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谬误的典型例子

更新时间:2023-12-21 23:49:21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三本补录)

双关谬误的典型例子

双关谬误的典型例子

“双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修辞格,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这样给其进行定义:双关是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事物的修辞方法”[1]。

一般来说双关这种修辞还是比较容易判断的,一个句子使用了“双关”还是没有使用“双关”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这似乎是“清水盆里看豆子”一清二楚用不着在这里进行讨论。其实不然。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越是人人熟悉的事情越是容易认识不清。”在这里我们就对“双关”这种修辞现象经常出现的误判情况进行分析。

例1:第二天上课了。平时班上几个学习用功的学生兴冲冲地给老师送上了几个答题的卷子。他们说他们已经把题目做出来了能够证明那个德国人的猜想了。还可以多方面的证明呢。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嘛!哈哈!

"你们算了!’老师笑着说:算了!算了!’我们算了算了。我们算出来了!’

"你们算啦!好啦行了我是说你们算了吧,何必白费这个力气你们这些卷子我不看的也用不着看那么容易吗?你们是想骑自行车到月球上呢。’

于是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2]

对于下划线的这几个“算了”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属于“双关”其实是不对的。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说到:“利用语词'音'义’的构成双重的意义的辞式叫双关式。所用的双关词语表面是一种意义里面又是一种意义表面的意义不是主要的里面的意义才是主要的。”[3]在例1中数学老师所说的“算了!算了!”意思是“好了好了(罢了罢了)”这里面根本就没有“同时关顾着两种事物’ 的意思即不存在表面是一种意义里面又是一种意义”更谈不上“表面的意义不是主要的里面的意义才是主要的”“言在此而意在彼”至干同学们把“算

了!算了!”理解成深处过了那是他们的误会。这个“误会”是由“算了!算了!”的多义造成的。这是由词语的多义产生的歧义但是歧义决不能和“双关”等同起来。

例2: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云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4]

例2是《三国演义》第四回的内容在这个例子里多疑的曹操把“缚而杀之”误解为要把他和陈宫捆起来杀掉结果造成吕伯奢全家被杀的悲剧。在这里我们不能认头“缚而杀之”存在表里两层意思不能认为其表层意思是把猪捆起来杀掉里层意思是把曹操和陈宫捆起来杀掉。造成悲剧的原因和例1是一样的只是听者的误解我们不能把这种误解理解成为“双关”修辞格。

例3:这谦逊反使阿o更加愤怒起来,但他手里没有钢鞭于是只得扑上去伸手就要去拔小D的辫子。小D一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另一手也要来拔阿O的辫子阿 Q便也将空着的一只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从以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挂齿的但是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景象于是四只手拔着两颗头两人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在解劝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5]

鲁迅的《阿Q正传》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篇作品很多人认为在例3中最后的好好!是一种双关是“利用同形同音词的谐音双关的歧解”即所谓的“歧解双

立”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好好!如果作为一个结束语气的词来理解那就是在劝解的意思如果作为赞许语气的词来理解那就是在挑动的意思。在此我们实在无法找出表里两层意思出来而且究竟作何理解,也很难定论。双关既然是“表面上是一种意义实际上指另一种意义”既然是“指物借意言在此而意在彼”那就不存在“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不得而知”的现象。换言之双关的真意所在如果除了说写者自己之外谁也“不得而知”,那岂不就是成了一个“谜”?但是谜还有个谜底,而像例3这种“歧解双关”却连谜底都“不得而知”都要去分析甚至去猜测显然是不符合双关的定义的。

除此之外,在双关中有一种非常常见的谐音双关,比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晴”就是与“情”谐音双关。然而现实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要进行具体分析比如例4。

例4:闹了一早晨该回去吃饭去了。可是孩子比我还饿呀!不行我不能眼看着不管我又抱起她决定还是找我娘去'蘑菇’去。”[6]

显然在例4中“蘑菇”的意思就是“磨”而且这个词也完全可以换成“磨”,这决不是谐音双关,虽然“蘑”和磨”谐音可以理解为谐音双关但是这里还有一个“菇”字如果是谐音双关这个“菇”谐什么音呢?它的意思又是什么呢?这样一来就非常不好理解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一种“断取”的修辞手法。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双关”虽然是一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修辞手法,但是在具体判断的时候还是得下功夫,很多地方稍微一不小心就会误判。

双关谬误的典型例子

本文发布于:2023-12-21 23:49: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1737611231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双关谬误的典型例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双关谬误的典型例子.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双关   意思   理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