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

更新时间:2023-12-13 12:45:3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应彩云)

-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与 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音乐与艺术一直是人们为之追求一生的目标,可以说很多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为美而奋斗。当然,每个人的审美维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无论维度如何,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美学观,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所以审美乐感的培养和语数外的培养一样重要。虽然看起来审美乐感和音乐能力的培养在学生阶段没有办法获得分数和升学上如此直观的收益,但正确的审美乐感将会影响孩子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可以说,这是一生受益的事情。一方面音乐可以传递人的喜怒哀乐,让人轻易获得共鸣;另一方面音乐可以获得快乐,鼓励学生积极向上;还有就是音乐也是陶冶情操的好方法,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些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实践探究

引言:在音乐教育和发展中,音乐教材建设可以说是经历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从1994年开始,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我国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1997年音乐课程开始在高中从选修课成为必修课;2000年,教育部调整教学计划,为进一步开拓高中生艺术视野,将音乐必修课在全国范围内的高中进行普及。而湘版的《音乐鉴赏》教材可以说是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它内容丰富、坚持以音乐审美构建教学核心,坚持音乐教育的初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音乐人。

1.

我国高中音乐课程改革背景

(一)音乐课程发展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培养。对各个阶段的的学生来说,专业学科不再是唯一要重视的课程,美术、音乐等都需要学生进行了解。对此,我国政府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早早制定了有关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且教育部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明确指出在高中开设音乐教学,来完善我国基础音乐教学,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高中音乐课堂作为提高高中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途径,高中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之一就是音乐鉴赏,这是提升学生音乐审美和音乐感知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注重趣味化教学。

1.

我国高中音乐教材发展综述

我国高中音乐教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已落实,但是同样的音乐教材资料,并不能满足所有的高中学生。为了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音乐教材每隔几年就会进行几次更新,更新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学生学习过于落后的音乐知识。音乐教材承载着音乐教学内容,并且里面还包括课程的中心理念,对学生来说教材是学习方式和内容。对教师来说是教学手段,更是衡量教育效果的主要依据。下面将我国高中音乐材料的发展按时间进行分类的分析。为湘版高中音乐教材提高相应的参考。

1.

第一个阶段:我国音乐教学材料最初形成是在上个世纪,是有丰子恺编著的《音乐的常识》,这也是我国有记录的最早的高中音乐材料,诞生于1925年。由于当时时代跌宕,音乐教材变化非常大,课程也不能满足学生,基本上是每一个星期开设一个小时的音乐课程。到建国时期,每星期一个小时的音乐课程也被取消。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前我国都很少在高中设立音乐课程。

2.

第二个阶段:我国高中音乐教材的改革年限是在二十世纪中期左右,也是在这个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全面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为了快速提高我国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开设了“艺术欣赏课”。其中主要包括了音乐和美术这两个学科,我国高中普遍是一个星期一课时的音乐课。国家教委基础司组织编写教材,并且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编订了高中不同意音乐教学大纲,全面推动全国各个地区高中学校的音乐课程的开设。自此以后音乐课程在我国学科中地位不断提升,高中音乐逐渐成为必修课程。

3.

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高中音乐教学就是现阶段我们正在面临的转型期,科技和社会迅猛发展,社会竞争力对每个人来说增加了压力。高中的音乐教学同样受此影响。传统的音乐教学注重于欣赏,已经完全不适用现阶段学生。因此高中音乐课程教材正处于不断的寻找方向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普及音乐教学,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高,音乐教材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门对此表示,新课改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注重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多项原则。对此,音乐教材从单纯的欣赏音乐发展到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等六个模块,这种变化是从单一到多元化,对学生的成长与长远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在此阶段,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1.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特点

1.

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湘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可以说是在这个时代的发展的潮流中牢牢坚守住初心的,很多时候,音乐教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改越新奇,简单来说,很多校本音乐课程完全放弃传统的音乐内容,一味推崇国外的音乐文化,而湘版则是选取中外音乐史上最具特色的曲目,结合经典,融入现代元素,可以说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音乐、文化和趣味的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有效构建了学生的参与性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利用丰富的插图、丰富的范例,给学生提供最具体验感的课堂氛围。首先湘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根据音乐内容将课程分为七个大的模块,然后通过单元式教学给学生一种循序渐进的感觉;之后再引入一些经典的范例,并结合中西方优秀音乐文化,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最大程度的给学生提供集感受、体验和创造于一体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提高参与度。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经典的范例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和风格,然后进行创作并当堂分享,教师通过课堂点评,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

1.

注重兴趣培养,加强实践应用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重视兴趣培养,它将全书分为不同的模块,学生可以着重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重点学习。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自发去研究相关知识体系,所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的。湘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还比较注重通俗易懂,相关的内容都是十分清晰明了的,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内容,可以称得上是很基础的,学生很容易接受的。

1.

注重人文与艺术、大众与经典的有机统一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审美能力各有不同,但是所有的审美活动都是要有载体的,简单来说,音乐教材就是审美教育的载体。而湘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着重强调大众审美,在追求创新的基础上也积极培养大众都能欣赏的音乐文化,并不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所以更适合高中生学习;除此以外,湘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也不一味追求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也从未放下经典元素,能够让高中生更好地了解相关音乐文化,从而真正懂得音乐、热爱音乐。

三、湘版高中《音乐鉴赏》编选内容分析

(一)教材曲目选择分析

教学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教材是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要载体。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外,教学材料对于学生学习的吸引力是非常关键的。音乐教材可以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趣味性,同时还可以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下面将重点分析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并且和其他版本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述湘版教材的优势和需要整改的地方。

笔者根据教材资料的整理发现湘版高中《音乐鉴赏》中我国声乐作品大致有五十八首,中国器乐作品一共二十一首,外国器乐四十三首,外国声乐作品十四首等,各种类型音乐教材共计一百五十五首左右,从教材类型可以发现教材覆盖面广,数量多。比人教版高中音乐材料和人音版音乐材料更有优势。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对我国传统音乐、乐器、民歌等有所了解。还涉及国外优秀作品。湘版教材对于戏曲和曲艺等我国传统音乐也非常重视,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戏曲,湘版教材中将我国大部分的戏曲都包含在其中。

(二)中外曲目的选择分析

湘版高中音乐教材一个有一百五十五首音乐作品,其中,我国的音乐占比七十九首,国外的音乐占比七十六手。教材对于我国音乐的教学注重声乐教学,国外的音乐注重器乐作品。也由此可见湘版《音乐鉴赏》中包含的中外音乐作品占比十分相近。但是教材更加注重我国传统音乐和传统乐器,这为学生展现了我国许多地方特有的音乐作品。例如山西的《看秧歌》、蒙古的长调、藏族的酒歌、苗族的飞歌等。乐器方面有朝鲜族的伽倻琴、新疆的手鼓、冬不拉等,除了这些具有民族特点的乐器之外,教材中还包括我国一些主流的传统乐器笛子、二胡、阮、琵琶、古筝等。

教材中国外的音乐作品涉及了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地区的特色传统音乐。特别是对于亚洲和欧洲的音乐更为青睐。像是日本的北海道民歌《索兰调》、美国黑人歌曲《深深的河》、美国乡村音乐《什锦菜》、俄罗斯的《田野静悄悄》等。可以说教材丰富涉及面广。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

1.

教材呈现分析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湘版高中音乐教材十分的丰富多彩,下面将对湘版教材呈现方面进行分析。为了更加清楚的将音乐知识传输给学生,教材将相关的知识分成各个栏目,从浅到深一步一步地让学生进行全面学习,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学习,教材设置的栏目活动是根据教材内容设置的,一共有十二个。第一个活动是听赏与体验:主要的活动任务就是让学生欣赏音乐。第二个活动是互动地带:这个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并且让学生可以掌握主旋律,学会哼唱主旋律、打节奏等方式体验音乐。第三个活动是鉴赏提示:这个活动要求学生会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结构、作者情绪等进行欣赏。第四个活动是相关连接,需要学生可以围绕作品,对音乐的作者、背景、特点等进行学习。第五个活动与探究:为了让学生进行正确的探究,教师应该以提问和互动等形式进行授课,通过音乐主题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过后,激发探究的兴趣。第六个活动是自我测试:要求学生对乐曲在旋律、节奏、速度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等进行音乐体验,学会自我学习的总结评价。第七个活动是“延伸听赏”:选择与其知识点相通的具有相关联的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拓展和运用能力。第八个活动是“阅读材料”:对每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代表音乐人、作品、流行趋势等进行总结。第九个活动是“欣赏策略”:当面对音乐作品学习难度过大时,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分步骤分重点地进行有效的听赏。第十个活动是作品结构:要求需要对音乐作品中的曲式结构进行学习和了解,以宏观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欣赏。第十一个活动是唱腔提示:帮助学生对其他陌生作品进行欣赏的同时,学会演唱。

1.

如何利用湘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对高中生进行有效培养

(一) 开拓视野,融入作品

对于音乐的学习从来就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古往今来,每一个经典的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都寄于了作者丰富的情感。音乐的学习和审美情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想要让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在学校的音乐课程中能够真正被有效应用,就一定要引领学生开拓视野,真正融入作品,走进音乐,学会用心灵去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 (二) 以音乐引例为主,强化兴趣

对于高中阶段的孩子来说,学习压力大,音乐课可以说是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所以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路历程,真正站在高中学生的视角上研究教材、选择教材、应用教材。所以这个阶段的音乐鉴赏教材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难易程度的匹配,比如刚开始不能选择较为复杂冗长的音乐作品,而应该选择相对清晰好懂的音乐范例,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熟悉并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真正学会聆听音乐,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共鸣,真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兴趣。

结语:音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具有以美育人的功能。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从宏观上符合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总体导向,且紧扣新课标,突出了时代的经典性、音乐的民族性,有层次感,更贴近学生,学生更易接受和喜爱。当然,音乐教师还应该围绕方法论和课堂实践,在教学中贴近实际,通过多样、生动的音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道德情怀、开掘创造潜力、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审美与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必备的品格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颖楠.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和教学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 袁辉.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中国传统音乐的运用现状研究——以株洲市三所市直高中为例[D].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 张小娇.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宁大附中为例[D]. 宁夏大学, 2012.

[3] 唐早早. 让歌声在心中流淌——普通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 高考, 2021(29):2. [4] 刘裕华. 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运用柯达伊教学法的实践探究[J]. 艺术大观, 2019.

-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

本文发布于:2023-12-13 12:4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4427392452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pdf

标签:音乐   学生   教材   鉴赏   进行   学习   教学   湘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