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怒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更新时间:2023-12-18 14:06:0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容积怎么计算)

怒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怒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人口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各地方言差异很大,无民族文字。

怒族人住房存有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木板房略小,呈圆形长方形,通常分成内外两间;外间待客,建有一至数个火塘,火塘上加铁三角架或石三角架,用以做饭做菜,内间居多人卧室。通常房屋四周都用木板、竹篾围站上,房顶基座存有木板或石板,房屋下部就是许多木桩和房柱,如同存有很多只脚提振着整个房屋。这种“千脚落地屋”结构直观,极容易构建,就是怒族特定生活环境下的独有缔造。

怒族妇女精于织麻布。男子穿敞襟宽胸袖长到膝的麻布袍,腰系布带或绳子,腰带以上的前襟往上收,便于贴身装东西,蓄长发,裹麻布绑腿,赤足,喜佩长刀、箭包。妇女穿敞襟宽胸袖长齐踝的麻布袍,年轻姑娘加一条围裙,女装的前后摆在接口处缀有方形的一块红色的镶边布,头披一块方形的麻布至颈项,两耳用精致的竹管贯穿。由于藏、纳西等族的影响,传统的服饰也有改变,解放后,男子有的穿现代服装,也有穿藏族“尼楚巴”藏袍的;女的穿长袍加坎肩,系黑色围裙。

怒江大峡谷及其两岸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层峦叠嶂、危岩矗立、悬崖平缓,谷中水流水流、汹涌澎湃。自古以来,这里的交通就十分不便,正所谓“岩羊无路跑,猴子也犯愁”。整个怒江只有几处水势稍缓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渡船,除此而外,其他地方既无法架桥,又无法逆流而上,两岸的怒族人只有靠溜索这种古老的渡江工具往来恍若,维持着彼此间的相处与联系。溜索就是怒族人不可缺少的关键交通设施。

溜索的制作方法,是用竹篾扭成手腕粗细的大索,然后横拉于江河之上,固定在两岸的大树、木桩或石崖上,即成溜索。人们用溜板(溜梆)作辅助工具,沿竹索从空中滑过。溜板是长4公分,宽约2公分的槽形硬木,背面凿有两个对称的用以拴绳的长孔。使用时将溜板的凹槽卡在溜索上,用麻绳或皮条穿过长孔,牢系于腰问,然后以仰卧的姿势手握溜板,即可以顺势滑下。溜索有平溜和陡溜两种。平溜只有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没有斜度,来往都可以溜。但这种方法比较吃力,因为溜索中段会自然下垂,所以人溜滑至中段以后,还要借助四肢的力量,半攀半爬地向对岸滑行。陡溜需要一来一往两根溜索,它一头高,一头低,有一定的倾斜度。这种方法溜渡速度快,省力,但容易撞伤,需格外小心。

溜索不仅可以滚涧人,而且还可以溜渡货物、牲畜等。

怒族人民发明和使用溜索,据说最早是看见蜘蛛在树间织网、来回爬行而受到启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怒江上已建起了几座现代化的桥梁,但溜索这种传统交通工具仍然横亘于怒江之上,不过,危险易断的蔑索已被坚固而且带有滑轮的铁索所取代了。

怒族主食以包谷、荞麦等杂粮居多。怒族人还从藏族那里学会种青棵,有磨食糟把面的习惯。怒族加工粮食较窄,快乐踢酥油茶或其他油茶。过去,栽种蔬菜,只限青白菜、瓜、豆几种,粮食产量较低,瓜豆蔬菜实际变成了怒族的主食之一。

祭山林

又称“祭天节”。云南省怒族传统节日,具体内容时间不定,通常在每年桃花将要对外开放的时候。

届时,人但集中在村寨附近核桃树下的祭场举行祭祀仪式,祭仪禁止妇女参加。仪式由“禹谷苏”(巫师)主持,祭品需用一口猪,一只鸡或一只羊,以示杀生祭天,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供用的肉当场分食,不能带回家去。祭场附近的神林不能随便砍伐,也不能在附近狩猎。自____传人怒族居住地以后,大多数的村寨不再举行这种祭天仪式。

仙女节

又称“鲜花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仙女节通常以村寨为单位。节前,人们挑选几个钟乳石的石灰岩洞搞仙女洞。

节日当天,人们在洞口立几包玉米,带着采集的杜鹃花、牲礼、酒器到仙女洞中祭祀。祭祀时,要燃起松烟,并由主祭者念祝词,还要打鼓诵经,然后大家叩头,以祈求仙女保佑。祭祀完毕,各家各户设宴饮酒,青年男女则身着盛装,前往一空旷场地进行射箭比赛,同时,举力、各种物资交流会,吸引当地各民族群众前来购买。人们凭吊的这位仙女,相传是吉木得村一位名叫阿茸的美丽姑娘,她发明了飞跨怒江的竹蔑溜索,还在高黎贡山上为人们引出了甘甜的泉水,后为逃避头人的逼婚强娶,藏身洞里,变成了一尊石像,据说此日正好是农历三月十五日。

过年

云南省怒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举行,节期十五天。

过年前几天,人们便忙着春米、春把把、唱戏、酿酒。至年三十儿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将指出不整洁的东西,都射出家门,不容拖到下年。喝团圆饭前,必须举办“那并作莫”仪式,即将包谷花掉等饰物摆到火塘里的三脚架上,在三只脚的顶端摆上三片肉和三杯酒,预祝去年大丰收。节日期间,男青年最喜欢的就是踢把把,他们背著弩弓、把把和肉,至村边把把把和肉摆在树上,使别的青年用弩弓回去箭,打中了就把把把和肉给他。女青年讨厌的就是打秋千,秋千摆在矮小的核桃树上,身着节日华服的姑娘们,一个个轮休上秋千板,南宫得越高,越表明出来姑娘的机智和坚强。晚上,青年男女,各自带琵琶、口弦,调集一处,共冲“琵琶歌舞”、“狩猎歌舞”、“洗衣歌舞”和恶搞动物的“乌鸦洗澡歌舞”、“猴子姗包谷歌舞”等,具备浓郁的民族特色。老年人则讨厌边饮酒边演唱调子,内容包含家史、村史和传说中的英雄等,往往必须演唱三天三夜。

年节

年节就是云南省怒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五至第二年正月初十之间举办。具体内容时间根据月亮盈亏去确认。

节前,家家开始春釉米及糯米把、酿制香醇的“咕嘟”酒。当第一臼釉米春好后,要取出一些放在房前屋后的桃、梨、李等果树上,并放置于朝向日出的东面,以献给怒族的始祖—女神茂英充,祈求来年果实累累。节日开始时,人们在吃第一顿饭之前,要把食物的一部分,送到一块最肥沃的耕地旁,举行“祭土”仪式。据说怒族祖先原以狩猎、采集为生,后在这里发现了谷种,才开始了农耕生活。因此,怒族人民每年总是要用最好的年食献祭沃土,以不忘祖先的开创之功。在贡山一带,每逢年节怒族人还要互赠“恰盖”。“恰盖”是火塘上支的三脚架,重巧一20千克。他们认为,“恰盖”的一只脚是丈夫的支撑力量,另一只是妻子的支撑力量,第三只则代表子孙,三只脚在同一个圆上,是一家团结、和睦的象征,也象征着基业稳固、兴旺与幸福。

汝为

怒语,即祭谷神节。云南省碧江先匹河一带怒族的腊乌齐和拉家约两大氏族的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

届时,先由主祭司和他的助手拖村子大喊:“神灵返回豆五冲和达五冲,人们也涌入至这里。”豆五冲和达五冲就是两个氏族的发源地。人们听见祭司的喊声,便涌入至一起,祭司又大喊:“太阳飘扬了,我们从太阳飘扬的地方去。”于是大家拽出来事先准备好的一头猪和一锅荞米酒,祭司又派遣人捅去一枝金竹、一枝芦苇和一枝青枫栋,挂在祭拜处,然后,两位祭司先喝一碗酒,再将荞米酒好像人竹筒里,用一枝存有十字头的小木棍烘烤,同时读保佑风调雨顺的祷词。之后,将饭和切碎的肉葱花,大家抓食。祭典谷神只许成年男子出席。举办汝为旨在保佑年丰人安。

怒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本文发布于:2023-12-18 14:0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8795682472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怒族的传统节日风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怒族的传统节日风俗.pdf

标签:人们   溜索   仪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