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形容花的词语)
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是一种木板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潍坊杨家埠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之一,以产于竹纸之乡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
通过位于绵竹年画村的年画展示馆,我们得以了解关于绵竹年画的详细状况。绵竹年画多以木板印出轮廓后填色,起源于北宋时期,兴于明代,盛于清代。绵竹年画具有构图完整、人物夸张变形、线条古朴流畅、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以手工彩绘见长,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大支流,有着独具特色的风格,1992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荣誉称号绵竹木版年画,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绵竹年画内容多表现情节曲折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一类,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绵竹年画最重要的作品要属竹年画大师黄瑞鹄的《迎春图》了,此图描绘清朝绵竹迎春会盛况,长卷描绘了400多个人物和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生动地再现了清代的民俗民风,具有较高的民族研究和艺术价值。属国家一级文物,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如今绵竹年画顺应时代的变化,也加入了许多新的题材来反映社会现实,内容更加丰富。
绵竹年画的起源一直是个谜,在展示馆的年画述上介绍道:据《山海经》等记载,相传在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棵弯曲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桠一直伸向东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是哥俩,名叫神荼(读音伸舒)、郁律(读音郁律)。他们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从周代起每逢年节,人们便用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像,悬于大门或寝室门两侧,用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后来唐代,又出现了能镇邪纳祥的秦琼、尉迟恭的画像,这以后门神就越来越多了。不过,以往的门神,包括由门神演变而成的中国年画,多由画师手工画成,直至宋代,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木版年画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行和发展起来。由此可知绵竹木板年画应该是在宋代真正成型。待到明清以后,形成了各具特色和最大规模的中国四大年画制作中心。据《续编绵竹县志》记载:“绵竹年画远在明代忆有相当成就……当时泸州及陕西蒲城地区已贴过内容喜庆的绵竹年画。”可知明清两个朝代,尤其是清乾隆年间,是绵竹木版年画发展的辉煌时期。
绵竹年画在历史进程中也经历了重大的挫折,民国时期因农村经济破产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大大影响了民众对年画的购买力,加上绵竹县豪霸横行,土匪盘踞,大小纸厂被洗劫或烧毁,年画作坊纷纷倒闭。昔年誉满中外的绵竹年画已是“丹青零落不成妍”的衰败景象。幸后来由于共和国的建立,国家及时予以补救,使绵竹年画重获新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新任绵竹文化馆馆长的侯世武与老馆长黄宗厚担心好不容易搜集来的年画老雕版被毁,冒着政治危险请人在文化馆秘密打了层夹墙,将老雕版藏进去,使那批老版在文革中“虎口余生”。然而仅过了两年,藏着的老版却被一批外来的安装工人发现,被他们无知的当作柴火劈碎了煮饭。当侯世武与黄宗厚闻讯赶到时,118块清朝老雕版已被烧掉30块,只剩88块了。在侯世武与黄宗厚耐心恳切的劝说下,这88块劫后余生的清朝年画老雕版终于得以保存下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由于绵竹年画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其保护工作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对年画修复作出重要指示。地震后,包括孝德镇射箭台村、遵道镇棚花村两个年画村在内的多个年画生产场所都受到了影响,设备、作坊不同程度受损,年画博物馆也成了危房。中山大学派出震后专业“非遗”服务队,在四川开展田野调查并提出了初步应对策略。不过,年画精品、绝版年画和雕版文物暂未受到损害,呈现绵竹年画发展脉络的大量实物资料也得以保留,百余位年画艺人安然无恙。如今,通过各方努力,年画已恢复如初。
绵竹年画虽受人喜爱,但现今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关于绵竹年画的发展传承。在绵竹市文化馆,我们了解到虽然绵竹年画在最兴旺的清乾隆、嘉庆年间曾达到过有大小年画作坊300余家,从业人员逾千人,年产年画1000万张,产品远销湖南、湖北、青海、云南、贵州等省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盛况,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新兴文化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曾经辉煌的年画艺术不可避免地陷入低迷境地。到上世纪末,绵竹年画年销量萎缩到5000幅左右,专门从事民俗年画为生的民间艺人也基本消失而后继乏人。绵竹年画是绵竹本土民俗文化的结晶,是绵竹文化的根源,对她的继承、保护、发展已变得刻不容缓,也政府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绵竹年画需要抢救、保护,更需要发展、创新,而发展年画产业、加强年画的创新也是推广年画艺术的最佳途径,也是延续年画生命力的最好方式。为了抢救保护这一民间艺术,近年来绵竹市投入大量资金,组织专业人员对绵竹年画艺术进行了发掘、收集、整理、研究,使濒临绝境的绵竹年画再度焕发生机与活力。以胡光葵、刘竹梅为代表的老、中、青年画工作者在绵竹年画的收集整理、研究创新方面也做出了艰辛的努力,极大地推动了绵竹年画的发展,对绵竹年画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些年来,他们不断地从传统年画和民间老艺人身上吸收营养,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探索年画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年画展示馆,我们能清楚的了解到年画的创新发展——刺绣年画、陶版年画、年画服装、年画册页、手绘年画折扇、手绘年画门票、年画贺卡、年画挂历、工艺年画雨伞等系列年画产品,许多产品已具很大的市场潜力。而在年画内容的创新上,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将年画内容与现代生产生活相结合,将古老的年画艺术与现代美术技法、理论相结合,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年画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断在国内外美术展上获奖,并被中外博物馆和名家所收藏,为古老的绵竹年画艺术赋予了生机勃发的艺术生命力,为她走向世界做出了极大贡献。她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学习年画,涌现了三彩画坊、古艺轩、乡风画庄等十数家成规模的民间年画生产经营实体及众多从事年画创作、生产、销售的从业人员,一大批新创作的绵竹年画在省市及国内外各级报刊发表和参展参赛获奖,在绵竹年画发展创新方面作出了更大成就,更进一步推动了绵竹年画迅速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12-21 16:5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31491062476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绵竹年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绵竹年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