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解读 (1)

更新时间:2023-12-15 16:30:41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5日发(作者:有关青春的歌曲)

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解读 (1)

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解读

——以中班结构游戏为例

一、我园户外幼儿自主游戏的新气象

游戏是幼儿世界的通用语言,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有研究将游戏划分为规则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又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无论是何种游戏分类,幼儿的自主性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从而就有了自主游戏的说法。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幼儿通过自主游戏来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因此自主游戏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童心世界。

分析我园当前中班幼儿的自主游戏现状,发现有以下几个新现象:

1.以班级区域活动为主的自主游戏受到了新挑战

在我园,各班都创设了丰富的游戏区域,但是空间有限,各区域每次参与的人数只有4-6人。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自主游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教师不再把视线紧紧锁在班级活动区,而是将眼光放得更远,挖掘了幼儿园走廊、游戏专用室、户外场地等公共场所的自主游戏功能。

2.幼儿园新开设的户外结构游戏场颇受幼儿欢迎

我园一直致力于为幼儿创设更加开放自主的环境,充分拓展自主游戏的空间。2013年9月,我园西花园的户外场地上新增了体积较大的结构游戏材料,长短不一的木头、粗细不等的PVC管、各种各样的师幼共同收集的纸盒纸箱……这块场地很受幼儿欢迎,他们经常提出去结构场地游戏的要求,这里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场所之一。

3.教师希望对幼儿户外结构游戏进行新研修

幼儿园中班组的老师对幼儿的结构游戏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由于4-5岁幼儿意识逐渐增强,中班幼儿结构游戏与小班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相比大班,中班幼儿的建构水平、交往能力又相对较弱。如何更好地去观察、解读和支持幼儿的结构游戏?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师们。于是大家成立了“户外自主游戏”合作组,经常找时间聚在一起,边学习边实践。

基于我园多年来对“师幼互动四部曲”的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要想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必须观察先行,因为观察是了解和理解幼儿的基础,是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关键,也是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的前提。

二、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观察实践

结构游戏中的观察,是在结构游戏的情景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幼儿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观察的方法很多,如扫描观察、追踪观察及定点观察等。

(一) 观察前的准备

无论采用哪种观察方法,教师都需要做详细而周全的观察准备。

1.确定观察目的

确定并阐明观察的目的,可以确保观察到的信息完整、系统。在结构游戏中,观察的目的主要为幼儿的游戏水平现状、幼儿建构水平现状、个体在结构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情况等方面。

例如9月份我们对本班幼儿西花园结构游戏的观察目的确定为:

第一周:观察了解结构游戏的主题(或内容);

第二周:观察分析本班幼儿的建构水平;

第三周:观察游戏中幼儿的交往行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周:观察班级的整体游戏水平。

2. 制订观察计划

为了确保观察的效率,实施观察前需制订计划。

例如我们为第二周观察制订了如下计划:

 观察时间:9月11日

 观察对象:抽样1号、11号、21号

(其中1号,女,4岁11个月。11号,男,4岁5个月。21号,男,3岁9个月。)

 观察目的:观察三名幼儿的建构水平,分析幼儿的年龄与能力间的相关性

 物品准备:笔、摄像机、观察记录表

(二)观察中的记录

记录能够帮助教师观察,一些观察表能够帮助教师解读幼儿游戏。

1.扫描观察——游戏水平的总体解读

扫描观察,即分时段定人观察。对班里的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我们借鉴了豪伊斯的同伴游戏观察量表,教师只需要打“∨”就能记录全班幼儿的游戏水平,使用非常方便。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轮流观察幼儿,每个幼儿每次观察30秒,每一轮的观察顺序相同。经过两轮的观察,我班幼儿的结构游戏总体水平见表一。

种类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独自游戏

互不注互相注简单的互补的意的平意的平社会性社会性行游戏 行游戏 游戏 游戏

(1) (2) (3) (4)

互补互 非游惠的社 戏活会性游 动

戏(5)

旁观教师无所参与

事事

所使用

游戏材料

纸盒没有了

管子、绳子、蓝布

木头、纸盒

木头、纸盒、泡沫垫

木头、管子、

纸盒

木头、纸盒、

泡沫垫

纸盒、

泡沫垫

木头、纸盒、

管子、泡沫垫

纸盒、管子、

泡沫垫

小车、木头

纸盒

木头、管子

小车、木头、管子

小车、木头、纸盒、

纸盒

木头

木头

木头、纸盒、

泡沫垫、蓝布

木头、泡沫垫、纸盒、管子、蓝布

老师我搭得好不好

20

21

22

23

24

25

合计

2

3

5

6

4

3

2

泡沫垫

木头、管子

木头

纸盒、蓝布

推车、纸盒

木头、管子、蓝布

表一、班级结构游戏的扫描观察

我看见:

这是9月份的结构游戏情况,2名幼儿处在旁观的状态,2名幼儿独自游戏,8名幼儿进行平行游戏,2名幼儿与老师互动。其中Ⅰ级游戏水平3人,Ⅱ级游戏水平5人,Ⅲ级游戏水平6人,Ⅳ级游戏水平4人,Ⅴ级游戏水平3人,处在Ⅲ级游戏水平的幼儿最多,班级游戏水平成“∩”形发展。(见右图)

我看懂:

2名幼儿处在旁观的状态,其中一名幼儿是因为迟到,说明该幼儿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进入游戏。另一名幼儿平时在班级的区域游戏中从未选择过建构区,对结构游戏接触的比较少,参与度不高。这两名幼儿对该游戏的兴趣不高,教师需要给予更多引导和帮助,寻找策略激发他们游戏的兴趣。

4岁是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发展的转折点,其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都有较大的发展。进入中班后,部分幼儿游戏水平突然提高了。解读幼儿的游戏水平,我们发现游戏水平与年龄相关,但是不绝对。教师需要一边引导一边耐心等待,给予他们更多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不能拔苗助长。观察中还发现结构游戏中幼儿与教师的互动较少,教师不需要直接指导他们的游戏,更多地是给予肯定、认同、欣赏等精神支持和隐形指导。

2.追踪观察——各项能力的定向解读

(1) 指向建构能力的解读

“建构性”是结构游戏的基本特点之一。结构游戏的发展还可以从建构技能发展的角度来考察。教师需要对幼儿具体的动作和构建行为做细致的观察,因此我们采用追踪观察的方法,即定人不定点观察。教师事先确定一到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被观察的幼儿走到哪里,观察者就追随到哪里,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为了能够全面地观察幼儿的建构能力,我们抽取班级中三个年龄层幼儿各一名。记录的方式采用实况详录收集到的信息更为详细、真实。

实况详录:幼儿1用三个一样大小的纸盒与三摞一样长短的木头围合成了一个方形,接下来她用同一型号的木头在方形上面平铺,然后用四块同一型号的木条竖着支撑起一片泡沫垫子,形状接近正方体。在分享活动中,幼儿1说:“我造的是二层楼的房子,一层是住人的,二层是贮藏室,楼顶上有烟囱,因为做菜、做饭会冒烟,为了警告小鸟不要飞过来,我造了烟囱。”

熟练掌握实况详录法后,教师也可以根据照片和视频资料用图文表格的方式进行记录,详见表三。幼

儿建构水平观察记录表

我看见:

3名幼儿的建构水平已经进入幼儿1 幼儿2 幼儿3

到第三

非建构活动

阶段:堆高、平铺 ●等长的木头堆高 ●泡沫垫平铺拼接

和重复 ●等长的木头平铺 ●纸盒堆高

创构建●木条架在纸盒上 ●“井“字形架空,泡沫垫、管子与纸盒的筑物。架空 ●泡沫垫架在木条上 架空木条等长 架空

他们用●“T”字型架空

前两个●同规格纸盒与同规 ●纸盒的围合

阶段积围合 格木头围合成方形

累的经●等长的木头围合

验来扩 续表

展建构观察对象

幼儿1 幼儿2 幼儿3

建构水平

技巧。用同种建构方法建构管子套木条 垫子和管子的组合,成幼儿1模式

第一层和第二层 ABAB……的方式围合

采用堆●房子一层住人,二●用木块表示升旗手遥控器看电视、躺在床高、平层贮藏 通行的斜坡 上睡觉,请客人吃饭。

表征

铺、架●烟囱是提醒小鸟的●唱起了歌曲《歌唱空、围标志。 祖国》。

合的技 娃娃家游戏

为游戏而建构

能进行建构活动。幼儿2用架空的方法进行活动,“搭旗杆”时他用了较长的时间,在探索木头的平衡问题。幼儿3采用围合的方法,材料选择丰富,对材料的探索比较充分。边建构边玩过家家的游戏,说明他的建构活动目的性强,为游戏而建。抽样的三名幼儿,年龄上的差异很大,但建构技能与年龄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我看懂:

我班幼儿的建构技能逐渐丰富,堆高、平铺和重复、架空、围合、模式、表征等各种建筑技能均有出现。幼儿1用结实的木头搭墙壁和楼板,搭屋顶时却选择比较轻的垫子。说明幼儿对材料质地的认知和运用能力提升,选择材料目的性增强,会比较材料的外形特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在建构的过程中,孩子还出现了一些设计,他们用材料排出美观、有规则形式、对称的东西,建构水平的提升很快。班级中也出现了更高建构水平的幼儿,他们为游戏而搭建。

(2)指向个别对象的解读

每个幼儿都是游戏的主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发展。追踪观察有利于解读幼儿的个性特征和个体发展水平。下文是我对一个4岁半幼儿进行的追踪观察。

观察对象

建构水平

实况详录:游戏时,G告诉老师:“我想像猪老三(《三只小猪》故事中的角色)那样用三个月的时间把房子造好。”老师追问:“为什么?G说:把房子造得结实点,就不怕大灰狼。”说着,G一蹦一跳地跑向材料区,第一次、第二次他徒手搬一块木头,第三次搬两块,第四次搬三块,其中有一块即将掉落,他

眉头紧皱,手臂夹紧拖着走。“哎——”到达目的声。第五次、第六次他搬了一个纸盒,眉宇松弛用木头和纸盒的架空,搭了一间房子。此时,Z过,引起了G的注意,他站起来环视了一周,也他用小车搬运木头。见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老地他叹了一下来。接着他推着小车经跑去推小车,师提醒道:“你的房子还没有房顶?赶快盖一个?”G说:“我要三个月才结顶!”G继续运木头并加入Z的游戏,他一边“送快递”,一边发出“滴滴滴,快递来了”的声音。后来,Q看见这堆木头,蹲下来建筑,他把木头斜着架在纸盒上,围合成一圈,G看到自己的房子变成了一幢放射形的小屋,跑回来加入了Q的工作,一起建构屋顶。

我看见:通过观察,我全面的了解了G,看到的信息见表二。

表二、 G 幼儿建构水平观察记录表

我看懂:

幼儿学习与

关键词

发展的领域

主体性 独立、计划、自信、主动

眼手协调、手的精细动作、大健康

肌肉活动的协调

语言 表征、描述、设计

人的活动与相互关系,合作、社会

分享、规则

形状、数量关系、分类、排序、科学 配对、物体特征、力的相互作用、平衡、探索、归纳

美感(形式、对称、平衡)、艺术

想象与创造

具体行为表现

自己计划好搭小猪的房子,

搬运重物时身体重心的变化,搬运的积木逐渐加多,携物走的能力逐渐提升。

送快递喽。

模仿小猪造房子。看到同伴推车运材料,他也加入了同伴的游戏。

 徒手拿材料和用推车拿运材料,探索拿取材料搭方法

 比较木头、纸盒之间的轻重关系。

放射性的形状吸引了G的注意

G游戏前有构想,对建构内容有计划,所以他才能快速搭出小屋。G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强,能够主动加入同伴的游戏,也愿意接纳同伴的加入,并善于借鉴同伴的经验进行建构活动。G喜欢欣赏建筑作品,对Q设计的放射状建筑物感兴趣,自己建构时注重对称美。G乐意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设想,语言发展也比较好,他充分理解了《三只小猪》的故事内容,当老师建议他盖房顶时,他运用故事中的语言来推托。

但是G建筑的持久性不强。原因有三:首先是因为易疲劳(G搬运材料由少到多再到少、有轻到重再到轻,六次搬运后显得疲劳);其次是容易受到同伴行为的影响(中间加入了送快递的游戏获得了更多关于搬运的经验,而后又在同伴的帮助下重新回到自己的建构中);第三是建构经验不够丰富(建构水平处在第三阶段,当发现新的建构方法时又回到了建构活动中,说明他放弃建筑屋顶的真正原因是在建构上遇到了瓶颈,自己无法解决造屋顶的困难)。

3.定点观察——同伴互动的解读

结构游戏中,幼儿与同伴的互动是怎样的?他们为何互动?我们采用定点观察方法,把视线聚焦到一个幼儿或者一组幼儿,观察幼儿游戏进程中的互动言行。拓扑图可以直观展现一个小社区的关系网,彼此

线性网状的交互中可以让我们了解孩子们互动的范围。如图所示:

“幼儿1”是我们观察的中心,记在纸张的中心,根据观察时进入教师视角的先后顺附注:序,依次记录“幼儿2”、“幼儿3”……,用“方框”记录幼儿的游戏主题,用“直线”表

我看见:上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幼儿的游戏中伙伴关系比较多,他们为了共同的游戏进行协商、讨论、提出建议;第二,幼儿的游戏内容是有变化的,幼儿1从“搭建导弹的仓库”→“抽烟”→“娃娃家游戏”,幼儿2从“搭建导弹的仓库”→“造围墙”→“造房顶”→“娃娃家游戏”。其他四个游戏主题没有变化;第三,幼儿1的互动较为频繁,共六次。

我看懂:

结构游戏中蕴含着幼儿学习社会生活规则和社会性交往技能的巨大可能性。结构游戏中交往活动大多表现为同一群体成员间的交流,交往的范围不是很广。结构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需求常常发生在:

——想从同伴处获得材料的时候。(我需要这个材料。)

——欣赏同伴作品的时候。(你搭得好棒啊!)

——加入同伴游戏的时候。(我能和你一起玩吗?)

——提出建议的时候。(这快短的木头当导弹好吗?)

——提醒,阻止同伴行为的时候。(小孩子是不能抽烟的。)

材料引发的互动中,幼儿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可以看出幼儿的性格和交往技能。有的边说边抢,有的用语言交涉。“这是我需要的材料!”幼儿7的性格比较急躁,解决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幼儿8能用友好的口吻提出请求,有一定的协商能力。幼儿1处理问题因人而异,一种是争抢,一种是谦让,他的社会性水平很高。同时可以看出幼儿现在默认的规则是:“谁先拿到,谁用。” 在合作的结构游戏中,幼儿不但创造了建筑物,也创造了一套用以约束自己行为和适应游戏身份的规则。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人际交往的契机,让幼儿学习分享、协商、谦让等社会性交往技能。

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解读 (1)

本文发布于:2023-12-15 16:30: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6290411222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解读 (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解读 (1).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游戏   幼儿   观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