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发(作者:韩美龄)
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白色污染指的是废弃的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不易降解,需数百年才能分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袋、泡沫板等。因此,造成污染公害。
1. 破坏市容环境。遗弃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是造成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缘由,也破坏景观,影响城市形象。
2. 危害人体健康。遗弃的塑料制品如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
3. 影响农作物生长。农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后,会破裂遗留在田间,不分解腐烂,破坏土地结构,阻碍植物汲取水分及根系生长,影响农作物收成。
4. 危及动物平安。散落在江河湖海及田野的废塑料碎片被动物及小生物误食,会导致生病、死亡。
白色污染毕竟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危害生态环境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海南高校理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强。
林强教授指出,"白色污染'主要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所谓"视觉污染',是指塑料袋、饭盒、杯、碗等一
1
次性不行降解塑料制品散落在城市、旅游区和河流水面等,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由于视觉污染随处可见,群众感受很深,反应特殊剧烈。
林教授从原理上解释了塑料降解时间长的缘由。聚乙烯等塑料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 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别稳定,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所以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会二三百年不腐烂。我省目前禁止使用0.025毫米以下的一次性不行降解塑料袋,其实0.025毫米以上的塑料袋由于厚度大,降解时间更长,更要禁止使用。
林教授强调,正是由于塑料降解时间长,潜在的危害才更大。他说,不行降解塑料制品进入土壤里,会影响土壤内的物、热的传递和微生物生长,转变土壤的特质。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汲取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废弃在地面和水上的废塑料袋,简单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动物肠胃里消化不了,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目前大多数人对"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缺乏糊涂的熟悉。
2
3
本文发布于:2023-12-22 21:04: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2502821240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