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XX同学的心理案例

更新时间:2023-12-18 19:35:1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贽见)

关于李XX同学的心理案例

关于李XX同学的心理案例

厦门市大嶝中学 邱伯园

李某,女,15岁,我班的一位学生,先后获得市、区优秀少先队员光荣称号。入学成绩斐然,名列班上前茅,智商中上等。内向型性格,根据需要,为了让她融入集体之中,安排她担任科代表一职,做导读工作,以对她进行更全面的锻炼与提升。但由于该同学交友不慎,被一些人诱惑,导致学习成绩低落,甚至于被人强迫而夜不归宿。因此,在内心中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良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自我封闭,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不屑、放纵的神态,难以将心比心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优秀的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然而,独立意识的增强,自卑心也会跟自信心成正比。李某因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加之性格内向,她的过于自卑使她产生自闭心理,同学因她的不良行为瞧不起而远之。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她从没想过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卑,恶世的心理,冷若冰霜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在日记《发现全新的自我》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相信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重新认识自己。这是优等生在身心发育时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如何拯救这样一个曾经那么优秀的人呢?

我觉得第一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在对其不断家访过程中,我发现其家长对于她的要求过于松懈,甚至于溺爱。因此我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纵容,应该适当的帮该生分析目前的生活作风的不良性。让她意识到健康的生活作风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二从学生自身教育。想得到同学们的相信与关怀,那就得做好自己的形象,并坚持不懈,这才能让别人的对你的看法有所改变。即使过去有不很多做错的事,但要坚信古话“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浪子回头金不换”。

第三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改变她总以自闭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自卑心理。

②化解矛盾:为她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她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

③重塑她的威信及形象: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给她分配“一帮一”学习互助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缘挺好的学生。这样,李某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入她们的圈内。李某学习成绩好,威信倍增。乐于助人的新形象,使同学们接受她。渐渐她也找到了知心朋友,不再孤独,不再郁闷,终于有人相信她了。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李某相对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李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优秀的朋友也多了,不良的朋友少了。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对学习也更投入。也能与老师谈论自己的一些想法,并能虚心接受老师的合理建议。

关于李XX同学的心理案例

本文发布于:2023-12-18 19:35: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899314242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李XX同学的心理案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李XX同学的心理案例.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同学   老师   心理   家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