)确定影调及色调。
五.色调的确定要考虑
(1)亮.暗。(2)冷.暖。(3)浓.淡。(4)对比.和谐。(5)黑白.彩色。
六.不同的调子的含义
冷调-悲伤暖调-幸福黑白-回忆.纪录.不幸彩色-现实.幸福
例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泰坦尼克号》《辛德勒的名单》《珍珠港》
七.相邻镜头的色调要统一(1)加入中间调(2)调整镜头
第八章
第一节:故事的主题
一、主题的内涵主题,是创作者对客观材料的认识、判断或评价,表现在节目中则是内容表达出来的基本意思和中心思想,是电视作品的灵魂,对电视作品起着统率作用。
二、主题的提炼
(1)确定主题的两种方法
意在笔先
A:爱情是伟大的B:邪不压正C: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D: 世界上存在着真正的爱情
主题在创作中不断丰满、逐渐形成。
A:湖北学子搭人梯救人,3人遇难B:内蒙古越狱份子被击毙,相关人员获奖C:环规学院地质实习D:毛笔与书法文化
三、抓住主题,创造故事
(1)围绕主题,
选择素材 选择故事载体 确定叙述线索 安排故事框架 确定故事细节
(2)围绕故事,创造影视作品
将故事按场重新组织 确定转场的方式 影定影片风格基调
第二节:电视作品的结构
一、结构的概念结构,是指作品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总的关系,就是对作品全部内容的编织和构造。
二、电视的结构的分类
(1)总体时空结构(电视时空结构) 线性时空结构(顺序式结构)《角斗士》《公民凯恩》
线性时空结构包含倒叙、顺序和插叙
串联式时空结构(版块式结构)《命运呼叫转移》《大国崛起》
并联式结构(交叉式结构)《神话》《法国中尉的女人》
交错时空结构《无良杂种》《杀死比尔》《邓小平》《毛泽东》
内含式时空结构《我的父亲母亲》《红高梁》《霸王别姬》
重复式时空结构《罗拉快跑》
意识流结构《野草莓》《八部半》《广岛之恋》
(2)段落时空结构
不同时间,不同空间 同一时间,不同空间 同一空间,不同时间 不同时间,不同空间
(3)镜头时空结构 声画结构 声源归属
第三节场面转换
一、理解转场
(1)场面:发生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相对完整的事
(2)转场,是影视作品根据内容情节发展的需要进行的段落和场面的划分和转换,其目的是为了使内容的条理性更为明确,层次的发展更为清晰。
二、使用转场的目(1)实现时间转换(2)实现空间转换(3)实现段落转换(4)使镜头间的衔接更顺畅举例:《角斗士》
三、场面转换的要求(1)要形成心理的隔断性(2)要符合视觉的连续性
四、技巧转场的类型
1.淡出淡入------淡变(红线)
2.化变(其特殊形式是叠)----- dissolve
3.划变(slide )
4.圈出圈入(Iris)
5.定格(静帧、快门)
6.翻页(paper peel)
7.正负像互换
8.变焦点
五、无技巧转场
1. 特写转场------《两小无猜》
2. 相同相似主体转场《神话》
3. 空镜头转场-----《神话》
4. 运动镜头转场《两小无猜》《爱有来生》《上帝之城》《功夫》
5. 封挡转场- ------《两小无猜》《人与自然》
6.声音转场 捅声转场- 《拯救大兵瑞恩》 拖声转场《人到中年》
7.多屏画面转场《少年包青天》《名侦探柯楠》
8.动作转场《两小无猜》《神话》9.主观镜头转场《人到中年》
总结:转场采用何种方式,要服从于内容的需要,而不要单纯为了花哨,好的转场方式,不但能起到衔接作用,而且转场本身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第四节电视剪辑节奏
一、节奏是重要的
(1)专家认为节奏重要
节奏之于艺术品,如经络之于人体,人们只能凭着作品的理解感觉到他的存在。---钟大年 影片剪辑的90%是节奏----布莱特顿
电影主要是节奏,它在段落的连接中呼吸—伯格曼
节奏是一种从情绪方面来感动观众的手段----普多夫金
(2)生活中处处充满节奏 吃饭 走路 穿衣 住房 说话 呼吸
二、影视节奏的构成
(1)运动是节奏的存在形式
主体运动速度---基础 摄像机运动速度 镜头剪辑率 音乐-----辅助与补充(2)周期是节奏的基本特点
(3)传达情感是节奏的基本功能
情感传达的对象是观众 观众的情感投入最基本的表现是注意
三、影视节奏的形态
(一)内部节奏:依托故事而存在的节奏
情节的冲突 人物内心情绪的变化 人物的言语、动作 人物的运动
(二)外部节奏:依托造型因素构成的节奏 镜头运动 镜头剪辑率
音乐总结: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都必须服从于叙事和情绪表达的需要
(三)总体节奏:整个作品的节奏
总体节奏,最终体现在作品上,但是确立却是在剪辑之前
总体节奏,通常与故事整体脉胳相关联
(四)具体节奏:具体段落的节奏
(五)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
四、剪辑节奏的创造
(一)剪接因素(二)造型因素 镜头本身和主体动作 景别 镜头焦距 声音北京申奥陈述今夜无人入睡
第五节字幕与图表在影视创作中的使用
一、字幕与图表的使用原则
(1)整体性,字幕与图表必须服从作品内容例:《帝企鹅日记》《异度空间》(2)明确性,字幕与图表必须简洁明了
(3)风格化,字幕与图表须美观,具有可视性
二、字幕的分类
(1)说明性字幕主要用于说明人名、时间、地点等。
例:Washington 2014 聊城市莘县教育局副局长***
(2)强调性字幕用于对部分解说或内容的强调,最为典型的是片头字幕强调的方式:停的时间长;大;加效果;运动例:《台北故宫》《故宫》
(3)信息性字幕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传递相对完整的信息,最型的是片尾字幕和唱词字幕。
例1:上海东方卫视:
今天上午,塞班岛发生一起恶性枪击事件,现已造成35人受伤,4人死亡,据当地媒体透露,嫌疑犯系一中国籍男子。
例2:1943年冬天,日本鬼子对我华中、华北、华东地区进行了疯狂的扫荡,活跃在微山湖畔的铁道游击队开始了又一轮坚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4)结构性字幕通过字幕对整个栏目或影视作品进行结构
例1:第一乐章:忆峥嵘岁月愁第二乐章:而今迈步从头越第三乐章:在希望的田野上
例2:十年后
三、字幕的构成元素
(1)色彩单色、渐变(2)字体黑体、隶书、书法体
(3)字号24、12、36(4)位置视频安全框,字幕安全框
(5)排列换行、标点符号、14字、横排、竖排
(6)出现形式淡入、切入、飞入(7)维度二维、三维
(8)效果(GPU)辉光、涟漪、跳跃、爆炸
(9)背景图形、纹理、色彩、羽化
(10)边框第五节字幕与图表在影视创作中的使用
四、字幕的呈现形式
(1)片头字幕
影片开始即呈现片头字幕 一个片段结束后呈现字幕 演职员名单与人物对应 演职员名单与内容无关 字幕内嵌到影片故事之中 字幕独立出现
字幕叠加于视频之上 字幕叠加在图片之上 与音乐伴生
(2)片尾字幕的呈现形式
独立、上滚、音乐 叠加于折幅、横移 上滚,视频独立视窗
《东邪西毒》《保镖》《大话西游》《风声》《角斗士》《落水狗》《美国往事》《末代皇帝》《秋菊打官司》《无耻混蛋》《异度空间》
五、图表的功能
(1)替代功能
六、图表的表达方式(1)人物照片(2)位置示意图(3)统计图表(4)各类标志
说明:随着科技和影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图表已越来越多被动画所代替。六、平面设计与动画在影视创作中的运用
一、平面设计的几个核心概念(1)层(2)蒙板(3)通道(4)滤镜(5)选区(6)裁切
二、平面设计思想在影视创作中的运用
(1)片头制作与层(2)蒙板与娱乐节目(3)通道与色调(4)滤镜和水墨效果
(5)选区和组合视频特效、键(6)裁切与视频组合
三、动画的类型(1)平面(2)三维
四、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形式
(1)以独立的段落出现例:《杀死比尔》《台北故宫》《电视散文》《罗拉快跑》(2)作为一种元素去构建场景或人物《变形金刚》《加菲猫》《精灵鼠小弟》(3)动画=影视《快乐驿站》《葫芦娃》
第九章
一、影视叙事的手段有两种方式
利用蒙太奇:把完整的事件切碎再组合。
利用长镜头:不进行分切,而是用一个镜头拍摄完整的事件过程。
二、蒙太奇概念 来自法语,原是建筑学名词,意为构成、装配,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有构成组接的意思
第一节:蒙太奇与长镜头
三、蒙太奇的含义
1.是一种思维方式:以画面为单位去想像事件过程
2.是一种叙述的方式:把想象的内容分场景、分段落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3.是一种剪辑的方式:就是把镜头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接去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四、蒙太奇组接的依据1.视觉活动规律。2.心理活动规律。
五、蒙太奇的创作过程
第一步:拆镜头
主镜头一个场景中可以照顾全局场景的主要镜头。
《勇敢的心1》《勇敢的心2》《狮子王》《少林寺》
三机位
在关系轴线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机位,在轴线的侧边布置第三个可以拍摄两人全景的机位。
外反拍:《辛德勒的名单》内反拍:《勇敢的心》主观镜头:《霸王别姬》《法国中尉的女人》
分剪插接《集结号》《罗拉快跑》
第二节长镜头
一、长镜头的概念
在一个镜头内,不利用镜头的组接而去实现各蒙太奇所产生的叙事和表现效果。
二、有关长镜头的主要观点
1.纪实主义:长镜头的最高标准或终极目标是追求一种真实。
2.强调景深和移动拍摄
参考影片:《公民凯恩》--奥逊·威尔斯
三、长镜头在影片中的作用
1.作为纪录片的重要表达方式参考影片:《北方的纳努克》
2.作为表达情绪的重要手段参考影片:《小兵张嘎》《城南旧事》
四、长镜头与蒙太奇的关系
1.对立(1)蒙太奇意味着拍摄和剪辑是两个过程;长镜头意味着拍摄与剪辑同步(2)蒙太奇强调抓取动作、事件的关键点,强调观众的心理介入;长镜头强调过程的连续拍摄。
(3)蒙太奇可能组接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镜头;长镜头强调时空的统一性。
2.统一(1)二者的目的都在于多角度、多层次、多景别表现事件的进程
(2)二者都是影视创作的思维方法、重要手段。
第三节叙事
一、叙事是影视的一种功能,目的在于通过影视创作将事件的进程叙述清楚条理,蒙太奇和长镜头都可以执行叙事的功能。《真实的慌言》
二、利用蒙太奇实现叙事功能
连续蒙太奇:平淡、清晰。
平行蒙太奇:两条或两条线索并列表现,分头来讲。《无间道》《石破天惊》 交叉蒙太奇:迅速、频繁的切换镜头,表现紧张感或情绪。《红河谷》
重复蒙太奇:反复出现某个镜头,表现特定的寓意。《罗拉快跑》
三、利用长镜头实现叙事功能
长镜头更多是是用于纪录片中,并且多数情形下执行的是叙事的
功能。
第四节表现
一、表现是影视创作的一种功能,是通过影视创作的手段去表现一种主题或是一种情感,蒙太奇或者长镜头都具有表现的功能。《水城频道》《歌曲》
二、利用蒙太奇实现表现功能
1、心理蒙太奇,表现心理的情绪。《天云山传奇》
2、隐喻蒙太奇《摩登时代》
3、对比蒙太奇。例:《辛德勒的名单》《白毛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十章电视声音的编辑
第一节电视语言编辑
一、对白的编辑
(1)对白是电视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电视创作者要从丰富的、原始的语言中反复选择、推敲、锤炼人物在节目中的语言,为人物找到最能显示性格、最符合特定情境、最精彩生动也最独一无二的人物对白。
(2)对白剪辑的类别
A:平行剪辑---声画同出同切 时空舒缓法 情绪呼应法 内容紧凑法
B:交错剪辑-----声画交错切入、切出 声音滞后 声音导前
二、解说词的编辑
(1)解说词可以节省不必要的画面语言,丰富画面的信息量和强化表现力,还可以增强节目的文学性和纪实性。
(2)解说词的作用
交代环境《再说长江》 传递信息《故宫》 深化主题《藏北人家》《光明的使者》
创造意境《再说长江》 刻画形象《舟舟的世界》 抒发情感《再说长江33》
激发联想《故宫》 组接场面《贞观长歌》
三、现场采访同期声的编辑
(1)同期声分为现场采访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同期声
(2)同期声的作用
增强信息传播的可信性 增强节目内容的交流感 增强电视节目的感染力(3)采访同期声的形态 主动型 被动型 交流型
(4)采访同期声编辑的要求 内容精炼 衔接顺畅
一、音乐在影视作品中价值
(1)深化主题《长江之歌》《金粉世家》(2)抒发情感《暗香》
(3)推进剧情《激情燃烧的岁月》(4)渲染气氛《再见,警察》
(5)描绘景物(6)刻画人物《激情燃烧的岁月》(7)激发联想(8)扩展时空小结:电视作品是否需要音乐,要取决于作品的主题、性质和需要,既不可单纯地追求事物的现场感而排斥音乐,又不能为了追求听觉的丰富而过于频繁的使用音乐,音乐的选择和编辑,最主要是以内容的表达和内在节奏的创造为依据。第二节电视音乐编辑
二、电视音乐的表现手法(1)写实音乐(有声源音乐)(2)写意音乐(无声源音乐)
三、音乐的配制方式(1)整体式(2)分段式(3)零星式
第三节电视音响的编辑
一、电视音响的作用
(1)增强画面的真实感(2)描绘环境气氛(3)刻画人物形象(4)发挥结构功能
二、电视音响的编辑运用
(1)写实运用当从音响库里选配音响时,要做到与发声体一致、与发声数量一致、与发声环境一致、与发声距离一致
(2)音响的写意运用 延伸法 交替法 预示法 渲染法
第十一章电视剪辑意识
一、电视剪辑意识的确立
1.电视剪辑与电影剪辑哪里不一样?
电视短片创作和电影 剪辑的载体与对象 电视比电影多什么?
2.有没有独立的电视剪辑意识?电视剪辑意识与电影剪辑有没有明确的界线?
二、电视剪辑意识的表现形式
1.拍摄时,注意整体风格和样式的统一
2.拍摄时,要注意镜头间的联系,方便剪辑
3.拍摄时,多拍些,注意片耗比问题
4.拍运动镜头时,要想着后期剪辑
5.拍摄不同的场景,要想着后期转场
6.拍摄以剪辑为指导,以故事需要为指导。
三、剪辑的新探索
1.数字时代剪辑设备的变化
2.剪辑技术变化带来剪辑观念的变化
第十二章
第一节电视新闻编辑
内容提要:
消息类新闻的编排
(1)消息类新闻节目的编排思想(2)消息类新闻节目的编排程序(3)各消息的组合方式
专题类新闻的编辑(1)专题类新闻的特点(2)专题类新闻的编辑要领
评论节目发展的新动向(1)专职评论员的出现
一、电视节目的分类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把视节目分为新闻、社教、文艺和服
务四大类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分类一般将电视新闻节目分为:消息类、专题类、评论类三大类。
《新联联播》《焦点访谈》
三、消息类新闻的编排
消息类新闻:消息类电视新闻迅速、简要、广泛地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事态,是实现国内外要闻汇总的主要渠道,是观众了解国内大事的主要窗口。
节目编排:所谓节目编排,从广义上讲,是指广播电视机构站在自己的主题立场上,对各类节目进行选择和决定的一切活动;
从狭义上讲,是指决定具体的各种节目的条数、播送时间、播送顺序和播送结构等行为。
意义: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体现新闻媒介对新闻的态度,既是是视媒介传播原则的集中体现,又是是电视编辑审美观念的反映。
(一)消息类新闻的编排思想编排思想是指决定某一消息是否播出及安排各新闻顺序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1.树立全局观念
2.突出节目观念
例1:2001年7月14日《新闻联播》联播片头+开场白
录像提要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3.强调受众观念
(二)消息类新闻的编排程序
1.选准头条,突出重点
2.优化组合,注重结构
3.安排峰谷,营造节奏
不同报道方式结合 男女报播结合,硬软新闻结合 利用串联词 利用图表、动画
4.编写提要,兼及回报
(三)消息新闻的组合方式1.积累式2.对比式3.平行式4.关联式
四、专题类新闻的编辑
专题类新闻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群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闻现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风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分为专题新闻、专题报道、电视访谈三类。
(一)专题类新闻的特点1.新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2.深刻性与丰富性相结合(二)专题类新闻的编辑要领1.注重结构设计 明确结构方式 明确线索
2.整合传播符号
3.突出细节表现
4.把握传播节奏
五、评论节目发展的新动向专职评论员的出现《海峡两岸》《朝闻天下》
第二节电视纪录片编辑
内容提要:
一、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模式
二、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要求(1)情节化叙事(2)叙事单元细节化
三、电视纪录片的编辑技巧
一、纪录片的内含
电视纪录片,是以摄像或摄影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事件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的审美享受的电视作品。
二、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模式
1.格里尔逊式格里尔逊主张纪录片应当是富有创造性的对真实生活进行处理,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画面+解说+音乐《话说长江》
2.真实电影式
◆以捕捉特定人物日常生活未经修饰的活动为特征,通常全片无一句解说,让观众自己去下结论(拍摄者可以介入被拍摄对象的生活)◆维尔托夫伊文思《愚公移山》
3.直接电影式纯客观纪录
直接电影主张通片不加解说,尽量避免访谈,以消除拍摄者主观倾向的流露:而仅以即兴抓拍现生生活中未加修饰的事件、场面为手段,来充分体现对现实反映的直观性和坦率性。
4.访问谈话式长镜头+主持人采访+同期声+解说+音乐《望长城》《工地》
5.个人追述式作者观点的直接表达,作者参与甚至推动事件的进程《壁画后面的故事》
6.新纪录电影式强调情景再现《敦煌》
三、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要求
(一)情节化叙事情节化叙事,是指纪录片围绕绕情节来组织素
材和进行讲述(二)叙事单元细节化1.深化主题2.推进情节3.塑造形象4.传达情感
四、电视纪录片的编辑技巧
(一)纪录片中的长镜头1.展现生活原貌2.拓展生活内涵
(二)纪录片中的蒙太奇1.平行式剪辑2.对比式剪辑
3.比喻式剪辑
4.积累式剪辑(三)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
1.求实弃虚,再现情景(展现局部)《兵临城下》
2.避实击虚,再现情景(扮演与动画)《圆明园》
第三节音乐电视编辑一、各国音乐电视赏析二、音乐电视的创意三、音乐电视的视觉设计四、音乐电视的结构方式五、音乐电视的编辑特点
一、各国MTV赏析
音乐电视的创意是指用恰当的视觉符号体系来表达音乐与歌词的形象与内涵,即对音乐进行“视觉化”构思与编码的过程
(一)音乐电视创意的要求1.创意的依据是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2.创意的关键是确定词曲形象的审美载体3.创意的落脚点是处理好音乐与画面的关系(二)音乐电视创意的特点1.音画协调性2.时空交织性3.虚实相生性
(三)音乐电视的创作模式1.对应创意2.平行创意3.组合创意
(一)空间设计1.现实叙事空间2.情感写意空间3.歌手主体空间
(二)形象设计1.歌手形象2.角色形象3.道具形象
(三)运动设计1.人物运动2.自然界运动3.摄像机运动4.特技运动
(四)色彩设计1.色调设计2.色彩转换
(一)叙事型1.情节隐含性2.环境写意性3.时空统一生
(一)情绪型1.组接的表现性2.时空的集合性3.形象的代表性
(一)视觉形象风格化(二)剪辑节奏的鲜明性(三)特技运用的合理性
第四节电视广告编辑
:一、电视广告的创意目标二、电视广告的要素设计
三、电视广告的结构形式1.冲击力2.吸引力3.信息量4.感染力
(一)电视广告的视觉设计1.图像2.字幕(二)电视广告的听觉设计
1.广告语 有助于强化品牌 有助于帮助理解 有利于增强感染力
2.音乐 符合目标受众的诉求特点 主题、情绪与内容一致 要有吸引力
3.音响1.故事型《香奈儿》《跪族》2.生活片断型《雕牌超白》3.问题解决型《肯德基》
4.名人推荐型《步步高音乐手机》《神州行》
5.实证型类《雕牌》
6.广告歌曲型《冰淇淋》
7.动画型《the best of us》8.比喻型《德芙》9.情感型雕牌雕牌牙膏
本文发布于:2023-12-24 05:13: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36601843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影剪辑艺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影剪辑艺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