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机器人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13 07:48:2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如何包粽子)

-

认识机器人教案

教案: 相识机器人(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概念, 产生,

发展, 种类及应用。

技能目标:娴熟利用网络查找信息和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对机器人的爱好,培育学生关切科技, 酷爱科学, 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分析:机器人的概念

三,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21世纪被信息技术专家誉为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综合机械工程,

电子工程, 传感器应用, 信息技术,

数学, 物理, 等多种学科,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例如我国首例远程遥控机器人手术就是由北京的医生通过电脑遥控着沈阳机器人“黎元”进行脑外科手术。

那原委什么是机器人?我们要学习运用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机器人能够做些我一起走进机器人世界去找寻上述问题答案。

观看有关机器人的视频片段

2, 教学内容

机器人的概念

各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有所不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机器人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中国的科学家们把机器人定义为一种自动化的机器,具备一些及人或生物相像的实力,如感知实力, 规划实力, 动作实力, 协同实力等,是一种具有高度敏捷性的自动化机器,它的外形不肯定象人。

推断一个机器人是否是智能机器人我们可以依据下面三个基本特点:

(1)具有感知功能,即获得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感知”系统可以获得外界环境信息,如声音, 光线, 物体温度等。

(2)具有思索功能,即加工处理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大脑”系统进行思索,它的思索过程就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 处理, 决策的过程。

(3)具有行动功能,即输出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执行”系统(执行器)来完成工作,如行走, 发声等。

什么?我们如何限制机器人?今日开始机器人的产生, 发展, 种类及应用

第 1 页 对这些内容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互联网, 光盘等媒体检索信息,并设计一个关于机器人的有关知识的演示文稿。

1)成立小组,分工合作,制定活动安排。

小组成员

(2)确定“机器人世界探究”活动的探究主题,构建问题框架。

(3)评价要求

(1)展示

在小组内展示“机器人世界探秘”项目。

各小组推出代表参与班级沟通。

评比最佳主题奖, 最佳演示奖, 最佳合作奖。

(2)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标准如下:

3, 作业布置

(1)说说机器人及一些电动玩具的区分?

(2)完成一个关于机器人演示文稿的制作,包括机器人的发展, 机器人的分类, 机器人的特点等内容。

三,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机器人的概念和机器人的产生, 发展, 种任务完成状况进行小结和评价。

第12课机器人学走路

教学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浙江教化出版社)第四册第12课,属机器人模块。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第10课我们身边的机器人》, 《第11课机器人仿真软件》驾驭了机器人的简单工作原理,初步驾驭机器人仿真软件的运用,并会限制机器人走直线的基础上学习本课,为以后学习《机器人画正多边形》,

《机器人辨别颜色》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次市研训活动,是临时选取了机器人模块的第3课作为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机器人教学内容,且没有了第10课, 第11课两课的铺垫,尽管学生对此教学内容充分新奇,但教学过程中老师处理不好,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因此,本课的教学对老师肯定是一次挑战。

教学目的:

1.知识及技能:学会运用“转向”模块编写程序,限制机器人转向;学会运用“启动电机”“延时”“停止电机”模块编程,限制机器人走弧线。

类及应用等知识。并对学生的演示文稿的2.过程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及学生的操第 2 页 作实践,运用学会简单的机器人编程限制思想。

3.情感看法及价值观: 让学生在编程限制中体验胜利的欢乐,充分激发孩子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

教学过程:

一, 铺垫导入

1.出示机器人,简单师生沟通,拓展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

探讨:机器人由程序来限制。我们用程序语言把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步骤及方法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叫编程。

2.老师演示机器人限制程序在仿真软件中的仿真。

介绍:这种机器人的编程软件的启动及仿真。

3.学生打开范例尝试仿真。

探讨1:机器人的动作,如直行, 拐弯等。

二,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任务一:让机器人动起来。

老师讲解及学生操作:介绍编程环境(菜单, 快捷工具, 模块库, 编程区)----模块的拖放, 移动, 删除----直行模块及转向模块的设置---文件的保存

解仿真环境的“运行, 有轨迹, 退出”几个按钮的运用。

子任务2:机器人原地转向(学生独立完成)

子任务3:机器人走折线(最好走出一个90度的角出来)

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巡察指导,适时转播点评。

2.任务二:让机器人走弧线。

让机器人转弯,学习探究启动电机模块及延时等待模块的设置。老师通过示意图分析让学生理解机器人是怎样实现左, 右转弯的,从而突破难点。

任务1:让机器人学会走弧线。(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沟通)

三, 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任务:让机器人学会写数字“7”“8”“9”

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老师适时点拨

四, 小结反馈今日所学新知。

机器人避障

课题

机器人避障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子任务1:机器人直行(老师示范,并讲相识机器人的传感器,初步了解机器人的第 3 页 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初步学会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2. 实力目标:

能把避障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机器人信息处理的过程,能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来实现这个任务。

3. 情感目标:

体会到机器人的智能性,进一步培育对机器人学习的爱好。

重点

难点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课前

打算

机器人;编程环境;机器人避障场地。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

老师出示机器人所需完成的任务。

出示障碍物。

出现疑难机器人撞到障碍物会怎么样?你盼望机器人能完成什么样的动作?

二, 分析第一任务指令。

假如让机器人前进固定的距离,我们可以通过让机器人前进一段时间来实现。

请学生设置机器人的行走

出示障碍物,让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而机器人还在接着行走。

遇到障碍物机器人应当停止运转,而机器人前进多少距离才会碰上障碍物这点我们不知道,那怎么办?引出传感器

三, 传感器介绍。

介绍传感器概念

出示各类传感器图片

介绍传感器实现避障的原理

四, 程序设计。

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流程图:

学生演示,实现功能。

五, 拓展延长。

假如机器人遇到障碍物,你能让它绕过障碍物,接着前进吗?

自主探讨探究。

六, 课堂小结。

灭火机器人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及技能目标:

了解亮度检测传感器的运用方法,了解机器人灭火的工作原理。

2, 过程及方法目标:

⑴学会亮度检测传感器及机器人灭火原理。

第 4 页 ⑵学会分析和处理机器人出现各种状况。

3, 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动手, 动脑实力,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

二,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亮度检测传感器的运用和灭火原理。

2, 教学难点:

⑴灭火基本原理。

⑵出现各种状况成因分析。

三, 课时:1

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演示机器人灭火的视频,生观看。

(二)新课教学:

1, 师出示灭火流程图并分析。

2, 请学生自学本课第1小节的内容。

3, 师小节本知识点内容。

板书:编写灭火程序:

师讲解并描述:当亮度检测传感器的测试数值小于8时,机器人会停止前进;启动风扇灭火,灭完火后退出循环,停止风扇运动。

1, 师演示操作步骤(略)

2, 生观看。

3, 师请生动手自主学习。

4, 生自学,师巡察,予以指导。

5, 师请做好的学生演示操作步骤。

6, 请学生代表对操作状况予以点评。

7, 师归纳,小结。

(三)延展。

师请学生完成书中练习“试一试”。

(四)评一评。

请学生对本节课全部知识点驾驭状况进行自我点评。

(五)反思:

本节课是给机器人安上亮度检测传感器和编制灭火程序两部分内容组成,要让学生知道当机器人检测到火源时,获得的亮度检测传感器的数值是多少,让学生对程序进行反复修改, 测试,以达到最好的测试效果

第 5 页

-

认识机器人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12-13 07:4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4249042416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认识机器人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认识机器人教案.pdf

标签:机器人   学生   传感器   探究   模块   老师   信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