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声音】陈建洪:珠海纳百川,有容乃中大

更新时间:2023-12-14 08:54:3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名著书籍推荐)

-

转载【声音】陈建洪:珠海纳百川,有容乃中大

转载【声音】陈建洪:珠海纳百川,有容乃中大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iSYSU,特此声明并致谢 珠海纳百川,有容乃中大——在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的发言陈建洪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主任

尊敬的罗校长、赵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

今天,作为中山大学和珠海这座城市的一名新人,与大家共同见证这次特别的盛会,我心中激动。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中山大学正在进行脱胎换骨式的自我革新,珠海高等教育正在追求一个前所未见的全新高度。一校三区的蓝图及其实施,对于中大、对于珠海、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在高等教育进入深化改革阶段的今天,中大这一次的自我革新,代表着一种新的思路、一次新的探索、一个新的方向!作为中山大学珠海哲学系的第一位成员,亲身参与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探索事业,我深感一种荣幸、心怀一种责任、肩负一种使命!

中山大学珠海哲学系,这个名称包含着一所大学,一座城市和一个学科。

许多年来,我一直都有一个困惑。这个困惑就是,我们的大学,或者说我们的一流大学,为什么只坐落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简单来说,好大学都在大城市,超级大学都在超级城市。当然,大城市似乎也只是好大学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换个说法,大城市未必就有好大学,但是好大学必在大城市。

目前的国际一流大学,似乎有不少情况可以概括为:大学越好,城市越小。一流大学,多数并不坐落在大城市,反而始终与繁华都市保持一定的距离,悠闲地坐落在几十万人口乃至仅有几万人口的小镇上。举我自身就读过的鲁汶大学而言,坐落在静谧的鲁汶城,位于政治之都布鲁塞尔与商业之都安特卫普之间。小城人口约10万,而且其中十有二三是学生。所以,比利时最好的大学,既不在其政治之都,也不在其商业之都,反而与两座城市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形象地说明这种距离,我想讲一个小故事。

留学比利时期间,有一次我回国探亲,而后从上海飞回布鲁塞尔。我的邻座,是一位布鲁塞尔的商业成功人士,常年派驻在上海公司,也在鲁汶读过书。听说我在鲁汶读书的时候,他的一个表达令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哦,鲁汶,离这个世界太远了。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表达了他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之间的距离,更为重要的是,表达了大学精神与繁华现实之间的一种距离。需要补充的是,这种距离,其实从来没有妨碍这所小城大学产生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政治家,也从来没有阻隔世界上的重要人物——包括我们的习总和温总——到访这座大学小城的脚步。这种距离,在一定意义上,也恰恰成就了这所将近600年的著名大学。借用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题目,一定程度上的“远离尘嚣”成就大学气度、锻造精神气质。

讲述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表达一种期待。这个期待就是,在我们这个国度,也将能看到这样一个景象:城市虽小,大学很好。当然,现阶段,我们不能奢望,在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口的中国城镇,能够出现一所口碑不错的大学,且不说一所一流大学。但是,对于百人人口级别的城市,我还是一直怀抱着这样的期待和憧憬。如今,中大整建制发展珠海校区的新思路及其国际化定位,与我个人对小城大学的期待和憧憬,完全契合。因为这种机缘巧合,我来到了中大,来到了珠海。

来中大之前,我对珠海几乎完全不了解,也就知道珠海是绝好的宜居城市,并不了解珠海其实也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这辆火车一直在高速飞奔,秉承的信念似乎是,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无可否认,高速发展帮助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速度造就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但是,随着高速发展取得阶段性的成就,我们也不得不开始反思高速运转带来的各种副作用,转向注重品质发展、提倡全面发展。然而,用古希腊悲剧诗人阿迦通的话来说:过去,神也不可逆转。就拿食品、水质、空气来说,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要素,在片面追求速度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20多年前,我在北京上学的时候,那时候的雾还具有朦胧的诗意。现如今,雾已经成长为霾,经常徘徊在各大城市,遮蔽了蓝天,压抑了心灵。这是高速发展的必然代价。我们开始缅怀心旷神怡的蓝天,想念新鲜纯净的空气,也开始出现慢速健康发展的呼声。也许大家还记得,几年前在网络上广为传布的一种声音:中国,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这种呼声的广为接受意味着,粗犷式高速需要转化为可持续优速,追求量能统计需要转化为讲究品质追求,跟风模仿需要转化为引领潮流,经济优势需要转化为文化优势。在追求速度的年代,珠海没有刻意追求高转速,似乎并不耀眼。在这个转型时代,珠海的品质优势令人瞩目。中大珠海校区的整建制转型,将为珠海的发展带来人才红利和文化活力。中大珠海校区的未来发展,将进一步升华珠海的人才品质、强化珠海的生机活力、深化珠海的文化底蕴、提高珠海的国际声誉。

几十年来,广东一直承担着改革发动机的角色。一校三区的战略布局,使得中大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占得先机。通过这一布局,中大走上了一条未曾走过的路,开拓了现代中国大学的办学思路。就我肤浅的理解,勇于领先、敢于创新,是广东的精神,也是中大的气度。人们通常说,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我想说,大学之大,也许首先在于有大气。一所大学,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气度,才能盖得了大楼,守得住大师。一校三区错位发展、互补共赢的思路,使得中大在这条新的道路上立得了潮头。中大珠海校区整建制建设的启动,意味着一校三区的战略布局进入实质化的阶段,意味着一校三区战略的第一个浪潮。

作为珠海校区新建院系之一,哲学系就站在这一个浪潮的浪尖之上。我也一直在思考在咨询,如何才能建设好一个有新意、有气度的哲学系。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如何重新思考中国文明的崛起,逐步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晚清五四以来,中国一直在不断地虚心学习,学欧洲、学苏联、学美国。近些年来,也一直在进行着重建文化自信的努力。有些时候,这种努力偶尔也会矫枉过正,只看见中国传统的合理性,只强调西方传统的不合理性。其实,历史地看,中国最强盛的时代,通常是文明胸襟最为开阔的时代,是中外交流最为频繁的时代,比如汉唐。从哲学上讲,我们无需鄙薄自己的文明,也不必蔑视他人的传统。海纳百川,方可朝宗天下。珠海哲学系的基本思路,希望秉承这种胸怀,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外各大文明的哲学思想与宗教传统,求同存异,建设一个容纳多元声音、促进文明对话的哲学系,从而促进世界各大传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我个人理解,政治哲学话语建设和世界宗教对话研究将是思考中国文明崛起的两大重要问题。珠海哲学系将围绕着这两个跨学科研究平台,计划打破现有二级学科划分(中、西、马、逻辑、伦理、美学、宗教、科哲),整合跨学科研究力量,建立政治哲学、比较哲学(涵盖中外哲学)、比较宗教(涵盖中外宗教)和文化哲学四个研究所。每个研究所之下,根据问题研究领域再细分为若干个中心。由此,形成系、所、中心的伞形结构。我想,珠海哲学系的基本精神,是要求跨越学科,追求国际视野,寻求思想对话,探求文明崛起。我希望,秉承开拓进取的原则,建设一个独特的哲学系,与广州校区哲学系优势互补,强化中大哲学在国内学界的领先地位,提升中大哲学学科的国际地位。

今天,大家共聚中大珠海校区。我想,这既是对中大的认同,也是对珠海的认同。现在,我个人由于中大而结缘珠海,由于珠海而结缘中大。我相信,在未来几年里,由于中大气度和珠海气质,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将会加速汇聚中大、齐聚珠海。在这里,作为中大珠海校区的新人代表,我诚挚地欢迎,更多更新的新人,陆续加入我们,共领新浪潮,同谱新篇章!

谢谢!--- iSYSU ---

编辑:李敏盈

-

转载【声音】陈建洪:珠海纳百川,有容乃中大

本文发布于:2023-12-14 08:54: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51527341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转载【声音】陈建洪:珠海纳百川,有容乃中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转载【声音】陈建洪:珠海纳百川,有容乃中大.pdf

标签:珠海   大学   发展   中国   哲学   哲学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