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向小玲)
2019年11月下半月刊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开发潘雅辉1 冯杭建2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是以流纹岩地貌景观、翼龙与鸟类化石产地和白垩纪晚期火山构造为特色的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具有重要科普教育和旅游开发价值。然而,公园近年发展遇到瓶颈,存在博物馆等科普设施更新滞后、旅游产品开发创新不足和宣传推广手段有限等问题,造成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未能实现合理增长。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大力发展地学旅游,通过打造精品地学旅游线路、建设地质文化村和创建地学研学旅行基地等手段,实现科普活动和旅游开发有机融合,促进公园地学旅游可持续发展。引言临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浙东临海市,由武坑园区、龙湾园区和大堪头-岙里园区等三大园区组成,总面积38.60平方千米。临海国家地质公园于2001年11月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并于2003年10月揭碑开园。自开园以来,公园在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科普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级地质遗迹点90处,占地质以及总数的75.63%。其中,大墈头火山穹构造及柱状节理景观、桃渚流纹岩地貌和岙里临海浙江翼龙、长尾雁荡鸟古生物化石产地综合评定为国家级地质遗迹。(二)典型地质遗迹景观公园内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主要有桃渚火山岩地貌和大墈头柱状节理景观。1.桃渚火山岩地貌桃渚火山岩地貌类型齐全、数量众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生代晚期之后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内,构造运动、风化剥蚀、流水侵蚀、重力崩塌等内外地质作用对火山岩的塑造和改变,系统、完整地解释了火山岩地貌形成、发展、萎缩过程,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具有代表性,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一、公园地质遗迹概况(一)地质遗迹类型和等级公园地质遗迹划分为地质构造、古生物化石产地、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五大类,数量达119处(表1),重要地质遗迹60处。经过评价,确定共有Ⅰ级地质遗迹点9处,占地质遗迹总数的7.56%;Ⅱ级地质遗迹点20处,占地质遗迹总数的16.81%;Ⅲ表1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类大类地质构造类构造形迹亚类中小型构造代表地质遗迹大堪头火山岩穹构造白岩山火山岩穹构造临海浙江翼龙化石产地长尾雁荡鸟化石产地武坑流纹岩地貌南门坑流纹岩地貌大堪头柱状节理景观龙湾南沙及北沙沙滩龙湾海蚀地貌桃江十三渚沼泽湿地景观古生物古动物古脊椎动物岩石地貌景观地貌景观海蚀海积景观水体景观湖沼景观火山岩地貌景观海积地貌景观海蚀地貌景观沼泽湿地景观代表性地质遗迹点如石柱峰,为一典型柱峰,峰高差44~97米,北低南高,柱峰直径50~60米。岩性主体为紫红色流纹斑岩、球泡流纹岩、条带状流纹岩、夹少量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中间发育一层明显的层状流纹岩,下部为角砾集块熔岩;玉壶岩整体高差16米,组成岩性为小雄组第二段,岩性主体为紫红色流纹斑岩、球泡流纹岩、条带状流纹岩、夹少量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玉壶岩西侧发育一条纵向的裂隙,沿该裂隙,西侧岩石与东侧岩石分离,形成单独的柱峰,形似壶柄,故称玉壶岩;芙蓉峰丛发育与白岩山最东侧的岩栓,岩栓形成的塔状岩峰,经纵向垂直节理切割,形成峰丛地貌。数石峰簇拥而成,像出水芙蓉,亭亭玉立,故称“芙蓉峰”。岩塔高耸入云,四周为千仞峭壁,更显孤峰突起,为本区之最高峰。峰柱、石笋嶙峋,造型奇特,有形似“老翁垂钓”“金龟朝”“甲壳虫”等,形态逼真,趣味盎然。2.大墈头柱状节理景观柱状节理分布于连盘东部大墈头村附近,大墈头火山口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其中心部位为晚期酸性熔岩侵出形成火山岩穹构造,熔岩冷却形成有1 500余万根石柱。石柱五边形和六边形几何形态十分规则,犹如人工雕刻开凿。石柱垂直延深300~500米,出露高度不等。石柱排列有序或直立或斜卧,层层叠叠、巍然壮观,气势非凡。代表性地质遗迹点如万柱峰,从山巅直下谷底,流纹质碎斑熔岩冷却形成原生柱状节理。石柱呈五边形或六边形,几何形态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201737543)。作者简介:潘雅辉(1978—),女,浙江龙游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规划、旅游管理教学。通讯作者:冯杭建(1979—),男,浙江义乌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开发。48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2019年11月下半月刊十分规则,熔岩柱体一排排、一束束,层层叠叠规整排列,犹如人工雕刻开凿;栅栏壁景观从谷底向上延伸长约125米的山坡斜面上,均发育流纹质碎斑熔岩柱状节理。坡面下部近沟谷处发育的柱状节理均在一个平面,冷凝收缩产生的裂隙清晰可见,均呈规整的五边形,边长在20~25厘米。一根根石柱参差不齐,犹如栅栏一样,故将该坡面岩壁称为“栅栏壁”。中小学生、大中专学生、普通游客、社区居民和专业团队。因此科普科考线路设计要深刻反映公园白垩纪火山地质构造与流纹岩地貌景观、翼龙和鸟类古生物化石产地等资源特色,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深层次需求。规划设计岙里古生物化石科普科考路线、大墈头火山岩柱状节理科普科考路线、桃渚园区火山岩地貌科普科考路线、龙湾海岸地貌科普科考路线和桃江十三渚滨海湿地科普科考路线等5条科普科考地学旅游线路,每条线路涵盖地质公园博物(陈列)馆、影视厅(馆)和重要地质遗迹点,设置相应科学解说牌、综合说明牌和起点标志碑等设施,并编制科学导游图和科学导游词,配置专业地学导游人员进行讲解,建成公园地学旅游经典线路。(三)建设独具特色的地质文化村地质文化村是近两年地质遗迹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提出的新概念,指“在深度挖掘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地质环境资源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资源,通过自组织形式保护与利用,具备休闲旅游、地学科普、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特色乡村”。地质文化村目前仅在浙江嵊州通源白雁坑和贵州省钟山月照两地创建成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周边武坑村、石柱下村、岙里村、南门坑村、芙蓉村等村庄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且拥有明代抗倭古城即桃渚古城等人文景观,具备创建地质文化的潜力。建立以地质公园建设为面、地质文化村为点的“点-面”结合的地学旅游协同开发模式,大力发展乡村地质旅游。以公园流纹岩地貌景观、柱状节理景观、海蚀海积地貌等特色地质遗迹资源为载体,选择武坑村或石柱下村等地学价值突出、基础设施较好的村庄建立地质文化村示范,将地质文化与临海当地民俗文化、乡村文化、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等有机融合,讲好地球故事,实现地质文化村发展惠及村民、地学旅游带动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公园与社区共同发展。(四)创建地学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是实现“体验式”地学旅游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地球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的重要抓手。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文《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地质公园拥有珍稀自然遗迹和博物馆等系统科普设施,可为研学旅行提供良好平台,具有庞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研学旅行基地是学生研学旅行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场所,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应依托自身地质资源优势,通过升级改造博物馆、科学设置主碑广场等、打造地学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精心设计研学课程、编制地学科普读物、拍摄地学科普影视片等措施,积极申报和创建地学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基地建立,不仅可实现地球科学知识普及和青少年科学素养提高,而且还能增强地质公园在公众视野的曝光度,深化地质公园的科普品牌形象,从而促进地质公园的地学旅游事业发展,实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作者单位:1.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2.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49二、公园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据旅游部门统计数据,2010-2017年,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武坑、龙湾和桃渚古城等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9.7万次(表2),实现门票收入3 335万元,较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公园近年游客数量出现了增长乏力的局面。由表2可以看出,公园接待的游客数量在2013年达到117.3万人次的顶峰后,在2014年出现断崖式下跌,跌至62.5万人次,近两年则维持在50万左右。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①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价值和特色未得到有效表达和凸显,造成公园地质符号不够突出,地学氛围彰显不足,没能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难以吸引游客慕名前往;②旅游产品开发创新不足,游览线路陈旧,未能利用现有珍贵资源开发特色鲜明的地学旅游精品线路;③公园展示和标识系统形式单一、静态,博物馆、解说牌等科普设施多年未得到有效更新,缺乏动态、互动的展示形式;④科普与旅游相互割裂,没有形成地学科普旅游产业链,未能与周边桃渚军事古城等人文景观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表2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2013-2017年旅游业收入一览表年份20162017旅游人次/万人67.373.4100.5117.362.563.951.153.7增长率/%-9.136.916.7-46.72.2-20.05.1三、发展地学旅游目标和重点任务地学旅游指通过体验地质、地理景观,以获得精神享受或满足的旅游活动,是传统“灌输式”科普旅游的升级版,是一种寓教于游的“体验式”旅游新模式。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特别是“体验式”地学旅游,将对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提升国民科学素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旅游产品科学含量、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旅游地学发展目标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必须牢牢抓住火山岩地貌景观、古生物化石、柱状节理等特色地质遗迹资源,做大做强“亿年火山,千年临海”旅游品牌,通过打造地学科普科考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富有地学特色的地质文化村、创建研学旅行基地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实施,把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成集观光游览、研学旅行、科普教育、科学考察、寻奇探险、养生健体和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国内知名体验式地学旅游目的地。(二)打造精品地学旅游线路地学旅游分为科普旅游和科考旅游,地学旅游的受众包括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12-14 22:37: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5646382466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开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开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