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国庆的作文)
霍达简介
霍达,女,生于1945年11月26日,回族,北京人,经名法图迈。中国电影编剧,国家一级作家。1961年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66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专毕业后,长期在四机部、北京市园林局、文物局从事外文情报翻译工作,同时坚持业余写作。
霍达的家庭是个珠玉世家,自幼酷爱文学艺术,读书偏爱太史公的春秋笔法。成年后曾师从史学家马非百先生研究中国历史,尤善秦史。1976年后,霍达任北京电视制片厂编剧,1981年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任一级编剧,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同年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作品数量较多,选材和样式也较广泛。
写作历程
霍达的家庭是个珠玉世家,自幼酷爱文学艺术,读书偏爱太史公的春秋笔法。成年后曾师从史学家马非百先生研究中国历史,尤攻秦史。六十年代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66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专毕业后,长期在四机部、北京市园林局、文物局从事外文情报翻译工作,同时坚持业余写作,青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1976年后任北京电视制片厂编剧,1981年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任一级编剧,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同年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作品数量较多,选材和样式也较广泛。1945年生于北京。回族名法图迈。霍达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文学报特约记者、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编剧。霍达自幼喜爱文学艺术,1961年考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学无所用,不得不改行从事外文技术情报翻译工作。借此,她得以博览古今中外群书,特别是在著名史学家马非百的指导下,深入、系统地研读了大量中国历史特别是秦史的史料,这为她以后历史题材方面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雄厚的基础。
主要著作
粉碎“四人帮”之后,霍达的创作激情和才华得以发挥,她连续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公子扶苏》、《鹊桥仙》、《飘然太白》、《江州司马》、《我不是猎人》、《年轻》、《战斗在北平》等,被先后搬上了电影、电视银幕、屏幕,并出版了《霍达电影剧本选》。其中,《我不是猎人》获全国优秀儿童读物奖,《鹊桥仙》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保姆》获《萌芽》创作荣誉奖。《公子扶苏》(又名《秦皇父子》)一发表便受到文学界、电影界、史学界的重视,被誉为近年来历史题材创作中“难能可贵的”一部电影剧作。
新华社为此向国外播发了以《女作家创作(公子扶苏)剧本》为题的电讯,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投入了拍摄工作。霍达擅长历史题材的创作,并且对于电影文学形式驾轻就熟,但这并未妨碍她在其它题材、体裁上的开掘和发展。近年来,她在致力于电影文学的同时,还创作了中、短篇小说《追日者》、《保姆》、《不要忘记她》、《艺术家的良心》、《“合作家”轶事》、《黑祸》、《马拉松宴会》等等许多篇反映现实的作品以及散文、报告文学、随笔。1988年《长篇小说》分两期连载她所写的反映回族生活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引起了文坛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
霍达是回族作家,但她的创作题材范围却未局限于本民族的生活,而是古今中外,均能撷取,表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今后,她除了继续坚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外,还打算特意创作一些反映回族生活的作品。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回族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回族同胞,将在她的笔下得以表现。
工作经历
霍达自青年时代步入文坛。迄今著有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剧本、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500万字,成就卓著,蜚声海内外。其中,1992年创作的长篇小
说<穆斯林的葬礼>于1988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受到评论界重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9—1992年两度全文播出,1990年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北京市建国40周年征文文学优秀文学奖,1991年获中国文学最高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自出版以来 畅销不衰,1993年改编为电影剧本《月落玉长河》,由谢铁骊执导,影片生动地描绘了人物形象,追求雄深博大的气势和冷峻深沉的艺术风格;1985年创作的中篇小说《红尘》于1988年获第四届(1985—1986)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4年改编为同名电影剧本,由古榕执导,影片受到评论界的好评;报告文学《万家忧乐》于1988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1992年获首届全国保护消费者杯个人最高奖,2001年获“3·15”金质奖章;报告文学<国殇>于1988年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1992年获首届全国卫生题材文学一等奖;报告文学《小巷匹夫》于1988年获火凤凰报告文学奖;电视剧《鹊桥仙》于1980年获首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电影儿童喜剧剧本《我不是猎人》于1982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少年儿童优秀读物奖;电影剧本《龙驹》于1990年获建国四十周年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散文《东山男儿》于1990年获《光明日报》“共和国在我心中”优秀征文奖;散文《烟雨文武庙》和《义冢丰碑》于1997年分别获国务院港澳办和中国报刊副刊研究会“香港百年沧桑话回归”征文一等奖、《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回归征文”一等奖。
霍达深入香港,历时三载创作的长篇小说《补天裂》,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夕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北京和香港两地同时出版,众多报刊转载。1999年被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视电影总局评为建国50周年十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优秀图书和优秀电视剧两个奖项,并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北京市优秀图书奖。此外,代表作尚有长篇小说《未穿的红嫁衣》,报告文学《民以食为天》、<海魂>,大型历史电影剧本(话剧)《秦皇父子》等,作品有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多种文字译本及港、台出版中文繁体字版多部。1999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霍达文集》(六卷本)。
多年来,霍达曾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并先后赴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西班牙、毛里塔尼亚、埃及、意大利等十馀国及我国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曾应邀出任《港澳大百科全书》编委、第十八届开罗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代表等。其生平成就载入《中华古今女杰谱》、《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电影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英国剑桥版《世界名人录》等大型辞书。
霍达是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1999年8月29日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另外,她创作的电影剧本有《公子扶苏》、《我为中猎人》等,电视剧剧本<鹊桥仙>由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联合摄制成电视剧,获1980年全国优秀电视剧三等奖。
编辑本段文集
霍达 报告文学《万家忧乐》
当代历史《国殇》
散文 《秦台夜月》
现代纪实 《补天裂》
现代小说《穆斯林的葬礼》《马拉松宴会》《故人情》《京韵第一鼓》《不要忘记她》<年轮>《沉浮》《革面》《追日者》《罢宴》《绝症》《猫婆》《保姆》《魂归何处》
代表作品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趋势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提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清新流畅、质朴无华,以细腻的笔触探测人的心灵,读后荡
气回肠,留下深沉的思索。„„
霍达:二十年后致读者
——为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珍藏版而写
1987年8月29日深夜,我为《穆斯林的葬礼》点上最后一个标点。当时,我已经心力交瘁,但仍然不忍释卷,怀着深深的爱怜和依恋,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把浸透心血和汗水的书稿通读一遍,又动手作《后记》,写毕已是9月1日凌晨。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后记》的最后一句话是:“请接住她,这是一个母亲在捧着自己的婴儿。”
这句话,是对编辑说的,也是对读者说的。从那一刻,婴儿脱离了母体,剪断了脐带,来到了人间。
20年过去了,昔日的婴儿,如今已经整整20岁了。当母亲回头注视着在人间闯荡了20年的孩子,不禁百感交集。感谢真主的慈爱,这孩子成长得很健康,而且人缘儿极好。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她出世不久就戴上了茅盾文学奖的桂冠,更重要的是,她拥有了那么多真 诚的读者。据北京出版社的不完全统计,仅他们一家20年来的累计印数已经超过100万册,这还不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台湾国际村文库书店、中国文学出版社、外文出版社等各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外文多种版本,更不要说那些根本无法统计的盗版书。每一本书又在读者中辗转传阅,持续蔓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数次全文广播,又把读者面扩大到无数的听众。读者、听众的信件像雪片般飞来,他们当中,有德高望重的文坛前辈,有与我血脉相连的穆斯林同胞,有饱经沧桑的耄耋老者,有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绝大多数都和我素不相识,仅仅因为一本书,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心灵沟通了。许多人是偶然从朋友或同学那里看到这本书,顺手翻一翻,便放不下了。许多人是在辛劳的工作或学习的间歇,一边捧着饭碗,一边收听广播,一节听完,意犹未尽,期待着明天同一时刻继续收听。他们含着热泪向我倾诉,我含着热泪感受他们的心声。有的回族同胞说,他从这本书里了解了自己的民族,增强了民族自尊和自豪;有的读者说,她是读着我的书长大的,《穆斯林的葬礼》改变了她的命运;有的年轻朋友说,这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使他懂得了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并将陪伴他一生。他们对这部作品的挚爱之情令我感动,但这些赞誉,我不敢当。《穆斯林的葬礼》不是史书,不是教科书,而是一部文学作品。我不是民族史专家,不是宗教职业者,而只是回族当中普通的一员,一名虔诚的穆斯林,一个热爱祖国和民族的作家,我只是写了自己所了解、所经历、所感受的北京地区的一个穆斯林家族的生活轨迹,而不可能涵盖整个民族。我也不是哲人,没有先知先觉之功,怎么可能去改变他人命运,影响他人的人生?我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具有如此的魅力,而更愿意相信,是因为读者在阅读中融入了自身的人生感悟,和作者共同创造了文学。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一不是由广泛流传而获得了生命,活在读者之中。读者的选择,历史的淘汰,最是无情也最有情。 还有的读者以极大的兴趣和我探讨《穆斯林的葬礼》的艺术技巧,这使我想起一位前辈作家说过的话:“寻诗争似诗寻我。”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并不是作品的主宰,文学创作是一个奇妙的“互动”过程:你在“寻”她,她也在“寻”你。你为了寻找最佳的表现形式,“众里寻她千”;而她好像是一件早已存在的、完整的、有生命的艺术品,等待着你的发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创作状态,对作者来说已不是苦行,而是艺术享受。《穆斯林的葬礼》不是依照作者的设计,而是遵循她自身的规律,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书稿分两期在《长篇小说》杂志上刊出,上半部发稿时,下半部还只有一个目录,但我并不担心,一个已经孕育成熟的生命,分娩自然是指日可待的。
20年后回忆当初,早已淡忘了“分娩”的阵痛,有的只是母爱的温馨和岁月的感慨:孩子大了,母亲老了。值得欣慰的是,经历了20年的风雨寒暑,我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旺盛的生命力,既然我把她交给了读者,就让她继续生活在你们中间吧!在她的20岁生日到来之际,我谨向尊敬的读者致以由衷的谢意,感谢你们20年来对她的厚爱和呵护,并且希望在以后的岁月里仍然一如既往!
所获荣誉
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中国文学最高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以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长篇小说奖、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长篇小说《补天裂》获1997年北京市优秀图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红尘》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万家忧乐》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全国保护消费者杯个人最高奖,报告文学《国殇》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首届全国卫生题材文学一等奖,报告文学《小巷匹夫》获“火凤凰”报告文学奖,电视剧《鹊桥仙》获首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电影剧本《我不是猎人》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优秀读物奖,电影剧本《龙驹》获建国四十周年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散文《东山男儿》获《光明日报》“共和国在我心中”优秀征文奖,《烟雨文武庙》和《义冢丰碑》分别获国务院港澳办和中国报刊副刊研究会“香港百年沧桑话回归”征文一等奖、《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回归征文”一等奖。
人物语录
关于《穆斯林的葬礼》
“写这本50万字的书,你知道我用了多长时间?四个半月!可前期准备工作时间相当漫长,可以说是从我懂事起,就酝酿着想写这本书。提笔前我踏着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足迹四处奔走,看到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历史就像在我的面前复活了。我在稿纸前常常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窗外正是三伏盛夏,书中却是数九严冬,我不寒而栗„„我为书中主人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有时甚至不得不停下来痛哭一场。当我把他们一个一个地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被生离死别折磨得痛彻肺腑。心绞痛发作得越来越频繁,我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吞药。我甚至担心自己的葬礼先于书中的葬礼而举行„„写作让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怕死,因为我早就死过好多次了。” “现在写作我仍然这么投入,我不能像别的作家一样,写完一段,站起来对别人说,好了,我们先吃饭吧,我根本从书中出不来。写作的痛苦如蚯蚓爬过沙滩一样,留下的痕迹只有自己看得见。”
在香港收集素材
“说这些好像有自夸的嫌疑。当时在图书馆翻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数千万字,看到有价值的东西我会兴奋得发抖,赶紧复印四份,其中一份寄给远在北京的丈夫,由他保留着,为什么?我怕万一飞机失事我死了不就白找了吗?”
“我还实地踏勘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探寻尚存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往往是每天早上八点半起来,带着地图或坐公交车或步行,走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荒山野岭。当时每天早出晚归,往往回到住处后整理资料到半夜,把电视调到央视4台,不管里面说什么呢,我都会感觉自己离家那么近。” 关于爱情
“爱情不是口头上的东西,在我现在看来,青年人的爱往往是性爱,中年人是情爱,到了晚年才是爱情。相爱的人应该以命相许、以命相托。在我的生命中我无法想像没有我先生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探讨过,如果不能一起走,我希望我先离开世界,由他来料理后事;如果他先走了,我很快会随他而去,因为没有他,我的生命就失去了意义。”
评价自己
“我觉得我现在是个“堕落”的人。以前从事报告文学的写作时,为了将一个受害人的真相公之于众,我能一口气奔走于37个县,顶着巨大的压力到村子里面找农民谈话,真是为民请命啊。哀莫大于心不死,我非常关心国家命运,老想把作家与政治家合一,我真心希望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富强。”
霍达夫妇
作家霍达,在文坛成就卓著,曾获得矛盾文学奖;画家王为政,在画界都独领风骚,师承吴贯中和李苦禅,中国画坛百杰奖章获得者。这对伉俪,爱情美好,事业辉煌,而且都是政协委员,同时进入了世界名人录。
本文发布于:2023-12-13 06:47: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4212301201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霍达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霍达简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