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源于生活的音乐

更新时间:2023-12-18 20:10:2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同舟共济的近义词)

论源于生活的音乐

论源于生活的音乐

我写这一篇论文主要是为了了解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创作人是否看到了许多生活中的真谛,来了解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从而创作出让人感受深刻的音乐。在这一学期流行音乐解读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爵士乐的诞生,以及乡村音乐的出现。作为一个音乐的爱好着,我也有着许许多多的感悟。爵士乐的诞生,让音乐世界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上层能接触,更是将音乐带到了阶级底层人民的生活之中,这样的音乐才是人们所普遍能接受的,才是最贴近生活的。

一.源于生活中的爵士乐

首先我想说说对与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爵士乐。

电影中有着太多数不尽的画面让我们深刻记得,但同样,有着太多的配乐也让我们流连忘返,在许多电影中,爵士乐的配乐总是让我们如痴如醉。《卡萨布兰卡》中那曲伤感的 《Time goes by》、《廊桥遗梦》中男歌手强尼哈特曼所唱的《For All We Know》、《I See Your Face Before Me》,有浓厚蓝调色彩的黛安娜· 华盛顿演唱的那首《Soft Wind》,《西雅图夜未眠》中路易·阿姆斯特朗的爵士名曲《Makin》、《新娘不是我》中美国歌王Bennett的《The Way You Look Tonight》,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爱在纽约》中悲情歌后Billie Holiday演唱的《They Can’

t Take That Away From Me》,科波拉的《棉花俱乐部》、马丁·斯科赛斯的《出租车司机》,还有《珍珠港》中给空军小伙子们出征前和

护士欢聚的温馨场面配乐的正是爵士。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让古老的爵士歌手Nat King Cole一下子迷倒了中国观众。用爵士配乐的电影数不胜数。

小说中的爵士有很多人是因为村上春树而爱上爵士的,正如有人因为看了《挪威的森林》开始寻找The Beatles的歌。村上春树是个爵士和摇滚乐迷,他习惯于把爵士乐的人名和曲目像日常生活用品名称似的大肆散布在他的文字中,再加上他经常撰写与爵士情绪相 近的小说情节,喜爱村上春树小说的人很难抗拒文字中爵士的诱惑。Radiohead的新 作《KID A》,Kenny G的萨克斯,顺子的新专辑《...and music’》,丁薇的《断翅的蝴蝶》……其实,爵士的独特魅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喜爱。

二.生活中的乡村音乐

1920年代,乡村音乐的诞生。这个名字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它的源流很广。那时歌曲的内容,除了表现劳动生活之外,厌恶孤寂的流浪生活,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甜蜜的爱情以及失恋的痛苦等都有。乡村音乐成为美国劳动人民最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在美国,"蓝领"指的是下层人,故这种音乐又称"蓝领音乐"。乡村音乐的曲调,一般都很流畅、动听,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歌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在服饰上也比较随意,即使是参加大赛及音乐厅重要场合演出,也不必穿演出服,牛仔裤、休闲装、皮草帽、旅游鞋都可以。"T for Texas," also known as "The Blue Yodel";

"In the Jailhou Now"这几首曲子都是乡村音乐最为经典的歌曲,我

自己也去欣赏了一遍,感触很深,真的与其他的流行音乐不同,乡村音乐多出的那一份温柔的情调是爵士音乐所不能到达的高度。

与此同时,乡村音乐中的另一种形式受到许多人的青睐。酒吧音乐的兴起是许多的平民阶级有了生活娱乐的场所。这样的乡村音乐以自由为主,喧闹吵杂是这种音乐的主要表达形式。在南方种植园地区非常之流行。40年代末,乡村音乐的剧集场所由公开社交场合转到酒吧,那里表演者不再担心再他们的歌曲中要保持宣扬"家庭伦理",结果,歌词往往反映出现代蓝领工人艰难冷酷的现实状况。Hank

Williams是这一音乐的代表人物,当年的Hank Williams那让女人们着迷和让男人们模仿的歌曲使Honky-tonk这种形式,在40年代初成为了乡村音乐的主流。也是酒吧乡村音乐发展的高峰时期。

乡村摇滚的出现彻底将乡村音乐与爵士音乐相结合起来,来自加利福利亚的声音彻底打动了所有爱好音乐的人们,把那种回归自然的声音带进了乡村音乐之中,把让人心碎的乡村歌曲加上了爵士的节奏,这便是60年代末的先驱者Gram Parsons的音乐,也是他的生命。同时,乡村音乐也有着与爵士乐相同的特点,表达出来的音调以及音美都体现了当时人们所生活环境的改变。所以音乐始终是生活化的。

三.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生活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音乐的了解越来越深刻,对音乐的欣赏也是越来越深入。随着时代的变迁,音乐也开始了迈出历史的脚步。21世纪的到来使得音乐也走进了亚洲人们的生活之中。而流行最广

的应该是轻音乐了。轻音乐拥有与美国音乐很不同的特点,旋律优美、节奏鲜明、通俗易懂、音乐广泛都是其拥有的特点。中国的流行音乐已赋予它人生、时代、世界观、理想等精神境界较高的内容,具有中国的特色,例如《十五的月亮》、《望星空》、《在希望的田野上》及邓丽君的部分歌曲等等。 而中国也用了很多的重音乐的诞生,主要都是以大合唱为主。国内的歌曲主要有,《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等等。但在中国重音乐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通俗音乐的发展非常迅速,而因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阻碍着重音乐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文化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那重音乐必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本着轻音乐的优柔的特点,创作者们结合生活的体会以及生活中正流行着得事件创作出了很多受人们欢迎的作品,其中分量最重的便是关于爱情方面的音乐。如张悬的歌曲,《关于我爱你》,《I

love you》,莫文蔚的歌曲《阴天》,《宝贝》,等等。这些音乐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很多的歌迷,当然因为这些歌曲体现了许多人的心境,结合了很多的生活真谛,因而很受人欢迎。

当然,说到了国内的音乐,也必然会想到港澳台的音乐。最近几年,港澳台的音乐发展非常迅速。许多的明星也走红,如刘德华,陈奕迅,周杰伦,张惠妹,等。他们的音乐风格具有很多美国音乐的特点,同样也有着内地音乐的特点,如同,刘德华的《忘情水》,《再说一次我爱你》,陈奕迅的《浮夸》,《十年》张惠妹的《一个人跳舞》等。音乐在世界都是一体的,音乐所有的音乐都是源自于生活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

四.总结

生活中有许多的细节值得我们去关注,值得我们去留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心境,音乐才会出现,才会流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歌,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演绎出许许多多的音符,而每一个音符将会组成很多不同韵味的歌曲。人生就是一支歌曲的窜烧,有着热情,柔美,欢快,悲伤这些不同的节奏。流行音乐给予了我们这些不同的节奏,给予了我们享受生活的权利,给予了我们感悟生活的途径,正因为有了这些流行音乐,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快乐,让我们的世界多一份色彩。

源于生活的音乐才会是最美的音乐,源于生活的音乐才会牵动每一个人的心,源于生活的音乐才会使更多的人爱上音乐,源于生活的音乐才会是人们心声的表达,源于生活的音乐才会让我们更懂音乐。这便是我在这学期的流行音乐解读中所感受到的音乐。音乐是生活的,音乐是一种表达,最美的音乐便是最美的生活。

2010级政法学院

法学1班

李谷雨

2

论源于生活的音乐

本文发布于:2023-12-18 20:1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9014292475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源于生活的音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源于生活的音乐.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音乐   生活   乡村音乐   爵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