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姤卦》(乾上巽下)的注解

更新时间:2023-12-23 23:49:3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3日发(作者:新一届)

6.2《姤卦》(乾上巽下)的注解

6.2《姤卦》(乾上巽下)的注解

6.2《姤卦》(乾上巽下)的注解

(帛书:《狗》)

卦符:

-----

-----

-----

-----

-----

-- --

前接《巽卦》。本卦为巽衰八卦中的第一阶段。相当于中午12:00时刚过,阳开始损,阴开始生的时刻。姤卦为一阴生。作者借本卦阐述平定叛乱之道。

姤女壮勿用取女。

(帛书:狗女壮勿用取女)

姤(gòu)——阴生了。阳极盛后,阴生了。这里为“内部有

叛军产生;叛军”。

女——代表阴。这里指“叛军”。

壮——强盛,强壮。

勿——不要,别。

用——施用,用兵。

取(qǔ)——捕取。

女——代表阴。这里指“叛军”。

产生叛军,在叛军力量强大时,不要立即用武力去捕获他们。即要用智慧使叛军就范。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赢豕孚蹢躅。

(帛书:初六击于金梯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豨复适属)

系——束缚;捆绑。

于——如;好像。

金——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柅(nǐ)——制动车的车闸。金柅——坚固的制动车闸。

贞吉——预计“利,善,福。吉利;吉祥”。

有攸往——前去行动。这里为“前去动兵”。

见——出现,碰到。

凶——害,恶,祸。凶恶;凶险。

赢(yíng)——为输赢的“赢”。这里指“控制住对方”。

豕(shǐ)——家畜“猪”。这里指“叛军”。

孚——诚信。

蹢(dí)躅(zhú)——住足又不静,原地踏步。即无法行动。

赢豕孚蹢躅——孚赢豕蹢躅。

像坚固的制动车闸使车子停转一样,束缚住叛军的行动。这样预计是吉祥的。前去动兵,会出现凶险。要用诚信去控制住叛军,使他们难以行动。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帛书:九二枹有鱼无咎不利宾)

包——包裹里。

有——拥有。存在。

鱼——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鱼书,书信。

包有鱼——包裹里有与叛军联系的书信。

无咎——没有“灾祸,祸害”。

不——表示对该状态的否定。

利——利益。

宾——与“主人”相对,即对方。

在与叛军有书信联系时,暂不会有灾祸。要在书信中陈述不利于叛军的言论,使叛军知难而退。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帛书:九三脤无肤其行郪胥厉无大咎)

肤——皮肤。

臀无肤其行次且——臀部磨破了皮,行动艰难。

厉——危险。

无大咎——没有大的“灾祸,祸害”。

要使叛军们的屁股上蹭破了皮,行动受到约束,即瓦解叛军的斗志。这样虽有危险,但没有大的灾祸。

九四包无鱼起凶。

(帛书:九四枹无鱼正凶)

包无鱼——包里没有书信。指“与叛军已不联系了”。

起(qǐ)——发生。

凶——害,恶,祸。凶恶;凶险。

当与叛军无法再进行联系时,就有可能发生凶险。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帛书:九五以忌枹苽含章或埙自天)

以——用,拿;施用。

杞(qǐ)——枸杞树。

包——包围。

瓜(guā)——瓜果的瓜。

含——包住。包含。

章——光明。

含章——包住了光明。这里指“丧失信心,看不到希望”。

有——具有。

陨(yǔn)——从高落下,坠落。

自——从。

天——天上;天空。

像用枸杞树把瓜包围一样,把叛军全部包围起来。使叛军丧失信心,看不到希望。叛军就会像从天上坠落一样分崩离析,纷纷投降。即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帛书:尚九狗其角閵无咎)

姤——叛军。

其——语辞。

角——动物头上的角。或弯弯的残月。或指“首领一人”。

姤其角——指“叛军已剩下很小的兵力。或只剩下叛军首领一人”。

吝——损失、损伤。

无咎——没有“灾祸,祸害”。

当叛军已剩下很小的兵力时。可能还有些损失(或损伤),但已没有灾祸了。

下接《大过卦》。

汉字简解:

卦辞中:

姤——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女——详见2.4《观卦》的汉字简解。

壮——详见1.5《大壮卦》的汉字简解。

勿——详见6.7《升卦》的汉字简解。

用——详见8.4《谦卦》的汉字简解。

取——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女——详见2.4《观卦》的汉字简解。

初六爻中:

系——详见2.8《否卦》的汉字简解。

于——详见1.3《需卦》的汉字简解。

金——详见3.5《噬嗑卦》的汉字简解。

柅——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贞吉——详见1.3《需卦》的汉字简解。

有攸往——详见1.4《大畜卦》的汉字简解。

见——详见1.1《乾卦》的汉字简解。

凶——详见8.8《咸卦》的汉字简解。

赢——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豕——详见1.4《大畜卦》的汉字简解。

孚——详见5.6《中孚卦》的汉字简解。

蹢躅——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九二爻中:

包——详见7.5《蒙卦》的汉字简解。

有——详见1.6《大有卦》的汉字简解。

鱼——详见2.2《剥卦》的汉字简解。

无咎——详见5.7《节卦》的汉字简解。

不——详见8.3《小过卦》的汉字简解。

利——详见1.1《乾卦》的汉字简解。

宾——详见2.4《观卦》的汉字简解。

九三爻中:

肤——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臀无肤其行次且——详见1.7《夬卦》的汉字简解。

厉——详见8.5《遯卦》的汉字简解。

无大咎——详见1.1《乾卦》的汉字简解。

九四爻中:

起——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凶——详见8.8《凶卦》的汉字简解。

九五爻中:

以——详见8.4《谦卦》的汉字简解。

杞——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包——详见7.5《蒙卦》的汉字简解。

瓜——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含——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章——详见2.1《坤卦》的汉字简解。

有——详见1.6《大有卦》的汉字简解。

陨——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自——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天——详见5.2《睽卦》的汉字简解。

上九爻中:

其——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角——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吝——详见8.8《咸卦》的汉字简解。

无咎——详见5.7《节卦》的汉字简解。

卦辞中:姤(gòu):

字源字形:

含义:

1.字形为,左“女”右“后”。“后”为“生”,“女”为“阴”。含义:阴

生了。2.交互为婚姻,亲上接亲。[说文]姤,偶也。3.相遇。[广雅]姤,遇也。

姤的文中出处及用法:

6.2《姤卦》:姤女壮勿用取女。姤其角吝无咎。

卦辞中:取(qǔ):

字源字形:

二、取的含义:

*[汉典]:本义:[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说文]取,捕取也。[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有于二毛?[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

*[汉典]: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宋.苏轼[阳关词]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汉典]:拿。三国魏.邯郸淳(chún)[笑林]取数斗归。

[]对面取人物。宋.欧阳修[归田录]取一葫芦。明.崔铣[洹(huán)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取器械。又如:从架上取书;从巢里取蛋;取受(拿取和收受);取则(取作准则,规范或榜样);取将(拿取)。

*[汉典]:通“娶”。娶妻。[诗.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论语.述而]君取于吴,为同姓。[易.蒙]勿用取女。[礼记.杂记]可以冠子取妻。[左传.哀公十二年]昭公取于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终老不复取。[]还必相迎取。[水浒传]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又如:取女(娶妻);取亲(娶妻);取室(娶妻)。

*[汉典]:选取;选拔。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深思而慎取。明.刘基[卖柑者言]人取之。蔡元培[图画]舍体而取面。又如:取路(上路);取戏(采取游戏态度);取义(选择正义,就义而死);取人(选择人);取友(选取朋友);取途(选取经由的道路);取象(取某种事物之征象)。

*[汉典]:招致。唐.杜甫[上水遣怀]谗毁竟自取。又如:取罪(自我罪责);取讥(招致讥讽);取毙(招致丧身);取醉(喝酒致醉)。

*[汉典]:得到;取得。[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sè),胡取禾三百廛(chán)兮?[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非子.五蠹(dù)]钻燧(suì)取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文能取胜。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于人也奚取

焉。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召闹取怒。又如:取事(取得成就事功的机会;行事);取讨(讨取;索取);取和儿(取了和气。和睦相处);取真气(摄取天地间元气);取觅(收入;获得);取供(讨取口供)。

*[汉典]:博取。如:取选(求取功名;应试);取应(应举;参加科举考试);取誉(博取称赞或好名声);取宠(博取别人的喜爱,称赞)。

*[汉典]:攻取,夺取。[墨子.公输]必取宋。[史记.廉颇蔺相列传]取阳晋。

*[汉典]:通“聚”。

*[汉典]:会合,集合。[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人于萑(huán)苻(fú)泽。

*[汉典]:积畜。[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而利取分寡。

*[汉典]:通“趋”。

*[汉典]:跑,疾走。[韩非子.难势]王良御之,则日取乎千里。[古乐府]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

*[汉典]:趋向。[荀子.王霸]两者合而天下取。[史记.秦始皇本纪]夸主以为高,异取以为高。

*[汉典]: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汉典]: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康熙字典]:[说文]捕取也。从又耳。

*[康熙字典]:[玉篇]资也,收也。

*[康熙字典]:[广韵]受也。

*[康熙字典]:[增韵]索也。[礼.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记.鲁仲连传]为人排难解紛,而无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则小得福,大取焉则大得福。

*[康熙字典]:[韵会]凡克敌不用师徒曰取。

*[康熙字典]:[前汉.王莽传]考论五经,定取礼。[注]师古曰:取,读曰娶。

*[康熙字典]:[集韵]取虑,县名,在临淮。

*[康熙字典]:[集韵]音秋。[前汉.地理志] 留浚仪。[注]师古曰:取虑,县名。音秋卢。取又音趋。

*[康熙字典]:[集韵][韵会][正韵]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饮诗]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康熙字典]:[正韵]索也。[诗.小雅]如酌孔取。[笺]谓度所胜多少。

*[康熙字典]:[六书本义]??通用伸,伸通取。训索,取转声,与娶趣字同。

*[康熙字典]:[古文奇字]朱谋?曰:古文取,疑当从与聲。人与而我取也。

三、取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6.2《姤卦》:姤女壮勿用取(捕取)女。

*7.5《蒙卦》:勿用取(通“娶”。娶妻)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8.2《旅卦》:旅琐琐斯其所取(获取,招来)灾。

*8.3《小过卦》: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捕取)彼在穴。

*8.8《咸卦》:咸亨利贞取(通“娶”。娶妻)女吉。

初六爻中:柅(nǐ):

一、柅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柅的含义:

*[汉典]:木名。宋.王安石[送吴显道]临川楼上柅园中,罗帏绣幕围春风。

*[汉典]:塞于车轮下的制动之木。

*[汉典]:阻塞;遏止。[]情动不可柅。又如:柅杜(遏止,杜绝);柅格(阻拦;遏阻);柅车(停车)。

*[康熙字典]:[说文]木名也。实如梨。

*[康熙字典]:止车木。[易.姤]系于金柅。[注]金者刚强之物,柅者制动之主。

*[康熙字典]:柅柅,茂盛貌。[左思.吴都赋]总茎柅柅。

*[康熙字典]:[广韵]络丝柎(fū)也。

*[康熙字典]:察也。[唐书.王彦(yàn)威传]捷柅奸冒。

*[康熙字典]:音昵。止也。

*[康熙字典]:音尼。木名。

*[康熙字典]:音呬(xì)。篗(yuè)柄也。

*[新华字典]:一种络丝工具。

*[新华字典]:古同“杘(chì)”,络丝车的摇把。

三、柅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6.2《姤卦》:系于金柅(制动车的车闸)贞吉有攸往见凶赢豕孚蹢躅。

初六爻中:赢(yíng):

一、赢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赢的含义:

*[汉典]:本义:有余。会意。从贝,从贏,赢(yíng)省声。贝,古货币,与财富买卖有关。[说文]赢,贾有余利也。[左传.昭公元年]贾而欲赢而恶嚣乎。张衡[西京赋]鬻(yù)者兼赢。元.吴莱[欧阳氏急就章解后序]仓廥(kuài)空虚,而群县无复赢畜以待用。又如:赢衍(丰盈;盈余);赢财(余

财);赢畜(多余财物的积蓄);赢副(多余的东西);赢绌(盈余和亏损);赢落(帐外结余);赢费(积余和耗费);赢数(余数);赢阙(赢余和短缺);赢粮(余粮;粮食有余);赢缩(有余和不足);赢藏(蓄藏的余财)。

*[汉典]:宽缓;松懈。[诗.大雅.云汉]大夫君子,昭假无赢。[说文]:“赢,缓也。”[礼记.月令]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汉典]:充裕。赢获(丰富。充实);赢储(充裕的准备)。

*[汉典]:经商盈利。[官场现形记]赢钱的都已溜回家去睡钱。又如:赢绌(赢与亏);赢得猫儿亏了牛(比喻因小失大);赢钱。

*[汉典]:博赛获胜。与输相对。[红楼梦]傻大舅输家,没心绪,吃了两碗,便有些醉意,嗔(chēn)着两个娈(luán)童只赶着赢家不理输家了。又如:赢家(游戏、赌赛等中获胜的一方)。

*[汉典]:天文上五星趋舍而前为赢,退舍为缩。[史记]岁星赢缩,以其舍命国…其趋舍而前曰赢,退舍曰缩。又如:赢缩(天文学上称岁星的运行较历法所算超前为赢;落后为缩)。

*[汉典]:博取,获得。杜牧[遣怀]赢得青楼薄幸名。

*[汉典]:来得及。郭沫若[集外.我的作诗的经过[有时连写也写不赢。

*[汉典]:担。汉.贾谊[过秦论]赢粮而景从。

*[汉典]:做买卖所获得的利润。元.姚燧(suì)[送李茂卿序]人有挟仕而商,赋之州县,而倍责赢入,以肥其家。又如:赢入(赢利收入);赢金(指经营所获之利);赢啬(赢余和不足);赢赀(zī)(赢余的资金);赢羡(赢余;余剩);赢亏(赢余和亏损)。

*[汉典]:古邑名。在今山东省莱芜县西北。

*[康熙字典]:[说文]赢,贾有余利也。[左传.昭公元年]贾而欲赢而恶嚣乎。[注]言譬如商贾求贏利者,不得恶喧嚣之声。[前汉.食货志]操其奇贏,日游都市。[注]师古曰:奇贏,谓有余财,而余聚奇异也。

*[康熙字典]:[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撟(jiǎo)幹(简体字:干)欲孰于火而无贏。[注]贏,过孰也。

*[康熙字典]:[礼.月令]天地始肃,不可以贏。[注]贏,犹解也。又[淮南子.时则训]天地始肃,不可以贏。[注]贏,盛也。

*[康熙字典]:[左传.襄三十一年]以隶人之垣(yuán)贏诸侯。[注]贏,受也。[疏]贏,读为盈。盈,满也,故训为受也。

*[康熙字典]:[前汉.刑法志]贏三日之粮。[注]赢,谓担负也。

*[康熙字典]:[玉篇]缓也,溢也。

*[康熙字典]:[篇海]贏,输之对也。[正字通]凡攻战、博

簺(sài)胜曰贏,负曰输。

三、赢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6.2《姤卦》: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赢(控制住)豕孚蹢躅。

初六爻中:蹢(dí):

一、蹢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蹢的含义:

*[汉典]:兽蹄。[诗.小雅]有豕白蹢,烝(zhēng)涉彼矣。

*[汉典]:徘徊。如:踣(bó)蹢躅(徘徊不进的样子)。

*[康熙字典]:[说文]蹢,住足也。一曰蹢躅(zhú),贾侍中说,足垢也。[博雅]蹢?,跢(dài)跦(zhū)也。[易.垢卦]羸(léi)豕孚蹢?。[释文]蹢?,不静也。一本作踯(zhí)。[程传]跳踯也。

*[康熙字典]:[礼.三年问]蹢?,焉踟(chí)蹰(chú)焉。[释文]蹢?,不行也。

*[康熙字典]:音的。[诗.小雅]有豕白蹢。[传]蹢,蹄也。[尔雅.释畜]马四蹢皆白,首。

*[康熙字典]:[庄子.徐无鬼]齐人蹢于宋者。[音义]蹢,投

也。

三、蹢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6.2《姤卦》: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赢豕孚蹢躅(蹢躅:住足又不静,原地踏步)。

初六爻中:躅(zhú):

一、躅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躅的含义:

*[汉典]:足迹。[说文]躅,蹢躅也。从足,蜀声。[一切经音义]引[汉书叙传音义]三辅谓牛蹄处为躅。[尔雅.序]企望尘躅。南朝齐.孔稚珪(guī)[北山移文]尘游躅于蕙路。又如:躅路(行走的足迹)。

*[汉典]:用于“踯躅”。徘徊不行。[易.姤]羸豕孚蹢躅。又如:躅踯(徘徊)。

*[汉典]:践踏;踏踩。师旷东躅其足。[周书.太子晋]注:“东躅,蹋也”。刘明[鸡鸣一首赠宗文侄]朝露白如玉,我不敢躅,恐湿我足。又如:躅躅(行走的样子);躅足(犹跺脚);躅陆(顿足跳跃的样子);躅蹐(jí)(小步行走)。

*[汉典]:读(zhuó)。足迹。[说文]躅,钲(zhēng)躅也。从足,蜀声。按,迹也。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尘游躅于蕙路。又如:躅路(道路)。

*[汉典]:读(zhuó)。功绩。梁启超[戴东原图书馆缘起]校长程君仲沂及奉职斯校之诸君子,低回遗躅,观感实深。

*[康熙字典]:[说文]蹢躅。详蹢字注。[史记.淮阴侯传]骐(qí)骥之跼躅,不如弩马之安步。

*[康熙字典]:[荀子.礼论篇]踯躅焉。[注]踯躅,以足击地。

*[康熙字典]:音浊。[类篇]迹也。[前汉.敘传]伏孔周之轨躅。

*[康熙字典]:[韩愈.樊宗师墓銘]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三、躅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6.2《姤卦》: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赢豕孚蹢躅(蹢躅:住足又不静,原地踏步。即无法行动)。

九三爻中:肤(fū):

一、肤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肤的含义:

*[汉典]:本义:人的皮肤。形声。从肉,卢省声。[广韵]皮肤。[释名]肤,布也,布在表也。[论语.颜渊]肤受之愬(sù)。[商君书.算地]衣不暖肤。[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又如:肌肤(肌肉皮肤);肤革(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肤不生毛(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汉典]:树木、果实的表皮。如:肤部(表皮);肤果(可连皮吃的果实)。

*[汉典]: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宋.陈师道[后山谈丛]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又如:草皮;纸张。

*[汉典]: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礼记]麋(mí)肤,鱼醢(hǎi)。郑玄注:“肤,切肉也。”

*[汉典]:古代长度单位,一指为寸,四指为肤。如:肤寸(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

*[汉典]:较短的距离。如:肤寸之地无得。

*[汉典]:外表。宋.苏轼[王定国真赞]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人何足以知之?此皆其肤也。

*[汉典]:通“簠”(fǔ)。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易.剥卦]剥床以肤,凶。

*[汉典]:浅薄。汉.张衡[东京赋]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又如:肤见(浅陋的见解);肤学(浅学,所学浅陋);肤俗(肤浅庸俗);肤庸(浅薄平庸);肤语(肤辞,肤浅空泛的言语)。

*[汉典]:大。[诗.小雅.六月]“薄伐猃(xiǎn)狁(yǔn),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汉典]:肥美,美。[诗.豳(bīn)风.狼跋]公孙硕肤。又如:肤美(优美敏捷);肤敏(德行美好,行事敏捷)。

*[康熙字典]:[说文]籀(zhòu)文作胪(lú)。[玉篇]皮也。[广韵]皮膚。[释名]膚,布也,布在表也。[诗.卫风]膚如凝脂。[易.噬嗑]六二噬膚。[注]膚者,柔脆之物也。

*[康熙字典]:豕(shǐ)肉为膚。[仪礼.聘礼]膚鲜鱼鲜腊。[注]膚,豕肉也。

*[康熙字典]:切肉为膚。[礼.内在]脯羹,兔醢(hǎi),麋(mí)膚。[注]膚,切肉也。

*[康熙字典]:[博雅]美也。[诗.豳(bīn)风]公孙硕膚。[传]膚,美也。

*[康熙字典]:[博雅]传也。[又]离也。[又]剥也。

*[康熙字典]:大也。[诗.小雅]以奏膚公。[传]膚,大也。

*[康熙字典]:[韵会]膚浅,喻在皮膚,不深也。

*[康熙字典]:[正韵]四指为膚。[公羊传.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注]侧手为膚。

*[康熙字典]:膚受。[论语]膚受之愬(sù)。[书.盘庚]今汝聒(guō)聒起信险膚。[传]起信险伪膚受之言也。

*[康熙字典]:地名。[前汉.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注]膚施,上郡之县也。

*[康熙字典]:人名。[前汉.古今人表]阳膚。

*[康熙字典]:音臚(lú)。义同。

*[康熙字典]:[易林]范子妙材,戮(lù)辱伤膚。后相秦国,封为应侯。

三、肤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1.7《夬卦》:臀无肤(皮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2.2《剥卦》:剥床以肤(表面;表皮)凶。

*3.5《噬嗑卦》:噬肤(皮肤)灭鼻无咎。

*5.2《睽卦》:悔亡厥宗噬肤(皮肤)往何咎。

*6.2《姤卦》:臀无肤(皮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九四爻中:起(qǐ):

字源字形:含义:

字形为,由坐而立。本义:能立了。[说文]起,能立也。引申为:开始。产生;发生。起事。

起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6.2《姤卦》:包无鱼起(发生)凶。

九五爻中:杞(qǐ):

字源字形:

二、杞的含义:

*[汉典]:本义:木名,枸(gǒu)杞。形声。从木,己声。茄科,落叶小灌木。浆果卵圆形,红色。果实、根皮(地骨皮)可入药。[说文]杞,枸杞也。[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杞。[左传.昭公十二年]我有圃生之杞乎。唐.杜甫[兵车行]千村万落生荆杞。又如:杞狗(谓枸杞所化之犬);杞楠(二木名。杞与楠,皆佳木)。

*[汉典]:古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445年为楚所灭。

*[康熙字典]:[说文]枸杞也。[尔雅.释木]杞,枸檵(jì)。[广韵]枸杞,春名天精子,夏名枸杞叶,秋名却老枝,冬名地骨根。[本草]一名仙人杖,根名地骨皮。

*[康熙字典]:[严粲(càn).诗缉][诗]有三杞:[郑风]无折我树杞,柳属也。[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杞,在彼杞棘,山木也。集于苞杞,言采其杞,隰(xí)有杞桋(yí),枸杞也。按严说,则[易.姤卦]以杞包瓜,[孟子]杞柳,此是柳属。[左传.襄二十七年]杞梓(zǐ)皮革,自楚往也,[类篇]似豫章,此是山木。[陆玑.草木疏]苦杞,秋熟,正赤,服之轻身益气,此是枸杞。[本草]沈存中云:陕西枸杞最大,高丈余,可作柱。

*[康熙字典]:枸杞之别种也。

*[康熙字典]:国名。夏之后。[论语]杞不足征。

*[康熙字典]:姓。以国为氏。[姓谱]望出齐郡。

*[康熙字典]:[集韵]同?,田器。一曰徙土轝(yú)也。

*[康熙字典]:音骇。臿(chā)也。

三、杞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6.2《姤卦》:以杞(枸杞树)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九五爻中:瓜(guā):

一、瓜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瓜的含义:

*[汉典]: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诗.豳(bīn)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诗经集注]大曰瓜,小曰瓞(dié),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诗.大雅.绵]绵绵瓜瓞。又如:瓜田(种瓜的田);瓜润(瓜受到灌溉后,长得更为丰美);瓜练(冬瓜的瓤(ráng));瓜瓤(瓜肉)。

*[汉典]:指形状如瓜的饰物、仪仗、兵器之类的器物。如:瓜皮帽;瓜皮船;金瓜(简称“瓜”。一种充作仪仗的武器。长柄,上端作瓜形)。

*[汉典]:瓜州。

*[汉典]:古地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

*[汉典]:治所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东。

*[汉典]:瓜洲,镇名。又称瓜埠洲。在江苏省邗(hán)江县南部大运河入长江处。

*[汉典]:通“蜗”(wō)。蜗牛。[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自作一瓜牛庐,净扫其中。

*[汉典]:瓜成熟。[论语.乡党]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同“斋”,斋戒)如也。[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又如:瓜期(瓜代之期。官员任满由别人接任的日期);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同“瓜期”);瓜时(指瓜熟的时候)。

*[汉典]:分割。唐.白居易[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于时瓜剖区宇,蜂起英豪。又如:瓜剖(分割土地,同瓜分);瓜剖豆分(比喻国土被人侵占瓜分。也作“豆剖瓜分”)。

*[康熙字典]:[说文]?(yǔ)也。象形。[诗.豳(bīn)风]七月食瓜。[礼.曲礼]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又[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注]王瓜,萆(bì)挈(qiè)也。[前汉.食货志]菜茹有畦瓜瓠(hù)果蓏(luǒ)。[齐民要术]二月辰日宜种瓜。[广雅]龙蹄兽掌,羊骹(qiāo)兔头,桂支蜜筩(tǒng), 蛌(tún)貍豆,皆瓜属也。

*[康熙字典]:木瓜。[诗.卫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jū)。[传]木瓜。楙(máo)木也。可食之木。[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凡取幹之道七,柘(zhè)为上,檍(yì)次之,檿(yǎn)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

*[康熙字典]:天瓜,栝(guā)搂别名。见[本草纲目]。

*[康熙字典]:昆仑瓜,茄子别名。见[酉阳杂俎(zǔ)]。

*[康熙字典]:匏(páo)瓜,星名。[史记.天官书]匏瓜有青黑星守之,鱼盐贵。[注]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匏瓜明,则岁大熟也。

*[康熙字典]:守瓜,虫名。[尔雅.释虫]蠸(quán)舆父,守瓜。[注]今瓜中黄甲小虫,喜食瓜叶。故曰守瓜也。

*[康熙字典]:地名。[左传.宣十五年]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

*[康熙字典]:[襄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注]瓜州,地在今燉煌。[正字通]今镇江有瓜州,异地同名。

*[康熙字典]:国名。[正字通]柯枝国别种曰木瓜。穴居,男女裸体,纫结草木叶蔽前后。见星槎(chá)胜览。

*[康熙字典]:瓜田,复姓。[前汉.王莽传]有瓜田仪。

*[康熙字典]:[韵补][左传.哀十七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发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墟,绵绵生之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

*[康熙字典]:[道藏歌]仙童掇(duō)朱实,神女献玉瓜。浴身丹液池,濯(zhuó)发甘泉波。

三、瓜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6.2《姤卦》:以杞包瓜(瓜果的瓜)含章有陨自天。

九五爻中:含(hán):

一、含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含的含义:

*[汉典]:本义:含在嘴里。形声。从口,今声。[说文]含,嗛(xián)也。[释名.释饮食]含,口也,合口亭之也。衔亦然也。[庄子.外物]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韩非子.内储说下]含杜若,握玉环。[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吾但当含饴弄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口如含朱丹。[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儿含乳啼。[]含乳啼声。又如:含哺(口衔食物);含殓(liàn)(含口;含口垫背。死人入殓时,把珍珠等物放在死人嘴里,叫“含口”。把金钱放在死人身下,叫“垫背”);含咀(衔在口中咀嚼。比喻品味)。

*[汉典]:容纳;包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女含泪答。蔡元培[图画]含有音乐。[]含文学之趣味。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为之含悲。又如:含元(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含气(含藏元气);含孕(包含;孕育);含光(内藏光采,包藏美德)。

*[汉典]:忍受;宽容。如:含悲茹痛(忍受痛苦);含垢(忍受耻辱);含容(容忍;宽恕);含辱(忍受耻辱);含贷(包涵,宽恕)。

*[汉典]:怀着不露;隐藏在内。杜甫[后出塞五首]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韩非子.难囚]使渠弥含憎惧死以侥幸。又如:含哀(怀着哀痛之情);含戚(怀着忧伤);含道(怀藏正道;抱有主张);含愁(怀着愁苦);含伤(怀着悲伤)。

*[汉典]:显现;带着。如:含脸(板着面孔);含春(带着笑容;带着春意);含香(带着香气);含嗔(带着生气和责备的神情)。

*[汉典]: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左传.文公五年]王使荣叔归含且赗(fèng)。[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康熙字典]:[说文]含,嗛(xián)也。[广韵]衔也。[庄子.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康熙字典]:[礼.月令]羞以含桃,先荐寢庙。[注]含桃,樱桃也。[释文]含,亦作函。一说莺鸟所含,故亦名莺桃。

*[康熙字典]:[正韵]包也,容也。[易.坤卦]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又[文言]含万物而化光。[书.盘庚]惟尔含德。[后汉.梁鸿诗]麦含含兮方秀。[注]含含,麦盛貌。

*[康熙字典]:[广韵]本作琀(hán)。[集韵]通作唅(hán)。[礼.檀弓]邾(zhū)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疏]含,以玉实口也。[春秋.文五年]王使荣叔归含。[注]珠玉曰含,含口实也。[周礼.春官.典瑞]共饭玉含玉赠玉。[注]含玉柱左右颠及在口中者。按[礼.檀弓][释文]:含,和闇(àn)反。[春秋][周礼][释文]:含,户暗反。[春秋]亦作唅。

三、含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2.1《坤卦》:含(隐含、蕴藏)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6.2《姤卦》:以杞包瓜含(包住)章有陨自天。

九五爻中:陨(yǔn):

一、陨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陨的含义:

*[汉典]:本义:从高处掉下,坠落。形声。从阜(fù),员声。“阜”指土山,与“高下”义有关。[说文]陨,从高下也。[尔雅]陨,坠也。[玉篇]陨,落也,堕也。[韩非子.内储说上]冬

十二月陨霜不杀菽(shū)。[诗.卫风.氓]其黄而陨。[诗.小雅.小弁]涕既陨之。宋.沈括[梦溪笔谈]并、汾乔木,望秋先陨。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启陨箨(tuò)。又如:陨坠(坠落);陨泗(流泪);陨涕(落泪);陨集(下落聚集)。

*[汉典]:丧失,失去。[左传.成公十三年]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左传.成公二年]陨子辱矣。[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而陨失其国者。又如:陨获(困迫失志);陨命(丧失生命);陨失(丧失;失落);陨职(失职)。

*[汉典]:死。[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巢陨诸樊。[韩非子.说疑]则陨身灭国矣。[三国志.诸葛亮传]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又如:陨殁(死亡);陨丧(死亡);陨谢(死的婉词);陨隧(死亡的婉称);陨国(殉国,为国而死);陨世(逝世)。

*[汉典]:毁坏。[史通]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又如:陨圮(pǐ)(倒塌崩坏);陨绝(毁灭;灭绝);陨覆(覆灭)。

*[新华字典]:古同“殒(yǔn)”,死亡。

*[康熙字典]:[说文]陨,从高下也。[尔雅]陨,坠也。[又]陨,陨落也。[注]磒,犹陨也。方俗语有轻重耳。[书.汤诰]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易.姤卦]有陨自天。[春秋.庄七年]夜中星陨如雨。[公羊传]作霣(yǔn)。

*[康熙字典]:[礼.儒行]不陨获于贫贱。[注]陨获,困迫失志之貌也。

*[康熙字典]:同殒。[左传.襄三十二年]巢殒诸樊。

*[康熙字典]:[诗.小雅]心之忧矣,涕既殒之。[释文]音蕴。

*[康熙字典]:[集韵][诗.卫风]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

*[康熙字典]:音圆。均也。[诗.商颂]幅殒既长。[传]陨,均也。[笺]韵,当为圆。圆谓周也。

三、陨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6.2《姤卦》:以杞包瓜含章有陨(从高落下,坠落)自天。

上九爻中:角(jiǎo)(jué):

一、角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角的含义:

*[汉典]:本义:动物的角。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说文]角,兽角也。[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角。[尔雅.释地]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史记.货殖列传]旃裘筋角。唐.李朝威[柳毅传]大小毛角。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符节)。

*[汉典]:突起的额骨。[国语.郑语]恶角犀丰盈。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起,有如伏犀,称为角犀);角崩(以头叩地)。

*[汉典]: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jì),状如牛角,故称角。[礼记.内则]男角女羁。又如:角儿(头顶向上竖起的发髻);总角;角髻(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角发(束发如角状);角婢(少婢。束发如角)。

*[汉典]:几何学上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形状或所夹的空间。如:锐角;钝角;对角;补角;夹角;角台;角明(标明,因标注在角上而得名);角佩(以角锥制成的佩饰)。

*[汉典]:角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四角垂香囊。[]四角龙子幡。又如:门角;拐角;墙角;角子(角落;阁子,小屋;饺子);角子门(侧门,边门);角睐(用眼角斜视);角隅(角落)。

*[汉典]:形状像角的东西。如:皂角;菱角;角冠(道士的尖帽子);角田(豆田);豆角;角黍(粽子);角巾素服(泛指便服);角巾私第(去官服,换上角巾而住私宅。多用于恭维官员居功不傲)。

*[汉典]:伸入水域的陆地的尖端或延长部分,或如半岛或如突出的尖端。如:好望角;科德角;哈特拉斯角。

*[汉典]:借指禽兽。如:角物(泛指有角的动物)。

*[汉典]:斜。如:角槎(zhà)(斜砍)。

*[汉典]:号角。宋.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宋.姜夔(kuí)[扬州慢]清角吹寒。

*[汉典]:通“斠(jiào)”。古时平斗斛的工具。[孙子兵法.虚实篇]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角量也,谓之法。

*[汉典]:我国辅币名。十角等于人民币一元。如:几角;角票(票面以角为单位的纸币的统称);角洋(旧时通用的以角为单位的小银币);角子。

*[汉典]:四分之一。如:一角饼。

*[汉典]:古代量器名。[特牲馈食礼]一角一散。注:“角四升。”[管子]斗,斛(hú)也,角,量也。[水浒传]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

*[汉典]: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仪礼.特牲馈食礼]一角一散。—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zhì),卑者举角。

*[汉典]:角色,人物。如:主角儿;配角;角艺(卖艺的妓女)。

*[汉典]:行当,即主要根据戏曲演员所扮演人物的性别和性格等划分的类型。如:丑角;旦角。

*[汉典]:演员。如:红角儿、名角、坤角、男角、女角。

*[汉典]:比试;竞争。[汉书.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汉书.武帝纪]作角抵戏。[吕氏春秋.孟冬]肆射御角力。注:“犹试也。”[聊斋志异.促织]日与子弟角。又如:角试(通过比赛成绩比较优劣);解力(比赛武力;动武);口角(争吵;斗嘴)。

*[汉典]:衡量,考察。[礼记.月令]角斗甬。注:“谓平之也。”[孙子]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曹操注:“角,量也。”[汉书]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

*[康熙字典]:[说文]角,兽角也。本作??,从力从肉。[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春秋.成七年]鼷(xī)鼠食郊牛角。[礼.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mí)角解。[大戴礼.易本命]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列子.黄帝篇]傅翼戴角,谓之禽兽。

*[康熙字典]:犀有食角。[尔雅.释兽]犀似豕。[注]犀三角,一在顶,一在额,一在鼻。鼻上者,食角也。[苏颂曰]一名奴角。

*[康熙字典]:龙角。[埤(pí)雅]有角曰虯(qiú)龙。

*[康熙字典]:角弓,以角饰弓也。[诗.小雅]骍(xīng)骍角弓。[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为弓角者,以为疾也。[魏志.鲜??传]端牛角为弓,世谓之角端者也。按角端即角顓(zhuān),谓一角正立不斜,故名角端。

*[康熙字典]:额角。[逸雅]角者,生于额角也。[后汉.光

武纪]隆准日角。[注]谓庭中骨起,状如日。[论语.撰考谶(chèn)]颜回有角额,似月。

*[康熙字典]:隅也。[易.晋卦]晋其角。[疏]西南隅也。[后汉.郎顗(yǐ)传]顗父宗善风角星算。[注]角,隅也。??四隅之风以占吉凶。又[唐书.裴坦传]含人初诣省视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压角而坐。[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舍人院每知制诰上事,必设紫褥于庭,北面拜,?阁長立褥东北隅,谓之压角。

*[康熙字典]:男、女未冠、笄(jī)曰总角。[诗.卫风]总角之宴。[朱传]结发为饰也。[礼.内则]剪发为鬌(duǒ),男角女羁(jī)。[注]夹囟(xìn)曰角,两髻(jì)也。午达曰羁,三髻也。

*[康熙字典]:校也。[礼.月令]仲春,角斗甬。[注]较其同异也。[管子.七法篇]春秋角试。

*[康熙字典]:[广韵]竟也。[战国策]驾犀(xī)首而骖(cān)马服,以与秦角逐。[前汉.谷永传]角无用之虚文。

*[康熙字典]:[增韵]通作确。[前汉.李广传]数与卤(lǔ)确。[注]谓竟胜负也。

*[康熙字典]:[韵会]角抵,戏名。六国时所造,使两两相当,角力相抵触。[史记.李斯传]作觳(hú)抵。[前汉.武帝纪]作角抵。又[张骞(qiān)传]作角氐。角与觳通。

*[康熙字典]:掎(jǐ)角,驻兵以制敌也。[正韵]绁(xiè)

其后曰掎,絓(guà)其前曰角。[左传.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魏志.少帝纪]吴 屯逼永安,遣荆、豫诸军,掎角赴救。[韵会]亦作捔(jué)。

*[康熙字典]:东方之音也。[礼.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前汉.律历志]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尔雅.释乐]角谓之经。[韵会]通作龣(jiǎo)。[魏书.江式传]宫商龣征(zhǐ)羽。[注]龣即角字。

*[康熙字典]:大角,军器。[演繁露]蚩(chī)尤率魑(chī)魅(mèi)与黄帝战,帝命吹角为龙鸣御之。[唐书.百官志]节度使入境,州县筑节搂,迎以鼓角。今鼓角楼始此。

*[康熙字典]:星名。[韵会]东方七宿之首,苍龙之角十二度。[尔雅.释天]寿星星,角亢也。[注]列宿之长。又[博雅]大角谓之栋星。[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

*[康熙字典]:羊角,旋风也。[庄子.逍遥遊]抟(tuán)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又酒器。[礼.礼器] 者举角。[疏]四升曰角。角,触也。不能自适,触罪过也。

*[康熙字典]:量器。[管子.七法篇]斗斛(hú)也,角量也。[吕览.八月纪]正钧石,齐升角。

*[康熙字典]:木角,?水斗名。[礼.丧大记]虞人出木角。

*[康熙字典]:角人,官名。[周礼.地官]角人掌以时征齿角,凡骨物于山泽之农。

*[康熙字典]:履名。[释名]仰角,屐(jī)上施履之名也。

[扬子.方言]徐土邳(pī)圻(qí)之间,大麄(cū)谓之?角。[注]今漆履有齿者。

*[康熙字典]:艹(cǎo)名。[博雅] 明,羊角也。[埤(pí)雅]莪(é),一名角蒿(hāo)。

*[康熙字典]:果名。[清异录]新罗国松子有数等,惟玉角香最奇。[本草纲目]芰(jì)实,一名沙角。

*[康熙字典]:鸟名。[本草纲目]鹰,一名角鹰。[李时珍曰]顶有毛角,故名。

*[康熙字典]:小鱼名鹿角。[欧阳修.达头鱼诗]毛鱼与鹿角,一龠(yuè)数千百。

*[康熙字典]:地名。[韩愈.祭张员外文]避风太湖,七日鹿角。[注]地在洞庭湖。

*[康熙字典]:城名。[左传.襄二十六年]袭卫羊角,取之。[注]今廪丘县所治羊角城是。

*[康熙字典]:县名。[南齐书.州郡志]角陵县,属南新阳左郡。

*[康熙字典]:姓。[后汉.冯异传]角閎(hóng)据汧(qiān)骆。

*[康熙字典]:音禄。[类篇]兽不童也。又[广韵]汉四皓(hào)有角里先生。按通雅:角,古音禄。诗召南: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史记刺客传:天雨粟,马生角。前汉东方朔传: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扬子太 经:啧(zé)

以牙者童其角,?以翼者两其足。崔骃(yīn)[杖颂]:用以为杖,饰以犀角,王母扶持,永保百禄。俱叶音禄。李因笃曰:杜甫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抵触。唐人亦作禄,音用。又李济翁資暇禄云:汉四皓,其一号角里先生。角音禄,今多以觉音呼,误也。至于读角为觉,而角里之音禄者,轧改作甪(lù),则益谬矣。又东都事略,崔偓(wò)佺(quán)云:刀下用音榷(què),两点下用音鹿,一点一撇不成字,未详。唐韵角音禄,又音觉,其实字无二形。说文角训象兽角形,亦无刀用两点之说。偓佺臆说,不可从。佩觿(xī)集、字林、韵会、正韵分角甪为二, 误。

*[康熙字典]:音谷。[韩愈.赠张籍诗]角角雄雉(zhì)鸣。[方崧(sōng)卿云]角音谷。

*[康熙字典]:音虑。[尉缭子.兵谈篇]兵如总木,弩如羊角,人人无不腾陵张胆绝乎疑虑,堂堂决而去。

*[康熙字典]:[集韵]通作捔(jué)。

三、角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1.5《大壮卦》: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动物长的角)。

*2.6《晋卦》:晋其角(动物头上的角。引申为:最高点)维用伐邑厉右无咎贞吝。

*6.2《姤卦》:姤其角(动物头上的角。或弯弯的残月。

或指:首领一人)吝无咎。

6.2《姤卦》(乾上巽下)的注解

本文发布于:2023-12-23 23:4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3465741245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6.2《姤卦》(乾上巽下)的注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6.2《姤卦》(乾上巽下)的注解.pdf

标签:汉典   叛军   史记   皮肤   本义   出处   礼记   简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