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小时的故事》中凯特·肖邦矛盾心理的解读

更新时间:2023-12-14 21:16:0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现代诗集大全)

对《一小时的故事》中凯特·肖邦矛盾心理的解读

对《一小时的故事》中凯特·肖邦矛盾心理的解读

《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凯特肖邦是一个充满矛盾心理的女主角。她是一个行事犹豫不定、内心满是矛盾的女性。本文将尝试从心理角度分析凯特肖邦在《一小时的故事》中的矛盾心理,探讨其心理活动的动机与其应对策略,揭示矛盾心理的成因及它给凯特肖邦生活带来的影响。

凯特肖邦是一个极度矛盾的人物,她在心理上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心理。凯特肖邦既想做一个独立的自我,又渴望受到安全、温暖的社会关照;她既想利用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又担心改变生活模式或实现自我价值会招致家庭成员的不满和反对。凯特肖邦既渴望实现自身价值,又怕失去自由的恐惧;既想要自由,又害怕失去传统价值观;既想进入社会,又畏惧社会的陌生性。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看出,凯特肖邦的矛盾心理的根源是对层次需求的冲突。马斯洛提出,生物需要有基本的生存需求,这包括良好的食物、充足的休息和舒适的环境条件,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人如果有了这些基本的生存条件,生活会有较大的舒适感,但若想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则要求寻求更丰富多彩的人际关系,更强烈的自尊心和更强大的自信心。正是由于马斯洛层次理论认为,这些高等需求在不同的人中的重要程度有差异,而凯特肖邦的矛盾心理恰恰源于这种差异。

凯特肖邦的矛盾心理使她无法做出决定,使她困在夹缝当中,无法前行。她两极分化的混乱心态导致她受到许多挫折,从而挫伤了自 - 1 -

尊心,影响了自信心。凯特肖邦在竭尽所能地解决矛盾心理的同时,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免因情绪的爆发而把矛盾心理激化更大。她为了摆脱自己矛盾的情绪,付出了努力,最终做出了困难的决定,比如放弃了她的钢琴计划,坚守了家庭的传统价值。

使凯特肖邦充满矛盾心理的另一原因,是身处矛盾社会环境的影响。十九世纪末,英国社会正处在一场转型运动中,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超越,社会价值观得到了深刻的改变,女性也因此而受到日益重要的关注,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凯特肖邦的思想世界,导致她既渴望得到家庭的支持与爱,又不堪忍受家庭的传统思潮和观念,从而使她内心出现矛盾。

凯特肖邦的矛盾心理最终影响了她的生活。凯特肖邦既无法利用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又不得不守着家庭的传统价值观,所以,她拒绝了受欢迎的表演者职位,最终导致她一直没有能够进入一个大众文化氛围的社会圈子。最终,凯特肖邦把自己逼迫到一个可悲的境地,沉浸在自己的矛盾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一小时的故事》中凯特肖邦的矛盾心理源于其对内心角落一种冲突和矛盾的需求,以及处于矛盾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矛盾心理最终导致了凯特肖邦不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才能,无法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使凯特肖邦夹在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之间,无法前行。

- 2 -

对《一小时的故事》中凯特·肖邦矛盾心理的解读

本文发布于:2023-12-14 21:1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5597682421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对《一小时的故事》中凯特·肖邦矛盾心理的解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对《一小时的故事》中凯特·肖邦矛盾心理的解读.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心理   社会   导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