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通用10篇)

更新时间:2023-12-21 23:42:3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高考阅卷)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通用10篇)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通用10篇)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连贯清晰的语言大胆表述乌鸦上当受骗的缘由。

〔2〕感受角色鲜亮的特征,制造性的运用动作、语言表现故事内容。

〔3〕丰富词汇:得意。

〔4〕领悟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宁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索,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能够用连贯清晰的语言,大胆表述乌鸦上当受骗的缘由

活动预备

1、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2、《狐狸和乌鸦》课件、故事动画;音乐《去郊游》《小乌鸦爱妈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室外站好,导入:“孩子们,漂亮的春天来了,

第 1 页 共 35 页

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听《去郊游》进入活动室。

出示课件:大树林

“漂亮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看,飞来飞去的是什么鸟?”出示课件:乌鸦“它的妈妈年纪大了,它飞出来给妈妈找吃的,我们一起援助它查找食物好不好?“听《小乌鸦爱妈妈》做热身运动。“它找呀找,究竟找到了一块肉,可就在这时,来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狸和乌鸦》

二、基本部分:

老师有表情的讲解并描述故事1遍。

提问:乌鸦找到一块肉,心情怎么样?

1、引导幼儿学一学乌鸦兴奋的样子。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兴奋的?

2、请幼儿看《狐狸和乌鸦》的动画。提问: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的肉,会打什么坏主意?〔把肉骗到手〕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对乌鸦说?乌鸦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学说,并想象表现出动作。引导幼儿争论:狐狸是不是真的想听乌鸦唱歌?你觉得狐狸怎么样?〔狡猾〕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爱听好话、奉承话、赞美的话〕我们能不能学习它?

3、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实时对幼儿

第 2 页 共 35 页

进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光听好话,以免上当受骗。

4 、鼓舞幼儿开展想象,将故事改编成《聪慧的乌鸦》进行讲解并描述。

5、讲评幼儿活动状况。

三、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2、请你续编《聪慧的小乌鸦》

教后反思:

1、老师的提问要有效。提问应简洁、明白,老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活动中,老师应当充分利用每一次提问与回应,让幼儿在与老师的互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真正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应当是在细心预设的同时,敏捷的生成与调整。也只有在有预备的调整中,幼儿的阅历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老师在活动前已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已有阅历,考虑孩子可能涌现的回答或问题,进而又预设了第二层次的提问,即我们所说的追问。所以,我觉得,老师的提问应当落脚在对孩子的关注、了解,在活动前要多想、多思索!

2、老师除了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较高的分析文学作品的技能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演绎作品,感情要投入。老师的语言、语气、语调、肢体动

第 3 页 共 35 页

作都是演绎作品的关键。活动《狐狸和乌鸦》有了一个较完善的设计,有画面的冲击,有音乐的渲染,再加上老师的全情投入,相信演绎的效果也会更好,孩子也更投入。

第三、对于幼儿的语言要实时进行鼓舞。

总之,童话故事不仅让孩子感受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还为孩子养成“遇事要多动脑筋”的良好品行奠定了认识基础。对大班孩子来说,这是次不可或缺的学习。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好听、好玩的故事不肯定在遥不可及的地方,

而是近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之处,我们缺少的,只是静心地去解读和品尝。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体验听故事的欢乐,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光听好话,以免上当受骗

2.技能目标:

能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内容,能大胆创编故事

3.认知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角色的鲜亮特征,并能在听故事过程中丰富词汇

活动重点:

能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内容,能大胆创编故事

第 4 页 共 35 页

活动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听好话简单上当的道理

活动预备:

物质预备:故事图片、故事视频、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阅历预备:对乌鸦的形状有肯定了解,有肯定创编故事的技能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进行导入

通过谜语进行导入,“黑裤裤来黑褂褂,爱在树上叫哇哇,有人说它不吉利,其实灭虫本事大”。以谜底为乌鸦的谜语进行导入,然后引出关于乌鸦的谈话,吸引幼儿的爱好,提高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顺当进入我们今日关于乌鸦的故事中。

“据说小乌鸦特别的聪慧,是人类以外具有的第一流智商的动物,但是今日故事里的小乌鸦可是糊涂了,我们一起来听听它办了哪些糊涂事儿。”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文学作品的内容

(1)学习故事前半段,初步感知故事

老师先依据图片讲解并描述故事前半段,讲解并描述完毕后可进行如下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涌现的角色有谁?” “狐

第 5 页 共 35 页

狸想要干什么呢?”

通过以上提问,引导幼儿对故事前半段有个初步的了解。为承接故事后半段内容,可进行以下提问:“狐狸为什么想要听乌鸦唱歌呢?”

(2)学习故事后半段,了解故事大意

老师讲解并描述完故事的后半段,讲解并描述完毕后可进行以下提问:

“狐狸是真的想要听乌鸦唱歌吗?是为什么呢?”“狐狸这样做对吗?”

2、老师播放《狐狸与乌鸦》视频,幼儿理解体验作品阅历

老师播放视频,请幼儿再次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整个故事,二次讲解并描述完毕后,可提问启发性问题。“乌鸦是怎样受骗的?”,“它为什么会上当?”。

3、围绕故事开展相关的语言活动

(1)请幼儿创编故事

“既然乌鸦是一只聪慧的乌鸦,那当他再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做呢?或是假如你是这只乌鸦,遇到这只狡猾的狐狸,会怎么做呢?”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故事的创编。

(2)进行角色表演,感受角色特征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表演游戏,鼓舞幼儿通过语言、动作的描绘,体会狐狸和乌鸦的不同角色特征。

第 6 页 共 35 页

三、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到手工区,制作“狐狸和乌鸦”的手工制品,感受狐狸和乌鸦的形象。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图书区有一本《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书,幼儿特别感爱好,常常在一起阅读并仿照狐狸和乌鸦的表情和动作。为了援助幼儿懂得故事寓意,知道爱听奉承话简单上当受骗,同时鼓舞幼儿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并描述,并能发挥独特的想象力进行续编故事,我们开展了语言活动,续编故事《狐狸和乌鸦》。

活动目标

1. 积极参与故事活动,懂得爱听奉承话简单上当,做事要动脑筋的道理。

2.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扩展词汇。

3.能对故事情节进行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

活动难点:能在集风光前大胆清楚的表达与讲解并描述。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了解故事《狐狸和乌鸦》。

第 7 页 共 35 页

物质预备:动画片《狐狸和乌鸦》、狐狸和乌鸦的图片、狐狸和乌鸦的头饰、乌鸦的服装道具、道具肉、音乐《小乌鸦爱妈妈》。

活动过程

一、复述故事,导入活动。

幼儿边看幻灯片边讲解并描述故事《狐狸和乌鸦》。

二、争论分析

援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丰富词汇。

提问:乌鸦是不是真的“羽毛真美丽,嗓子真好”?那么,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乌鸦〕,为什么?

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相宜的词汇说出对狐狸和乌鸦的评价。

如:我认为狐狸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由于…….

三、续编故事

1.续编部分情节。

〔1〕 观看动画片前半部分

当播到狐狸看到乌鸦又得到一片肉后暂停,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提问:这一次,狐狸能得到肉吗?它还会想出什么方法呢?乌鸦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并描述。

〔2〕情境表演

第 8 页 共 35 页

出示道具,请幼儿扮演狐狸和乌鸦,边讲解并描述边表演狐狸骗乌鸦肉的情节。

2.分组讲解并描述,续编完整故事。

幼儿分四组,利用道具相互讲解并描述各自续编的故事。老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解并描述故事。

3.请个别幼儿在集风光前讲解并描述,引导其他幼儿仔细倾听。

四、争论结束

提问:通过故事,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或问题应当怎样做?

鼓舞幼儿继续创编出更多更好听的故事,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鼓舞幼儿继续创编《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并将创编的故事通过绘画、文字的形式制作成图书,放在图书区为大家讲解并描述。

2.引导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讲解并描述表演故事。

故事《狐狸和乌鸦》

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狐狸,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她的孩子找吃的,她找到一片肉,刁了回来,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很兴奋。这时候,狐

第 9 页 共 35 页

狸也出来找吃的,他抬起起头一看,乌鸦嘴里刁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狐锂想了想就笑着对乌鸦说:“您好,心爱的乌鸦!”乌鸦不做声,狐狸又说:“心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不做声.狐狸又说,"心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美丽,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起歌来。“哇!”她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狐狸刁起肉,钻到洞里去了。

活动反思

1.幼儿表现

幼儿对此次故事活动感爱好,心情饱满,能主动参加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表达对狐狸和乌鸦的看法时,每位幼儿都有各自独特的见解,用词丰富、语句完整,有较好的语言表达技能。同时,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联想,续编出不同版本的《狐狸和乌鸦后传》,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使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

2.老师组织

老师着重对幼儿相关阅历和知识的预备,着重家园合作,关注每一位幼儿的进展水平。同时,老师与幼儿一起设计、制作乌鸦服饰,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活动过程,老师围绕目标,通过启发性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思维与表达。

第 10 页 共 35 页

活动层次清晰,通过理解故事、续编故事〔续编部分情节、续编整个情节〕、展示故事,使各环节安排合理,层层深入。通过敏捷运用集体、分组、个别的形式,让每一位幼儿都有表达想法和制造性讲解并描述故事的机会。

3.存在不足

幼儿还需进一步提高语言表现力,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表情和面部表情,生动的.表现创编的故事。因此,今后会通过组织幼儿观看故事表演、为幼儿创设讲解并描述表达的机会〔如在表演区表演故事、给中班小班的小伙伴表演故事等形式〕及与家长亲密协作,不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与表现技能。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爱听奉承话简单上当的道理。

3、在阅读中培育同学感悟、想象、表达等语文技能。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懂得寓意,在读中培育语文技能。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辅材料:

第 11 页 共 35 页

简笔画、动物贴图及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师:童话王国的大门又向小伙伴们打开了。我们看看今日的主角是谁?〔出示动物贴图并板书:狐狸、乌鸦〕

师: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生:狐狸特别狡猾,一肚子的坏主意。

师:乌鸦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乌鸦的羽毛乌黑乌黑的,叫声又粗又难听。

师:凑在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儿呢?让我们读读课文吧。〔初读正音,了解大意。略〕

二、进入情境,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自读本段,读懂内容。〔老师板画大树,占据整个黑板〕

师:(出示的贴图〕的家在哪里?请把它们送回家,并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贴图〕狐狸的家在大树底下的树洞里。乌鸦的家在大树上。

生:乌鸦住在楼上,狐狸住在楼下。〔众笑〕

师:那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齐答:邻居〕

师:这对邻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往下读课文。

第 12 页 共 35 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自由读这一段〕

师:她找到一片肉,叼了回来。这里为什么不用“拿”、“取”,而用“找”?

生:用“拿”、“取”都不好。假如用“拿”和“取”,说明乌鸦已经知道这片肉在那里,就用不着“找”了。

生:我从“找”字看出,乌鸦确定是东瞧西看才发觉这片肉的。

生:“找”字说明这片肉来之不易。

师:乌鸦妈妈好不简单才找到一片肉却不愿吃,要留给自己的孩子。读到这里,你是怎么想的?

生:她真是一位好妈妈!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齐读本段〕

师:这时狐狸出来了。〔贴图〕他“谗得直流口水”,那谁能画一画狐狸的口水?〔生板画,在狐狸的嘴巴下画了许多滴口水〕

师:你为什么要画那么多滴口水?

生:由于狐狸谗得一个劲地流口水,口水都掉到地上了。

师:〔赞许地〕画得好,想得也好。真是一只嘴谗的狐狸呀。读读这一段,读出狐狸的谗。〔生练读,略〕

第 13 页 共 35 页

4。学习四----八自然段

师:嘴谗的狐狸“想了想”,认真读书,联系下文猜猜看,他会想些什么?〔出示句式:狐狸想:------。〕

生:狐狸想:多肥的一片肉啊!假如能当我的午餐就好了。

生:狐狸想:呵呵,一顿美餐来得全不费工夫!

生:狐狸想:对!有方法了,假如我能让乌鸦张嘴,那块肉就是我的了。

师:狐狸只“想了想”,就想出了这么个坏主意。说明----

生:狐狸太狡猾了!

教后记:

和孩子们一块儿学完了这篇课文,心情也和他们一样兴奋。孩子们学得快乐,我教得顺心。自己总结了一下,有四点做得不错。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本课确定了以理解词句和朗读训练为重点的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大纲对低班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目标明确详细,有内容理解,有思想认识,有技能训练。表达文道结合,讲练结合。

2、以读促讲,着重朗读技能的培育。依据本课教材以对话为主,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特点,在教学狐狸第

第 14 页 共 35 页

一次说话时采纳比较句子的形式,通过反复朗读,品尝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传神。然后举一反三读好第二、三次对话,既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了情感,又使同学的朗读技能得到提高,加强了对语言的感受力。

3、细心设计训练,教法敏捷创新。教学第一自然段,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同学贴图并用自己的话说出的住处,让同学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第二自然段从“找”字入手,通过比较辨析词语,悟出肉的来之不易,为领悟寓意打下基础;第三自然段让同学动笔添画,精确地理解“直流口水”;第四自然段紧扣“狐狸想了想”一句,联系上下文想象“想”的内容,并进行说话训练,在理解中融人思维和表达的训练。

4、充分激趣,强化同学学习的参加意识。依据低班级同学的学习心理,运用多种激趣手段帮助教学,如贴图入境,添画理解,表情朗读,头饰表演等,大面积调动起同学的学习参加欲望,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简单上当受骗。

1.指导同学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娴熟。

2.创设情境,让同学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制造性想象。

第 15 页 共 35 页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种小动物,它们是谁呢?请看黑板。〔画“乌鸦”“狐狸”〕。同学说后,老师板书课题。老师边指课题、板画。全班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呢?

二、探究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在它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3遍,思索这个问题,并画诞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了解读书状况。

①谁敢说自己读得最好?请读一读。

②谁能老实地说自己读得不太好?站起来读一读,请大家援助你读好课文。

3.再朗读课文,思索: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①谁能用3-5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

第 16 页 共 35 页

②谁能用1-2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

(二)创设情境,感悟意义。

1.学习第1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索: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②出示投影片:指认“窝”“洞”,理解“窝”“洞”“邻居”。

2.学习第2、3自然段。

①既然是邻居,就应当好好相处。狐狸是怎样发觉乌鸦的肉的?又是怎样想把肉弄到手的?请轻声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思索:

②谁情愿说一说思索的结果?

③哪句话写乌鸦心里兴奋?找出来读一读。它兴奋什么?

④狐狸看见乌鸦叼着一片肉,它想到了什么?是从哪句话上看出来的?

3.学习第4-7自然段。

①狐狸是怎样哄骗乌鸦的肉的?请听录音,数数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都说了什么?

②指名读狐狸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这样问?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第 17 页 共 35 页

③第三次,狐狸又说了什么美丽的话,使得乌鸦竟得意地唱起歌来?

联系实际状况想想,狐狸说的这些话和事实一样吗?是一些什么样的话?

④老师小结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话。一个同学扮演狐狸,一个同学扮演乌鸦表演课文内容,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⑤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结果。

三、拓展

1.请说一说学习本课后的想法。

2.同学们,乌鸦被骗走肉后它会怎样想?你们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话?

3.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缘由。

2、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推想故事情节的进展,并用生动、连贯的语言续编故事内容;

第 18 页 共 35 页

3、培育幼儿机敏敏捷,遇事能想方法自己解决问题的技能。

活动预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1、老师做狐狸的仿照动作,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是一只怎样的动物?

2、提问:乌鸦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它有什么缺点?

二、学习故事:(边看多媒体故事边提问)

1、观赏第一、第二段故事后,提问:

狐狸看见了一片肉会怎样?会打什么坏主意呢?

2、观赏第三段故事后提问:

(1)狐狸是怎么骗乌鸦的?(请仿照狐狸的语气回答)

(2)听了狐狸的赞扬,乌鸦会怎样呢?

3、观赏第四段故事后,提问:

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呢?

三、看动画,完整观赏故事内容

师:你们知道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狐狸又为什么能骗到肉?

老师小结,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寓意。

四、续编故事:

第 19 页 共 35 页

鼓舞幼儿从多种角度续编故事

(1)讲道理或求情

(2)想方法再骗回来

(3)采纳战斗的方法夺回来。

活动反思: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生动活泼的寓言故事。两个小动物各自有各自鲜亮的性格。通过他们两个动物之间的三次对话,揭示了一个不能轻信别人的好话的道理。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这三次对话,从而把握寓意呢?首先,我自己仔细理解这个特别有趣的童话故事,了解到幼儿喜爱看动画片这一爱好特点,把整个故事制成了集声像动画于一体的课件,师幼在讲授、问答、争论中加强互动和联系的活动方法。然后,依据该教学活动的目标来进行本次教学活动。活动中老师设置的问题太多,幼儿慢慢失去了学习的爱好,因此活动的目标并未真正达成。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狐狸当时说话的语气。

3.创设不同的情境,通过朗读、分角色朗读,开展想

第 20 页 共 35 页

象,练习说话,逐步悟出“爱听奉承话简单上当”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难点:理解狐狸对乌鸦说的话及乌鸦三次听后的不同表现,懂得乌鸦是如何一步步放松警惕,最末受骗上当的。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同学自主读书环节,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同位互读等多种形式了解同学对生字词的认识和课文读通状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通过抓住重点语句、联系文中插图、进行想象、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推动同学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中道理。

四、教与学的预备

同学:字母卡片

老师:字母卡片、幻灯片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设计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创设情境,初读课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伙伴,他们是谁呢?〔投影出示狐狸和乌鸦的图片〕认识它

第 21 页 共 35 页

们吗?今日,咱们就来学习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说一说看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自由轻声读课文。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带生字的词语圈出来读一读,并标出自然段。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状况。

〔1〕检查生字词读音〔留意订正“一”的变调和轻声的读音〕

麻雀

叼起肉

一棵树

差多了一溜烟眼珠一转

直流口水

赔着笑脸

看了一眼刚一开口

摇摇尾巴

没有回答

唱了起来

〔2〕检查读文状况。〔相机订正可能读破句的现象、

第 22 页 共 35 页

正音〕

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研读第一自然段

〔1〕同学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师出示狐狸和乌鸦的贴图,狐狸和乌鸦分别在哪里?请依据课文内容把它们放到合适的位置。〔生贴图〕,并说说狐狸为什么来到树下,它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反应。〔馋得直流口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指导感情朗读。

〔4〕指导识记并书写“肉”。

过渡:这两只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课文2.通读第2---5自然段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索:狐狸说了几次话?每次说了什么?用“—”标出;乌鸦每次听到狐狸的话是什么反应?用“~~”标出。

〔2〕读后沟通。

3.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名读课文。

〔2〕“眼珠一转”说明什么?

〔3〕狐狸是真心向乌鸦问好吗?板书:您好

第 23 页 共 35 页

〔4〕指导感情朗读乌鸦什么反应?板书:没回答〔5〕指导感情朗读。

〔6〕指导识记并书写“转”,指导写好第七笔“竖折撇”。

4.学习第二次对话

〔1〕狐狸说话前是什么表情?你能赔个笑脸给我看看吗?

〔2〕齐读句子。

板书:孩子好吗

〔3〕乌鸦听了什么反应?没回答为什么要看它一眼呢?板书:看一眼

〔4〕指导感情朗读。

〔5〕指导识记并书写“赔”,认识“贝字旁”。

5.学习第三次对话

〔1〕出示句子。

找一找狐狸一共说了几句话?

〔2〕男生读第一句这句话说了什么?读好“真美丽”板书:美丽

女生读第二句这句话说了什么?读好“嗓子真好”、“谁”板书:嗓子好

〔3〕指导感情朗读。

〔4〕出示乌鸦和麻雀图你觉得谁的羽毛好看?

第 24 页 共 35 页

请同学试学乌鸦的叫声,你觉得好听吗?

〔5〕狐狸这样说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总结:乌鸦的羽毛原来就没有麻雀好看,叫声谁都不爱听,可狐狸却偏说好看、好听。像这种明明不好却说好的话,我们就叫它“奉承话”。板书:奉承话

〔6〕乌鸦听了奉承话是什么反应?板书:得意唱

结果怎么样?〔肉掉下,乌鸦上当受骗〕板书:上当受骗

〔7〕指导书写“差”,认识新偏旁“羊字旁”

环节

三、回来整体——拓展延伸,读写训练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对比板书,完成练习,总结全文

狐狸对乌鸦说了〔 〕次话。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乌鸦喜爱〔 〕,所以上了狐狸的当,嘴里的肉掉下来被〔〕。

3.乌鸦辛辛苦苦找来的原本预备给孩子吃的那片肉究竟被狐狸用好听的语言骗走了。你想对乌鸦说些什么呢?〔指名几个同学说〕

4.师小结、出示

爱听奉承话,简单上当受骗。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好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第 25 页 共 35 页

_____莎士比亚

〔五〕作业

续编故事: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之后”为题编一个小故事。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通过学习课文,抓住狐狸说的三次话,使同学懂得喜爱听奉承话就简单上当受骗的道理。

情感、立场和价值观

通过“读读”、“说说”、“演演”,培育同学的语文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领悟狐狸对乌鸦所说的三次对话,揭示狐狸狡猾的本性,教育同学懂得爱听奉承话就简单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1、出示图片,老师边指图边讲:在大森林里,住着这样一对邻居,一只长的很丑叫声难听,但喜爱听奉承话的乌鸦,一只好吃懒做,而又狡猾的狐狸,这一天他们凑在一块,

第 26 页 共 35 页

发生了什么事呢?

2、谁能依据上节课的学习,用自己的话讲讲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和狐狸》

二、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1、生自由读1、2、3自然段。

〔1〕弄清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2〕理解“叼、馋的直流口水”的意思,并对狐狸的心理进行想象。

2、朗读4—————8自然段。

〔1〕用“________”画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乌鸦的反应。

〔2〕大屏幕出示4、5、6自然段。

①、指名读狐狸对乌鸦讲的第一次奉承话。师问:“狐狸想了想,他在想什么呢?从‘想了想’和‘笑着’你会体会到了什么?”

②、指导同学读好狐狸说话时的语气,同时体会乌鸦听了狐狸的话以后有什么改变,〔要读出狐狸的狡猾和虚情假意。〕

③、分角色朗读。

④、找几名同学分饰狐狸、乌鸦,演一演。

〔3〕争论沟通。

第 27 页 共 35 页

①、通过学习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看狐狸和乌鸦的?

②、乌鸦为什么会上当?

三、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师引导总结,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编故事。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紧紧把握新课标主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同时设计富有情趣的朗读,表演等教学环节,力求达到理解的升华。与同学真诚的交谈对话,让同学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自主的参加到合作开放式的学习当中。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控六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4个会认的字,学习多音字“差”。

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抓住狐狸说的三次话,使同学懂得喜爱听奉承话简单上当受骗的道理。

第 28 页 共 35 页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中以识字为重点,第二课时以领悟狐狸对乌鸦所说的三次话,揭示狐狸狡猾的本性为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狐狸说的话与乌鸦的行为,体会它们的心理活动,从而理解乌鸦上当的缘由。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出示狐狸和乌鸦的贴画,让同学依据已有认识或阅读课外书中所获信息,谈谈自己对狐狸和乌鸦的了解。然后老师范读课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直观、形象的贴图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符合低班级儿童的认识规律,为同学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制造了鲜活的空间,将同学自然地带入了学习情境,课伊始,趣已生。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读文时,老师首先要求同学自由的、大声的读,并划分小节,然后再按小节顺次来读文,目的在于能使同学将生字读得精确,将课文读得通顺。进而了解故事内容,便于随文识字。

三、巩固并检查识字状况

在此环节,我采纳了同学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和《摘苹果》的游戏对字词进行巩固训练和检查。

第 29 页 共 35 页

四、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本环节以狐狸说的三次话为线索,抓住狐狸和乌鸦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步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悟出喜爱听奉承话简单受骗上当的道理。

在读中想,在读中悟,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研读重点内容时通过指读、自读、同桌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同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积累语言。同时,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同学去看、去想、去说把教学的过程变革为同学主动参加、相互合作、共同进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同学进展转移,由重老师“教”向重同学“学”转移

五、 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让同学通过揣摩狐狸与乌鸦的三次对话,来感悟深刻的道理,在拓展方面,采纳了第二天乌鸦又找到一片肉为线索,让同学在小组内相互沟通下面的故事进展,开拓了同学的想像和思维。

教学反思

反思《乌鸦和狐狸》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感觉有胜利也有不足之处。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总结出来,为以后教学积累阅历。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同学学习爱好。

第 30 页 共 35 页

教学伊始通过播放课件讲故事,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再通过画简笔画等手段回顾故事中所讲的内容,使同学开心地开展本节学习,从而使同学乐学、爱学,学习气氛活跃。

2、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培育了同学的自学技能。

在学习“狐狸是怎样施计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的?”这一问题时,我大胆地引导同学自主学习:可以抓住重点字、词、句子来说一说,议一议;喜爱朗读的同学,还可以尽情地读一读。在同学自主学习反馈的同时,再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使这部分学习目标得以充分的完成。最末得出:狐狸不用向乌鸦要,也不用抢,而是通过亲近、讨好和吹捧,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说明狐狸狡猾,爱吸奉承话的乌鸦上当了。

3、着重朗读。教学中反复朗读,指导语气,在朗程中培育同学语感,提高同学的朗读技巧、评价方法。如在指导读狐狸的话时指导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来读,可以用假惺惺的、狡猾的、哄骗、奉承的语气来读;也可以用给重点字、重点词语加重音的方法来读。总之引导同学朗读不是千篇一律的,朗读要读出自己的感觉。

4、设计小记者采访环节,使同学进行角色体验。

下面你来扮演节目主持人:下面同学要扮演乌鸦和狐狸。你来采访下面的乌鸦或是狐狸这时怎么想的。立刻,同

第 31 页 共 35 页

学的表达欲望被激发出来,同学的热忱普遍高涨,想象力特别丰富。

总之,本节课我以“同学的进展为本”,细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同学不但学到了知识,其自主学习技能、朗读技能、想象技能、表达技能、沟通合作技巧都得到了进展。

但在本节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导入环节拉得长,后面“拓展延伸”环节显示仓促。也就是说今后课堂上要留意正确、机敏的引导与合理的安排。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依据乐曲旋律特点区分狐狸和乌鸦两种角色,并做出相应动作。

2、遵守游戏规章,探究乌鸦爱护食物的方法。

3、积极参加活动,感受查找和爱护食物带焦灼感和乐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情愿跟随老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心情开心地参与音乐活动。

【活动预备】

音乐,食物。

【活动重点、难点】

第 32 页 共 35 页

感受乐曲旋律特点学会游戏玩法;能想出方法让自己扮演的角色取得成功。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爱动物吗?那你们都喜爱哪些动物?

在动物世界里什么动物最聪慧?

二、老师讲故事引出游戏内容。

师:你们知道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

故事大意:森林里有一只狐狸肚子特别饿它要出去找食物,狐狸伸伸懒腰出去转转;狐狸肚子咕咕叫,处处处处找食物,左边左边看一看,右边右边瞧一瞧。没找到食物,休息一下。这时候有只乌鸦飞过来,而且嘴里还叼着一块肉,狐狸闻到香味就醒来了,它特别想吃,就想方法要得到那块肉。于是它就过去给乌鸦说:小乌鸦,你好!乌鸦只是点点头,没说话。狐狸眼睛一转想出了一个好方法,说:你是森里面唱歌最好听的,你能给我唱首歌吗?乌鸦张开嘴:啊!的一声,肉怎么样了?对,肉掉下来了,狐狸捡到肉,一口吃到嘴里就跑走了。你们说狐狸聪慧吗?

三、感受音乐,学玩游戏。

1、倾听音乐,区分狐狸和乌鸦的角色;

师:今日老师带你们玩狐狸和乌鸦的游戏,我们现在先听一首好听的音乐,听完之后你们说说有几段音乐,哪一

第 33 页 共 35 页

段像狐狸,哪一段像乌鸦?

2、分段听音乐;

先听第一段,你们觉得像什么?〔狐狸〕我来学学狐狸的动作。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狐狸的动作。〔狐狸伸伸懒腰出去转转;狐狸肚子咕咕叫,处处处处找食物,左边左边看一看,右边右边瞧一瞧。什么也没有,休息一下〕你们都是聪慧的小狐狸。我们再来听听第二段音乐,像谁啊?〔乌鸦〕我们现在一起来当乌鸦。我们小乌鸦们都很能干找到了食物,〔出示肉〕现在我们要飞回家,但是呢,肉放在哪里才不会掉下来?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先请一个幼儿尝试,老师同时抓挠幼儿〕这回我来当狐狸,我要想方法让这块肉掉下来,咱俩来试一试。最末我们每只小乌鸦都来试试,你们的方法真多,都是聪慧的小乌鸦。

3、分角色进行游戏;

〔1〕老师当狐狸,幼儿当乌鸦;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我来当狐狸,我请郭老师带着小伙伴们当乌鸦。〔总结:狐狸没得到肉走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那乌鸦呢?那假如狐狸得到了肉,是怎样的心情?

〔2〕3到5名幼儿当狐狸,其他幼儿当乌鸦;

这次我想请几个小伙伴跟老师一起来当狐狸?

〔3〕一半幼儿当狐狸,一半幼儿当乌鸦;

现在,我们一半小伙伴当狐狸,另一半小伙伴当乌鸦,

第 34 页 共 35 页

我们来一起玩。

〔4〕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这次,我们来换一下角色,刚才当乌鸦的小伙伴这次当狐狸,互换一下。〔我们小伙伴都是最聪慧的小狐狸和小乌鸦〕

四、全体幼儿随音乐跳舞,自然结束。

师:我们都喜爱小动物,小动物们在一起也要友好,那我们小伙伴有好吃的好玩的应当和大家怎么样?〔一起共享〕好,今日我们玩了这么有意思的游戏,让我们找更多的小伙伴共享我们的欢乐吧!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爱好,所以本次活动利用狐狸和乌鸦的头饰以及一些图片,让幼儿明确故事的主要角色。这样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有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爱好和探究故事内容的欲望,使他们想要学。紧接着,师幼共同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 ,师幼互动,老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老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斥了乐趣。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 35 页 共 35 页

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通用10篇)

本文发布于:2023-12-21 23:4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173356424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通用10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班语言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通用10篇).pdf

标签:乌鸦   狐狸   故事   同学   幼儿   老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