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秋天的作文开头)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从此有了400年的汉朝基业,有了汉族、汉字、汉服、汉文化,“汉”竟一脉相承了几千年
2017年8月 陕西汉中古汉台北大门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反秦武装揭竿而起。在淮起军的项梁(霸王项羽的叔叔)在谋士范增的建议下,立楚怀王为亡秦战争的精神领袖,尊为“义帝”。楚怀王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作为实力最强的项羽军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之战中击败了秦军主力,实际上已经成为天下江湖总霸主,甚至夸张到“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地步。但当他率领四十万大军西进函谷关时,却遭捷足先登入关并占领了秦都的刘邦军队武力拒绝。项羽大怒,于是有了后来的鸿门宴这场戏。论实力,刘邦不得不让出咸阳。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后封刘邦为汉中王,“王巴蜀三十六县”。当时包括汉中在内的巴蜀西南地区还是蛮荒之地,刘邦对这个屈辱的封赠显然极度不满,一度要与项羽决一死战,苦于寡不敌众,那敢轻易行动。萧何劝慰刘邦说:“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所以“愿大王王汉中”。刘邦采纳建议,赴汉中,并烧毁栈道(一说子午栈道,一说褒斜栈道),“示无还也,以固项王意”。刘邦到汉中,以人工夯土筑成高约8米的三级高台,其上建行宫。刘邦在汉中仅四个月,想必宫殿规模也不大,其志也不在于此。后来高台慢慢荒芜,北宋张少禹有诗句,“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
“漢”,形声字,表示水很大的意思,有壮阔、浩大之义。在上古专指汉水,汉中因汉水而得名。也指天上银河,即天汉,“‘天汉’,其称甚美”萧何以此劝慰刘邦就汉王。刘邦在汉中招揽士卒,发展生产,扩充实力,仅四个月就足食足兵,又破格擢用贤才,拜韩信为大将军。接着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南灭三秦,东出函谷关,与霸王项羽逐鹿中原,最终一统天下,定国号为“汉”。刘邦在汉中驻跸的高台,也冠以“汉”字,其遗址就是汉台。仰其历史久远,称其为古汉台。汉中、汉王、汉朝、汉族、汉字、汉服、汉文化,“汉”竟一脉相承了几千年。
古汉台现为汉中博物馆 宋朝直至民国时期,汉台一直为汉中府署衙门所在地。1958年,以古汉台为馆址建立了汉中博物馆。1970年兴建汉中石门水库时,将淹没区内的一部分石刻从崖壁上剥离下来,移至汉中博物馆,并相继修建了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东西华亭、北大门仿古建筑群,重修了望江楼、桂荫堂,整修了庭院园林,形成了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园林式风格。博物馆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望江楼 三层高楼,古汉台最高处,也曾经是汉中的最高层建筑。始为南宋时修建的天汉楼,现存为民国4年所建,造型颇为别致。
石门十三品陈列室
褒斜古栈道开通以后,历代墨客、仕官、贵人为颂扬古人业绩,挥笔抒情,题记于褒谷口山崖上。从汉魏到明清共104处,仅石门内壁就有34处摩崖。在这些石刻中又以汉魏13块最为著名,称“汉魏十三品”,又称“石门十三品”,被被誉为“国之瑰宝”,日本书法界尊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 1970年因修建石门水库,只得将淹没区内一部分石刻从崖壁上剥离下来,移至汉中博物馆,其中就包括“石门十三品”。关于褒斜栈道和石门,我们下一篇再讲。
九品:衮雪
《衮雪》,传魏王曹操所书,是曹操留下的唯一墨迹。“衮雪”旁有“魏王”二小字。原石刻在石门南约半里的褒河水中的一巨石上,右行横书,字径45厘米。褒水流经石门之下,石多浪激,如飞雪翻滚。为何“滚”字缺了三点水?曹操曰:“衮在水边,何以缺水?”
八品:石虎
石门隔褒河与河东的石虎峰相对相望,当地俗语道“石门对石虎,黄金两万五,谁能开此门,买得汉中府”。 镜吾池 桂荫堂
望江楼对面是建于明代的桂荫堂,堂前有镜吾池。据说堂前那几株桂花树是汉代植的古桂。 汉台碑林
在古汉台南,还有拜将坛。
2017年8月 汉中拜将坛 门票20元 秦朝灭亡后,韩信因得不到霸王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刘邦。尽管有重量级人物的推荐,开始韩信也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管理仓库的小官。萧何慧眼识人,刘邦却是敷衍应付,萧何说:“众将容易得到,而韩信乃国士无双,若大王欲得天下,除韩信以外,再没有为你统兵打仗的人了。”刘邦因此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
公元前206年,刘邦在汉中“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敬祭天地,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坛古遗址距今2200多年。韩信登坛拜将时与刘邦有一席对话,史家称为“登坛对”或“汉中对”。“登坛对”中,韩信提出了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远景规划和近期战略。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萧何 信,即指韩信)。“兵仙神帅”(明神宗第五子瑞王朱常浩)。 韩信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就不用多说了。从受“胯下之辱”到垓下四面楚歌逼楚霸王乌江自刎,从萧何月下追韩信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典故、戏曲何其多多。 古汉台、拜将坛与饮马池(传说刘邦曾经在此饮马)并称为“西汉三遗址”,是汉中西汉时期重要的历史文物古迹,均在市区内,由此奠定了400多年汉王朝的基础。
更多内容请关注:
百家号
今日头条
网易号 天天快报
一点资讯
新浪微博
本文发布于:2023-12-14 05:19: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5023762418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从此有了400年的汉朝基业,有了汉族、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从此有了400年的汉朝基业,有了汉族、汉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