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读思达”教学法三种变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读思达”(阅读、思考、表达的简称)教学法是一种基于生本思想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主张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表达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基于此,本文以余文森教授“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内涵为前提,探索阅读教学如何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和文体特点,灵活运用“读思达”三种变式,找准阅读、思考、表达的切入点,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读思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提出了“读思达”教学法。余教授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都要经历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基本环节或程序,唯其如此,学科学习才能形成学科核心素养[1]。教材学习和课堂教学按照“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的递进关系有序推进,这是“读思达”教学法的基本范式。但是这个顺序不是固定和固化的,阅读、思考、表达三者也不是并列和并重的关系,可以以其中任何一方为龙头和红线重组教学的流程,这样就会有三个主要的变式。阅读教学因文体不同,其语言图式、结构和语言风格也有所差异,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和文体特点选择适合的“读思达”变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基于阅读的“读思达”:读而知其形,循声而入
基于阅读导向的“读思达”教学模式,以阅读为起点和中心,以阅读带动思考和表达,所有思考和表达都基于阅读,通过阅读,为了阅读[2]。其基本流程一般是初读、细读和研读,每个流程都是以读开头,在循环深化的阅读中,带动思考和表达的深化,从而推进阅读、思考、表达的整体发展。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为例,文章以“桂花”为主线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课后习题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关键练习。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作者浓浓的思乡情呢?朗读,想象和体味。朗读是让学生进入课文,“阅”进内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用汉字有声语言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唤醒内心的情感体验,再通过想象画面,让静默的文字温润、丰盈起来,这种以朗读、想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阅”进内容,优化阅读输入,“读”出内涵,丰富阅读体悟,实现读、思、达的深度结合。具体流程如下:
(一)通读,在“雨”中质疑,引发阅读
1.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难忘的,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把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3.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二)细读,在“浸”中见香,激活思维
1.作者用哪些语句写了家乡桂花的“香”?读一读,画一画。
2.聚焦重点句,因势利导:这两处“浸”的意思一样吗?
(1)小组合作探究,多角度品味第一处“浸”的秘妙。
引导生用联系生活实际和想象画面等方法,从“无论何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家乡的一切都浸在花香里”的角度发散思维。
(2)联系上下文,品味第二处“浸”的意蕴。
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习欲望:桂花一年开一次,作者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学生默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作批注,并交流。
3.创设情境,师生合作读重点句,整体感知桂花香。
(三)研读,在“摇”中享乐,学会表达
1.关注文字画面。在“盼摇花”中,对照文中插图找出文字后,边读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2.配乐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享摇乐”画面(以小诗的形式呈现) 3.进行文本补白。在“思摇花”环节,围绕母亲的话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里的桂花。
问:母亲为什么要这么说?(出示课后“阅读链接”:琦君《<烟愁>后记》《家乡味》选段)
追问:桂花香气如此迷人,为什么题目不叫《桂花香》,而要用《桂花雨》?
4.关注表达特色。作者迷恋家乡的桂花,因为家乡的桂花给她带来了那么多丰富的感受。而这丰富的感受,慢慢地汇聚成一种思乡之情、怀想之意,这就是借着桂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读写结合练习。模仿文中“摇花乐”片段,写你童年最快乐的事情。
在《桂花雨》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由课题质疑,引发阅读期待。学生在通读课文、初识感知、讨论交流中激发了初见“桂花雨”的那份情感。接着,在“读思达”视角下,教师掌握细读教学要点,即利用精粹的问题或巧妙的任务引导学生熟读静思,领悟文本意蕴,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3]。聚焦重点语句、重点段落,带领学生品味语言、想象画面、充分交流,在读中咏味、思中咀味、达中回味,学习作者如何将如雨般的思乡情融于字里行间。情到深处,教师抛出两个问题,并引入课后的“阅读链接”,在学生自由思辨、分析探究后,将桂花香拓展至家乡味,读懂了“思乡之情”,如此深读、真思、畅达之后,明晰了什么叫“借物抒情”,进而模仿文中“摇花乐”片段,写童年最快乐的事情,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内化文本的结构、语言、表达等。读写结合,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实现了输出与输入的良性循环,使语文学习出现“灵气往来,生命流动”气象,真正将语文要素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于思考的“读思达”:思而明其意,静研而悟
基于思考导向的“读思达”教学模式,以思考为起点和中心,以问题和思考带动阅读和表达,所有的阅读和表达都基于思考,通过思考,为了思考[4]。这种模式的主要表现就是通过问题导学单来推进以问题为主线的课堂学习。“情思激荡,高潮迭起“,这是我们追寻着的一种理想课堂的状态[5]。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桥》为例,教学时以问题为导向,所提问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刻意为之”,其背后都有教师意蕴深刻的教学之道。以任务驱动学习,层层设问,学生始终围绕问题展开学习,阅读有方向、思考更积极、表达才顺畅,为学生建构一个基于思考、指向“内容、形式、意义”主题的“读思达”课堂实践。
(一)以问引读:设计问题链,一探文本脉络(内容主题)
1.“桥”出现在怎样的环境之中?
2.在这样的环境下,老汉的表现能看出他怎样的形象?
3.老支书和“桥”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4.课文以“桥”为题,在含义和情感层面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以疑导思:聚焦渲染处,二探写作手法(形式主题)
1.文章为什么要对洪水的描写花费大量的笔墨? 2.洪水如此可怕,作者为什么还用“跳舞”“舔”这样的字眼描述?
3.对小说中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刻画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三)以思促达:质疑矛盾点,三探价值追求(意义主题)
1.老汉如此清瘦,为什么说他像一座山?
2.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为什么人们乱哄哄,而老汉却不说话?
3.文中出现的两处“吼道”,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4.老汉为什么要把儿子从队伍中揪出来?后来又为什么把儿子推上了木桥?
5.此时,这“一座山”的形象在你心里一定有了别样的解读吧?拿起笔,联系老支书这一人物形象,写写你对“他像一座山”的体会吧!(提供句式:他像一座山。)
2022年版课标指出要重点关注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义教课标的亮点,也是以前语文教学的弱项。教学《桥》一课时,首先,根据单元导语,将散乱的问题梳理成问题链,帮助学生明晰文本脉络和思考路径。看似不着痕迹的几个问题,实则设计得有梯度,层层深入,每一个问题的预测探究,都是一处阅读、思维、表达并进的风景。接着,引导学生通过预测,以质疑解疑的方式驱动学生主动探究,激起孩子思维的阵阵涟漪。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深度阅读、深刻思考,直观感受环境描写的烘托渲染作用。最后,围绕《桥》的矛盾点层层展开质疑和解疑,引导学生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品读、感悟,把问题向前推了推、走了走,定格在“山”这一意象,老支书笃定如山、令出入山、父爱如山的形象就会丰满和立体起来。此时,学生在完成对知识信息的输入和加工后,会有较强的表达欲望,需要一个情感的宣泄口,而抒写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三、基于表达的“读思达”:达而致其理,慧言而出
基于表达导向的“读思达”教学模式,以表达为起点和中心,以表达(项目、任务、设计、写作、创意等)带动阅读和思考,所有的阅读和思考都基于表达,通过表达,为了表达[6]。这种教学模式以输出和任务设计驱动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以此推进三项能力整体发展。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为例,把课后三道题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来看,按照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第一题“读故事”是理解,侧重“读”;第二题“讲故事”是应用,侧重“达”;第三题“说理由”是辨析,侧重“思”。但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第一题“读故事”,“读”本是基础输入,但读出心情变化,是理解,是感悟,更是内化后的自我“表达”;第二题“讲故事”和第三题“说理由”,“讲”和“说”都是“表达输出”,直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学科素养。所以,本课教学以课后题为任务逐步展开、不断推进,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的阅读去拓宽思维空间,在具体情境中整理语言形成表达,以实现基于“表达”的读思达的教学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一)朗读想象,体验角色,于“朗读”中准达 1.任务驱动,自主先学。
自由轻声读,用横线画出文中“鹿”的四处话语,想想鹿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
2.同桌互读,交流感悟。
3.集中反馈,交流分享。(导读重点句段,感悟心情变化。)
(二)搭建支架,讲述故事,于“讲述”中精达
1.文中关于鹿对“鹿角”和“鹿腿”不同态度以及态度转变的词语,你记住了哪些?
2.进行“绘声绘色讲故事”
(1)借助这些词语的提示,理清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完整;
(2)以提供的词语为线索,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结合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具体;
(3)根据提供的词语,尝试以“一只鹿的自述”为主题,结合鹿的心情变化,用第一视角把这个故事讲生动。
3.链接整本读物《伊索寓言》。
(三)激活思维,辨析寓意,于“思辨”中妙达
1.延伸“一只鹿的自述”的结局,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经历过“狮口逃生”后,你有何感触?如果你的同伴也跟你有相同的想法,你会如何劝他们? 2.质疑引思:鹿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是需要琢磨的,语文学习是需要思维的。
3.出示课后第三题: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4.让学生自主思考,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去判断,要言之有理,做到有理有据。
5.小故事,大道理。由故事引出普遍意义的道理——揭示寓意。
6.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身上发生的与之类似的事情,谈谈你的新认识。
教学《鹿角和鹿腿》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读文,发现四处关键的话语;进而自读互读,素面朝天地读;集中交流时,逐个指导朗读,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习得方法,从而从教课文内容走向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唯其如此,学生才会在更多“读”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感,学会准确表情达意。为了“讲述”与众不同、创意叠出,教师走出分析的固有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搭建支架,基于不同学生的能力层次,有不同层面的要求,促使学生经过思考,完成“自我整理、有效加工、转化深化”,最终将输入升华为输出。最后,借助课后提出的两种观点引导学生多元化地理解寓意,先表达自己支持的观点,再紧扣文本探索原因,进行自由思辨,最终得出寓意。无论是“谈感受”“谈认识”还是“说理由”都是儿童读懂文字的思维过程再现,在思考中锻炼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语言发展同步,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了“懂道理——会判断——真行动”的过程,这本身也是另一种意义的“读、思、达”。
综上所述,“读思达”三种变式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的三个具体环节、步骤进行实践,也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的三个要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交叉糅合进行。实际教学中应选择哪一种“变式”,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而定,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依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选择适合的“变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2][4][6]余文森.“读思达”教学法:学生教材学习的基本范式及主要变式[J].中国教育学刊,2021
[3] 余文森.论“读思达”教学法[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4):50-57.
[5] 江丽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J]. 华夏教师,2020(32):45-46.
1
本文发布于:2023-12-14 11:1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5238022419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读思达”教学法三种变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读思达”教学法三种变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