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有解析

更新时间:2023-12-22 14:52:3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2日发(作者:锦绣前程)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有解析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

安顺市

6.(4分)走进名著

【甲】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韧。来道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乙】大家都围住他,对他说:“再见!再见!再见!”有的摸摸他,有的拥抱他,大家不约而同地你要向这个勇敢而出色的少年告别,真是热闹极了!

(1)【甲】文中的“他” 是小说《 骆驼祥子 》中的主人公,该名著的作者是 老舍 。

(2)【乙】语段出自作品《爱的教育》,该作品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 恩利科 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作者是 意大利 (国籍)的德•亚米契斯。

【考点】F4:名著综合.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有关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注意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涉及的作家作品的掌握.根据甲段文字中的“他来自农村、北京、拉洋车、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等容易判断是老舍的著名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骆驼祥子》讲述的就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2)本题考查岁名著主要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恩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答案:

(1)骆驼祥子 老舍

(2)恩利科 意大利

【点评】名著试题形式较为稳定:要考查的形式一般为填空题;考查的篇目未超出考纲范围;主要考点有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片段赏析等;考查的内容具体、细致、多元.考生不读原著,很难保证考场不失分.因而,课外应尽量多读原著.

毕节市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C.阅读《史记》《左传》《战国策》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事迹。

D.课文《雪》选自鲁迅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野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课文《雪》选自鲁迅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野草》”表述错误,应是“课

文《雪》选自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所以选D。

《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书前有《题辞》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

20世纪20年代初期,作者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处于极度苦闷中的鲁迅当时心境很颓唐,但对理想的追求仍未幻灭,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 。诗集内容形式多样、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集以独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

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及谦词和敬辞的区分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名人传》中提出的造就伟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痛苦与磨难。

B.《西游记》中,孙悟空经过火焰山时,不仅没被烧死,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C.小说《简·爱》以自叙形式写成,阐释了“人的价值是尊严与爱”的主题,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

D.“呼保义”是宋江绰号之一,这个绰号既表现宋江的谦虚(“保义”是宋代最低武馆名),又表现其对朝廷和皇帝保持忠义的态度。

【答案】B

【解析】B.“孙悟空经过火焰山时,不仅没被烧死,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表述错误,因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练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锻烧七七四十九天的意外收获。所以选B。

火眼金睛不是孙悟空的专利,最早的火眼金睛拥有者是王灵官。

据明清时期的神仙传记称,王灵官原名王恶,湘阴浮梁之庙神,因其吞噬童男童女,为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飞符火焚,将王恶烧成火眼金睛。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为给孙悟空也制造一双像王灵官一样能识别好歹的火眼金睛,故而创作了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锻烧七七四十九天的意外收获,孙悟空常说他老孙有火眼金睛,可以识得妖怪,但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真的能识得妖怪吗?其实真的能,只是不能识别到底是什么妖怪而已。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妖怪的方法是看云,他能够看清笼罩在唐僧头上的祥云,和笼罩在妖怪身上的妖气。这一点唐僧、八戒和沙僧是办不到的。所以悟空往往一眼就能看出站在面前的是妖怪、神仙还是普通人。只有一次走了眼,就是牛魔王变成猪八戒的样子骗走芭蕉扇那一回,后来悟空自己也承认了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得手后不曾防备,没有留意看云气,才着了牛魔王的道。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名人传》《西游记》《简·爱》《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贵阳市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就选自此书。

B.《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一首诗。

D.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答案】 6.B

【解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及谦词和敬辞的区分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表述错误,因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民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鲁迅所著的一篇杂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编入《且介亭杂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选B.

【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7.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贵阳市正式开通全国首条青少年禁毒教育热线。”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B.“女排夺冠”“丝绸之路”“登顶珠穆朗玛峰”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贵州平塘‘天眼’位居‘中国首批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榜首。”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定语。

D.“天舟一号只送货、不载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7. D

【解析】仔细分析各项中汉语知识点,根据所学所记,判断正误。D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错误,应该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考点定位】理解语文语法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8.名著阅读。 (4 分)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①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②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2 分)

【答案】(1)①傅聪 ②真诚()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抓住语句中的关键文字“钥匙”“根本”,判断

作品及内容。错字该空不得分;共2分,每空1分。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水浒》中,“豹子头”林冲经历了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沂岭杀四虎后,最终被逼上梁山。

B.《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三次航海时被海盗放在小独木船上随波逐流,后来就到了飞岛国。

C.“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这句话出自于培根随笔的《论拖延》。

D.《简•爱》中,谭波儿老师的善良温和伴随着女主人公简•爱在洛伍德学校度过了艰难岁月。

【答案】(2)(2 分)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格列佛游记》《论拖延》《简·爱》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A项中的“沂岭杀四虎”是《水浒》中的“黑旋风”李逵所为,表述错误,选A。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六盘水市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可以说家喻户晓,其中《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B.《童年》中阿廖沙是高尔基刻画的一个坚强、正直,充满爱心的人物形象

C.《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他三次买车,三次失去,最后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以歌颂母爱与童真,赞美美好的大自然为主题

【考点】F5: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知识的把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解答】A.正确.

B.正确.

C.第一次好不容易凑够了钱买车,但却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钱还没攒够,但是被孙侦探敲诈光了;第三次祥子用和虎妞结婚的钱买了车,因为虎妞生孩子时难产死了,祥子又把车卖了,并不是三次买车,三次失去.

D.正确.

故选:C

黔东南州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海燕之歌》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春天的旋律》.作为无产阶级艺术

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著有长篇小说《母亲》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B.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来说,红脸代表忠勇;黑岩代表猛智;蓝脸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银脸代表神秘

C.《云南的歌会》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沈从文是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边城》.这篇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种歌唱场景

D.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其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辨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了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考点】F5: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其言行的一本书.类似于语录体,并不是散文.本项有误.

故选D.

15.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照要求填空。

他是勇于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他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对阿廖沙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

“他”是小说《 童年 》中的人物,“他”的名字叫 好事情 。

【考点】F1:名著人物.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童年》有关人物形象的掌握情况,结合积累作答即可.

【解答】根据关键人物“阿廖沙”可知这是高尔基的小说《童年》;“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是药剂师,也许是“科学家”,他是勇于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

答案:童年 好事情

黔南州

9.下列文学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所以也称“诗三百”。这些诗

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资治通鉴》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都是他的悲剧作品。

答案:C

29.名著导读(3分,每空1分)

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文中这样评价我国古典名著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关羽身上我们看到忠义的化身;《 ① 》中鲁达一直被人们视为匡扶正义的人;《西游记》中 ② 身上我们看到了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性格;《红楼梦》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雨雪严相逼”我们能读出林黛玉内信的 ③ 。

① 水浒传》 ②沙僧 ③凄苦

遵义市

4.文化积累——阅读下面文段内容,回答问题。(4分)

对于一匹来自远方的陌生慧马,他们也视之若自己的邻居,使它每到一处,都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慧马保持着最高级的礼仪和文明,但并不拘泥于形式。它们并不溺爱自己的小马,却口传身授关心小马的理性教育。我注意到,我的主人灰马对邻居的小马也跟对自己的小马一样。它们之所以如此,是遵循大自然要它们热爱全体族类的教导,只有理性才能使人们有所区别,因为人群中自有德高望重的超人。

①文段选自名著《 》,作者是 。(2分)

②本部作品还刻画了一种长相像人的动物,它们具有人类 的性格特征。(2分)

【答案】①《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斯威夫特) ②贪婪、嫉妒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有解析

本文发布于:2023-12-22 14:5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2279572428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有解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有解析.pdf

标签:作品   文学   名著   常识   内容   事物   作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